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老王哈哈大笑接道:“因为你天生是个只会说谎话的人”
年轻人拿起大老王身边玉皇大帝的面具,扣在脸上从那两个洞里向外四望,忽然转过来,对大老王道:“这个面具送给我吧。”
未时正刻的望京楼正是热闹的时候。有些人用过了饭,拉帮结伙从楼里行出,也有些人正要用饭,三五成群向楼里行入。
还有一些正好从望京楼前路过。
这个景致虽不好看,可也不太难看,若是无聊的紧了,从望京楼的窗内望下来,每个众生清清楚楚踩在脚下,也颇感乐趣。
一个穿一身靛蓝长衫的年轻人,午时四刻正好从望京楼前路过,低垂着头颅,那一双眼睛不时扫视,倒像晃起了两颗黑曜石做的珠子。他就像一个不常见但又并不少见的街头巷尾的泼皮混混,远远看来,又不像其他无赖那么讨人厌。
这人刚走到楼前,恰有几个酒足饭饱的穿补丁衣裳的花子从望京楼出来,身上衣裳洗得发白,虽不是蓬头垢面也很觉邋遢,走路说话昂首阔步绝不卑微,老的不老,少的不少,人人手中拎一根棍子,后背背一根裹着布的棍子,有人身上还拴着几个补丁袋子,个数不一。
几人说说笑笑正往南郊方向走,好像被围在中央似的那个四方脸猛一抬头,刚好将那眼睛贼亮的年轻人撞在眼内,年轻人却连正眼儿也不看他们一眼,正对着街角那边一个扭腰走路的女人垂涎,一摇三晃。
花子们以为当他们走到那泼皮所处的位置时,泼皮早也晃荡过去了,哪至于撞着,谁承想就在该擦身而过的当儿,泼皮立住了脚。最靠西北的小个儿花子吓了一跳。
第八十五章天生没实话(六)
忽觉有人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才没有撞到那高个子泼皮的后脊梁。小个儿花子回头一看,拉他的正是中间那个四方脸。
这时那小泼皮撇着嘴扭过身来,俯视着小个子。小个子心想,我若是身无要事,一定凑得你满地找牙。
四方脸对那小泼皮微微一笑,连忙拉着小个子等人绕路而过,轻声道:“别理他,这种人最难缠,惹上了就是狗皮膏药。”无意中回头,不由惊得汗如雨下。
方才就在身后的小泼皮一回头就忽然不见了,恍如人间蒸发这不是个武林高手就是个白日猛鬼突听身侧有人大咧咧道:“我日一个破糖瓜至于卖这么贵么你不认识爷爷我是什么人么?”
四方脸拧身凝神,却是方才那小泼皮蹲在望京楼窗根底下向小贩买糖吃。小贩火急火燎又战战兢兢说了什么,小泼皮脑袋一拨拉,随手扔了几个铜板在小贩眼前,洗劫了一大袋什锦糖,起身往北走了,边走还边骂骂咧咧道:“什么烂糖爷就不喜欢吃芝麻”
小贩很是憋屈。
四方脸周围的花子见他停住,谁也不敢走了,小个子轻声问道:“怎么了?”四方脸摇了摇头,道了声:“没有什么,”便转身欲行。
刚松一口气,猛然间一个斗大的脑袋伸在面前,插着十根短粗带十个金戒指的手指,嘻嘻笑道:“想要么?”
