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3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邦,自然长久和好若南朝皇叔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再举兵不迟”宋辽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邦当时宋真宗年长,为兄,辽圣宗年幼,为弟现在宋朝的官家,是真宗之子,而耶律洪基在是辽圣宗之孙辈分上矬了一辈这是他被人说动,无事生非的重要原因

“陛下打开地图看看便知,大宋堵塞雁门关,是为了防备西夏,并不是针对辽朝增加塘泊是边民自发开荒,且在辽朝提出抗议后,我们便已经叫停了这些年来,界河以南的塘泊,已经基本填平这正是我们对盟约的尊重”赵宗绩解释道

其实边界的塘泊缩小,始于黄河改道泥沙俱下的黄河水一冲,把宋朝好容易挖的沟沟渠渠,全都填上了不过这却让宋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解释此事顿一下,赵宗绩又道:“还有城隍是补修破损的,乡勇是补充缺额的,完全没有背约”

“……”听了赵宗绩的解释,耶律洪基面露讶异道:“非卿家如此一说,寡人还不知其详”说着看看另一边的老者道:“皇叔,怎么跟我皇兄说得不一样?”

那头带金冠、身穿华服的老者,正是当今辽国皇位第一继承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而辽主口中的‘皇兄’,正是他的儿子涅鲁古耶律重元闻言淡淡道:“宋使之言,未必属实”

“也对”耶律洪基点点头,切一块烤的金黄的鹿肉,送入口中慢慢咀嚼

赵宗绩以为,这轮谈话差不多就到这儿了谁知耶律洪基咽下口中肉后,又开口道:“寡人所欲得者,祖宗故地尔,南朝归还,是天经地义的”

“陛下”赵宗绩火大了,硬声道:“晋高祖为了僭取帝位,以燕云十六州贿辽周世宗复伐取关南,皆是前朝往事了现如今,我大宋龙兴已经九十年,若两朝各自索取异代故地,岂是北朝之利哉?”

你们要是要关南故地,那我们就要幽云十六州,看看谁损失大

耶律洪基又一次词穷这时候歌舞开始了,辽主便不再废话,请宋使观赏为他们准备的舞蹈

赵宗绩等人只见营中空地处,已经排列了三百余人的庞大乐舞队,皆戴无脚幞头、身穿红袍、脚踏皮靴在节奏明快的契丹乐伴奏声中,舞者们脚跟着地,脚尖离地翘起,双臂斜抱肘于胸前,上身右倾,向左侧腰,开始翩翩起舞……

大部分宋使只是看个鲜,因为比起宋人那登峰造极的歌舞水平来,辽国的舞蹈,只能算是原生态没有高难度的旋转等动作,只是顿挫、伸缩手足罢了

不过陈恪看着很舒服,这种豪迈、粗犷,节奏鲜明的舞蹈,比宋朝的杨柳轻舞,要男人多了

当晚,狂欢一直持续到下半夜

次日从营帐中起床后,陈恪得知,辽主竟然已经移驾别处打猎去了至于谈判的事情,则甩给了皇太叔耶律重元……

“我还以为说动他了呢”赵宗绩郁闷道

“没发现么,那家伙是个耙耳朵”陈恪昨天一直没说话,全部注意力,都用来观察辽主和他的贵臣们:“听谁说的都有理,不知该怎么决断,索性偷懒躲开,等咱们谈出结果来再露面”

“和耶律重元……”赵宗绩叹口气道:“真后悔昨天没有拿出杀手锏来”

“你那是找死”陈恪道:“当着辽国贵族的面挑拨离间,你信不信这大草原,就是咱们的埋骨之所?”

“那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陈恪苦笑道:“慢慢磨就是了”

“收拾收拾咱们该上路了”赵卞情绪不高

“去哪?”赵宗绩问道

“辽主的捺钵”

“这里不是捺钵么?”赵宗绩问道

“像耶律洪基这样,每天都要换地方打猎的皇帝,要是捺钵也时时刻刻跟着他,岂不活活累死他的臣子?”赵卞道:“所以,每到一地,他们会选择一个中心地带,把行宫安设下来辽主就在捺钵周边打猎,有时天晚了便在外面宿营,正如昨夜”

“估计这次,辽主会打个长猎”陈恪呵呵笑道

出使近一个月,使团已经习惯了这种马背和帐篷里的生活很快便收拾停当,跟着耶律重元的队伍,往西北方向行了一天,第二日上午时分,便见到越来越密集的毡帐和牛羊

陈恪估计,这些就是辽主亲卫斡鲁柕募沂袅恕庑┝芍髦笔舻木裎涫浚凶约旱呐ズ筒撇歉帕芍髯叩侥睦铮乙哺侥睦�

令他惊奇的是,主道两旁竟然店铺林立,行商云集,而且买卖还很兴旺,许多衣着华贵的契丹男女,在逛街游玩,身后跟着提着大包小包的奴仆,看起来收获颇丰

让他惊奇的是,这些契丹贵族男子,竟大都头戴着生色销金花样幞头、身穿翠毛细锦袍、或者是盘雕细锦袍,脚上是汴京去岁才流行的精细靴鞋……活脱脱的全是宋朝摩登男士打扮至于女子,是一身的汴京女郎妆束

看来在契丹贵族中,哈宋现象确实很严重呐……

耶律重元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催促宋使快走,不一时,便见一个用鹿砦围起来的大营

