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陈恪一直等待的,并非这场洪水,而是另一桩事件的发生……人算不如天算,谁也算不到,今年秋天会涝成这样。

但他依然无法原谅自己,因为如果换成五年前的陈恪,肯定会不顾一切的与郏亶并肩奋战!

无论如何,他都不可避免的堕落了……

“三哥,你不必如此自责。”船舱里走出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乃是已成为四海商号北方分号总管陈慥,几年的历练下来,他已经脱去了当年的飞扬浮躁,整个人都沉稳下来:“郏大哥的事情,纯属意外。”

“若是我当初不存私心,他又何必去找赵从古,”陈恪沉沉一叹,满嘴苦涩道:“若非赵从古那厮欺人太甚,他又怎会跑到河堤上去……”说着鼻头一酸,嘶声道:“都是我的错……”

“怎么会是你的错?”陈慥大不赞同道:“当时就算答应了郏大哥,以你现在在京里的处境,又能做什么?!这河工关系着赵宗实和赵从古两个人的荣辱,他们岂能让你插手?”

“终究会有所不同的……”陈恪黯然道:“此次决堤,说是天灾实乃*,各方的私心纠缠在一起,才把正夫这样实心任事的纯臣逼上了绝路。”说着自嘲的笑道:“我大宋不缺才子、名臣,正夫这样实心任事、忧国忘身之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宝,如今却英年早夭!”

“说起来,”陈慥想转移一下兄长的注意力,加之自己也不得其解道:“事情怎么会弄到这一步呢?”

“无非就是私心作祟罢了。”陈恪沉声道:“你以前不关心政事,不知道当初定这个河工的方案,费了多大的劲儿。简单来说,主要有两派针锋相对,我们殿下支持一派,赵宗实支持一派,结果谁赢谁输,不需多言了吧。”

陈慥点点头,听兄长接着道:“殿下的方案被否决后,他依然上书,要求工程放缓,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来逐渐阻断北流,加深二股河道。结果他的建议又被否决了。”

“赵宗实为了显示能耐,更为了履行对将门的承诺,一年内赶工完成。当时郏正夫就强烈反对过,却被轻易压下了。”陈恪低声道:“所以二股河工程,从方案到质量,全都要由赵宗实来负责。”

“而赵从古只是监工,所以工程方案的对错与他无关,”陈慥有些了然道:“但如果最后被证明,是工程质量的问题,他也一样跑不了。”

“嗯。”陈恪点点头道:“赵从古最初应该自认为责任不大。因为当时最有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一者洪水漫过堤坝,说明工程建造本身没有问题,是设计出了问题,自然与他无关。二者打开北流通道,这同样是说明,设计出了问题,还是与他无关。”

“既然如此,就算韩纲带人守着河堤,赵从古手下几万兵卒,怎么就不能将其请走,掘开北流河道呢?”陈慥不解道。

“这就是私心作祟了。”陈恪淡淡道:“一来他担心一旦他掘开泄洪,保住河道后,赵宗实很可能倒打一耙,说二股河工程本身没问题,是他赵从古被吓破了胆,擅自掘开北流。这样赵宗实一推二五六,他却坐了蜡。”

“二者,北流河道如今已成了万顷良田,京中权贵花了大价钱,才捯饬出这些田产,不到万不得以,他不愿当这个恶人。”陈恪接着道:“所以韩纲那边守住堤坝,阻止分洪北流,也正合了他的意……你看,不是我不想分洪,是这家伙阻拦着,所以才让洪水漫过堤坝的。算来算去,这种情况下,他承担的责任最轻。”

“那韩纲为何要在堤坝上守着,难道洪水漫过堤坝,不也说明设计有问题么?”陈慥不解问道。

“掘开北流就意味着承认错误,证明当初我们的主张才是正确的。这是赵宗实无法接受的。”陈恪轻叹一声道:“所以他们希望看到洪水漫过堤坝,这样就可以说,只是河道设计的有点窄,而不是大方略的问题,所以不能说明赵宗实错了。还可以推给天灾,毕竟今秋的洪水多年不遇,两害相较取其轻,他们才会坚决阻止开北流。”

“但谁也没想到,竟然会决堤……”陈慥也叹口气道:“这工程花了那么多钱,号称固若金汤,所有人都过于放心了。听都水监的人说,郏大哥也是直到最后,才发现决堤的危险的,而且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发生。”

“是,谁也没想到会决堤……”陈恪点点头,看见一艘快船飞驰而来。不一会儿靠近了,陈信攀着缆绳从快船爬上大船,朝陈恪行礼道:“御史中丞发传票给大人,命你立即到御史台接受审查!”

“什么事?”陈慥震惊道。

“应该是二股河工程的事……”

“笑话,跟我哥哥有何关系!”陈慥怒道:“他们凭什么攀扯到我三哥!”

“属下不知。”国朝规制,四品以下官员,接到御史中丞的传票,必须毫无拖延的向御史台报道,否则就要被记过。所以陈信第一时间赶来报信,哪里知道个中情由。

陈慥还要说话,却被陈恪拦住道:“到底什么情形,我回去便知道。你继续搜寻,还是那句话……”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对。”陈恪点点头。

“三哥,你不会有事吧?”

