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杀明-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正三品的文官,能说出这样直言不讳的话乘,自然是有十二分的把握了。

其实,朝廷上下,的确准备将此事掩盖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时候再做处理。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为的将事情闹大,对谁都没有好处。

白衣军的造反,有一个徨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制造难民潮。相反的,是其他地方的难民,都被白衣军给吸收过去了。换言之,从外面来看,陕西其实还是很平静的。这也是朝廷可以掩盖此事的根源所在。只耍白衣军不捣乱,外界估计是不知道具体情况的。

历史上的造反,都必然会制造大批量的难民风bō。如果难民潮bō及西安府等地,甚至是涌入河南,那整个大明帝国,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了。朝廷想要掩饰此事,也根本没有可能。现在的宁夏镇,偏偏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也是朱燮元要来找徐兴夏的原因。

他总是觉得,徐兴夏的造反,和历史上的造反,似乎是有些不同的。如果某些手段使用得好的话,未必不可以将徐兴夏拉拢过来。所谓官逼民反,官逼民反,如果官不逼子,民自然不会反。

徐兴夏不想和朱燮元打马虎眼。这不是他的强项。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朱大人,我有个问题问你,还请你老实回答。”

朱燮元说道:“请问。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会老实回答:“徐兴夏一针见血的说道:“林丹汗又试图进攻宁夏镇,我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怂恿的,你对此事又是什么态度?”

朱燮元明显有些吃惊的说道:“林丹汗又要进攻宁夏镇?怎么会?他不是刚刚才被你打败了一次么?”

朱燮牙不喜欢徐兴夏闹事,当然也不喜欢林丹汗闹事。他和左光斗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大汉主义者。林丹汗如果规规矩矩的,自然什么事都没有。如集林丹汗不老实,那就要狠狠的敲打。

徐兴妾冷冷的说道:“朱大人,如果你是我,会如何处理呢?”

朱燮元皱皱眉头,明确的说道:“打败他!消灭他!”

徐兴夏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我明白了。”

朱燮元忽然觉得自己很矛盾。

如果没有徐兴夏,林丹汗这样的家伙,突然起乘闹事,朝廷还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méng古骑兵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以目前朝廷的军队,想要遏制林丹汗,根本不现实。大同镇、宣府镇、山西镇的明军,和林丹汗的铁槊骑兵相比,根本不是对手啊。

当初,有人动议援助林丹汗,朱燮牙就不是很赞成的。事实上,黄克缵也不是很赞成。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要看林丹汗当时表现的很恭顺,很乖巧,很讨朝廷的欢心,其实是有狼子野心的。这小龘子蛰伏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崛起,为了以后的一统天下,横扫八方。只可惜,他们的反对力量,显得太渺小了。

当时赞成动议的,乃是首辅叶向高。叶向高是谁?是东林党的老大!他还是朝廷的首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叶向高提议的事情,东林党的其他骨干,自然会摇旗呐喊,为他助威。东林党上下团结起来,实力是很强大的,连万历皇帝都难以扭转。偏偏他们两个,和东林党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他们两介”一直都觉得,叶向高和东林党的那些人,都太短视了,他们只看到了短期的利益,却忽略了长远的弊端。为了得到好处,林丹汗着实是乖巧了一阵子,似乎和明朝廷的关系很好,但是,在拿到了那些骑兵装备以后,他就慢慢的变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林丹汗已经逐渐的不将明朝廷放在眼里了。

同时,要说叶向高和其他东林党的骨干,没有得到林丹汗的好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用脚后跟都能够想到的事情:如果没有好处,他们凭什么答应林丹汗的请求?他们和林丹汗非亲非故的,哪里有照顾的可能?再说,一次就照顾五万套骑兵装备?那也太厉害了。

唉,可恨又可怕的东林党冉@。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正文【第513章】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更新时间:2012…3…302:14:47本章字数:4077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

蒙古大草原,归化城。

十一月份的归化城,还没有下雪。天空晴朗乌云,空气十分的干燥。时不时的,有大风吹来,卷起漫天的尘土。天气已经逐渐的寒冷了。走在街上的人,都已经穿着厚厚的皮衣。躲在房子里又或者是帐篷里的人,都已经开始燃烧牛粪取暖了。一股股白色的烟雾,从屋顶或者帐篷的顶部透出来,不断的飘荡到天空中。

本来,在这样的天气里,蒙古人是不适合出动打仗的。以前,他们要发动战争,都会等到明年开春再说。酷寒和冰雪,其实对打仗非常不利。但是,这一次,林丹汗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他已经发布了战争动员令,决定在这个冬天,好好的教训一下徐兴夏,教训一下白衣军。他对徐兴夏的仇恨,的确是太深了。

