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6年第10期-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缀健⒓衣砑印⒁堆颖酢⒑魅佟⒘置А⑹骀谩⒀钤逗辍⒐说隆⑿戆亓帧⒙廊曷住⑹鞑拧⒀畋蠡⒘窃⒆哟ā⒀钊弧⒀綮热坛鱿杞凇�
  开幕式上,通过音乐、舞蹈与诗歌朗诵的完美结合,把观众带人了诗的意境,让观众陶醉在诗的海洋里。著名作家苏叔阳登台为观众献上一首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赢得掌声阵阵;瞿弦和、张凯丽除主持诗歌朗诵音乐会外,还声情并茂地为观众朗诵了余光中的《乡愁》、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本次诗歌节为打造罗江历史文化名城、对增强古城罗江文化和旅游的影响力,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地区、城市和本刊合作,举办罗江诗歌节这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为城市名片的靓丽,涂抹上诗歌精彩的一笔!
  为配合罗江诗歌节,由诗人梁平等编选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国当代诗人笔下的罗江》。当代实力诗人用灵动的诗歌翻检了罗江历史文化的辉煌,为罗江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难得的文化财富。本刊在这里选发部分,以飨读者。
  (蓝  野)
  
  张新泉(二首)
  
  水月轩
  来这里赏月的人
  据说都长着一双
  李调元式的眼睛
  进士。文学家。戏剧家
  得罪权臣,发配伊犁
  那眸子才变得玉洁冰清……
  
  千江有水千江月
  据说从这里出水的月亮
  还葆有他当年的体温
  
  太平廊桥
  
  这样的廊桥难以上演伤感的遗梦
  现代化的步履,车轮全部行色匆匆
  来自四川的橘子杯一腔蜜汁
  过桥的陕北柿子已甜得发红
  问每一路桥栏,每一圈桥拱
  二百年来的企望承载多少冻雨霜风
  当大桥以太平的名义辐射世代向往
  跨水而来的激情与梦幻
  才照亮人民的河西河东
  
  梁平(二首)
  
  洗墨池
  
  临池洗墨,李调元一手好文章
  贴着水面渐渐淡出的墨线
  装订了一部蜀水巴山
  清时的月光很软
  只需采集一束
  胜过狼毫、羊毫的飞走
  最懂山水的心思
  先生长衫打湿的痕迹
  也是漂亮的章节
  脍炙人口
  洗墨池饱读诗书
  每一篇都有先生的落款
  那些柳枝摇曳风流
  那些花草谈笑风生
  
  那池子里的水
  居然也有了先生的潇洒
  从此,风情万种
  如果夜深人静的时候
  蹲守在池边
  没准,还能捡捡遗留的佳句
  
  挂镜台
  
  白马关过往的马都要停留
  在镜前验明身份
  白,或者黑
  楼上的镜子格外明亮
  妖魔、鬼蜮,甚至虫蝇尘埃
  所有阳光下的阴霾
  
  都不能伺机
  从明镜前蒙混过关
  
  这和旧时
  衙门悬挂的镜子不一样
  衙门的镜子看脸色
  看惊堂木的起落
  
  忽明忽暗
  那里鸣冤的鼓声
  沿着慵懒的石头阶梯翻滚
  让六月的天空下雪
  
  白马关没有台阶
  楼前辽阔的阳光把镜子照亮
  善恶尽收眼底
  马蹄踩踏石板的清脆
  指向远方
  一马平川的远方
  天很蓝,清澈如镜面
  翻检世间每一人真目
  
  斮晓静(二首)
  
  奎星阁
  
  来到罗江奎星阁
  仿佛回到清朝乾隆
  往前望,汉唐不远
  多少英雄灰飞烟灭
  惟文章千古
  
  夜里奎星在天
  主宰文运兴衰
  为飞檐定道路
  送士子上青云
  寒门书生,笔墨沧桑
  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而今奎星阁端坐在此
  层层飞檐如翻动的书卷
  惟有口含铜铃的兽头无语
  宠辱不惊
  那咽不下,吐不出的铜铃
  是时间铸就的文字和声音
  
  面对梵钟
  
  将一千七百年铸入这梵钟
  生铁与纯铜是时间的面孔
  在这脸颊上
  能触摸到山高水长的风骨
  
  谁的魂灵铸进这口钟
  遥想李氏当年
  穷途而不末路
  钟声响时,昏晓轮回
  山路水路,各行其道
  
  有人来自下界,清楚铜与铁
  这些时间背面的图腾
  山水忠骨如大钟无言
  山外,多少红尘不在
  江上,昏晓仍闻苍鲸吼
  
  马新朝(二首)
  
  调元吟书亭
  
  亭台,瓦檐,石阶
  曾经融入了调元手中那发黄的书卷
  成了其中的内容
  
  如今,主人已随水去
  蓝蓝的天空下,清脆的鸟声里
  依然保留着他远眺的目光和遐想
  
  这立在岩上,近历经风雨的亭子
  是一部时间之书
  无语,沧桑
  
  观音岩
  
  朝圣的人们啊,因为
  你内心洁净,你才能看到
  这蓝的天,绿的水,青的山
  
  朝圣的人们啊,因为
  你内心的善,你才能看到
  那万能的观音从裂开的岩壁上圣出
  
  朝圣的人们啊,圣迹
  存在于万物,当然也存在于你的内心
  向善,勿恶,就会有奇迹出现
  
  李自国(二首)
  
