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杰仁波切给西方科学家的解答-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体验,有的人被无形的力量快速往前推进,或者旋转,或者被吸入某个地方,或者漂浮着穿越黑暗的隧道。还有其他版本的体验类似出生的意象,像是被挤出子宫或阴道,而来到死后的状态。法王,还有许多似乎与文化有关的其他意象:走过大型的排水沟或管道,叫人晕眩的螺旋状旋转,下降到井里头,或进入大洞穴,跟随发光的向导穿越黑暗的山谷等等。
  然而所有的纪录都是从黑暗移向光明。对光明的体验就是研究人员所称的核心体验,这称体验似乎在各种文化中都很普遍。对光明的描述有清澈、白色、橘色、金色或黄色,它跟太阳光不一样,比太阳光更明亮,却温柔得足以抚慰人心。看见光的同时就被光包围在里头,个体的心灵似乎完全被充满了。它也散发出某种心智的美好特质,主要是智慧与慈悲。换句话说,光与心灵没有分界,好似心灵实际上是光的发源处。在完全光明的此刻,个体似乎可以领悟一切。

  法王:不知道那些被麻醉的人之所以经历祥和与愉快,是否只是因为在接受麻醉前已停止了对于各种事物的感觉,这些感觉原本可能会让人很不舒服。这种现象可能与将要死亡的状态相似。在死之前,身体内必然有种种的不舒服,可能心理也是这样,因此能够脱离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可能就让人经历到祥和与喜乐。

  琼:光亮是一种视觉体验,然而也带给人许多感受,比如灿烂、澄澈、透明、温暖、活力、无限之爱、包容、无涯知识。各种文化都有这样的纪录,就连中古世纪所形容的光也类似于此。
  然后濒死者就会抵达中古世纪文学所谓的审判,我们今日所称的回顾一生。许多具有濒死经历的人都形容自己与光灵之间有非言语上的对谈,而这些灵体的光亮不一定是强烈的。一般而言,个体觉得自己在细察、评价自己的一生,但并非所有的案例都是这样。通常回顾一生都是以画面展现。个体可能会按年代先后看自己的一生,或者由后往前倒看一生,有时甚至是一生的各个画面在一瞬间同时出现在眼前。在回顾一生时,那些画面栩栩如生,即使对个体而言,时间感已经有所改变,然而真实事件好像就在眼前上演。许多当代人认为回顾一生是为了要了解这一生究竟有没有成长。
  我来分享一个真实纪录,让大家感受一下回顾一生的滋味。这位女士是用第三人称来讲述自己的经历,非常客观。她生于一九三七年。“在一片祥和之中,菲丽丝(这位女士的名字)的一生情景,幕幕呈现在我的眼前。不像是看电影的感觉,比较亲自体验了一回。不仅亲自体验了菲丽丝自一九三七年生于爱达荷州双峰之后所做的一切,也体验了她曾经想过的每一个念头,曾经说过的每一个字眼,还有每一个念头、字眼与行为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受她影响的每一个人(不论她是否真正明白到自己所造成的影响),菲丽丝的每一个念头、字眼、行为对她所占的土地与空间(包括天气、空气、土壤、植物、动物、水等等)造成的影响。我不知道回顾过去一生会是这样,我从未了解到我们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负起责任。是我自己审判自己,而不是崇高的圣彼得,而我的审判严厉无情。我对于菲丽丝所做过的许多事情、说过的许多话语、想过的许多念头,不是很满意。一种悲伤与挫败的感觉油然而生,然而喜悦的感觉却愈来愈强烈,因为我了解到菲丽丝还是有所成就。她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不值得的、是负面的,但是她还是有所成就,她的成就便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她做的许多事情都是有建设性的,都是积极的。她从中学习,从中成长。这样叫人满意,菲丽丝还不错。”
  回顾一生与光亮者所具有的特点,就是无所不知的感觉。另一个特点就是个体在复生之后便会忘记自己当时所明白的事情。个体复生,回到人世,知道自己曾经了解那个世界的生命意义,这样的了解带来无限喜悦,但是对于自己所领悟的事情,还是记不大起来。

  法王:这种遗忘的现象有其重要性,个体虽然记得他知道了某个非常关键性的东西,却无法回想起来,但又感到被它影响。这种现象在所有具有濒死经历的人来说是共通的吗?包括那些能被证实的人在内?你曾经说过,有个人清楚听到别人对他说话,他也遵照对话的内容去做,而当他回来时,还能告诉您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种案例相当重要,很明显不是编造而已。这种人也会经历到遗忘的现象吗?

