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传司。至于医药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功能。不过在医药局中,将有保障老弱妇孺的一个部门。而这三大局的局长,都将领礼部侍郎衔。

值得一提的是医药局的局长,她是大平朝重臣中唯一的女性,就是杨狗蛋的夫人——杨氏。

而礼部的主要功能,也将转变为类似现代的外交部。而礼部中新设有一个司,名为“理藩司”,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大平朝向外殖民扩张的。

户部:户部也将分离出三个二级局——税金局、储备局和证券局。之所以如此设置,是因为大平朝的财政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政策。因此可以这么说,原先户部的权利将会被大大地削弱。

而储备局将履行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责。以储备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本金,发行银钞、银元以及各类辅币。当然,储备局也将适当地发行国债。除此之外,储备局还将管理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储备,准备随时能供应战争和救灾所需的战略物资。

至于税收,将采取全民纳税的原则。不过大平朝也将新设置几个新税种。比如矿藏开采的资源税、酒税、海贸税、商品的印花税等。总之一句话,大平朝的税收主体,将逐渐从农业税转变为工商税了。

第九百一十一章新朝新政(四)

至于吏部,就改动不大了。本来吏部就是朝廷中权利最大的一个部门,但其职责也比较单一,所以吴世恭也就不做太多改动了。

改动比较大的是兵部。吴世恭几乎把兵部一拆为二,很多兵部的职能都划归了五军都督府。而吴世恭就是要确定一个用兵的原则:宣战等事务将由皇帝和内阁决定。可是该如何打?就要各大提督具体指挥了。军事上的事还是将由武将来做。

不过更悲催的是刑部和工部。这两个部将完全撤销,将拆分和新增许多新的部。

吴世恭将把大平朝的司法权完全独立出来,所有的刑事和民事案件都有独立的法庭来判决。而最高的大理寺将由十位大司寇来掌管。不过吴世恭也不会在这个年代搞什么不伦不类的陪审团制,就是采用法官判决制。也暂时不会取消什么刑讯逼供。

当然,新的司法体系也将引入了公诉人和辩护人的制度。因此也就有了检察官和律师的雏形。至于将来司法将如何完善,就依靠后人的智慧吧!

除此之外,大平朝也将有农林部、交通部、工商部等近十个部。而这些衙门的设置,使得大平朝的政策变得相当明显,就是要一心追求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吴世恭将成立单独的驿邮局。以此来方便百姓的通信和出行,并为朝廷增加一些收入。

此外,还有执行警察功能的内务部。秘密工作的山川部等。但是秘密工作只是对外不对内,防止大平朝出现特务政治。

有两个机构要重点介绍:

一是五军都督府:

大平朝的国策当然由皇帝和内阁诸相商议制定,包括军事方面的国策。但是关于军事上的事务。将由皇帝、首辅和五军都督府的十五位提督来决定。

而且大平朝的军队将严格按照《操典》训练军队,把任何战术动作都标准化。为了防止武将的军阀化,各地提督和军官也会定期调动。但是有了接受标准训练的部队,也能防止“兵不知将”的缺陷,能够让新任的军官很快上手指挥部队。

还有一点,如果是和平时期,大平朝的军队将不能在城池中驻扎。而军属就要在城池中生活。如果军队发生叛乱,那内务部的部队将把军属扣为人质;如内务部发生叛乱,没有重型火器的内务部部队也阻挡不住正规军。这也是双向监视。防止有任何兵变的情况发生。

二是御史台:

大平朝将把御史**立出来,以各地方的选举产生御史。而御史将有豁免权,而且也能制定大平朝的法令。而资深御史,能担任地方巡抚或者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员。如果能获得重臣的联合提名。于是甚至能直接入阁。

其实御史台和重臣议政团已经演变成为事实上的上、下两个议会。这两个机构将和大司寇组成的大理寺一起,形成三权分立。

虽然大平朝的君权受到很大的削弱,但是吴世恭也要在文官中形成三股平衡的团体,防止将来有独裁政治的发生。

而在这些天的会议中,很多重要的内容都将在以后,被编入《穹源大典章》中。而大平朝也将在以后把《穹源大典章》中的内容定为国策,一旦要修改或者增删,必先召开大议政会议进行讨论、投票。

这既能不死抱着“祖制”。防止以后这些“祖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也能定下原则,让国政有法可依。实际上。《穹源大典章》就是大平朝的宪法,而大平朝也将向君主立宪制的方向转变了。

而在最后,吴世恭又宣布了《三年治国纲要》。而在这《纲要》中,吴世恭就以首辅的身份,向天下百姓承诺了十二项在三年内要完成的事务;二十一项想要长期完成,但在三年内要有明显进展的事务。

从此以后,大平朝的每届政府都遵循了此惯例,在就任伊始,首辅必代表整个内阁,向天下百姓宣布《治国纲要》。这也是让天下百姓监督政府,让诸相努力执政的一个好办法。

其实吴世恭的心中很明白,随着大平朝的延续,君权将越来越旁落。最终,大平朝的皇帝就会像现代社会的国王一样,完完全全成为一个“虚君”。

可是吴世恭更明白:皇权和富贵性命不可皆得。毕竟自己未来的子孙,不会一直有着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威信。所以他就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了富贵性命。让自己的子孙起码能够安安稳稳地平安下去。

事后,关于这个话题,太子薛呈麟曾经与吴世恭有过这样的对话。

吴世恭问薛呈麟道:“皇儿即位后,该如何治天下?”

