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唐再续-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牙兵旅3000人,团4000人,每卫合19000人,陌刀团乃是专挑高大魁梧、膂力过人、胆魄极佳的精锐组成,为的便是重现当日大唐安西陌刀队的赫赫雄威。这些新式陌刀,同样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比盛唐时的陌刀减重十斤左右,而坚固锋利更甚,可谓威力巨大,携带也远较过去方便,无论是对付步兵还是骑兵,都有过人之处,只是由于陌刀团本身属于重装步兵,因此机动力稍逊。好在李曜并不缺马,因此天策卫的两个陌刀团,实际上也如盛唐一般,属于“骑马重步兵”,即行军骑马,战斗下马。
左右神策卫里,没有陌刀团,但组建了骑兵钩镰枪团,除了本身的骑兵功能外,更加擅长以骑兵对付骑兵。而相应的,左右羽林卫里则是雁翎团,装备了最新式的远距连弩以及少量“便携式组装重弩”。连弩可以有效对付敌军轻步兵、轻骑兵,而其新式重弩的组装只须一炷香的时间,可以有效对付敌军重步兵和少量重骑兵无风注:唐末经济实力下降,藩镇重骑兵都比较有限,甚至大多数藩镇基本没有。
总而言之,在李曜费尽心力的发展下,其麾下军队的装备,可以说远超同时代诸侯藩镇,傲视天下。这种质和量的全面超越,正是他在经济制度、生产制度乃至创新奖励制度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改良的初步成果体现。他有足够的信心认为:他麾下的这支大军,在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上,都已经可以说是“完爆”当前大唐国内外可能接触到的全部对手了。
他觉得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吃败仗的话,只有兵力处于巨大劣势,或者军粮危机,否则就只有极其重大的指挥失误才有可能出现。
厚积而薄发,就在当前!
进行了一番简短而有力的战前动员之后,李曜领兵踏上征程,而在此前,接到军令的右天策卫、左右羽林卫三卫,以及河中镇兵左右开山、左右破阵、左右摧城、左右定远八军已然开赴泽州以西两百余里处的两镇边界。
两日后,沁县。
李曜麾下几乎全部机动兵力的左右天策卫、左右羽林卫、左右开山军、左右破阵军、左右摧城军、左右定远军四卫八军齐聚这不大不小的县城,合计十三万余大军以及十六万余辅兵、民夫将沁县挤得水泄不通。
随着李曜一声令下,左羽林大将军李筠领本部左羽林卫及左右破阵军合计三万余军出击东南方向的泽州,李曜领剩余大军主力往东北出击潞州。
意外的是,原本应是恶战一场的泽潞收复战,最后竟然出现戏剧性的一幕:朱温任命的泽潞节度使丁会,在李曜大军兵临城下之际举城易帜,开城出降。以憨娃儿为首的鹰派将领大失所望,憋着气随李曜进城。随后传来消息则称泽州刺史王班,因一向不知体恤百姓,百姓恨之入骨。官军未到城下,百姓便做起乱来,纵火焚掠城关。李筠遂率官军趁势攻占外城,守军退守瓮城时得知潞州已降,王班心灰意冷,遂不再抵抗,也开城出降。
李筠立刻派快马请示李曜,问其军下一步动向。李曜对这次出兵的格外顺利稍有意外,想了想才醒悟过来,眼下的朱温比历史上的朱温颇有不如,手下将领的离心力也明显大了不少,因此下令李筠不在泽州过多停留,临时改编泽州汴军之后,留破阵左军守备泽州,他则领左羽林军本部、破阵右军及汴军降军即刻南下,攻取怀州,接手大河防线,震慑黄河以南的东都洛阳。李筠领命照办,五日后拔营南下,原泽州刺史王班因为政治军不严,对百姓残暴不仁,念在开城投降有功,被李曜下令处死,但罪不及家人,令其家迁往长安,家产充公。
却说昭义节度使无风注:即泽潞节度使丁会开城出降,其实原本也不是没有征兆。此公本是黄巢部下,黄巢势弱败亡之前投入朱温麾下,多年来为朱温立下赫赫战功,但因朱温猜忌心甚重,因此在出任昭义节度使之后常年装病,而朱温监视不减,遂使其心中不满。
而近两三年来,朝廷中枢的实力在李曜的强势辅政之下迅速崛起,能“隔空”支持王师范于朱温后院捣乱,朱温空有二三十万大军,竟不能平。如此就更使他心中更生他念,终于在李曜极其突然的大举进攻之下率众投诚。梁晋双方数次争夺的昭义镇就此轻易易手,李曜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这河中东面的重镇,朱温在河北的桥头堡丢失,其河北实力遭到重创。
昭义既下,自然再望邢洺。此时李曜展现了远超朱温的器量:命丁会领其所部依然镇守潞州,暂不进行军事整编,只是按照既定的削藩战略,昭义节度使不再设置,因此由李曜墨敕授官,任命丁会“权守昭义防御使”权守:临时为。,只取军权,不得行政及财政权力。潞州、泽州两地刺史将由朝廷尽快委派。
丁会自然知道李曜这今年拿下的地方一贯性都要削藩,因此虽然心中多少有些失落,却也谈不上有多大不满,而且李曜敢留下他在自己行军的后方,这种气度远不是朱温可比,更是让他觉得自己做了一次正确的决定,遂安心留守。当然话说回来,以朱温的器量,他丁会也不敢再叛回去……
数日之后,李曜大军再次出发,目标:磁州。


卷二 开山军使 第215章 北都风云(十四)

“乓!”上好的玉杯被得知河北消息的朱温猛地砸了个稀巴烂,他猛然站起身来,怒不可遏地骂道:“一干饭桶!混账行子!”