  琼:虽然并不是所有案例的个体都会发生遗忘的情形,但许多案例的确如此。

  法王: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如果人真的离开了身体、也对此经历有各种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会随附在脑部,而是与脑部分离。接着当他回来,脑部再度有了觉察,很可能之前那不连贯时期的回忆无法被转移到接下来的这个连贯时期。如果这个人是处于如梦经历,所有的心智过程便随附在脑部,因此这种如梦时期的回忆,之后似乎比较可能回想起来。

  杰仁波切所设想的实验与评判证据的方式,再一次领先现今科学界好几年,似乎是目前所无法做到的。

  琼:还有谁会在那里呢?最普遍的说法就是一群天使般的灵体,尤以基督与亲友最为常见。最后就是复生。多数人不想回来,事实上,他们还对别人把自己救回来感到生气。他们既烦躁又困惑,觉得自己被强迫回到肉体里。他们回来的主因是对家人仍有情感上的连结,还有未了结的索绊。有的人会回来则是因为要完成在濒死经历中所领悟到的人生使命。这些濒死经历似乎对于人们有很好的影响。研究人员指出,被宣判临床死亡而后复活的人,或者有过濒死经历的人,对生命更热情,不再那么注重物质生活,对自己更有信心,并觉得人生确有目的。他们对宗教灵魂更加热切,对自然更有兴趣,对别人也更宽容博爱。同时,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也降低了,因为他们觉得死亡的过程真好!他们更加坚强,因此变得非常积极。他们觉得自己领受特别的天意,也许会因死后复生而有点自负。
  濒死经历可能会有些后遗症;少数人发展出超自然力量,能预见未来,或具有心灵感应或脱离自己肉身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被认为是圣力,也被认为是心灵机能的高层表现(至少当事人如此而已认为)。这些能力现在纳入了西方心理学,也开始有人认为这些能力不是病理症状,而是意识的自然状态。

  法王:是否有任何纪录显示当事人在濒死经历后产生了沮丧的情绪,或者活得没有以前好?

  琼:事实上,所有纪录的普遍要素之一就是当事人的积极个性,然而中古世纪的濒死经历者,通常都没有这么快乐,有的人甚至非常恐惧。西方文化的濒死经历从艰难负疚经验转换成快乐、福右、美好的经验,是很独特。
  总之,濒死经历者有60%的人经历了安详感,37%的人与身体脱离或者觉得离开了自己的身体,23%的人进入了黑暗,16%的人进入了光亮之中。越往后的状态越少人经历过。换句话说,人们的死亡之旅在不同的阶段停止。
  何谓死亡?哈佛大学提出四大标准:(1)无感受性和无反应性,换句话说,即个体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也无法感受;(2)没有动作,没有呼吸;(3)脑波图平坦。心脏病专家弗德?舒梅可面谈了五十五名宣判脑死而后复活的病患,那些病患脑波图平坦,也符合哈佛四大标准,他们都拥有喜乐景象的逼真记忆。

  唯物观点

  凡瑞拉:为何有人符合四大标准且宣判脑死,还要为他们继续施行复苏术?

  彼特:个体须处于此状态十二小时才算是符合哈佛四大标准。在十二小时之前,会继续对他们施行复苏术或以人工方式维持生命,然而在此之前,就哈佛标准而言,他们不算是死亡。这些人是否处于此状态达十二小时?

  琼:我对此存疑,但若能深入探讨一定很有趣。不论如何,在我们讨论中愈辩愈明的是,要判定生理死亡的确切时间实在难上加难。细胞死亡的速度不一样,生理过程死去的速度不一样,因此死亡的确切时间也许是不存在的。

  凡瑞拉:西方医院常用的复苏术这项医学技术,若是施行在已宣判脑死且正经历中阴的西藏修行人身上,会发生什么情形?

  法王:如果这个人到达了净光状态、但尚未更进一步,此时利用科技方法有可能将他救回来;然而如果他不仅进入净光状态、还超越它并进入了中阴状态,便很难把他救活。一旦有人被断定为临床死亡,在多久之内还有可能复苏?界线在哪里?

  彼特:实际上约为半小时,并非如修行人于净光状态停留数天那么久,因此我认为,要在净光状态将近结束时让个体复苏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

  法王:我不了解。当某人被宣判临床死亡,是否代表他已经符合那四大标准有十二小时之久?

  彼特:不是,我刚才说的是脑死的情形。临床死亡通常指的是心脏停止跳动,再也无法重新跳动。脑死时,身体仍然存活,大脑却似乎已经死亡。导致死亡的部分药物也可以导致这种效果,这类药物会降低新陈代谢率,可使大脑免于缺乏氧气、葡萄糖、让人在死亡状态下仍可幸存,仍可复活。

  乔:就你所知道的,死而复生者当中没有遇到这些事情的人占有多大比例?

  琼:不知道,但是我认为你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如果用唯物观点来看濒死经历中一些可能的生物与心理因素,也很有意思。濒死经历起因于神经系统负载过大或营养不足,所以在药物的影响下或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个体会产生幻觉,就有可能发生这些经历。事实上,麻醉药物、鸦片衍生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