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策-第1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美国海军确实这么做了。

10月21日,共和国海军的两支舰队在罗克斯群岛在加勒比海南部,属于委内瑞拉附近海域会合,并且与委内瑞拉海军举行联合演习的时候,美国就向加勒比海增派了第二支由3艘航母为核心的舰队,从而使美国海军与共和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的兵力对比达到了2比1。

当然,双方均没有把海上对峙与古巴联系起来。

按照共和国的说法,共和国海军是接受委内瑞拉海军邀请,在加勒比海地区进行针对非传统海上安全威胁的联合军事演习,并不针对第三国,而且演习范围也非常有限,并未超出委内瑞拉领海。按照美国当局的说法,美国海军向加勒比海增派舰队,不是要阻止共和国舰队北上,而是例行军事部署。

问题是,没人相信双方政府的声明。

就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古巴问题渐渐平息了下去。事实上,这也正是大国间消除分歧、避免战争的手段之一。不管怎么说,美国当局在决定向古巴出兵的时候,必须考虑拉美国家的感受。在这一点上,共和国通过与委内瑞拉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明确无误的告诉美国当局,如果美国搞垮了古巴,共和国就会策动包括委内瑞拉在内的众多拉美国家脱离以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从而使美国后院彻底乱套。同样的,在大西洋上,共和国没有与美国进行军事较量的资本,而且共和国海军的实力仍然在美国之下,所以美国当局通过部署两倍于共和国的舰队,让共和国当局知道,如果问题闹大了,美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共和国也别想占到便宜。

这种实力上的相互炫耀,足以让双方领导人冷静下来。

当然,古巴的政治改革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根据后来披露的一些资料,在2053年10月初的时候,共和国国家元首与美国总统通了7次热线电话,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与美国国务卿进行了3次秘密会晤。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共和国与美国的情报机构与国防部门交换了信息。根据军情局的档案,美国国防部明确表示,美国的底线就是古巴加入集约集团。换句话说,只要古巴加入了集约集团,美国就会采取军事行动。当然,共和国国防部也传达了相似的信息,即共和国的底线就是美国入侵古巴。正是如此,双方的舰队在海上对峙的时候,双方政府已经达成秘密协议,共和国保证不让古巴加入集约集团,而美国则保证在此前提条件下不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

因为这种国际政治交易都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所以双方都没有可能反悔。

准确的说,在战略平衡被打破之前,双方都不会撕毁秘密协议。如果战略平衡被打破,这种性质的秘密协议也失去了意义。

正是如此,到10月底,古巴局势迅速冷却了下来。

虽然仍然有不少国家在关注古巴的政治改革,特别是一些中美洲地区的小国,都希望能够从古巴获得让国家发达致富的经验。但是在两个超级大国眼里,与菲律宾一样,古巴成为了战略平衡的支点。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共和国与美国离世界大战只有一步之遥了。

虽然古巴危机没有导致战争爆发,但是其影响绝对不可低估。

要知道,在古巴危机爆发的时候,正好是共和国与美国制订2053财年度与2053到2054财年度财政预算的时候。

在当年7月底,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通过了一份总额高达174万亿元的财政预算,其中有58万亿元以国债或者赤字的方式支出。而在这份预算中,花在国防、以及与国防有关领域的多达62万亿元,其中直接国防预算多达53万亿元。可以说,这绝对算得上是21世纪中,共和国中央政府最庞大的一笔财政预算,而且也是增幅最大的一年。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8月底公布的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与共和国一样,美国当局也以发行国债与赤字开支的方式,将预算比例提高到2052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其中又以国防预算为主。虽然美国联邦财政预算的增长幅度算不上21世纪之最,因为在2052年,美国联邦预算就来了一次大增长,但是对美国来说,如此巨大的开支,意味着国家将加速进入战争状态。

更重要的是,在巨额财政预算后面,是双方的备战工作。

要知道,在共和国的53万亿元的国防预算中,用来采购新式装备的有37万亿元,比例为历年之最。而在美国的18万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中,用来采购装备的为11万亿,也是历年之最。

当然,如此高的军费开支,绝对会产生问题。

只不过,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短期之内,巨额国防开支反而会刺激经济增长。要知道,在历次经济危机中,大国都会增加国防开支。