“呵呵,”陈恪摇头笑道:“你太小瞧哥哥了,难道我就那么好相与?”

“兄长保重!”)

—://。。

第三五八章决堤(下)

更新时间:2013421:43:25本章字数:4994

两天后的傍晚,陈恪返回汴京。

回到家里,陈慵告诉他事情的原委。

原来富弼和唐介奉旨调查二股河决堤的原因。结果都水监与工部的官员,异口同声的咬定,工程设计没问题,施工质量也是严格遵守标准,而之所以会决堤,是因为采用的新式材料出了问题。

所谓的新式材料,自然是水泥……

陈恪闻言并不意外,因为赵宗实和赵从古现在急需推卸责任,那么当初提供水泥的陈恪,就是再好不过的替罪羊!而且还可以倒打赵宗绩一耙,赵宗实不这么干才奇怪。

“真是无耻之尤!”向来八风不动的陈慵,也已经气炸了肺:“当初殿下将水泥的配方献出来,完全是出于公心,现在他们却拿着个来攻击你!”

“我这算不算自找麻烦?”陈恪没那么生气,他只是有些无奈道:“还是说他们觉着,我就那么好欺负?”

“我已经跟一干同年打好招呼了,王雱那边也答应,我们一起上书为你鸣冤,”陈慵这些天,显然没闲着:“这大宋朝不是他们能一手遮天的!”

“稍安勿躁,”陈恪苦笑道:“人家只是质询我一下,又没有下结论,你们着急闹腾什么?”说着正色道:“现在官家和富相公的火气可大着呢,你们不要撞在枪口上。”

“你准备如何洗冤!”陈慵关切道。

“首先我准备睡上一觉。”陈恪正色道:“然后明天去御史台报道。”

“……”陈慵一脑门子黑线。

“安了。”陈恪轻声安慰他的兄弟道:“也许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第二天不是例朝的日子,陈恪一早便乘车来到位于皇城西的御史台衙门报道。

御史台又叫乌台。在没有厂卫特务的大宋朝,这里就是让文官们闻风丧胆的所在。但陈恪对这里毫无感觉,原因很简单,换了谁被十几个御史弹劾数载,依旧岿然不动,都不会对这里再有敬畏的。

据说,他在御史们眼中。已经是本朝‘三大难参’之一了,另两位分别是富弼和韩琦……

在栅门外下车,陈恪和陈义步行来到衙门前。陈义向守门的兵丁出示了名刺和传票,两人便被领进前院值事厅。

与对百姓摆威风的寻常衙门不同,作为纠察百官的风宪衙门。御史台的威风,是摆给百官看的。陈恪一进了大门,便感到令人压抑的肃穆气氛。遇到进出的官员,一个个面挂寒霜,浑不像寻常衙门的笑脸相迎。

御史台值事厅的任务,是将每日前来院里的各路官吏,逐一登记并领到相应的厅院。因为绝大多数都是摊上事儿来报道的‘罪员’,所以值事厅里坐班的监察御史,渐渐养成了审犯人似的语气。

值班御史见门吏领了一个人进来,穿着五品官服。却出奇的年轻……宋朝不像明清,官阶极其难升,就算二十岁及第,能在四十岁混到五品,也称得上早达了。眼前这位看上去才二十多岁。却已经官居五品,且佩金鱼袋!让一向自认年得志的年轻御史,怎一个眼红了得。

那御史马上认出,来者是陈恪,也知道两位王爷欲让他来背决堤的黑锅,中丞大人还亲自签发了传票。心里不禁暗爽道。让你春风得意,这次秋风萧瑟了吧?

便摆出一副审问犯人的架势,也不让座,直接问道:“哪个衙门的?犯了什么事儿?”

“你会不会说话?”陈义一听就火了:“审犯人呢你?”

“你跟着进来干什么?”御史像轰苍蝇一样,喝道:“来人,叉出去,再敢咆哮乌台,给我狠狠掌嘴!”

陈恪登时大怒,刚要作色,便听一个熟悉的声音断喝道:“王彦辅,你好大的威风啊!”

话音未落,一个身材高大、面带怒气的年轻御史,立在陈恪身边,正是在御史台任监察御史的王韶。

那叫王彦辅的监察御史里行,是嘉佑四年进士。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嘉佑二年和嘉佑四年的两榜进士势成水火。平素里,这王彦辅和王韶就不对付,此刻见对方胳膊肘往外扭,自认为是个发作他的好机会,便冷笑道:“我不过照章办事而已,倒是你,想要咆哮公堂么?”

“别拿着根鸡毛就当令箭!”王韶啐一口道:“御史台的名声,都被你这种狗眼看人低的鸟人败坏了!”

“你说谁鸟……人?”王彦辅登时脸红脖子粗道:“你敢再说一遍?”

“你个鸟人!”王韶自然无不应允,说完对陈恪道:“求着我骂他,没见过这种贱人。”

“是够贱的。”陈恪点头道:“不满足我也可以说。”

“鸟人鸟人鸟人……”

“贱人贱人贱人……”两人便一起朝王彦辅大喷特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