薛呈麟回答了一个很标准的儒家答案:“仁爱!”

吴世恭笑着说道:“其实不尽然,皇儿未说到点子上。”

于是薛呈麟就讨教道:“请父皇示下!”

吴世恭答曰:“为君者统而不治!”

大平朝的新政是描绘了一副美好的前景,不过现在的朝廷也将面临着一个困境。简单来说,就是:缺粮、缺钱。

由于南方的产粮地都控制在南明手中,大运河又受到南明军队的侵扰,并不畅通。而北方又因为连年天灾和兵祸,土地大多都荒芜,就是组织民众耕种,也要到今年夏收以后才能收粮。所以粮食就比较紧缺。

而缺钱的问题就更加严重。按照吴世恭的《三年治国纲要》,大平朝在这三年内要花费相当于五千七百多万两的银子。而在其中,军费开支将达到惊人的三千八百多万两。

可是大平朝的财政收入却很少,就算是努力发展工商业,收上税收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虽然通过缴获、土地抵押、盐业专卖权的拍卖、发卖国债等办法,现在的财政还可以支撑。但绝不会支撑起很长时间。

所以就在吴世恭宣布新朝新政的时候,两支大平军的部队,就在这个新年里,开始了各自的军事行动。

第九百一十二章佯攻变主攻

穹源元年正月初一,潼关外。

“轰轰轰——!”

潼关的关城是烟尘弥漫,而在关城前五百步的距离,汝宁军集合了二十一门六磅以上的火炮,在集中轰击着关城城墙。

等到硝烟稍散,一位大平军的军官就对薛勇说道:“将军!这墙倒是皮实。这么多的铁弹上去,也就打了几个坑,看起来要轰上一阵子了。”

薛勇笑着说道:“就这么轰,早晚有一天要轰塌。你急什么?这大过年的,你就当是在放炮。这么大个的炮,你以前过年时没放过吧!”

“哈哈哈——!”四周的军官和亲兵顿时都哄笑了起来。

当李自成等大顺领导人获得大平军占据山西的消息以后,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大平军接下来的进攻目标将是——陕北,于是李自成等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加强陕北的防务上了。

崇祯十六年冬天,大顺军便源源不断地大批北调。要阻挡大平军从山西而来的南压之势。可就在此时,他们却获取了新的情报:在山西的大平军部队是源源不断地调往了潼关地区。这就让李自成等人难以判断大平军的主攻方向了。

按照道理来说:潼关是天下雄关,大顺军又驻有重兵。大平军长途调动,又毫不掩饰他们的行动,所以攻打潼关的难度肯定是远远高于渡黄河,从陕北攻入陕西腹地的。但大平军又调动了这么多的部队到潼关跟前,那么山西、潼关的这两路大平军。哪一路是主攻?哪一路是佯攻呢?甚至说,这两路会不会都是主攻方向呢?

于是陷入了南北夹攻困境的李自成等人,开始犹豫不决了。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率领着大顺军主力由西安北行至洛川县后,整整停留了十天。显然就是被大平军两路来犯的形势弄得进退失据,只好暂时不动,需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后,方能决定该增援何方。

这样一来,大顺军原来准备在陕北迎击大平军的战略设想,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得不改变。使李自成等人在战局上完全陷于被动。更因为在山西的全大山也在加紧整合杂牌部队,又要等待消息配合潼关方向的进攻,所以进军缓慢。而潼关的消息却越来越紧,所以到了最后,李自成才最终决定,同刘宗敏等带领增援部队匆忙赶住潼关。

崇祯十六年腊月二十日。潼关战役开始。面对着在关城外连营几十里的大平军大军。大顺军根本不可能视而不见,否则将会完全被大平军的炮火压着打。而且直到现在为止,李自成等人还不知道:哪一路大平军是主攻?于是刘宗敏就率部出关作战,想要先确定一下这路大平军的“成色”。

面对着刘宗敏的进攻,薛勇等人是毫无压力。在这路大平军中,作为核心部队的原汝宁军和黑云军,他们可能进攻和攻城有些吃力,但防御住大顺军的进攻却是绰绰有余。于是刘宗敏首战不利。

五日以后的腊月二十五日。刘芳亮统兵出战,再次受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