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说,《德隆内幕》一书最为壮观与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三部分“神话解剖”。在这一节中,德隆遭遇危机的动因一览无余,我从其中看到了外表光鲜的德隆的真实状态。作者先勾勒了一个宏大的背景,使读者对国外五次并购浪潮的起因、形式、内容以及中国20多年来的企业发展状态有大致了解,并在此背景下分析德隆。
德隆自1996年进军上市公司以后,就依托新疆屯河、沈阳合金、湘火炬来施展它的整合抱负,四面出击,对所进入企业都换高管换主业,忙得不亦乐乎。可是企业却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盈利能力快速下降。德隆在银行的借款越来越多,可收回的却越来越少。德隆旗下高智商的人才济济,却由于企业管理的庞杂无序而忽略了企业必须要创造新的价值才能真正长大的道理。看看德隆主导下的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就会明白,数字的简单相加产生的膨胀感只能是暂时的满足观感而不是实在的真金白银。经过作者的分析,德隆曾经雄壮的“躯体”变得轻飘飘的没有了重量。唐万新让人振奋的雄心壮志变成了夸夸其谈,花费上亿现金请来国外顾问做咨询也只是面子上的国际化。德隆给人们看到的是,它通过以上手段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达到了番茄酱产能世界第二、杏酱世界第一、重型汽车在国内进入前几名。风光之极,只可惜仍是虚名,而没有形成真正的实力。
当前中国一些企业家片面追求企业规模的膨胀,发展目标制定的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后就演化成“数字化扩张”了。最终,所有的苦果还是要由企业来承担,因为市场经济容不得半点的浮夸,只有扎扎实实做到位,企业才真正有长久的发展。不管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利润最大化”,离不开的是企业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并在社会上得到实现。
尽管德隆的融资本领高超,但经营实业的本领确实无法恭维。德隆遭遇的危机在情理之中,却也发人深省,企业无论大小,都不要忘记企业的价值最终从哪里产生。像并购手法、融资渠道、高级顾问、规模化等等听起来很现代的名词都只是手段,但国内对此却太过推崇,不能不说是企业家们的虚荣心在迎合它们。
读《德隆内幕》一书,像是看一部惊心动魄的大片。但最终回归到一个简单的道理上来:企业必须产生利润。
书中提到了一个有35年历史的中国民营企业——万向集团,这个企业不是把企业未来做到多少亿的规模定为发展目标,而是把日创利润额不断增加作为公司成长的追求。万向集团在介绍公司时,只有几个不大的数字让人记得很清楚:80年代日创利润额10万元,90年代日创利润额100万元,2001年日创利润额200万元,其规划是到2009年争取达到日创利润额1000万元。
企业有利润是硬道理。任何摩天大厦都是坚实的地基、牢固的钢筋水泥建成的。
正如南怀谨所说,眼见它起高楼,眼见它楼塌了。这句话之于外强中干的德隆是一个绝妙的注解。
对于千万个发展中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警醒。
作者简介:李德林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李德林;《证券市场周刊》主任记者,和讯网《德林观潮》专栏作家。
作者凭借其对“德隆神话”长时间的研究和对中国资本市场情况深刻的洞察,对中国企业产融结合命题进行理性探讨,厚积薄发,为中国广大企业界人士献上本书。
清晨惊梦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2004年4月22日早上7点,还在睡梦中的《证券市场周刊》(以下简称“周刊”)记者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电话那端声音低沉而凄凉:“我是德隆(此处实指由新疆德隆直接和间接控股的金新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编者注)的债权人,我现在已经找不到他们的高层了,我希望能通过你们找到唐万里,收回我的钱,我现在就在你们单位所在的泛利大厦,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话还没有说完,陌生男子已经哭泣起来……
一周之前,也就是4月13日,新疆德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德隆”)控股的沈阳合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合金”)股票跌停,关于德隆资金链断裂的传言四起。
紧随第二天,4月14日,在抛盘的打压下,新疆德隆控股的另两只股票——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屯河”)、湘火炬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火炬”),分别于10点10分左右、10点35分左右跌停;10分钟之后,沈阳合金再告跌停。至此,“德隆系”的“老三股”全线崩盘。
