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79-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的人和马的尸体,尸体腐烂散发出的恶臭也愈发厉害了。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中的德军和法军都显得苍老,他们的眼珠深陷,面目全非,只有运动的眼珠证明他们还活着。这样的战争里。没有英雄。只有死亡接着死亡。

与此同时,德军的后勤和兵源补给越来越受到比利时人的威胁,年轻的新国王阿尔贝一世率领十四万比利时军队以安特卫普为基地,炸毁比利时境内的所有铁路,炮击德军的列车,在比利时境内打起了游击战,这对希望速战速决的施利芬来说,是一个噩梦。

施利芬大怒,他下决心,先彻底干掉比利时人。他命令从阿尔萨斯和洛林转移出德军的第六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并把攻坚的巨炮源源不断运往安特卫普,准备先占领这里。

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比利时西北部斯海尔德河畔,是比利时最大港口和重要工业城市,入港航道平潮水深达到14米,10万吨级海轮都能进出港自如,而且这里距离英格兰很近,一旦落入德国人的手里,会威胁到英国本土。英国上下在德军向安特卫普前进时感到特别惊慌。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决心阻止德国人攻占这个海峡港口,因为这些港口,能被用来作为袭击英国航运的良好基地。

丘吉尔把所有英军的海军陆战队组织起来,带到了安特卫普,拜见了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

阿尔贝一世生于布鲁塞尔,青年时代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和丘吉尔见面时,为了以示尊重,还把王后也叫上了。傲慢的丘吉尔毫不客气地告诫阿尔贝一世:“如果比利时不坚守剩余的领土,那么,战争结束后,你将不能再坐比利时的王位。”

阿尔贝一世没有生气,恳求说:“请英国帮助我们。”

丘吉尔说:“我会给伦敦发电报的。”

会见之后,丘吉尔确实给伦敦发了电报,建议英国政府授予自己安特卫普指挥官的头衔,这相当于一个陆军中将的阶衔。英国陆军元帅基钦纳勋爵和内阁成员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的会议室里马上讨论了此事。

首相阿斯奎斯拿着丘吉尔的电报,用手指头敲击桌面,不满地说:“丘吉尔是海军大臣,竟然把海军陆战队派到安特卫普打陆战,他大概是想打仗想疯了。我不同意授予他中将。”

丘吉尔在战争爆发前就预料到德军要从比利时攻打法国,英国陆军元帅基钦纳勋爵熟悉丘吉尔的能力。说:“丘吉尔只是喜欢冒险,我建议授予丘吉尔陆军中将的阶衔。”

阿斯奎斯新任首相,不想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便以海军大臣没有授予陆军中将的先例为由,坚决反对:“一旦英国的海军陆战队覆没,那对皇家海军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于是,阿斯奎斯下令丘吉尔马上把海军陆战队撤回海上,并安排英国陆军元帅基钦纳勋爵亲自赶到了安特卫普,丘吉尔只好领命。

不久,德军开始攻打安特卫普这座重要的海岸城市,这座城由陈旧的堡垒系统拱卫,外圈的十八座堡垒离城从七英里到九英里不等,内圈堡垒离城一英里到两英里,每座堡垒只有两挺机枪,既缺乏电话通讯,也缺乏观察炮火的手段,虽然每英里放置了一门六英寸大炮,但没有有高爆榴弹或无烟火药。

德国汉斯·冯·贝泽勒将军在一条面对安特卫普外层堡垒圈的弧线上,安排了了六个师的兵力,曾在列日和那慕尔摧毁敌人防御工事的重型攻城榴弹炮很快也运到了,在德国齐柏林飞艇指示定位的支援下,德国炮兵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目标。

比利时大炮的火药是有烟的,轰炸时炮口喷出一阵阵浓厚的黑烟,露出它们准确的方位,而德军又肃清了堡垒附近的田野,使安特卫普的堡垒毫无隐蔽。

德军开始用420毫米的火炮轰击比利时这些陈旧的堡垒,这些堡垒甚至都经不起六英寸的火炮攻击,结果可想而知,安特卫普的堡垒顷刻之间,在巨大的轰隆声中瓦砾四溅,化为尘土。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亲自去前线观战,他很绝望看着安特卫普的堡垒也一一相继陷落。第二天,安特卫普的全部外层堡垒都被打垮。

阿尔贝一世命令比利时政府和六万五千名精锐部队当夜迁往伊普尔,和英军会师,留下一支八万人的军队阻挡德军,利用这个时间,他把大批比利时平民向中立的荷兰撤退,然后向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求助,丘吉尔最后只派了英国一个皇家海军陆战师在德军进攻期间加入防守部队。

英国这些海军陆战队,失去了军舰,战斗力也大打折扣,英军和比利时军队的联合抵抗,也没能挡住德军的大规模进攻。丘吉尔这才意识到德国的陆军乃是世界的陆军之王,他指挥英军和比利时军队顽强战斗了六天,伤亡惨重,不得不指挥剩下的守卫部队弃守安特卫普,他们狼狈越过斯凯尔特河,退到荷兰的南部边界,同时其余比利时军队向南退却,跟法国福煦将军的第九集团军会合。

德军迅速攻占了安特卫普,迅速运来了四个军的兵力到比利时。其中,一个是新军,大部分士兵是学生志愿者,有的才刚满16岁,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他们为德军接二连三的胜利而鼓舞,认为德军是战无不胜的,他们以为打仗,就是戴着兄弟会的帽子,手挽着手,高歌猛进,构成人肉墙。这些新兵当中,就有著名的希特勒下士,不过他此时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传令兵!

