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五千年-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陛下。”满桂再次行礼之后,才站起身来坐了半边屁股,然后直愣愣的问道,“敢问陛下召末将前来所为何事?”此言一出,王承恩还有其他左右伺候的太监不禁大为变色,皇上召你来你来就是,竟然还敢问为什么,这也太不讲规矩了吧?

“哈哈,满将军性子果然直爽。”李悠倒是没有动怒,他这般问反而给自己节省了许多时间,于是他也开门见山的说道,“如今关宁军和东江镇已经重新进行了编练,实力大增,而宣大军也是我大明有数的强军,想必满将军也不愿意看到宣大军被关宁军和东江镇远远地抛在后面吧?此次召满将军和宣大军入京,正是要对宣大军进行重新训练,等宣大军训练完成之后,接下来就该轮到山海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昌平镇、真保镇、临洮镇以及其他各镇的将士了。”

大明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其后又增加了昌平镇、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所以名为九边,其实却是十三个军镇。

一听说是要对大明所有的军镇都进行重新编练,而并非只针对自己的宣大镇,满桂的心里顿时舒服了许多,再回想起进京之前磨砺澳门对自己的多番劝解,满桂迟疑片刻说道,“末将乃是大明的武将,自当听从陛下的号令,陛下让满桂做什么,满桂就做什么,只是不知道陛下会如何安置宣大军中的将士?”

“和关宁军还有东江镇一样,需对所有将士进行重新审核,若能通过审核则继续留在军中训练,待完成训练后依旧回到宣大镇当兵。”当然回去之后的具体安排还有会有变动的,绝对不会延续之前的结果,“若是因为老弱病残而无法继续从军,朝廷也不会放任不管,会按照他们在军中效力的年限、职位等分别赐予不同数额的遣散费还有拨给他们土地进行安置,定不会让这些为国效劳多年的将士没了去处。”

宣大军的所在地也有藩王宗室居住,这次裁汰宗室,从他们手中取回了大量的土地,再加上此前剿灭晋商八大家的成果,安置这些士兵几乎不存在什么问题,“当然,他们若是不想继续留在宣大,朝廷也有其他安排,他们若是愿意去辽东垦荒,潮庭会拨给种子农具,若是愿意到流求,同样是如此。”

辽东和流求两地现在人力资源缺口很大,如果能将他们引到那里,当地的官员肯定欢迎,有了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加入,也可以给这两地增添一些武勇之气,无论是对付那些辽东的盗贼还是流求的土人都会更加便利。

“宣大连年干旱,且土地稀少,而辽东倒是地广人稀,他们能去辽东倒也未尝不是好事,只是流求究竟如何末将尚不清楚。”满桂也曾经到辽东参加过作战,对当地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和宣大比起来无疑要好得多。

“满将军毋庸担心,到时候朕自会安排去过辽东和流求的人给他们讲述当地的情况,任他们自己选择。”听这意思满桂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一决定,所以李悠的心情也好了起来,既然他如此识时务,那么自己也该给满桂一点好处,所以等解释完这件事,李悠接着说道,“等宣大军重新编练结束之后,也该到我大明和建奴做个了解的时候了,朕本打算让卢象升领兵担此要职,不过若是满将军愿意,也可一同前往。”

满桂本是宣化一小民,能够有今日的成就和建奴还是分不开的,他先是因为得到了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杨镐的推荐而担任军官,后又因为总督王象乾的赏识,先后提升他担任石塘路游击、喜峰口参将,等孙承宗出来镇守山海关时,就提拔满桂担任副总兵,又和袁崇焕同心协力修筑城墙,使宁远成为辽东的一个重镇,并据此多次击败建奴的进攻。

满桂和建奴征战多年,早已结下了无法化解的深仇大恨,前两次在遵化和辽东的战事都没有赶上,一直深以为憾,现在听闻有机会参与到与建奴的最终决战中去,当下激动不已,连忙起身跪下谢恩,“末将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愿亲手取下奴酋洪太的首级献于陛下面前。”

“满将军现在是都督同知吧?”这毕竟是远期画饼,还是要给些更实在的东西才是,“来人呐,拟旨,晋升满将军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赏银五千两。”晋升了满桂的官职,并赏赐了钱财,但却没有像之前一样恩荫他的子侄为官,这也是长久的打算,将不具备素质的人委以重任只能是害人害己,断不可取。

“待剿灭建奴之后,若是满将军再立功讯,朕不吝封爵之赏。”满桂首先站出来服从朝廷的号令,算是为日后解决其他边镇的问题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李悠自然要重重的赏赐,所以在满桂谢恩之后再次鼓励道。