  佛指银杏
  
  你是超度者普度众生的想象吗?
  古铜色的皮肤烙下太阳的原型雷击的黄昏
  以佛指苍天的胸襟  揭示宇宙的永恒
  
  那个黑色的山洞呢  你的祖先栖息过那里
  风声涛声鹿鸣鸟啼自远古轰然而来
  你在洞口竖起一面碎裂的绿旗
  遮羞的树叶都变成了一张张陌生的脸吗
  为什么却有人贪婪地剥走你的树皮
  伤痕累累的树洞充满兽迹斑斑的死亡
  充满人迹斑斑的抗争
  
  又一阵山洪之后  相隔一千年
  相视一万里  始祖鸟飞来又飞去
  每天每天你必须背叛自己
  以青莲居士的名号空守这盏松油灯
  静候黎明那美妙的瞬间
  静候鸟语与林涛的对话  人与树的对话
  让古朴而苍老的土地  找到灵魂的钥匙
  
  木香亭
  
  只想轻轻地抚摸一遍
  木香亭里的花朵就开了
  如此沉着多风的晚上
  你是怎么从李调元故里
  
  伸出鲜嫩的手掌
  月月年年  既不衰败
  也不愿独自在内心里彷徨
  而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力量
  在这密集的绵州雨夜里
  遵循祖辈  一袭蓑篷的方向
  打开旅途上的一个个村庄
  
  在远方  在乾隆进士的故乡
  有多少《雨村曲话》就有多少歌谣生长
  有多少《雨村剧话》就有多少月光朗照
  木香吐露着语言的芬芳
  教育碑像一位仙风道骨的晚清老人
  面对迟来的收获与炊烟
  面对辍学孩子期待的目光
  向山冈  向万事万物
  向那高出一切的真理
  作一次灵魂深处的吟唱
  
  鄢家发(二首)
  
  石 亭
  
  古老的蜀地上
  罗江河畔的石亭
  是剑南绵州李调元的祠垣故里
  
  淡淡的烟云  深深的乔木
  掩没着金牛古道上的残驿
  
  多雨的祠垣  多雨的故里
  李家一门走出了清代的四进士
  和兄弟三人皆翰林的文学奇景
  
  一部清代的文学史册  故里祠垣
  李调元是巴蜀文坛的一位文学巨匠
  史称“蜀中三杰”……
  
  云龙山麓下,罗水仍清澈无比
  夜雨夜话《函海》集  葱郁石亭风景
  风姿绰约,罗江李调元
  绰约风姿,千年雨村先生……
  
  铮 柏
  
  三国蜀庞统
  军师中郎将
  
  在世时你与卧龙诸葛亮齐名
  死后人们没有忘记你的英名
  
  祠墓堂前古柏参天
  祠墓岩畔车辙深深
  南临益州千里沃野
  北望秦岭八百云烟
  
  从襄阳荆州一路征战迁徙
  在入蜀最后的关隘  激战
  捐躯  年仅三十六岁……
  一部浩瀚三国史一个早逝英杰
  人们称作  凤雏先生
  西石岩上十三株古柏伴你长眠
  铁骨铮铮  遥指苍穹
  你安详地躺在这里
  在落凤坡前  在罗水之滨
  
  雨 田(一首)
  
  葫芦岛之恋
  
  在春天的深处  你决然裸着少女一般的身子
  我想起你周围的树木  金黄的油菜花
  和一片片正在生长的矮麦  这久违的情怀
  如一杯甘甜的酒充满芳香  让我醉倒在这里
  就在四月的高度  飞翔的鸟也在纷纷歌唱
  
  这个春天我始终在仰望蟠龙葫芦岛  那些
  路春的众多姐妹披着满身的春色和花朵
  在白云下面嬉戏  仿佛这是我的精神家园
  难舍的民间桃花像挚爱我的情妹妹如此热烈
  固执而又疯狂地跟了我一程又一程
  
  不知为什么  我总感觉蟠龙葫芦岛的深处
  有谁在呼唤着我  春光越来越浓的村庄
  如我血液里的渴望  我怎能在时间的风中
  陷入沉思呢  让我张开双臂吧  去握住
  属于自己与生俱来的血脉和命运  是的
  
  那些自然姿态的光芒使我的仰望有了高度
  像一段想象中的古典情节  在我怀念的歌谣中
  出现  用自己生命里独有的光和热  去温暖
  这个世界  我以感恩的心情蓄起这里所有的白云
  和阳光  让这里的美圣洁如水  刻骨铭心
  
  杨远宏(一首)
  
  南塔寺
  
  前拱云盖,
  云蒸霞蔚隐佛性。
  后枕玉瀛,
  山形起伏色凄迷。
  右带纹江,
  江水清澈见禅心。
  左环龙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