面前几名幕僚、大将被骂得不敢抬头,连敬翔和李振在内,都是面色涨红,不敢吭声。
朱温毫不解气,继续骂道:“直娘贼,之前谁他娘的说李存曜这次北上,十有**要跟李克用撕破脸?谁他娘的说李存曜在晋州摆下近十万大军是为了直取太原?谁他娘的说李克用对李存曜忍无可忍,必欲除之而后快?谁他娘的……直娘贼!直娘贼的李存曜!直娘贼的李鸦儿!直娘贼的王师范!直娘贼的丁会!”
敬翔嘴角一抽,虽然极其不愿,但此时除了他,谁还敢冒着触怒朱温的风险发话?只得陪着小心开口道:“大王息怒,事到如今,情况紧急,还是赶紧想法子应对才是正理……”
“想法子?”朱温冷笑:“想什么法子?如今我十万大军被王师范和魏逊、陆遥拖在兖海无风注:指兖海节度使辖地区域,主要在今日山东南部,在江苏东北部少数地区也有部分辖区。,西边陕虢正面潼关,随时要防备李存曜出兵东进,南边也得看着杨行密,这时节我能有什么法子!嗯?”
敬翔见朱温还能分析情况,应该不算被愤怒完全冲昏头脑,顿时放心了不少,就事论事地分析道:“不然,事实上,大王还是有兵可用的。”
“哦?”朱温眼珠一转,问道:“那你说说,孤王还有什么兵能用?”
敬翔道:“第一,兖海。平卢王师范自从得了李存曜麾下魏逊、陆遥所部相助,一举将战事从平卢推入兖海,也就是我军辖区。我军为了保境安民,不得不出动大军相逐、围剿,但由于魏逊、陆遥二人皆是李存曜一手带出来的大将,对于李存曜那套鬼魅一般的用兵方式模仿得似模似样,使得我军常常追赶不及,因此至今未能取得可堪一提的战绩,反而将兖海闹得不成样子。仆近来常思此事,发觉这般作战,委实太过被动。尤其是,如今魏逊所部已经整编为右金吾卫,陆遥所部也已经整编为左飞虎卫,两卫合计,共两万三千精骑,如此实力,又是骑兵,我军要想围剿,太难。然则只要我军谨守城防,靠他们这些骑兵,至少兖海四个州府,他们是拿不下的。”
朱温皱起眉头:“那又如何,难道我便龟缩四个州府里头不出?”
敬翔道:“暂时采取守势,也是情势所迫,并无不可。如果我军暂时采取守势,则兖海只须五万兵即可。剩余五六万兵,大王就可以调动了。”
朱温“唔”了一声,默默思索。
敬翔又道:“其二,南边杨行密。杨行密因为此前淮南连续内乱,以至一病不起,至今还在缠绵病榻,而其麾下大将也凋零了不少,实力可谓大损。同时,他还需防备钱鏐,甚至钟传,此时料来无力北上骚扰,因此南线也能抽调三万兵力。”
朱温摸摸下巴,看来有些意动。
敬翔继续补充:“至于西线,据说并无大军。”他解释道:“此前得到长安的线报,说李存曜将南衙十二卫分布各地,京畿附近并无驻军。按他的设想,似乎京畿附近便只有北衙六卫,虽然北衙六卫足有近十二万大军,但此番被他带走了四卫,剩下左右神策卫,尚且不到四万人,若非其有潼关天险在手,仆恨不能劝大王直取关中。如今嘛……至少,长安方面并无余力东出潼关。也就是说,陕虢方面,还能再抽调两万兵马,以备大王调遣。”
他最后总结:“这般看来,大王一个月内,至少可以聚集十万大军北上。”
谁料朱温此时竟然有些被李曜打怕了,迟疑道:“就算是十万大军,对阵李存曜……也未必有多大胜算吧?刚才不是说,李存曜带了七万多北衙禁军北上,加上河中镇兵,足有十五六万之多……”
敬翔道:“咋一看,是有十五六万,但他河中本镇须得留下兵力驻守,新拿下的泽潞以及怀州,也需要留下兵力驻守,哪怕丁会降军为其所用,仍要从他麾下分兵才行,更何况他还继续去进攻邢洺了。这么一来,等大王大军北上,李存曜手头的兵力也就是与我汴军仿佛,而且久战疲惫。”
虽然看似已经势均力敌,却万料不到朱温心里仍有些不托底,犹豫着道:“我知北衙禁军乃是李存曜亲信精兵,河中镇兵虽多次被抽调精锐,但据探报,仍是战力颇强,如今兵力不能占优,敌军又是李存曜亲领……”
前段时间从兖海前线返回汴梁休养的汴军头号名将葛从周插嘴道:“兵力之事,大王与仆射似乎漏了一支精兵。”
朱温诧异道:“哪一支精兵?”
葛从周道:“有道是‘长安天子,魏府牙兵’,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乃是大王女婿,难道魏博军不能为大王所用么?”
朱温这才想起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