得到了满桂的支持,宣大军的整编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进行,岳云派遣了手下得力的人手,李悠也从新军之中抽调了李自成等青年才俊参与到宣大军的整编之中,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支军队就会浴火重生,战斗力更进一步。

第902章 目标盛京

当然,像是宣大镇这样距离较近的边镇当然可以调到京城附近轮训,但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些偏远的地方就不可能了,以现在的交通情况,等他们走到京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所以按照李悠的计划,等宣大镇的训练完成之后就将他们调到辽东攻打建奴,然后在他们班师归来后再从宣大镇、东江镇、关宁军以及京营之中抽调可靠地将领和其他边镇进行对换,让他们前往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地就地训练整编士兵。

相信以如今李悠的威势和京营的威慑力,再加上祖大寿和满桂截然不同的例子在先,那些边镇的主将定然不敢拒绝,只要九边的军队轮训完毕,大明的军队就将恢复到鼎盛时期甚至还要远远胜过,到那时候塞外的异族就不再会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而李悠就可以真正开始谋划对付那些依附于大明躯体上吸血的最大蛀虫——士绅阶层。

稍后传旨的太监就陪着满桂返回军营之中,颁布了李悠的旨意,这些宣大镇的将士们在听闻朝廷的决定之后多有忐忑,但是朝廷给出的条件还算宽厚,再加上满桂在一旁帮忙劝服,所以这些人尽管心有不舍,还是接受了这份命令,安安稳稳的留在营中等候朝廷的安排。

接着岳云亲自带着精干人员前来军中审核兵员,兵部、吏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也来到军中给宣大军中的幕僚、军官安排职位,他们分别被安排到了京营、东江镇和关宁军之中,职位上略有上升,倒也能让他们略感欣慰;不过他们还不能立刻上任,在上任之前他们必须到京中的军校去进行一番培训,好让他们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整个宣大军的兵员很快被审核完毕,当然查出来不少吃空饷的事情,可既然满桂和宣大军这么顺从,李悠也就不再追究,仅仅是重新编订花名册了事;那些通过审核的继续留在军中接受岳云的训练,尽管训练的强度大大提升,可是有如是发放的军饷和充分供应的伙食,这些人大都坚持了下去。

而那些没有通过审核呸裁汰的士兵也做出了各自的选择,那些在宣大安家、只求安稳的将士纷纷返回故地,接受朝廷赐予他们的土地开始辛勤的耕种;而另外一些或是单身了无牵挂,或是想闯荡一番的选择了前往辽东或者流求,其中选择辽东的人数比流求多得多,因为他们好歹去辽东打过仗,对那里的情况勉强有一些了解,而流求此前甚至从未听闻过,除了少数胆大包天之人,很少有人敢做出这种选择。

很快,那些负责管理此事的官员就带着他们兵分三路,分别前往宣大、辽东和流求,他们和那些在一个马勺里混饭吃、并肩厮杀的战友们依依不舍的作别,这么一别今后恐怕再难有机会见面了吧?但愿他们都能如愿以偿。

送走了这些旧部,满桂来到军营之中观看岳云指挥训练,每次观看操练的时候他都有许多新的感慨,今日也是如此,直直的站在高台上观察许久之后他方才缓缓说道,“你说,本将军是不是老了?战场厮杀这么多年,现在竟然有些看不懂操练了?”

“都督,学生以前也是颇为自负,自以为胸中尚有几分谋略,可到了军校之中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这名幕僚并未直接回答,反而先说起自己的事情来,“后来方才得知军校中所学大多出于陛下之后,如此学生方才释然,不是咱们本事不行,而是他们在陛下身边待得久了,学到的东西自然比我们多得多。”

“嗯,说的也是。”这一番婉转的解释让满桂的心情略有好转,在他看来陛下乃是神仙下凡一般的人物,岳云等人受他启发暂时走在自己前面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自己虽然比不上他和卢象升,但是比起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的家伙来,却要好得多;或许等拿住了奴酋洪太之后,我也可以向陛下申请前去西北的某个边镇,也好让那些人开开眼?满桂忽然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经过了数月艰苦的训练,这些宣大军留下的精锐们大都适应了新的战术,熟悉了火铳、大炮等新兵器的使用方法;嗯,这些都是孙元化主持的军械局打造出来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他们已经能够为明军换装了。

同时,京营之中也有一批新的士兵训练完毕,郑芝龙等人从交趾、暹罗等地源源不断运来的粮食也让大军不用再为粮草担忧,辽东作战所必需的棉衣等物也准备妥当,现在终于可以考虑彻底扫平建奴的问题了。

岳云、满桂、曹文诏再加上从辽东赶回来的卢象升、陈继盛,兵部尚书王洽、重新得以启用的袁老孙承宗,这些人和李悠开始在乾清宫中商议着此战的范略。

“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