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江山-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十个县是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后晋石敬瑭那孙子,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后来被周世宗柴荣抢回来三关十六县再后来宋朝又丢了六个,直到澶渊之盟,双方划定边界时,辽国承认了那十个县,是宋朝的领土

但事后才知道,辽国其实是主帅战死,内部不稳,才着急停战当时辽人划界挺痛快,可后来缓过劲儿来,每次看燕云地图,缺了那么一角,就觉着不爽所以从几十年前,他们就想把这十个县弄回去,是一逮着机会就想折腾

当初宋与西夏鏖战西北,辽兴宗耶律宗真就想讹大宋一下,宋朝好一个斗法,才没让他得逞消停了十几年,辽国发现宋朝最精锐的西军,都打不过没藏讹宠那个白痴,就又有了想法等到他们把吐蕃也拉过来,形成多对一的大好局面,便趁着给宋朝皇帝拜年的机会,再次提出领土要求

宋朝人的领土观念,其实不算太强,要不也不会对大理爱理不理,对西夏的蚕食也睁一眼闭一眼但惟独燕云,燕云十六州,那是汉家永远的痛收复燕云,是宋朝永远的国策

所以就算再混账的皇帝和宰相,也绝不敢放弃那十个县有那十个县在,还可以自欺欺人说,燕云还在我们手里……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可没了那十个县,燕云可就完完整整属于辽国了

谁也不敢当这个千古罪人

作为多年的老对手,辽国人其实也对那十个县,也没报多大希望他们是存心讹大宋呢不给那十个县是,那好,破财消灾请把岁币,从目前的五十万两,提高到五百万……显然,辽国人也意识到,当初太土鳖,跟财主家要少了

宋朝人也不可能给这个钱,当初岁币从三十万,涨到五十万,就已经被骂了个狗血喷头要是被人家一吓唬,就涨到五百万,非得沦为历史的笑柄不成

所以双方这次会晤很不愉快,辽使临走时,是放了狠话的,说要让宋人去辽国求他们结果没走出汴京城,又发生了那件严重的事端,辽使便大放厥词,叫嚣着若不答应他们的条件,双方只能兵戎相见

不知是不是文官政府的软弱性发作了,大宋的官家和相公们,竟连句硬话都不敢说这不禁让官员们暗暗猜测,大宋……莫非又要花钱忍辱买平安了?

“只怕是这样子……”陈希亮叹口气道:“官家和相公们,已经不复当年的热血了在他们心里,天下太平、无事相扰才是最重要的”

“辽国不过只是嘴上说说罢了”陈恪冷哼一声道:“我就不信,他们能为了给一个小角色报仇,就发动一场战争”

“官家和相公们也不信,可是谁也没那个底气,敢顶回去”陈希亮苦笑道:“再说,若这时和辽国交恶,对大宋就太不利了”说着看看陈恪道:“所以,相公们的难处,我也能理解……”

“……”陈恪沉默良久,对一筹莫展的父亲道:“明天,我要去政事堂面见富相公,到时候,看看有没有办法”

嗯”陈希亮点点头,这种时候,不能放弃任何一点希望……

第二天不是例朝的日子,不过陈恪还是穿戴整齐,坐马车来到宫门处,拿出昨日在吏部开好的手条,便被兵丁带到政事堂外

中书省的官员都认识他,忙笑着请他进门,在前厅里坐定后,陈恪道明来意

“仲方兄稍候,相公正在与枢相议事”官员们笑道:“先吃会儿茶,待相公们一散,就去给你通报”

正说话,王珪从里面出来,一看到陈恪,便惊喜笑道:“真是仲方回来了”

“下官拜见执政”陈恪深施一礼道

“客气什么,快,到我屋里吃茶”王珪笑着邀他进了自己的值房托陈恪的福,他如今宣麻拜相,当上了参知政事

“几时回京的?”王珪亲热的在他身边坐下,为他斟茶道

“昨日回来的”

“哎,当初你要是跟我一起回来就好了”见他不声不响的归来,王珪有些不好意思道:“朝廷和百姓,给足了咱们殊荣,当时迎接的队伍,得有好几里长说起来,我还是沾你的光呢”

“大人说笑了,大理的事情,多亏了你的英明领导,下官不过是个急先锋罢了”陈恪灿烂一笑,抱拳道:“还没恭喜大人宣麻拜相呢……”

“所谓拜相,不过是表面风光”王珪摇头笑笑,半真半假道:“除了累就是累,真不如当我的翰林学士轻松”

圣诞快乐,亲们……)

—://。。

第三零四章虚张声势(上)

更新时间:2012122610:53:46本章字数:4542

寒暄几句,王珪自然要对六郎的事情表示慰问作为乡党前辈,又是分管刑狱的参知政事,他得跟陈恪交个底:“六郎现在刑部衙门待着,并没有下狱,住的是小院,好吃好喝,不会有人欺负他,你不用担心”顿一下,他微表歉意道:“只是此案已经与谈判捆绑在一起,我也无能为力”

他的话很明白,要是我们赢了谈判,掌握了主动权,自然能保你兄弟无事要是我们输了谈判、处处被动,说不得,六郎只能任人发落了

“多谢相公维护,下官感激不尽”陈恪点头致谢道:“只是不知,此事目前进展如何?”

