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颜靖宇与叶致胜离开后,王元庆亲自给3位代表泡好了茶。
这不是客气,按照共和国的宪法,王元庆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而代表正是替人民说话的人。
“元首,这么晚来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蔺彦博客气了一番。
“没事,我也睡不着。”王元庆呵呵一笑,说道,“你们也看到了,就算你们不来,我也得忙到天亮。”
“耽搁了元首的工作,我们来得真不是时候。”李成文也感到有点愧疚。
“李先生,你这么说就不把我当朋友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们也知道,战争爆发了,很多政府工作都要尽快安排到位。别的不说,光是军备采购一项,就能让我忙上几天几夜。不过还好,叶副总理的能力足够让我放心,颜总理的能力也不错。”王元庆掏出了香烟,因为知道3人抽的是雪茄,所以王元庆没有给他们散烟。”听说中重集团与中航集团早就接到了订单,提前加快了军品生产速度,这为政府减少了很多麻烦,我在这里替前线将士感谢三位了。”
“元首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叶永畿最后一个开口。
蔺彦博把目光转向王元庆,说道:“元首,今天我们来找你,就是要说战争的事。军火生产不需要元首操心,能办到的,我们会安排好,办不到的,我们会与国务院交涉。听顾委员长说,元首不打算参加明天的大会?”
“我也想去啊,只是事情太多,分身乏术啊。”王元庆没有说实话。
“元首,此事非同小可,你要不去……”李成文迟疑了一下,说道,“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场战争对共和国的重要性,但是不是所有代表都认为应该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归根结底与共和国没有多大关系。这几年,我与老蔺跑遍了全国各地,对民间的情况有一些了解。收复藏南地区之后,共和国的边境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随着全球经济再次进入黄金时代,民众更加关心的不是战争,而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获益。特别是年轻一代,都认为我们已经做得够多,打的仗也够多了。既然共和国的安全没有受到威胁,就没有必要通过战争打击周边国家。这些事情我们也在考虑,虽然年轻人的见识有些偏颇,毕竟国家斗争并未停歇,即便我们不发动战争,在某个时候,其他国家也会发动战争。但是我们认为,元首应该在这个时候适当的发挥影响力。”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李先生,照你的说法,如果我明天不去,战争表决就无法获得通过?”
“当然不是,有顾委员长在,肯定没问题,只是……”李成文把目光转想了蔺彦博。
“关键问题不是能不能获得通过,而是发起战争的理由是否过于牵强。”蔺彦博剪掉雪茄屁股,点燃抽了两口,“我们的理由是帮助锡金建国,如果已经达到了目的,我军要不要进入印度境内?显然,即便表决获得通过,恐怕对战争授权也有限制。”
王元庆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吧,我军已经越过边界线,如果行动顺利,此时已经攻占了印度东部的西里古里。”
“什么?”三人同时瞪大了眼睛。
“我也是刚刚收到消息。”王元江呵呵一笑,说道,“我军进入锡金境内后,印军派遣增援部队再次入侵锡金,所以我军发起了越境攻击。另外,大约在半个小时前,巴基斯坦军队越过了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
三人又是一惊,都有点不敢相信了。
“战争不会因为我们歼灭了锡金境内的印军而停止,规模肯定会迅速扩大。如果总参谋部收到的消息没错,印军很有可能在西线战场上发起局部反击。按照我们与巴基斯坦签署的同盟条约,只要印军越过实际控制线,我们就有义务帮助巴基斯坦作战。”
“元首……”蔺彦博长出口气,说道,“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进攻印度。”
王元庆点了点头,没有急着开口。
李成文也长出了口气,说道:“果真如此的话,元首明天更得参加大会。”
王元庆微微皱了下眉头,朝李成文看了过去。
“战争规模扩大后,我军的投入肯定会非常巨大,国家必须尽快进入战争状态。”李成文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至少局部进入战争状态,进行局部动员。如此一来,必须授予元首足够的战时权力。虽然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没有多少代表会投反对票,但是按照我们的估计,肯定有不少的代表不赞同授予元首战时权力。我并不是低估顾委员长的能力,只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元首更有说服力。”
“确实如此,元首必须施加影响力。”
“你们有没有考虑一个问题?”王元庆朝叶永畿看了一眼,说道,“二十年前,也就是纪老率领我们参加第四次印巴战争的时候,全体代表大会有没有能力限制元首的权力,纪老要不要得到授权?”
