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正是有了这些资料的帮助,才让日本有着如此丰盛的战果。美国方面在看到这些清晰的照片资料后也是大吃一惊,他们无法能够想象得出,日本当年在偷袭前,居然能弄到如此详细的照片资料来做攻击资料。

不过在就对这些不知名的资料是怎么弄来的方面,日本无法能够准确的说出这些资料的来源,它们也只是莫名的收到这样的资料,虽然日本高层也有人不相信这些来路不明的资料,可事实最后证明,这些资料上显示的东西不仅准确,而且在时间上也是极为的迅速。美国方面立即调出当时珍珠港内有关人员所记录的文字记录资料,和这些照片上的船只数量、停泊位置进行比对,另他们感到膛目结舌的是,这些照片资料竟然是珍珠港在被日本偷袭进攻前三天时下午所从高空拍摄下的。如果除去日本收到后还要用飞机远程飞行到日本偷袭舰队和不知名者投放给日本的时间,也就是说能从高空上收集到这些资料的国家如果是替代日本发起攻击的话,那么这个神秘国家手上的资料绝对不会是三天前的,甚至有可能就是昨天的!

在悉知这个可怕事实之后,美国人是深深的打了一个寒战,如果对方有着这样恐怖的情报收集能力,那么自己的一举一动,也许早就被这个神秘情报获得国所悉知。

而这个神秘的情报获得国……从目前国家的实力来看,也就只有中国、德国两个未知的国家。

德国虽然很强,但从之前德国人对情报搜集能力的表现来看,却并不象是拥有这样恐怖情报收集能力的持有国,德国人屡屡和苏联人绞杀在一起,而无法能够在对方致命软肋上狠狠一击便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剔掉了德国,中国便成为了最后的一个可能性。

虽然不太愿意肯定,但纵观中国人从开战到现在的屡屡表现,所有人都不难发现中国人总是能准确的找到己方的舰队、陆军部队调整集结方向……用陆军方面说的话来比喻,那就是中国人当时似乎连澳美联军的厕所在哪里都一清二楚!打出来的炮弹、扔下来的炸弹都能准确的落在它们应该出现的人堆、物资堆中!

在奥古斯塔港海战中,美国舰队在赶往奥古斯塔港时,有军舰曾经在雷达上侦测到有物体在自己两万米高空中出现过,虽然当时舰长也认为没有飞机能飞得那么高而当做一次雷达误报或者是性能不稳定的毛病,可从现在的这些清晰的照片资料上不难看出,这些照片资料可都是无一例外的从高空中所拍摄的……

得到这些照片资料的美国海军迅速的将这些照片资料送回到了美国,在美国,有专人火速的寻找到相关科学研究人员和美国光学器材公司,光学研发人员在看到如此细腻的照片后也是震惊不已,生产一台专用的巨型相机对于从事这一行当的光学器材公司并不是件难事,可难就难在距离太远之后,相机所拍摄出来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角度上来看,研制生产五千米左右的高空侦察相机并不是难事,但是飞行高度升至一万三千米之后,就对这种高空侦察相机有着巨大的要求,不仅是相机,就连底片也提出了巨大的要求。

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拉伸镜头调整焦距能拉进被拍摄物体在底片上的大在一万多米的高空中,要想拍出手中照片这样尺寸的照片也不是做不到,简简单单的做一个大圆筒子象天文望远镜那样的东西就可以凑合使用。只是飞机上的空间注定了无法能够背着这样的一个大圆筒子直立起来飞行,要想在有限的空间里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在有限的空间、距离里增加镜片形成镜片组来达到这个效果。只是大量的镜片虽然能大大提高短身管镜头的焦距长度,但是过多的镜片所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极大的降低了光线的通过度,这给底片成像带来了困难。在今后数码相机普及之后,很多人就会知道一个ISO值越大虽然对低光线环境下拍照越有利,可过高的ISO值也同样会带来更多的噪点和降低照片的清晰细腻值。对于现在以化学传统感光底片来说,也是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底片是否清晰需要看化学影像层上的那些化学颗粒是否足够细腻,越细腻也就意味着拍摄后放大越能够清晰,越粗糙的颗粒虽然在感光时有着种种优势,可当照片放大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发现像今后电脑中,为什么五十乘五十像素的图片在屏幕上放大两三次后就模糊不清,而一千万像素分辨率达到四千乘两千五的照片,在放大数次后仍旧清晰细腻的效果和道理。

就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光学仪器生产水平,再比对手中的这些照片,美国人在深深的震惊和初步的研究之后,初步认定那次舰队侦查到两万米高空中出现的飞行物不是雷达的误报,而是真实的中国高空侦察机,正是这些飞机机腹中的可怕相机,拍摄到了美国珍珠港的各种真实情报资料并通过秘密渠道交送给了日本。虽然中国当时仍旧跟日本作战,可政治上,当时的美国也没对中国投出太多的善意,同时从现在中国早就准备和美英法开战中也应该看到,那个段国学,巴不得美日双方互相掐的你死我活的越激烈越好……

不过让美国光学公司想知道的是,中国人在目前的光学仪器水平中,到底有着多高的技术层面?

