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朱雀记-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不动心,无始亦无终。”易天行脱了牢狱之苦,又得归元寺之助没和吉祥天翻脸,心中对这老和尚不免有些感激,深深一什到地。

斌苦大师微微一笑,将他领进禅房,然后道:“你可是有许多事想问我?”

易天行点点头。

“居士乃是有缘人。”

易天行今夜第二次听僧人称呼自己为居士,微微咪眼,心里保持着冷静:“如何有缘?”

“居士未曾施术,便施施然进我归元寺后园,显是上天护佑,这便是一缘。一场误会之下,却得了不问俗事的老祖宗相救,这便是二缘。居士携着圣物朱雀外火燎身,不习本寺方便门佛法便有殒命之险,这便是三缘。而本寺至宝天袈裟被种于朱雀额头,以镇天火,从此与居士不离不弃,便是四缘。”

易天行诚挚请教道:“究竟我与佛门有什么缘份?”

“老衲也只是猜忖,毕竟我佛门史上,已有数百年未见……”斌苦大师一脸宝严道:“佛门史中,无父无母,自外而来,无师自通大智慧……若不出意外,居士应着这真言,应是我佛门传经者。”

“什么是传经者。”易天行膛目结舌。

“把这些经书看完。”斌苦大师道:“以居士的聪慧心,定能悟了。”

丢下这晦涩难明的几句话,斌苦大师起身离去,剩下冥思苦想不得其解的易天行和蒲团旁边的几本书籍。

易天行拾起书籍一看,却发现是杂七杂八,什么样的书都有,分别是《大唐玄奘三藏西域记》、《南山律宗史》、《阿弥陀经》、《大乘五方便》

便是这样浑似毫无关联的书摆在自己面前,易天行毫无头绪,拾起却又放下,正在此时不知为何他心中忽有感应,扭头望向归元寺后山那间小茅屋的方向。

便在此时,老祖宗的那个声音在他的心里响了起来,是一声冷笑。

一声极怨恨极愤怒极怅悔的冷笑。

月光洒在归元寺的禅房上,清清洒洒一片清丽,易天行盘膝坐在禅房内的蒲团上捧着微微有些发黄的经书,慢慢翻读着。书页上墨迹如夜,让人心中宁静,经文精深,玄思幽远,虚实相间,一时竟让他的神思恍恍乎有些外游之意。

这几本经书均为佛门精义,却不涉玄妙修行之法。

易天行认真颂读,随着唐三藏西去东归,品着鸠摩罗什大德那一声声的佛说,隐约感觉着自己似乎跟随着达摩先师在少室山那个满是积雪的山洞门口,看着那个叫做慧可的断臂少年……

“什么是传经者?”

他在心底这样问着自己,也这样问着面前那个满面皱纹的老和尚。

斌苦和尚摇头不语,转而道:“居士你看这几本经书有什么共通之处?”

易天行应道:“均为一代大德所著或是自西土译来。”

“这些大德有何相似之处?”

易天行皱皱眉头,半晌后应道:“三藏法师生于盛唐,达摩祖师是南朝时渡的江,鸠摩罗什是后秦时从龟兹国来中土,神秀和尚八十岁的时候,安禄山才打进长安。这些人有什么共通之处?”他自幼看书便多,对于这些佛门高僧虽然了解并不深刻,但一些大体上的事情还是记得清楚。

斌苦和尚微微一笑合什道:“其实……他们都是传经者。”

“传经者?”易天行心头一震,联想到斌苦和尚说自己也是传经者,脑子里有些迷糊,“什么传经者?不明白。”

“每逢佛法衰微之际,天下大乱之时,我佛慈悲,便会降下大德之力,游走于世间,以佛门经义教化世人,这大德所附,便是所谓传经者了。”

易天行并非常人,先前稍一错愕,此时便已回复冷静,笑着问道:“传经取经,又不是拍西游记,说这多闲话又能如何?”

斌苦和尚笑着应道:“居士还是爱顽笑,你可知达摩祖师面壁十年,才传下我禅宗之星星点火;唐李太宗当朝,民心初定,天下不安,三藏法师西去天竺,历十数年而归;南北朝时六祖慧能出身梅岭,却险些湮没不闻,全靠七祖神秀于长安宣法,与北宗相争数十年,方才定下正统……”

易天行赶紧摆手止住他的罗嗦,他自然清楚斌苦老和尚最后说的是当年禅宗史上最大的一桩公案,说白了,也就是几个和尚在那里争,谁才是佛祖的正宗灰孙子吧……他自然不敢将这段腹诽当着斌苦的面儿说出来,毕竟不论怎么说,自己来省城后,很是承这老和尚的情,也得了对方不少助力,这表面上的尊敬还是要讲究的。

“好,既便这些是佛门中万众敬仰的传经者,每当佛法衰微之际,传经者便应运而生,揭竿而起……”易天行忽然觉得自己这成语用的大不妥当,似乎是把这些佛门传奇人物全当作陈胜吴广一流,却也不及改口,一个呵呵打个马虎眼,续道:“将佛法洒遍世上,普渡慈航于苦海里渡世人往彼岸去……可是……”

“可是……”他眉宇间闪过一丝莫名之色,挑着眉梢望着对面的老和尚,“这与我又有何干?”