自2003年11月4日大盘开始反转以来,沪深两市频创新高,5个多月的时间里股指已经上涨逾30%,而“德隆系”的股票却逆市而行,阴跌绵绵。
德隆(此处为泛指,下同)方面在其股票下跌过程中,已经多次向外界进行了澄清,表明自己的公司经营没有问题,而是舆论危机导致的经营危机。按照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隆国际”)董事局主席唐万里的话说,自从3月2日起,德隆就出现了信贷危机,那一天是个分水岭。为什么这样说呢?事实上,之前德隆信贷危机还没有形成,但那一天有媒体说德隆资金链断裂了,这个信息被迅速传开,一些银行没说不给德隆贷款,但开始拖延。拖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看德隆到底有没有问题,二是看其他金融机构的动静。但是,投资者似乎对节节下行的股价反应更加敏感,抛盘不断。自4月12日至4月21日,新疆屯河、湘火炬、沈阳合金跌幅分别为46%、42%、42%,流通市值共缩水61亿元。
股价开始暴跌的那一两天,这位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被突然“打”蒙了:“好像一直良性运转的物体,突然离开了自己所掌控的视线,有点像断了线的风筝。”但是唐万里很快又恢复了镇定,他宣称,“德隆系”股票下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对于一直高高在上的股价,唐万里解释说:“1998年前后,‘德隆系’上市公司参股的个别金融机构中的一些不负责任的职业经理人,将股票价格炒得很高。”
但是,唐万里在回答外界疑问的同时,重新留下了很多疑问:德隆参股的金融机构到底如何将股价不负责任地推高?他们是谁?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是什么?此次“德隆系”到底套牢了多少资金……
电话另一端,陌生男子的哭泣令记者焦虑不安……
上海调查(1)
李德林
作者:李德林
2004年4月13日,也就是“老三股”全线跌停的前一天,我来到德隆国际董事局高级经理刘晓雨的办公室。来刘晓雨的办公室不是为德隆旗下股票的事,提前约好的采访内容是间接了解云南红河光明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财务造假的问题。德隆国际一位高层说,他朋友手中有“红河光明”高层造假的证据。
在1周前,周刊的领导将由我负责的调查德隆国际的任务,转给了上海记者站,我只能在
北京调查最新动态。当然,我对“红河光明”这样的新闻同样很感兴趣。
大约上午10点钟,刘晓雨过来跟我说这几天忙惨了,对于“红河光明”的事情高层只是说了说,自己不是很清楚。
刘晓雨将我带到那个高层的办公室。该高层是德隆有名的博士专家,擅长资本运作,搞什么资产重组一类的很拿手。可是该高层的证据并不是很充分,没有谈多长时间,我就想离开。
该高层将我送回刘晓雨的办公室,刘晓雨说她忙完了;要送我到电梯口。
边走刘晓雨边问我:“你们媒体如何评价现在的德隆局势?”
我回头看看这位被媒体记者称为“萨哈夫”(伊拉克前新闻部长,萨哈夫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经常放出一些假消息,并因此而闻名天下。为萨达姆的被捕而倍感高兴的科威特人互相发送手机短信,模仿萨哈夫的口吻传递一些有趣的假新闻。有一条信息是这样的:“萨哈夫否认了萨达姆被捕的消息,并称被捕的是阿富汗塔利班的领导人。”而另外一条这样说道:“紧急消息:萨达姆宣布逮捕了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和联军的领导人。来源:萨哈夫。”——编者注)的新闻发言人,她的脸上已经没有往日的自信,我笑了笑:“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刘晓雨说想听我好好谈谈,立即一把拉住我:“臭小子(刘晓雨一贯这么叫我——作者注),走,到我办公室好好说说。”
刘晓雨关上门:“你现在可以说了。”
我的第一句话就让刘晓雨有点失望:“我想到上海调查你们德隆,我知道你们的资金链已经断了,现在是垂死挣扎。”
刘晓雨马上就问:“你说话的依据呢?”
我只是点了一下:“国债回购、银行逼债、券商反水等等问题已经将德隆击垮。”
良久,刘晓雨默默无语。
眼看到了中午12点钟,我站起来准备告辞,刘晓雨终于开口了:“你什么时候去上海跟我说一声。”
4月14日,周刊召开了星期三的编辑例会,除了往日一贯的选题报告外,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德隆的“崩塌”。我们的会议从9点15分开始,主编方泉还没有对上周的稿件全面点评,“老三股”一开盘就全线跌停了。
各大网站的头条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标题:“中国第一庄‘德隆系’全面崩塌”。由于唐万里曾经说过,德隆不是“庄家”,如果有长达5年的“庄家”,那一定是“傻庄”,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德隆是“善庄”。这个最大最牛最善的“庄”终于在牛市轰然倒下。
周刊领导决定派我到上海——德隆的资本运作总部所在地,彻底调查德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