问题是,过于庞大的国防开支都不可能持续下去。

以共和国导美国国防开支的增长速度计算,最迟3年之后,两国的经济都会因此而濒临崩溃。

避免经济崩溃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国内矛盾向国外转移。

正是如此,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个时候相信,共和国与美国的全面战争即将爆发。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74章 军控协议

进入2054年,共和国与美国在之前几年的巨额军费开支的效果显现了出来。

根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在2054年初公布的一份分析评估报告,到2053年底,共和国与美国的军事实力均比2050年时增长了50%以上,而且双方的军力差距正在缩小,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追了上来,共和国则在海军建设方面赶上了美国。

当然,2054年最引人瞩目的并不是共和国与美国的军力对比。

因为是《伦敦条约》规定的第二阶段削减工作的最后一年,所以2054年是第二阶段削减工作的核查年。按照条约附加条款的规定,所有缔约国都将在2054年1月1日开放本国的核设施,并且为核查人员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只有在核查工作结束,证明各缔约国已经按照规定完成了第二阶段削减工作之后,才会进入第三阶段。早在2053年底,共和国与美国当局就先后表示,本国已经提前完成第二阶段削减工作,无条件配合核查。两国此举的目的是在警告其他缔约国,别在削减工作上做文章。不管怎么说,共和国与美国在销毁核武器的态度上非常一致。

也许会有认为,在这个时候销毁核武器,对美国是弊大于利。

这一说法的基本出发点就是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落后于共和国,销毁核武器之后,美国将丧失威胁能力,因此会在下一场战争中败给共和国。关键就是,如果美国不按照条约规定销毁核武器,就能避免与共和国爆发战争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技术进步迟早会使核武器边缘化,从而打开战争之门。

事实上,到2050年左右,随着共和国与美国的战略防御系统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并且进行了近实战测试(在2048年,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就进行了一次非常接近于实战的测试,由2艘战略弹道导弹潜艇在南太平洋上向共和国本土各发射了2枚携带模拟弹头的弹道导弹,同时还有12架战略轰炸机从北太平洋上向共和国本土各发射了12枚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整个拦截行动都由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承担,测试结果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战略防御系统也从这个时候正式进入战备状态。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近实战测试要稍微晚一点,在2049年底到2050年初完成,测试结果与共和国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相差不大,具备了实战能力,核武器的威胁已经不是很大。虽然按照计算机模拟的结果,如果双方在战争期间使用了核武器,即便战略防御系统能够拦截所有核弹头与运载工具,位于地球卫星轨道上的所有人造航天设备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运行在低轨道上的军事卫星,几乎没有幸免的可能性。但是对共和国与美国来说,这样的损失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不会因此而丧失主动权。不管怎么说,轨道飞行器没有国界与疆域之分,共和国的卫星受到影响,美国的卫星也无法幸免,大不了双方都失去外层空间的军事力量。

由此可见,共和国与美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关键就在这里,在战争已经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共和国与美国都有必要积极推动销毁核武器的工作。

不管怎么说,核武器始终都是一大威胁。

即便战略防御系统能够击落绝大部分来袭的核弹头,可是谁也不敢托大,哪怕只有一枚核弹头落到本土上,而且落到偏远地区,不管是共和国当局、还是美国当局,都无法向民众解释,甚至有可能因此而丧失先机,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如此一来,共和国与美国仍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积极推动核裁军。

问题是,其他国家却不这么看。

从本质上讲,全面销毁核武器是为了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和平的世界,而不是为了超级大国的全面战争打基础。这也正是除了共和国与美国之外,其他所有《伦敦条约》缔约国的初衷。哪怕所有人都知道,《伦敦条约》是共和国与美国为世界霸权搞出来的,可是在几个关键问题上,其他国家都不会让步。正是如此,在条约的附加条款中就明确规定,在进行第三阶段削减之前,必须明确规定各缔约国常规军事力量的规模,并且制订一个适用于所有缔约国的比例。

问题是,在此之前,如何计算常规军事力量却没有说清楚。

虽然按照俄罗斯在2045年提出的办法,即明确规定各国陆海空天等各大军兵种的兵力规模、装备数量与军费开支比例,然后根据国家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社会情况等等因素来确定各缔约国常规军事力量的具体规模。但是这种办法的可能性并不大,别的不说,同样为20万兵力,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就比其他国家陆军高得多,或者同样为100万吨的总排水量,美国海军的实力就比其他国家的海军高得多。更重要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