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环境的污染来自四个源头:1、每个家庭每天都要制造很多的垃圾;2、医院的医疗设备处理下来,也会有很多的垃圾;3、为了农产品的化肥、用药及养殖,使得土地环境受到污染;4、工业生产的科技开发,使得地球世界的地下资源、空气资源、水资源等,都受到严重的污染。许多人都知道这些问题必须改善,可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是束手无策,纵然改善,其改善的速度远不如破坏的速度更快。
以禅修的立场来讲,就可从人的根本来改善环境的污染,那便是先有惜福及俭朴的观念。生活过得愈单纯,享受的物质愈少,心灵受到的污染也愈少,环境受到的污染也愈少,这就是禅修的基本精神。
现在很多的餐厅,或者是大众的集会场合,都用免洗餐具,以及各种商品的包装袋子,用过一次就丢了。有些垃圾本身会自行分解,有些却是不会恢复自然的。丢掉的垃圾,如果还有残余的食物及化学原料留在上面,就变成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生命的根源。
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在台北的国父纪念馆广场,法鼓山办了一个五六万人的园游会,主要是提供自然而健康的食物信息,并且教人耕种栽培,制作成可口而又营养的食物,怎么吃法?如何在吃了之后,又不制造不能再生的垃圾。
至于那天活动的现场,我们希望达成环境零污染的程度。初听起来,这似乎是神话,但是经过几位菩萨的用心设计及周延规划,经过一天下来,五六万人的餐饮活动,会场内仍然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其实,若要使得人类的生活环境不被污染,最重要的根本,是在人类的心念,除了少欲知足之外,还当用禅修的方法,随时保持安定、平静的心灵。心不平衡,身体及语言的动作就会变得暴躁粗鲁,自伤伤人,像一颗定时炸弹,道德观念模糊,做人没有准则,厌恶家属,仇视社会,若非自暴自弃,便成厌世疾俗,困扰家人,破坏社会。不仅为社会环境带来污染,也为他们自己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就像在饥饿的鸡犬群中,忽然闯进一群饥饿的狼,弄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可见,人口愈多,人间愈需要用禅修的精神和功夫来帮助我们每一个人,使人人都能生活在安定的、平衡的、清净的环境之中,那就是人间净土。
禅修与焦虑的现代生活:本来无事,万事如意
由于现代人的信息快速,以致造成焦虑的梦魇也相当多,为自己、为家族、为社会、为国家、为政治、为经济生活、为宗教信仰,只要社会中、世界上、国际间,有些风吹草动,不论直接间接,牵连到自身安危利害得失成败的状况,都无法高枕无忧。
昨天有位先生来见我,他的焦虑很多,起先只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和睦,为了他的太太而焦虑,后来太太带着孩子不辞而别,他又为孩子的平安焦虑,弄得每晚整夜失眠,白天心神恍惚,接着开始为他的情绪陷于失控而痛苦,担心如果连工作都做不好,出了问题怎么办?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使他焦虑的事愈来愈多,所以来看我,希望我能帮助他什么?
