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耿光说道:“我看也好。”
冯耿光就请他代自己借了一匹马,同着一位参谋官、两个随员,带着望远镜同到汉阳龟山顶上了望武昌蛇山。
正是初冬天气,遥见武昌城内颓垣断壁,砾瓦塞途,昔日闹市今已成墟。路上不见行人,显见很是空虚。再掠看蛇山周近,自巅至麓,只见寥寥几缕炊烟,荒凉沉寂,杳然不见人影。
一位冯耿光同学参谋官指着说:“您看前面的高,岗,黎元洪的军队就躲在那个岗后的山坡下边,并没有多少人马,也不见他们出现;即以红船而论,现在南岸一条也没有了,都已被我们调集到北岸来了。”
他们看了半天,就仍回司令部见冯国璋。
冯国璋说道:“你都看见了吧,民军败退以后都已向上游四散,武昌民军寥寥无几,我军又将两岸大小红船全部调集北岸,长江随时可渡,武昌唾手可得。如要议和,我看最好让我先克复了武昌,三镇在握,再同他们城下议和,岂非必操胜筹!此种情况,我已屡次电告宫保,宫保却对此事始终没有答应,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真揣摩不透。老弟,你知道不知道?”
冯耿光离京的时候,尽管袁世凯矢口高唱“忠君爱国,主张君主立宪”,“如不幸局势有变,必当捐躯图报”等语,而他们却料定“袁项城一定要推翻清室”,特别是在火车上和唐绍仪用粤语一番交谈之后,更是坚定他的这个信念。
可是冯国璋此时问他,他却很难对冯耿光直说,怕的是军前流露,担着“惑动众心”的过失,因此冯耿光始终未敢明白点穿,只好含糊其词地告诉他:“北京流言很多,我们也不大有数,恐怕宫保也有他的心事,日子长了总会明白的。”
冯国璋神情黯然:“还有什么明白不明白的……大势已去,李疯子得势,京汉铁路军需物资无法运抵湖北,北洋军在湖北再难支撑下去,撤军就是这几天的事情……”
“李疯子啊!汉上争雄,他才是最大的胜利者……”冯耿光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是好……
(更新迟了,抱歉)
225惑动众心
225惑动众心
—://。。
226撤退(上)
更新时间:2012…12…1116:10:16本章字数:4562
北京,锡拉胡同。
入京以来,袁世凯就没有好好在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认真上过一会卯。只是守在他锡拉胡同的老窝,全力的看着京师和南方的风云变幻。半年来风波不断,北洋也卷在其中抛上抛下,让一贯保养极好的袁宫保,都看起来老了一些儿。
袁世凯重登政治舞台,也未尝不担心项上的脑袋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人替他搬个家。有人说他“难得一夜高枕安眠”,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当袁世凯被起用的时候,他并不立即赴任,是有他的道理的。到了北京,很少进紫禁城,很少去东堂子胡同总理衙门,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父亲,段军统来的文告,您可都看了?在叫苦呢,北洋军上下,咱们几十个小站练出来的军官,前线各协营争着发急需补充的电文,而长江水道不通,京汉铁路不通,他明知道咱们却很难再向前线输送粮食、弹药等补给品了……办砸了父亲的交代的大事,还有脸在这里叫苦!先办了他!还有冯军统,在汉口就看着段军统出丑,也不伸手拉一把,以至北洋丧军辱威,同样该办!”
说话的是袁克定,他一开始就叫嚣这要办了段祺瑞,如今段祺瑞在湖北栽了这样一个大跟头,袁克定反而更是最明目张胆反对段祺瑞的。又或是,袁大公子是最明白感到段祺瑞未来威胁的?想想也是,袁大公子要想从他老爷子手里继承北洋,第一个要拔掉的钉子非段祺瑞不可!其后,就是北洋三杰的两外两位……
袁世凯笑着丢下手中折子,儿子这点阴暗心思,他还是心知肚明,只是不去点破。儿子有这样的心眼,那是好事。他瞧了一眼坐在一边,只笑不说话的赵秉钧:“办个什么?其后勤补给线却屡遭打击。运输部队被袭,后勤补给仓库被毁,类似的报告一个个接踵而至。你们自然很清楚,作战部队若失去了弹药、给养的补充,那将意味着什么?为了保证前线作战能够顺利进行下去,段祺瑞也是不惜血本,一下子又派出混成协从信阳向前线输送弹药、给养。可万万没想到,他的这支运输部队居然连人带车被李疯子军队一股脑儿全部报销,而咱们的这一数目巨大的补给物资也有一半落到了他的敌人手里。段祺瑞两次围剿李疯子,却落得损兵折将的下场……此次失利,非战之罪!孤军深入湖北腹地,北洋众将先前也一直反对。段祺瑞诉苦,无非就是要老夫下一个撤退的命令。而且,他连借口都给想好了……正式照会驻汉口各国领事,宣布此次湖北作战,打击匪军的目的已达到,故即自现在防区撤退,恢复原来态势,以表示北洋军对谈和的诚意……”
袁克定恨恨的道:“这不是明白着承认在湖北战场输给李疯子啊!好小子,也算是打败北洋,还不盛名满天下!南方民党,还不叫嚣的反了天!北洋军出了这么个大丑,几十年威信扫地,段祺瑞难辞其咎!”
