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我都为顾大局,暂且忍了,没想到你如今还是心狠手辣。不思悔改。”仁宗皇帝已经被气得浑身哆嗦。 “呵呵,那我还得谢谢你当初的不杀之恩了,你当时敢杀我吗?难道你不想要这皇帝的宝座了,没有我们陈家,你怎么能安然的坐在这宝座上,不就杀了一个太子吗!”陈姬十分藐视仁宗皇帝,看都不看他。 “你…你…你,会遭报应的。”随即仁宗皇帝甩袖而走。 随后的几天里,陈氏在朝为官的大受打击,皇帝下令清除陈氏官员,查封陈氏产业,这一下可惹恼了陈姬,陈姬心狠手辣的将二皇子杀了。 仁宗皇帝得知此事,立刻将三皇子和朱诩带入自己的寝宫,并没有终止对陈氏的打击,而与此同时,陈姬的弟弟陈布,当时的锦衣卫都统兼工部尚书,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截杀了一些支持改革的朝廷命官,而且鼓动商人罢市,整个陈氏集团都在拼命破坏大明的改革成果。 一时间整个大明人心惶惶,仁宗皇帝得知此事,正要下令抓捕陈布的时候,却得知三皇子也被丧心病狂的陈姬给谋害了,那可是自己的寝宫啊,仁宗皇帝怕了,真的怕了,自己还剩一个朱诩了,不能再有闪失了,不能把大明的基业葬送了他向陈姬认输了,陈姬狂傲的从仁宗身边走过。 这件事渐渐平息之后的一天,仁宗皇帝秘密出宫,找到了李然,李然当时没有参与改革,所以没有被迫害到。 “李爱卿,朕求你一件事。”说完一下跪了下去。 “皇上,罪臣该死!只要是陛下吩咐,微臣万死不辞。”李然吓了一大跳立刻也跪倒在地,头低过仁宗皇帝。 “等我死后,朱诩登基之后,您一定要暗中保护他,好好辅佐他,真只求保他一命!”仁宗皇帝说完之后便哭了,那么的无助,默默地起身,慢慢地转身向外走去。 “微臣答应陛下,就算我李家上下全搭上性命,也会保护好太子殿下的!”李然跪在地下头叩地,不断的大声说着,尽管皇帝已经走远,李然当时就跪在那里想了好久,他也知道当时局势,大明危已。所以第二天李然便从军中招募了一些忠勇之士,做最坏的打算,到时护送朱诩下南洋,那里总不会有什么危险吧!又派人下南洋打点一切! 仁宗皇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现在已是卧床不起,朱诩跪在地上,“父皇,那些皆是一些庸医,待儿臣去更远的地方为你寻求良医”朱诩哭的已经泣不成声,“好孩子,答应父皇,一定要隐忍,不到万不得以千万不要迁怒于人,不要急功近利,好好照顾自己,李然李大人是你可以相信的人,知道吗?” “我答应父皇,儿臣一定做一个有作为的君王,振兴大明!”朱诩手紧紧握住脸色惨白的父皇的手说。 “好了,走吧!出去吧!,父皇要休息了,这几天都不要来看父皇了,要用功读书,来人啊,带太子回去。”门外进来两个太监,朱诩不肯走,父皇执意要他走,于是下令太监将他架出去。 几天之后,皇后陈姬来到仁宗床前。 “身体挺健朗嘛!吃了这么多天的我为你特制的药,你还没死呢!”皇宫里里外外都是陈姬的人,所以极好控制仁宗。 “不劳你费心,你放过诩儿吧!”仁宗恳求道。 “我可以答应你,只要你交出京军兵符,我就包朱诩不死,还能做皇帝!”陈姬威胁道。 仁宗心想,现在不给她,她早晚能拿到,到时再对著许不利,岂不是得不偿失,现在给她也许她真的能放过朱诩。 “兵符我给你,求求你放过诩儿,他对你还有用,你还要个傀儡做摆设,放过他吧!”仁宗极力恳求道,由于过度激动,喷出一口鲜血,一口气没接上来,仁宗皇帝驾崩了! 举国同哀,只有陈氏集团暗自高兴,仁宗一驾崩,改革被陈姬废了,拼命捕杀改革派官员!这样倒是很多官员倒附于太后党了,陈姬想想也是,现在自己的权威还不够高,还是需要给自己找个代言人,那就是朱诩! 所以陈太后立刻推朱诩登基。这样太后便更加肆无忌惮的最朝政指手画脚。更加无耻的让朱诩加封了自己的亲弟弟陈布为丞相,这个被废百余年的职位又出现了! 陈姬密谋与火筛合作,帮她徐图大明江山,所以这次火筛大规模入侵就是为了配合太后的计谋,不料杨宇轩此时横插一杠,虽然太后不太相信杨宇轩能阻挡火筛,但经过前几次朝议的出色表现,使太后不敢轻视这个人,一定要除之而后快。 杨宇轩一死,明军必定阵脚大乱,不败即退。所以派出锦衣卫去截杀杨宇轩,结果却没料到杨宇轩有如此之高的武功修为,这也让杨宇轩更加警惕,下次下手必定更加困难了。 当天刚蒙蒙亮之时,杨宇轩大军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好像昨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杨宇轩身穿软甲骑在马上,威风凛凛,但他心里不平静,心里更想着这次出征会不会是个阴谋!这几十万大军,可不能葬送在这茫茫的荒漠啊!我该怎么办!###第十一章 初遇火筛