前天接到一封信,一位太太的先生过世不久,独生的女儿又被不良青年诱拐跑掉了,同时她自己最近身上长了恶性肿瘤,必须及时开刀,可是她原来上班的公司老板希望她马上回去复职,否则工作位子就保不住;但是医生也告诉她,如果不赶快开刀,病情会愈来愈严重,若开刀,又无医疗保险可付,虽然她手上还有些股票,然而现在正是股票下跌到了停板的当口,又舍不得把仅有的股票卖掉,况且医生告诉她说,开刀也只有一半痊愈的机会,于是她非常的焦虑,写了一封信来向我求救。
我常常会有这种困在火急之中的人,来向我求救。请问诸位,我该如何来帮助他们呢?我只懂得禅修,我只倾听他们的问题,知道他们的焦虑点是什么。我却不会将他们的焦虑,变成我自己的梦魇。我给他们的建议有一个原则:对付感情的问题,宜用理智来处理;对付家族的问题,宜用伦理来处理;发生了不得了的事,宜用时间来让你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答案;如果已是无法避免的倒霉事,那只有面对它、接受它;事实上,能够面对它、接受它,就等于是在处理,虽然已经处理了,也就不必要再为它担心了。
如果用情绪来处理感情的事,用理论来处理家族的事,假如用刚克刚,则如以火救火,事情愈弄愈糟。处理人际问题之时,必须要有一点慈悲心,要多为对方设想,否则,不但把人得罪,连自己都无路可走。处理事物问题之时,要有一点智能心,对它多几分客观化,困难的问题出现时,不要老是想着:“我怎么办!要我怎么样?”而是睡觉时照样睡觉,吃饭时照样吃饭。
困难的问题,光是急也无用,客观化了之后,才能看清如何处理才是最好的。如果鱼与熊掌只能选其一,应先把轻重缓急弄清楚了。
佛法的基本道理是:诸法虚幻,无自性故;舍除我执,无常故空。禅法即是佛法,以禅修的方法观照,便能超越自我的执著,也超越空有的对立。故能帮助自己,也会帮助他人。当你会用禅修的观点和禅修的方法时,便能觉察到,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可让你忧虑的,能知本来无事,便知万事如意!
证严:静思语(节选)
证严
时间
佛说:“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他永住人间;既然这么来去无常的生命,我们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有为人生发挥自己的功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
平常无所事事,让时间空过,人生就在懈怠睡眠中慢慢地堕落,良知良能就这样睡着了一辈子——如此的生命只能叫做“睡中人”。
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生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脱泥带水,切勿前脚已经落地了,后脚还不肯放开。“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在今天该做的事上。
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的成就;不论施人多少,切莫讨人情、求报酬。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理都是吉祥的。
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分开来说,慈喜是予乐,是教富;而悲舍是拔苦、是救贫。
慈就是爱,是清净的爱。
无缘大慈,是指没有污染的爱:他与我虽然无缘无故,而我却能爱他;爱的他快乐,我也没烦恼。这就是最大最清净的爱。
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宽谅、容忍,表现一分宽心、爱心,即是悲心;人生最幸福的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
众生与我无缘无故,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的身,忧在我的心;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这就是“同体大悲”。
不辞劳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
付出劳力服务,又服务得很欢喜便叫做喜舍。
要慈眼视众生,要把无形化作有形,把理论化成行动;要时时刻刻拿出一分“我们不去救他,谁去救他”的大慈大悲的济助精神;能如此,举世亦可成为净土。
慈悲是救世的泉源,但无智不成大慈悲,有了智慧才能发挥无穷的毅力与慈悲。如此亦符合佛法中的“悲智双运”。
谦虚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经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修行最重要的目标即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
无我
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以自我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响周围的人群跟着争执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健康、幸福的人生观。
忍辱
爱是人间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个被爱的人,就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修行者的本分事是忍耐和付出,因为修养原是个人的行为。
林谷芳:亲切与真实
林谷芳
道不远人的亲切
体得无情说法,禅者处处都见诗意,但法的体会何只在山河大地,语默动静、行住坐卧都应是法的直接呈现,而这“运水搬柴,无非大道”也是禅特别迷人之处。
宗教都讲超凡入圣,这是生命的追求,超越是宗教的原点,凡夫在此似乎只能崇敬与膜拜;但佛法不然,人人可以成佛,而宗门更往前一步,它要“不二”、“无别”,毕竟,只有向上一路,超圣回凡,才能凡圣而忘,因此若不能道在日常功用间,就不须谈禅。
“平常心是道”语出南泉普愿,赵州有次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还可以趣向不?”泉云:“拟向即乖。”不拟向就不会起圣凡之别,南泉的弟子长沙景岑讲得更直接:
问:“如何是平常心?”
师曰:“要眠即眠,要坐即坐。”
曰:“学人不会。”
师曰:“热则取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