3人都是一愣,没有明白王元庆这番话的意思。
“也许你们并不清楚当时的情况,但是作为直接参与者,我非常清楚。”王元庆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当时,别说元首需要获得全体代表大会的战争授权,就连请示全体代表大会都没有必要。现在,我必须获得授权,才能让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才能履行战时权力。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通过这些年的政治改革,我国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元首一家言变成了集体决策。当然,我承认,我们做得还不够好,至少在策动战争仍然是由几个人在做决定,但是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美国也差不多。这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文明的问题。政治改革搞了这么多年,成效非常显著,不但我的权力受到了限制,政府的权力也受到了限制。三位是商界精英,而且在海外生活了多年,非常清楚民主体制的优点,也非常清楚民主体制的要点。从根本上讲,我国的民主体制还不够完善,改革的道路还非常漫长,也许还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民主制度。作为政治改革的推动者,如果连我都轻视民主制度,轻易使用元首的影响力,今后谁还会在乎民主制度?”
说完,王元庆叹了口气,扫了3人一眼。
蔺彦博沉思一阵,说道:“元首,你有没有考虑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王元庆没再遮掩,示意蔺彦博把话说明。
“民主制度本身也有缺陷,并不是完美的制度。”蔺彦博的思考速度非常快,“以美国为例,所有人都认为美国拥有最发达、最先进的民主制度,但是历史上,美国犯的错误并不少,甚至非常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就有机会拯救数百万犹太人,结果却什么都没有做。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机会避免让数十万军人投身战场,结果却走上了最错误的道路。即便进入21世纪,美国仍然发起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与伊朗战争,最终输得一败涂地。如果美国的民主制度十分完善,为什么会犯这么多的错误?显然,这就是民主制度本身的缺陷。在重大决策上,民主制度的效率非常低下,往往不可能及时做出反应。在利益问题上,民主制度很容易被利益集团绑架,成为利益集固的帮凶。事实证明,民主制度的缺陷必须得到弥补与改善。”
“你的意思是……”
“虽然我们都知道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但是其他人明白吗?”蔺彦博知道王元庆想问什么,“元首向全体代表大会施加影响力,不是用元首的特权使某项法案获的通过,而是通过元首让更多的人知道发起战争的必要性,也让更多的人相信,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虽然顾委员长、乃至任何一个代表都可以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分析,但是在说服力上,远远比不上元首,效果必然差强人意。如果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我们不会请求元首现身说法。按照元首开始说的,这很有可能是共和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如果不能尽快进行战争动员,如果无法做到全民一心,如果无法让所有人积极参与,我们有多大的把握赢得最后的胜利?”
“还有,我们会不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李成文补充了一句。
蔺彦博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我们来找元首的原因。战争目的不是击败敌人、也不是消灭某个国家,而是使战后的局势对共和国最为有利。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哪怕我们获得了胜利,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我们必须重视美国在伊朗的前车之鉴。”叶水畿不失时机的添了一句。
蔺彦博又点了点头,把目光转向了王元庆。
王元庆也在思考,而且思考得非常快。
过了一阵,王元庆才笑着说道:“看来,你们三个是早就商量好了。”
“元首,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共和国……”
“我知道,这什事情,容我再仔细考虑一下。”说着,王元庆就站了起来,“时间也不早了,三位早点回去休息,明天还要参加大会呢。当然,我会考虑三位的建议,只是现在还不能做出任何答复。”
“元首……”
蔺彦博拉了下李成文,起身说道:“也好,时间太晚了,元首也早点休息。”
看到蔺彦博表态,李成文与叶永畿才起身告辞。
显然,蔺彦博已经断定王元庆会参加明天的大会,并且在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讲。
送走3人,王元庆没有急着回去休息。
不得不说,蔺彦博的分析有些道理,而且说重了要害。
关键时刻,如果王元庆不“现身说法”,谁也无法保证明天的大会上不出问题。虽然王元庆对顾卫民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正如蔺彦博所说,需要一个人来团结全国军民,而有这个影响力的只有王元庆。在战争结束之前,王元庆都不能肯定会发展到哪种程度,如果被蔺彦博说中,这将是共和国有史以来经历过的最大规模的战争,那么能否及时完成战争动员对战争结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墙上的时钟敲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