袁世凯还是笑,袁克定这个大儿子的心思,他早就摸得通透。袁克定这个北洋的太子爷确实有想打压段祺瑞等北洋大将的想头,更有一点觉着段祺瑞等抢了风头的嫉妒吃味。种种桩桩混杂在一块儿,让他现在看段祺瑞等人怎么也不顺眼。但是论起这场战事,如果真办了段祺瑞,那才是向天下人承认,北洋军在湖北吃了败仗。
而现在,北洋军至少在湖北还处在主动地位,虽然只是撤退的主动权,至少如杨士琦和杨度说的,还有得口水仗可以打。段祺瑞这小子,竟然也把形势看得这么清楚,这些年他的幕中也有些人物,是该警惕……
怎么应对这个李疯子,说实在的,袁世凯也觉着头疼。原来的一切手段,拿他丝毫用处也没有,这个家伙软硬不吃。就算将他逼迫到最险恶的局面里面去吧,这家伙总是能挣扎上岸,还能多少捞一点好处…………
从以往的作战实践看,南方民党的那些杂牌军确实很少能打败北洋军,但是,这次湖北正面战场上参战的李疯子军队,大部分都是清湖北新军军队,官兵素质和装备等方面自然要胜过那些杂牌军。这是袁世凯没有想到的。经过这次作战,袁世凯总算对李疯子的嫡系革命军队有了新的认识。
一直主战的冯国璋在千家岭战后向袁世凯提出的《关于迅速解决湖北事变作战意见》中称:“敌军抵抗势力之中枢,既不在于南方十三省之民众,也不在于同盟会民党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的全部百万民军,而仅在于以李想为中心、以湖北新军青年军官为主体的李想嫡系军队的抵抗意志。有此军队存在,迅速和平解决事变,无异缘木求鱼。”
冯国璋可是对李疯子极度推崇,认为不解决李疯子,和议难成!
北洋上下,在此次作战中不但低估了李疯子军队的战斗力,而且,他还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当地民众的力量。在会战开始前,当地民众在李想政府的组织下,和革命军队相配合,把武胜关至孝感之间的主要交通要道,以及京汉铁路已全部破坏,就连这一地区间的土地都被翻了一层,成为新土,从而使北洋军无从施展,其战斗力也就相应的减弱了。此外,当地民众又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实行坚壁清野,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民兵、自卫队配合革命军队作战。当民众的力量被组织起来时,那种威力才是最可怕的。即如李疯子在名扬天下的《人民日报》中叫嚣的那样:“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北洋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湖北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北洋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正是如此,北洋军在湖北出出是敌人,同时,进攻的北洋军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全被切断,前线各部队的粮弹都已快用完。
在这种情况下,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能有什么选择,他只好于无可奈何地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袁世凯心里拟着命令说:“匪军顽强,现仍潜伏于京汉铁路线地区。本军为避免不利态势,应速向北阵地转进,以图战斗力之恢复,并应严密防备匪军之追击。”
袁克定脸色难堪,失败就是这样的痛苦。
袁世凯侃侃而谈,脸色没有一丝的波动,心中的城府深的见不着底,谈到这次撤军的原因时说:“本军的主力既已进入阳夏平地,武昌又在眼前,如乘势进攻占领武昌并不困难。但根据本次会战之目的,为中华文明免遭浩劫,武汉三镇之民众少经兵祸,为表现和议之诚意,在大量击溃匪军后,不得不回师原地……”
显然,袁世凯也是在为其撤军寻找借口。这个借口,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的,毕竟冯国璋在汉口占尽优势,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现在的撤军,又是无可奈何之举,就有得扯皮了。
不管怎样,北洋军确实开始撤退了。
袁世凯别的不怕李疯子什么,就是怕他破坏和议,如今主动撤军,把湖北送给他,也是这个心思。希望李疯子得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就别老跟他为难,再去南北和议的事情上搅和。只是这个李疯子,实在是看不透,要想这家伙按照老袁的剧本走,老袁还真没有把握,李疯子软硬不吃呀。还是想念黎元洪,这个胖子实在太上道了,就是能力太逊,败给了李疯子……
想起李疯子,这小子,到底要的是什么呢?风雨飘摇的大时代,出了这么一个人物,到底是福还是祸患?
袁世凯想得有点头疼,突然觉赵秉钧一直没有说话,冷不丁的突然转头问他:“智庵。又在养神了?有什么想法儿,你倒是说说呀!”
赵秉钧像是突然被袁世凯地话从自己思绪里面惊醒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