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那位皇帝也不会知道他一时的私欲,居然对后世带来如此的大好处,要是我的话,明知道现在会给自己带来骂名,但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有好处的话,我也会去做的。”罗振川忽然出声到。
李无庸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心里却是翻了天,“罗振川的话说的虽然十分明了,但却说到了点子上,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要是有利于后代就行了,哪管今生的风雨。”
“主公,大运河长吗?属下记得隋朝的时候的运河的尾巴不是在洛阳的吗?现在怎么到了京城了。”旁边的一位亲兵突然问道。看着他那黑瘦的面孔,显然是沿海或者是台湾人士。
李无庸微笑道:“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当朝,全长三千多里,我们最后要在京城的朝阳门码头上岸。”
“那么远啊!”亲兵的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一阵哈哈大笑。
“振川,你在望什么?”李无庸突然出声道。
“回主公的话,我正在看运河沿岸上的情况。嘿嘿。”罗振川憨笑道:“比我们台湾热闹多了。”
“那是肯定的了,毕竟现在大运河是全国的运输枢纽,朝廷的粮食等重要物资都是由这里送到京城的,海运、漕运一向是朝廷重视的地方。要不是昨天夜里让江苏巡抚把这条道给封了三个时辰,这个时候运河里更热闹了,相信过不了多久,这运河上也热闹了。”
“那是不是意味着战斗就要来了?”罗振川精神振奋的说道。
“暂时还没有,毕竟这里离南京没多少路,西面安徽有马士英率领的十万兵马镇守陪都,李自成还有其他的各路毛神暂时也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到江苏地面上来打秋风。但出了江苏就不大好了。”李无庸若无其事的说道。“现在我们继续欣赏运河的风景,这种美景以后恐怕很长时间内,你们是看不到的了。再不看恐怕以后机会就少了。有些墨水的,可以作几首诗,本都督让人刻在运河岸边,也可以流传千古啊!”旁边众人闻言皆乐呵呵的笑了起来,这些当兵的有几个肚子里有墨水啊!
请看下回 :千里饥殍图
督师蓟辽 第七十回 千里饿殍
一路无事,相对于大明来说,江苏地界还是比较太平的,李自成以及山东的判军倒还是不敢到江苏来滋事,让李无庸等人快快乐乐的欣赏了一番运河美景。不过美好的事情总是很容易过去的,优美的景色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改变着什么。
运粮船沿着运河北上,经镇江、扬州,过淮安、淮阴,到了淮阴的时候,李无庸的脸色凝重起来,众人的心情也复杂起来,虽然运河的景色依然优美,碧波荡漾,但是已经不是众人观赏的对象了,运河两岸已经有了一些衣裳褴褛、饿的皮包着骨头的灾民了,他们脸上已经不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菜色了,而是乌青色,干瘦的躯壳支撑着无力的身躯,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
而随着船只的不断的北上,到达徐州,因为下一站就是山东境内的台儿庄了,李无庸为了防止山东的土匪,不得不令人上岸去当地卫所领了大批的箭只来。每只船上分了一些,李无庸有理由相信,有了这些弓箭,再加上三千条枪,通过山东应该不成问题。
“主公,您看那里,还有两个人。”罗振川指着不远的岸边。不错相对来说,确实是个人,而且很认出此人来,一袭白衫,头上带了个方巾,背上背了个书囊,整个人盘坐那里,手中握着一只上好的毛笔,正在地上画着什么,眼睛不时的朝周围的灾民望去。而在他的旁边正站着一个恐武有力的壮汉,眼睛不时朝周围打量着,好象在警戒着什么,当望见李无庸的船只,眼睛露出喜色。
“去,派一只小船,把他们俩接过来。”李无庸淡淡的吩咐到。然后双眼又朝两岸望去。灾民他李无庸见过,在二十一世纪也有灾民,但那个时候的灾民有着政府的抚恤,有吃的有住的,远远没有象现在这样。也许那个时候的乞丐也要比他们强吧!衣不遮体,身虚体弱,几乎是只剩骨头的脸,让李无庸冰冷的心隐隐颤动。
身为上位者应当铁血无情,在这点上,身为岳父的刘谦没少劝李无庸,而在台湾上下,李无庸也是做到了,不然的话,他是不会允许宋献策在台湾上了那么多的人。但在此刻,他的心让眼前的景象颤动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旁边突然传来一个平和的声音。
李无庸转首望去,只见一个三旬上下的中年人,面容清瘦,颏下三缕长须,气质儒雅,眼睛露出悲天怜人的目光,手中握着一长卷。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那是孟子说的话。与眼前有着何等的相似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哎!”中年人叹道。
“你在做画。”李无庸瞟了一眼他手中的长卷道。
“不错,还有一点没做完,你想看?”