“还在那僵着”王珪也不瞒他,道:“主要是因为咱们这边一直在拖方才他们不是告诉你,宰相和枢相在谈事情么,就是说这事儿”他压低声音道:“这是个两面不讨好的苦差事,而且弄不好,就身败名裂,所以没人愿意接”顿一顿道:“就算有人愿接,二位相公也得衡量一下,他会不会把差事办砸了”

“……”陈恪点点头道:“但总得有人去办?”

“嗯”王珪颔首道:“是,所以二位相公在商讨人选不能有辱国格,不能让辽人占了便宜,又不能把局面搞僵了,给辽人动武的口实这样的人,需要兼有勇气和智慧,又得身份够高”呷一口茶水,他看看陈恪道:“朝中大臣大都谨小慎微,唯恐行差踏错,影响了前程如今的朝堂一片暮气沉沉呐说实在的,本来你是最佳的人选但由于六郎的关系只能回避……”

两人正说话间,外面有中书舍人禀报道:“韩相公已经回去了,相公请陈大人过去说话”

“这样啊,你去”王珪便朝陈恪道:“我自会尽力维护六郎的”

“多谢相公”陈恪起身致谢,便跟着那舍人,到了首相富弼的签押房中

富弼身材不高面孔白皙,总是挂着温和的笑,让人如沐春风,没有一丝盛气凌人,这就是老派士大夫的风度修养

他微笑着请陈恪坐下先对陈恪在海上历险表示了慰问,并仔细询问了日本国的风土人情待听陈恪说,那里闭关锁国,皇权旁落、贵族腐朽、战乱不休后,长长叹一口气道:“日本孤悬海外腐朽了最多就是乱一些百姓吃些苦头我们大宋若是腐朽了,却是要亡国的”

陈恪不禁点头,他不得不佩服富相公的远见……可不,不到一个甲子后,在那场昏君与贪官的狂欢中,大宋半壁江山沦陷我华夏民族走入了下坡路

富相公又说起了大理,道:“你在大理做的事老夫一直都很关注,你的每一条奏报我都仔细看过”说着和煦一笑道:“从嘉佑二年五月起,你一共上了三十七道奏章,对?”

“相公日理万机,想不到竟能过目不忘”陈恪由衷赞道:“真让做晚辈的汗颜”

“呵呵……”富弼摇头笑笑道:“哪能都记住呢,只是特别关注尔”说着正色道:“为什么关注呢?因为我发现,你和其他人不一样,你有全局眼光,这一点十分难得”

“相公谬赞了”

“老夫不轻易夸人的”富弼却摇头道:“你能在大理举重若轻收服大理,又保下杨家,使其维持三足鼎立再修建运河,加强朝廷在大理的影响力,又通过分给三家铜矿,增加他们对朝廷的依赖这一系列手段下来,便将大理牢牢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真让老夫越想越服气”说着饶有兴趣问道:“告诉我,这环环相扣的手段,你当初是怎样想到的?”

“下官只是觉着,大理若只是名义上的归附,对朝廷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是种拖累但大理乃是千乘之国,必须要使其内部保持多方对峙,这样朝廷尽管在大理的军力并不强,可只要倒向一方,则另外两方必败为了避免朝廷支持别人,三家只能乖乖听话、争相表忠当然,一味恃强凌人,容易引起各方的反感,还是要让各方都能得到好处,这样才长久”

“所以眼界太重要了,它决定一个人的格局可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起先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片就像登山一样,起先你在山脚下,就只能看到眼前的世界,随着越登越高,眼界才越来越开阔”富相公看看陈恪,不无感慨道:“但也有些人,就像生而知之一样,比如躬耕南阳的诸葛亮,扪虱而谈的王景略,乃至我朝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韩王都是站在山脚下,就能一览无余,这一点太重要了因为登高才能望远的,往往得到我这个岁数,往往已经耗尽了心力,看得明白,也无能为力了”

“学生家乡紧邻着大理,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陈恪不知富相公为何把自己抬得那么高,但他估计不是什么好事儿赶紧谦虚笑道:“若是对别的国家,也看不清的”

“哈哈哈,仲方不要紧张了”富弼不禁莞尔道:“老夫只是有感而发,没有要坑你的意思”

“嘿嘿……”陈恪不好意思的笑了

“你家六郎的事情,”笑过了,富弼道:“你都知道来龙去脉了么?”这就是他给陈恪戴高帽的原因,先把你夸成谋国之臣,自然就不好为私事纠缠了

“嗯”陈恪点点头,面色陈肃下来

“你怎么看?”

“既然已经签订生死文书,”陈恪淡淡道:“自然死生各安天命”

“呵呵……”这下轮到富弼有些尴尬道:“看来仲方有些情绪啊”

“下官确实有情绪,但并非因为当事人是舍弟,而是因为我是宋人的一份子”陈恪还是一脸平淡道:“大宋的朝廷,不维护自己的子民,却去偏袒辽人,把没有错的子民抓起来翻遍史书,下官看不到先例……”

这话说得极重了,亏着富相公脾气好,要是韩琦那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