这个秘密在三十年后得到了答案,答案就是在当时,如果按照传统的光学玻璃生产、碾磨加工工业下,当时的光学玻璃的确无法做到能够有足够透光度的镜片组,而段国学又无法能够像二十年前最初的飞鸽式侦察机那样提供合成机所合成出来的高透光度镜片进行大量组装。那么在十年前,一种特殊的镜片便出现在了云南光学仪器厂的高保密研究间中——人工培育萤石镜片!

第七百章 大狗诱惑

人工培育的萤石镜片可不是天然的萤石镜片,吊然天然的萤石中,透光率和折射率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中国的萤石矿藏量也占全球的百分之三十五,但是天然的萤石中仍旧有着杂质,哪怕是最上等洁净的萤石,也不适合于使用到高空侦察机这样的高端精尖设备上来。

而人工萤石则是用人工的方法将氟化钙一点一点的按照自己所需要的方式经过结晶得到的一种人工培育出来的光学材料,由于可以在材料上进行选择和培育中进行结晶调整和控制,所得到的最终镜片材料在材料所含杂质透光度和折射率上绝对是一流的产品。

只是这种材料为什么要用培育这一词就是因为在结晶的过程中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准的控制,如果按照一个产品的生产人工成本和出厂加工时间来算,这样的材料成本的确太过于高昂。

不过对于原本就是烧钱的军事科技工业来说,这种材料完全可以替代段国学从合成机里所折腾出来的东西使用,这才是段国学所希望看到的最终结果。段国学的合成机再牛逼,可总有不能使用的一天,具有在合成机不能使用或者说段国学离去的那天前,用自己所掌握的科技和工业文明研究生产出以前所无法生产出来的东西,那才是王道。

同时在这样的逆向研究过程中,也能给这些企业和研究人员带来莫大的未来财富。象负责生产这种萤石镜片的云南光学仪器集团,在今后未来的岁月中,凭借着先进的影像器材研发水平,牢牢的和浙江光学仪器集团在世界上形成两大品牌控制全球摄影器材市场份额的八成以上。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美国人认定日本手中的这些照片资料是中国人的高空侦察机所拍摄的,虽然还有人对于中国人如何跨过万里海域飞行到珍珠港一带进行高空侦察还有未解的疑问,但是就目前美国人所能理解的科技水平,高空侦察机是唯一较为合理的解释。而且中国人有航空母舰,再加上美国方面也开始在研究飞机空中加油技术,判断中国人的高空侦察机是通过多次空中加油后飞抵珍珠港上空进行拍照这样的解释也较为合理。

“报告,在舰队以西三百七十公里处,我们在那个方向上连续的失去了三架侦察机,最后一架侦察机在被击落前,发送了一份只有‘SO’两个英文字母的电报回来……”

美日联合舰队的旗舰上,情报作战官面无表情的向着舰队司令汇报着又一个坏消息。不过和旗舰上那些已经被这样坏消息折腾的有些麻木的美国军官相比,联合舰队的司令官倒是露出了一丝不为察觉的微笑。

“明白了,命令舰队,航向三五五,继续保持对舰队西面的空中侦查,不要害怕折损战机,如果飞行员有畏惧情绪,可以派遣日本飞行员执行这样的任务!”舰队司令清楚的知道现在外出侦查的侦察机频频的被中国人的雷达所提前发现并调派飞机猎杀,给美国侦察机飞行员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些飞行员甚至有些抵触这样飞了这次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飞下次的任务。

“长官,日本方面……”

“不用理会,它们现在还不知道中国人的厉害,等它们吃够了亏在醒悟过来,我们的任务早已经完成了!还有,命令那两条大狗,让它们和日本护航舰只航向三四零,海军司令部需要我们更加清楚的知道中国人的空中侦查手段……”联合舰队司令口中的那两条大狗指的就是日本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

“长官,这可就和我们舰队分开了……万一中国人杀过来……”副官有些担心的小声提醒着联合舰队司令。

“万一中国人杀过来也是那两条大狗在前面顶着!”联合舰队司令眼睛一向上,露出俩白眼球示意着天上的威胁不会对自己构成危险,然后才继续补充着说道:“命令舰队,距离那两条大狗不要太远,雷达随时保持对天空中的侦查,特别是那两条大狗的上空更要严加侦察!我需要看看,中国人对这两条大狗是否有兴趣,好确定海军司令部给我们的试探任务。”

“明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