“拿来。”
中年人毫不犹豫的递过手中的长卷,丝毫没有因为刚刚和李无庸认识,正确的来说,两人没有通过姓名就不算真正的认识,李无庸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而对方也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官,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最起码有着恻隐之心的人差不了哪里去。
“千里饿殍图!”李无庸在罗振川的帮助下,缓缓的打开长卷,看着上面的画面失声尖叫起来。
“千里饿殍图?”中年人在嘴巴里琢磨了半响道:“不错,我一直想不出怎样给这幅话起什么名字, 千里饿殍图,这个名字贴切。”
“你画的这些都是真的?”李无庸失声道。眼前的这幅长卷宏阔而精到,灵动而苍劲,成千上万人物各俱情态,当然李无庸注意的不是这些,他注意的是长卷上的内容,蝗祸旱灾、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人食其肉、饿殍千里之真实惨烈之景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怎么,你不信?”中年人面露一丝讥笑。“我从山东出发,沿运河南下, 一路上所见所闻,此画不及现实的千分之一,不信,你看看岸上。”
李无庸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岸上的灾民不时的有人倒下,但很快的就变成了一具骨头,而旁边的人已经见怪不怪的,而有些人不时的从他人怀里接过一个婴儿,然后有把自己怀里的婴儿递了过去,双目空洞,毫无一丝光彩。易子而食,李无庸的脑海里跳出四个鲜红的大字。旁边的众人也露出惊色,有的人已经干呕起来,饶是这些人在扶桑杀人无数,但见到这种情况,也不由的露出了不忍之色。
“灾荒之年,朝廷如果赈灾不力,民间易子而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语气里好象是他见多了这类事情了,“我从山东沿运河行来,一路上已经见了好多了,你看看那些杨柳,想要不了多久,就没有那么漂亮了,山东灾民树皮都吃了差不多了,他们才一路南行,希望能找个能吃上一口饭的地方,可惜天下何处是乐土,要么是没有粮食,要么就是官府不愿意赈灾。留给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还有一条。”李无庸盯着中年人,眼睛里露出凌厉之色道:“那就是铤而走险,揭竿起义。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是啊!如今天下大乱,局势已经不可挽回了,一部分确实是由于天灾引起的,但大部分都与朝廷的决策有关啊!”
李无庸不屑的说道 :“天灾人祸,在于民事不修,民事不修,国将不稳。这个是世之常理。”
“将军高见。”中年人拱手道。
“先生,你能否将这副千里饿殍图送给在下吗?”李无庸忽然正色道:“不瞒先生,在下正是福建总兵李无庸,此次在下进京,在下一定要把这副图献给皇帝,我要让他看看如今的天下是个什么样子。赈灾已经迫不及待了。”
“如此说来,这副图才是真正有了用处啊!”中年人叹道:“待在下略作休整就送予将军。”
“那就谢谢先生了。”李无庸微笑道:“哦,看我糊涂了,还未请教先生大名呢!”
“下官五经博士孔胤玉。”
督师蓟辽 第七十一回 圣人之后孔胤玉
“孔胤玉?五经博士?”李无庸神色大变,连忙拱手问道:“莫非是大成至圣先师后人?”
孔胤玉闻言苦笑道:“下官正是孔氏之后,现今的衍圣公正是家兄孔胤植。”
孔胤植,这个人李无庸倒是知道的,对于这个孔子之后,李无庸觉得的倒是挺有趣的,到底是孔门之后,眼光也确实敏锐,在崇祯末年,他一眼就看出了朝廷不可为,而且还能看出占领了北京的李自成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家伙,所以不但没有追随蛤蟆皇帝到了江南,而是快速的北上,在顺治二年直接去北京见了皇上,寒暄一番,凭他的口才,很快就被清廷赐予了五银印。再到后来,摄政王多尔衮根据方大猷的奏请和吏部的题复,仍封孔胤植为衍圣公,照原阶太子太傅,孔胤植长男孔兴燮加二品冠服,四氏世袭五经博士孔胤玉、颜绍绪、鲁闻达、孟闻玺等仍照旧承袭五经博士,孔胤植保举的世职曲阜知县孔贞堪照旧准用。孔氏一门荣耀非常。这不能不说孔胤植这个人眼光极其毒辣,而相反作为衍圣公的弟弟孔胤玉在历史倒没有留下什么。
“孔大人既然是五经博士,不呆在曲阜,怎么到这里来了。”李无庸奇怪的问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孔胤玉轻声道。
“不是个腐儒。”李无庸暗想道:“不知其他方面如何?待且试试。”要想造反,这些知识分子还是需要的,毕竟治理一个国家是离不开这些读书人,雍正皇帝一句话说的有道理,“可以得罪任何人,但绝对不能得罪读书人。”李无庸要想得到天下,这个“衍圣公”的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