这个大营有多大?足足能容纳六七千顶毡帐这些蘑菇似的帐篷,一丛丛、一团团,拱绕着居中的十余顶巨大的毡帐那毡帐想必就是‘皇宫’了而那些小一些的帐篷,应该便是王公贵族们的住处

耶律重元让人带他们去礼宾帐,便离去了

跟着辽人到了‘礼宾帐’,陈恪他们终于见识到,原来帐篷也可以这样华丽啊……这些帐篷基高尺余,皆木柱竹榱、以毡为盖,彩绘韬柱、锦为壁衣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窗槅皆以毡为之

里面的铺盖桌几,也极尽奢华之能事而且辽人的招待,也是周到无比,有侍女奴仆随叫随到、吃喝用度全都比照亲王一级,甚至晚上还有美女侍寝……让人第一次觉着,住帐篷原来也是一种高尚生活

一直很认真的在写,而且还会继续写,可月票在分类才排第五同志们,这个月的月票战,似乎空前惨烈,求大家月票支持千万支持你们是俺的动力啊)

—://。。

第三零九章辽主(下)(求月票!)

更新时间:2013122:06:24本章字数:4335

。。

在礼宾帐中稍事歇息,双方便开始了艰难的谈判。辽人坚持要割地,宋人誓死不割地,辽人本就强硬,赵宗绩也丝毫不软,双方每每刚开谈就火星四溅、不欢而散。而后,宋使便被晾上几天,才能恢复谈判。

当然,这样说也不正确,因为他们只是被耶律重元晾了,在其他契丹贵族那儿,不知有多吃香呢……礼宾帐里,每日里宾客盈门,前来拜访的契丹贵族如过江之鲫。邀请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的请柬,也如雪片一般……

有人要问了,贵族们不是跟着皇帝打猎去了么?怎么还有这么多闲人?

是的,虽然跟着耶律洪基跑出去打猎的契丹贵族不少,但找借口留在捺钵中也很多。与后世的蒙古人类似,辽国人也奉行种族制度。作为国族的契丹族人,天生享有诸多特权,其中贵族子弟,更是生下来就注定了荣华富贵的一生。

辽国立国太久,也强大太久。以三倍于宋朝的领土,奉养契丹一族,贵族的日子,实在是不要太舒服。在这种环境下,若非有四时捺钵制度,怕是辽国人早就集体堕落了。

但契丹族人为了保持种族的优越性,禁止与外族通婚,全族就‘耶律’和‘萧’俩姓氏,这样族内繁衍的恶果,一是会导致种群素质的下降,二是几乎所有人都沾亲带故,让规矩法度在人情亲缘面前。变得软弱无力。

尽管契丹上层反复重申,辽主四时捺钵。全体契丹贵族必须随行!但依然有小部分人,以各种理由留在京城。又有更多的人,跟着出来转了转,便窝在行营里长期泡病号。

加上现在的皇帝,又是打猎狂人耶律洪基……据说这位皇帝,痴迷骑马打猎,到了对女人都兴趣缺缺的程度。尽管他的皇后。是有着契丹第一美女兼第一才女自称的萧观音……就算是对打猎很有兴趣的契丹人,也无法全程奉陪。所以这几年在行营里泡病号的贵族,是越来越多。

耶律洪基起先还强调过纪律,但泡病号的人实在太多。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了……这么多人整天在营里待着,不可能光吃饭睡觉玩女人,那也会腻的。总得找些事情消遣吧?

这就造就了辽国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体育方面,有击鞠和角抵。此外,还有百戏、射宴之类的传统娱乐项目。

但让宋人跌破眼镜的是,辽人竟然时常举行笔会。辽国上自帝王后妃,下至诸王大臣,能诗善赋者不乏其人。他们酷爱中原文化书籍,不惜重价、从宋朝搜集各种书籍字画,装潢携归本国。在贵族间传抄临摹。

这种对宋朝文化的热爱之情,使他们对中原文学及著名文士,表现出强烈的崇拜。一旦有名家词章传入辽境,他们便爱不释手,竞相传颂。

当然,他们也赶上好时候了。这正是宋朝乃至中华文化史上,最璀璨的一段时间,柳永、范仲淹、欧阳修、宋祁、王安石、曾巩……一系列伟大的文学家,璀璨着东亚的天空。而更牛逼的明星阵容。也已经整装待发……

而在最近这二年,在辽国最火的名字,则非陈恪莫属……他在去岁捣鼓出的那些诗词,经过汴京名妓们的传唱,已经红遍大江南北,也早就为辽人所熟知了。

承平时,宋辽欢盟,文禁甚宽,两国使者往来,竞以谑诗文相娱乐,这已经成了惯例。选派最红的文人出使,这也是宋朝展示软实力的潜规则。

当红的巨星竟然来到他们眼前,爱好文化的辽国贵族,怎能放过这个机会?他们争相邀请陈恪参加自己举办的笔会,求他评价自己所作的诗词。要是他能即兴赋诗作词,他们便要幸福的晕过去。

陈恪是有求必应,包君满意。对他如此大方的向辽人展示才华,赵卞是很有微词的。汉本位主义,正是在宋朝开始的,赵老先生这代人,算是最早的皇汉主义者了。他歧视契丹人乃至歧视他们的文化,所以他反对陈恪和他们进行文化交流。

但是陈恪问他:“你愿意看到一个骑马射箭的辽国,还是舞文弄墨的辽国?”老先生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