当然,选择在严冬打仗,林丹汗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酷寒的冬天打仗,其实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河流结冰,形成厚厚的冰层,有利于骑兵的通行。每年冬天,你蒙古大草原附近的黄河,都是要封冻的。蒙古骑兵直接可以从冰面上越过去,不需要架设桥梁什么的。这对于十分讲究骑兵机动能力的蒙古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作为前锋,部分的蒙古骑兵已经出发。他们传递回来的消息,是一路上,居然没有遭受到任何白衣军骑兵的袭扰。他们已经快要到达蓝星峡的,还没有和白衣军骑兵遭遇上。原本在归化城附近活动的白衣军散兵,似乎一夜之间,都全部消失了,人间蒸发了。

本来,如此顺利的行军,是应该值得欣喜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蒙古人高层心头都逐渐的笼罩着一层阴影。他们潜意识的感觉,似乎哪里不对劲。白衣军的那些散兵,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蒙古人的行军,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太反常了。于是在主力部队出发之前,他们产生了些许的分歧。

这种分歧反映到后来,又回到了最实质性的问题上一一到底要不要继续进攻宁夏镇?到底要不要去找徐兴夏的麻烦?蒙古人到底要不要全军出话?这样的风险,到底值不值得?如果上了徐兴夏的当,那又怎么办?如果打败了,那又怎么办?

代表明朝廷某个势力的黑衣人,答应送来的武器装备,还有粮食林丹汗都接收到了。现在的林丹汗在武器装备上已经恢复了元气。在粮食的储备上,也有了四个月的存量。唯一的遗憾,就是人员调配方酝受到了很多来自内部的阳奉阴违的阻力。

以前,林丹汗一声令下,调集到来的,都是各个部落的精锐。每个部落都争先恐后的将最能打的战士抽调出来,交给他指挥。可是这一次相当数量的部落,派遣出来的战士,都是虚有其表战斗力根本不行。人数是凑够了,质量却是大大的下降了。这让林丹汗感觉到很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他暂时还没有办法,一下子对付这么多的小部落,那样会引起公圌愤的。

本来他已经有徐兴夏这个敌人,如果在内部也树敌过多的话,很容易导致蒙古人内部的分裂。对于这一点,林丹汗还是认识很清楚的。如果蒙古人内部分裂了,那就真的是完蛋了。

归根到底,还是他上次在白圌虎泽战败了,导致自己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现在的,他急切的需要一场胜仗,来巩固自己内部的统圌治秩序。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面,强者为尊12只有实力最强的人,才能成为部落的真正首领。只要他不断的打胜仗,那些小部落对他的尊敬,还是会重新体现出来的。除非是他们不要命了。当然,风险也是存在的。战胜了自然是什么都好说口但是,万一战败呢?

林丹汗几乎不敢去想这样的后果。其实,不用想,他也很清楚,如果再次战败的话,他的统圌治地位,就真的有点危险了。到那个时候,下面的各个小部落,就不再是阳奉阴违了,而是有可能公开的跳出来,挑战他的权威了。而哈喇慎和科尔沁两个部落的势力,也肯定会坐大的。特别是科尔沁,那可是相当让林丹汗恼火的啊。

好在,哈喇慎部落的蒙古人,对于林丹汗还是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支持的。在接到了林丹汗的命令以后,他们破天荒的派出了二十个千人队,前来归化城参加战斗。这样一来,林丹汗在白圌虎泽的战斗损失,就全部弥补回来了,实力还略微有所增强。这让林丹汗的信心,再次的膨圌胀起来。兵强马壮的他,又开始跃跃欲试,蠢圌蠢圌欲圌动了。

然而,部分的蒙古贵圌族依然对此都表示忧心。比如说贵英恰。作为林丹汗的妹圌夫,贵英恰一直不赞成继续去找徐兴夏的麻烦。不知道为什么,贵英恰的脑海里,总是残留着对徐兴夏的深深的恐惧感。他觉得,这一次蒙古人西征,极有可能又是一场败仗。抱着这样的想法,每次林丹汗召集亲信开会,贵英恰都保留自己的意见。

作为林丹汗的首席智囊,那日松的意见也很重要。那日松总的意见,是支持林丹汗继续发起西征的。但是,他希望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战斗中去。准确的来说,他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充当蒙古人的炮灰。如果每次战斗,死伤的都是蒙古人,那伤亡的数字也太大了。单独一个蒙古人土默特部落,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那日松期盼说道:“如果鞑靼人这个时候能配合一下就好了。”

其他的蒙古高层,对此都表示深深的赞同。鞑靼人和蒙古人,其实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在血缘上是相当接近的。如果鞑靼人和蒙古人一起联手,进攻宁夏镇,成功的可行性几乎在九成以上口而且,损失可以双方分摊,也不至于导致双方的力量,过度的失衡。如果是莫日根和林丹汗联手,那就更好了。双雄联手,天下无敌啊。

这天,林丹汗又召集蒙古高层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