当杨宇轩的大军正在行进的时候,忽见前方有军骑快奔过来,那是杨宇轩派出去的斥候。 “大人,前方五十里发现火筛大军,大约一万,一概是前锋队伍。”那斥候汇报完军情之后便下去了。 “来人,传令下去,就地搭建工事,抵御火筛。”杨宇轩下完命令之后,心中充满期待,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场仗,也是朱诩登基以来第一场战争,意义重大,非同小可,可不能输啊,最起码得把火筛大军赶回去。所以杨宇轩想第一仗采取保守一点的打法,先试试火筛的军力,同时也想试试各地的驻军的军力。 士兵们在出力的搭建防御工事,火筛以骑兵为主,所以杨宇轩命人在第一道防御上挖了很多陷马坑,然后将挖剩下的泥土在陷马坑旁边堆成大大小小的小土坡,然后又在最前面筑起一条不高的小土墙,在小土坑后面筑起一段较高的土坡,然后将大炮架于土坡之上,共三十门,威力大,射程远,就是射速慢,移动不方便。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火筛大军已到了杨宇轩大军的前方二里,杨宇轩派白崇安,及其四位将领带领两万士兵,抵达最前面的小土坡做第一轮防御,又命许志等八位将领率八万军队,自己亲自督战,又命何文带领一万京军绕到侧面,做战略佯攻和必要的歼灭。 火筛大军的前锋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兵组成,由蒙可汗的心腹大将巴图统率,巴图见到明军的工事满不在乎,在以前与明军交战,明军都只有守得份儿,除了京军,他们基本都没遇到过什么强劲的对手。 所以高傲抬起马鞭,对着前方的明军阵营说“前面有你们所渴望的金钱,地位,女人,我们的后代会因为我们现在的战斗锦衣玉食,将汉人当做我们的奴隶使唤,中原有着我们享用不尽的好东西,冲吧勇士们,杀光眼前的明军!” 慷慨激昂的陈词点燃了火筛士兵的激情,仿佛放在眼前的不是什么明军,而是大批的黄金,女人,奴隶,他们疯狂的鞭策着自己的战马,以最快的速度杀向明军阵营。 一万骑兵,其场面何其壮观,在阵地上严阵以待的明军士兵心里有点发毛,甚至有点两腿发软,而这时白崇安也注意到了士兵们的变化,杨宇轩之所以将白崇安调到最前线镇守,是因为白崇安年纪稍长,已经三十了,而且作战沉着冷静,是这次军队中所有年轻将领中较为稳重的人。 “弟兄们,听好了,你们的背后就是直通京城的大道,京城里住着的是当今的圣上,我们不能败,因为我们的背后是皇上,是大明的子民,是你们的兄弟姐妹,是你们家,我们不能退,人家打到家门口了,是个爷们的就不要怕,死了也是大明的英魂,只要我们顶住了,皇上定将大肆封赏,我们是大明的勇士。”白崇安也是一阵鼓舞士兵的士气。 显然也是很有作用的,这些士兵平时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是知道家国的道理的,何况大家都听说过这些关外鞑子是怎么样**大明子民的,自己都是有家的人,也是不愿自己的妻儿,父母,兄妹遭受此等灾难。 “杀!杀!杀!”两万人的吼声响彻天际,就连第二道防御的士兵们都深受感染,都摩拳擦掌,只见一个大汉将自己的盔甲都脱了,杨宇轩问他这是干什么,那士兵就说了“前面的弟兄们在拼命,我不能在这装熊,我们各地驻军不是孬种,这盔甲太沉重,挥刀不方便,脱了待会能多杀几个鞑子,大人,我们能守住的!”那大汉说的很实在。 杨宇轩并没有像以前诸将领那样,这次他下令各路将领必须和各自的士兵们在一起,不准躲在后面,所以自己也是站在了这第二道防御上,最后面便是第三道防御,那便是四万禁军,这四万禁军的士气,是不能拿一般士兵比较的,他们隐隐中透着一股杀气,好冷好冷!只见那火筛一万骑兵快速向着第一道防御冲了过来。 “准备!”传令官大声叫道,只见第一道防御的五千弓箭手举起弓箭。准备射击。 “放箭!”五千只箭便离了弓弦飞了出去,落在了前方的数百米处,这不是攻击箭,只是校准箭,是作为将官发令得标志,只要火筛骑兵冲过刚才箭落的地方,明军弓箭手将官便会下令放箭,进行射杀。 火筛军丝毫没有犹豫的疯狂地冲过来。 “放箭”见火筛大军已经冲过了校准箭,一声令下,五千之间便飞了出去,一阵箭雨落在了火筛大军的头顶上,造成了一些伤亡,但是并不大,接着,一轮又一轮的箭雨落了下来,不断有火筛的骑兵倒下来,死伤已达到两千多人,巴图看此情景,气的直蹬马鞍,自己催马上前杀敌。 明军中有人见火筛的攻击丝毫没有减弱,心中有些发毛,有了退意,白崇安见第一轮攻击已经差不多了,便下令撤退,弓箭手先退,步兵殿后,弓箭手如蒙大赦,拼命地向后跑,步卒在后面一边抵挡冲上来的火筛骑兵,一边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