“前夜说过。你便是当世的传经者。”

传经者三个字像楔子一样深深嵌进易天行脑子里,纵使他想摆脱似乎也力有不逮,他摇摇头,尽可能让自己显得轻松些,缓缓笑着问道:“大师,你是说。我是当世天生的大和尚?”

“也可以如此说吧。”斌苦大师微微一笑,“此乃天生一段缘份,乃居士与我佛门的三世宿缘。”

易天行很直接地问道:“讲些能说服我的理由。”

“居士可有慈母育尔身?”斌苦微微垂下头。

易天行一愣,又听到这越来越不顺眼的老和尚接着问道。

“居士可有严父教尔行?”

“居士可知自己来自何处?”

“居士可知自己体内为何天生便有偌大神通?”

“居士为何不进寺院,却能通过修行佛经而悟禅宗玄妙之法门?”

“居士为何能得圣物朱雀之庇?”

第二部 省城第六十七章传经者

(更新时间:2005…11…2522:16:00本章字数:1805)

易天行越听越不对劲,微微皱眉想着,你这老和尚这套来唬自己似乎还是差了些味道,淡淡开口道:“这又如何?我爹妈死的早,我自然不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若说这也成了佐证,那你们这些大和尚还不得天天在各地的孤儿院里面扒这所谓的传经者?再说朱雀,哪是我儿子庇护我,都是俺护着他。”他声音越来越是散漫无状:“即便这小红鸟是上天派来看着我,再怎么讲,朱雀也是道家圣物,和你们这些大和尚哪能扯上什么关系?难不成明天武当山再来两个牛鼻子老道,我又得进道门从僮子开始玩起?”

他嗤着笑了一声,唇角略带了丝揶揄。

“大和尚,我也给你说白了,我看你似乎对这传经者的东西也不是很了解。”他看着斌苦大师静若古井的双瞳,慢慢说道。

斌苦大师有些尴尬地微微一笑,旋即应道:“居士果然聪慧……这传经者自宋元以降,便没有再临人间,故佛门之中,只是有这说法,其中具体事由,也不是我们这些后世弥陀能够了悟。只是居士不觉得自己的身世与佛门内的传经者前辈,有太多的相似吗?”

易天行好奇道:“天下无父无母的孤儿多了去了,我和这些高僧大德有什么相似的?”他忽又想到一件事情,嘿嘿坏笑着说道:“大和尚你休得哄我。就说那位打龟兹来的鸠摩罗什,他可是有父有母的,他父亲当年从天竺逃到龟兹娶了龟兹的公主,这才生了鸠摩罗什,怎么可能是无父无母?”

斌苦微微一笑应道:“信与不信,全在居士一念之间。”

“好,既便我信你,我是这什么劳什子的传经者。那又如何?莫非我便要皈依佛门,剃发披袈,做个小沙弥?”易天行挠挠后脑问道。

斌苦大师有些好气地一合什道:“且尊重些。这只是无上佛法所示,至于后路如何,又如何是我一尘世和尚所能判定?”

“那岂不是等于我们两个说了一大堆的废话?”

“易居士,我想请你今后常驻寺内,一方面可以修行佛法,再看上天又会有何等样的安排。二来,你既然与吉祥天门内发生冲突,若出了归元寺,只怕会有诸般不便。”

易天行静静地看着斌苦和尚的双眼,硬是没有看出一丝威胁的意味来,仍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模样,不由在心底冷笑了两声。

“那我要在归元寺里呆多久?”他抱膝而坐,手指下意识地轻轻击打着自己的膝盖。虽然不明白传经者是什么,也不明白斌苦主持为何一口咬定自己就是那个传经者,但他总觉得这件事情似乎不像字面上看着那么光鲜,隐隐有什么危险之处。

“吉祥天只怕对于此事不会善罢甘休,待我请北方禅院几位师兄来与他们讲讲理,易居士再出寺也不妨。”

易天行又问道:“传经者这种名头难道可以你说我是,我就是吗?”

“自然不是。”斌苦大师呵呵一笑道:“三藏法师西行十数年,历劫无数。居士若是我佛门中兴的传经者,自然会有冥冥佛旨引导你的修行。”

“那我需要做什么?”易天行很不喜欢这种一头雾水的感觉,加上从他清楚对方其实也是半头雾水后,更是莫名其妙。

斌苦大师双手合什,满面佛光轻拂:“居士当为降魔金刚,护法佑佛,行于世间传我宗大德。”

易天行听见这话,渐渐地咪起了双眼,瞳子里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寒光,心里想着,原来……原来所谓传经者就是打手啊……

“老和尚你做事不厚道。”易天行伸出食指在斌苦大师眼前轻轻摇着,“以前觉着你怎么也是宅心仁厚有道高僧,怎么今天看着你的脸,总觉得嘴也渐渐尖了,眼也渐渐狭了,透出丝狐狸的味道来。”

易天行当然不肯就这么戴上什么传经者的帽子,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宗教之间的争斗比世界上任何一种利益冲突更加恐怖,虽然不大理解一向讲究清淡无为,融了老庄之道的禅宗怎么也动了争斗的妄念,但一想到佛教在当今世界上的渐渐衰败,便知道如果自己成了禅宗的打手,以后的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