第217章希特勒的战争(1)

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在奥地利勃劳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奥地利人,他怎么会参加德国的军队?在历史上甚至成为德国的国家元首呢?这些疑问,得从希特勒的出生和他的三个梦想说起。

1889年4月20日晚上6点30分,一声惊雷炸响了德奥边境莱因河畔的小镇布劳瑙,希特勒在这小镇上一家名叫“波麦”的小客栈里呱呱坠地。希特勒诞生的地点,是在德奥边境,这一点对希特勒来说意义非凡。他早在少年时,就怀有这样的思想:德意志和奥地利这两个德语民族之间,是不应当有边界线的,他们应该属于同一个国家。

阿道夫·希特勒的童年并不快乐,他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是一位奥地利海关的小职员,结过三次婚,他是父亲第三个妻子所生的第三个孩子。而且。他的父亲是个私生子,在当时的欧洲,这是耻辱的标记。

希特勒6岁那年,他58岁的父亲从海关退休,靠微薄的养老金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艰难,总是搬家。希特勒的父亲在兰巴赫附近买了一块田地,他在本笃派修道院上了两年学,还参加了修道院的唱诗班,选了唱歌课,他那时的梦想,是做牧师,这是他人生中第一个梦想。

后来,阿道夫·希特勒长大了,被送到林茨去上中学,这时他的梦想,是去维也纳做个艺术家。林茨中学是一所有钱人的孩子上的重点中学,希特勒的父亲当时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为了让儿子当上公务员,花费了一大笔钱送希特勒到林茨中学念书。当时在奥匈帝国,公务员还是很吃香的,工作清闲,薪水稳定,还有一些特权。但年少的希特勒不想当公务员,一想到自己要是当了公务员,坐在一间办公室里,朝九晚五,把一生花在填写各种各样表格上面,心中就感到作呕。希特勒发现自己在画画方面有天赋,他就想去维也纳做个艺术家,这是他第二个梦想!

在林茨中学新年歌剧晚会上,希特勒主动结识了他青年时期的唯一好朋友库比席克,因为他觉得库比席克跟他一样与别不同,有着很高的艺术天分。阿道夫·希特勒到了中学,沉默寡言,沉浸幻想,学习成绩却一直比较差,差到什么地步呢,得过班上最后一名,他的数学和德文不及格,需要补考。加上家境相对贫寒,穿着打扮比较老土,平时希特勒在学校里很自卑,没有朋友!

1905年春天,16岁的希特勒在林茨一见钟情,爱上了一个犹太美女:斯坦芬妮·伊萨克,她是一位外表庄重,身材苗条的高个子姑娘,有一头漂亮的头发。在街头第一次邂逅了斯特芬妮·伊萨克后,还是懵懂少年的希特勒,每到傍晚五点钟都会准时守在第一次遇见斯特芬妮的大街上,期待能够与她再度“巧遇”。库比席克听说了希特勒的爱情,催希特勒赶快向斯特芬妮和她无时不在的母亲作自我介绍,但希特勒拒绝这样做,他说,若自我介绍,必然要介绍自己的职业,等我成为一个职业画家了也不迟。

为了爱情,希特勒更加坚定了当画家的梦想。1906年的春天,希特勒为了当画家的梦想,去了维也纳,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他到奥匈帝国的首都维也纳住了两个月,相比之下,林嗣这个小城黯然失色。这座金碧辉煌的巴罗克式国际大都市,让希特勒目眩神迷。他兴奋地瞻仰环城路附近的宏伟建筑,博物馆、歌剧院、剧场,所看到的一切景象,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狂。当时,奥匈哈布斯堡王朝还没有覆亡,维也纳还是拥有5200万人的帝国在欧洲心脏的首都。这座位于维纳瓦尔德树木葱郁的山脚下、蓝色的多瑙河畔的大都市,山坡上到处点缀着黄绿色的葡萄园,空气中充满了音乐,那是欧洲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的高尚优美的音乐,还有维也纳自己钟爱的约翰·斯特劳斯的欢乐迷人的华尔兹圆舞曲。这一切对17岁的少年希特勒来说,是梦幻一般的生活,他不断给好朋友库比席克寄明信片,让他也来维也纳看一看。

不久,希特勒的钱花完了,回到林茨,却听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他心爱的姑娘斯特芬妮即将与一个中尉军官订婚。希特勒几乎丧失了理智,阴谋策划了一个详细而又周密的绑架计划:让朋友库比席克佯装聊天拖住斯坦芬妮的母亲,他本人则趁机将她劫走。这种行为,在中世纪的欧洲,是浪漫的骑士行为,但这时已经是犯罪,库比席克觉得不妥。希特勒一度为此失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