四方脸又吓一跳,正愣看着这突然冒出来的五短身材,不知作何反应。
五短身材圆滚滚的大脸猛然沉下,照脸啐道:“臭要饭的。”扭头就走。
几个花子都傻了。
永平府卢龙南街南门里,有座“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当地人称作“石塔”。原是唐初佛教盛行时有人在此竖建经幢,撰刻密言,弘扬佛法。
此塔高可三丈有三,八棱建筑,共分七节,每节雕飞天猛兽,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等,却于金正隆四年毁于天灾,又于金大定九年五月重建,明万历二十八年大幅修缮,保留至今。
这座石塔正是位于卢龙西门与南门交叉之所,每日人流汇聚,观瞻佛塔。一队高跷班子正在塔前经过,面上带着各色面具,身上穿着相应戏服,跷下还有他们同队化妆成推小车儿与赶毛驴的帮衬,敲锣打鼓吹唢呐的扭着秧歌。
人群中一位白衣书生携着个西域书童正驻足观看。
七名手握木棍身背裹布棍子的叫花走到塔前,白衣书生身侧之处。
对街一个五短身材正晃着斗大的脑袋打算横穿高跷队,往白衣书生这边行来。怎知他刚一跨进高跷队伍,猛听得“哐”的一声锣响,一个扮作赶毛驴妇女的人踩错了点儿,轻轻撞了身旁带曹操面具高跷者的木腿一下,曹操面具又碰了司马懿面具一下,司马懿面具干脆扶了身前秦桧面具一下,秦桧面具被推得直往人群中扎去。
高跷队乱了。
人群炸锅了。
第八十六章毓秀不爱宝(一)
西域书童忙张开两臂护住白衣书生,欲随人流往对街,却难行路。
五短身材卷在高跷腿里,不住的转磨磨,忽将戴满戒指的短手向花子们伸来。
四方脸花子正拉住周围同僚,说了句:“别走散了”白衣书生已伸手去拽五短身材,高跷队恰向他们冲来。
秦始皇面具要倒,西域书童忙双手抱住他的木腿,便被高跷挑起,带入人流远去。过海八仙将七个花子团团围住,踢了一阵散去。
再看原地,就剩白衣书生与四方脸花子四目惊对。
街上已是大乱。众人怕高跷倒了砸上自己,纷纷向对街避去。内中一人面具遮脸,偏偏与众人逆向而行,众人你推我挤举步维艰,这人却仿似湍流行舟顺风顺水。
转眼来到白衣书生对面方脸花子身后。
四方脸紧攥手中棍子四处找寻花子,猛然间手腕子一麻,手中棍子有外撤之力方脸连忙运功捏紧木棍与外撤之力相抗,忽觉背上,一空,原本背着的布裹木棍竟已不见。
四方脸惊要回头,戴面具的男子在他后脑一推,他便又面向前方方脸试了几次,竟回不了头,不由得急叫一声:“我的棍子”
面前白衣书生早注意这人良久,只是见他立在四方脸身后,不知动作,此时听了四方脸惊叫,早已探手向戴面具男子抓来。
这男子只将四方脸向前一推,便阻住白衣书生攻势方脸手中棍子斜挑,不由自主的往白衣书生腰间扎去,书生眼急身快,脚下一挫,不仅绕过四方脸身体,竟还不改招数,仍向这男子抓来。
白衣书生虽躲过四方脸一棍,身上大衣却被那棍头挑起,露出腰间一只温润细腻的白玉龙首带钩。面具男子似乎立时一愣,便被书生将那握棍的右手抓个正着。四方脸还未站定又要回头,再被面具男子摁了回去。
白衣书生叱道:“什么人?”
面具男子不答,右手紧握布裹棍子稍一悬腕,棍梢便向书生胸口点去,书生忽然间粉面烧红,放了手慌忙闪避,面具男子将四方脸后领一扯,向白衣书生推去,左手却绕过四方脸伸向白衣书生腰间带钩。
白衣书生更是气急,回手又把当胸而来的四方脸推了回去,撞在面具男子肩头,伸向带钩的手竟够不上长度。
这几推惹恼了四方脸,当下扎住马纹丝不动,也不回头,出手如电在身后抓住了面具男子的腰带,面具男子左手去救方脸顺势就抓住了他的左手。
四方脸这一抓好有万斤之力,面具男子无论如何挣脱不开方脸待要回头,白衣书生待要出手,俱被人流推搡。面具男子右手棍捅向四方脸后脑勺,右脚便朝书生踢去。
四方脸回不了头,面具男子脱不开身,两厢争持。若是身旁无人方脸还有法可想,如今人多加上踩高跷的身难自控,他如何能敢妄伤无辜。
第八十六章毓秀不爱宝(二)
“哎哟哟哟哟——”只听一声算是警告的惊呼,一腿高跷已远远向四方脸插来,白衣书生大叫一声“小心”四方脸仰回头,但见王母娘娘从天而降。
仓皇间白衣书生只向那戴面具男子一伸手,那男子已在四方脸手松时脱身而去。
白衣书生同四方脸接住了王母娘娘,抬眼看时,人群将散,哪里有什么戴面具的男子四方脸背后包裹已失,再看白衣书生手中,却多出了一柄镶宝石带皮鞘的小匕首。
四方脸急得跺脚,问那书生道:“什么人偷我东西?”
书生道:“……玉皇大帝。”
四方脸傻住了。
百晓生卷宗《江湖咸话》天神篇载
「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初二,未时一刻,丐帮掌棒长老徐不佞等七人于永平府卢龙县南门里石塔前失本帮打狗棒。传彼时响晴薄日,客似云来,百业俱兴,锣鼓喧天,猛然间日放光华,月展芒焰,天象大变,天门大开,玉皇大帝下世夺棒被困,王母搭救。光弱华收,人群四散,玉帝与王母早已驾云飞去,凡人不知时也,凡目不得见也。」
四方脸愣道:“玉帝?”想了想,恍然道:“怪不得救他的不是外人”困在人堆里的五短身材冲了出来,指着四方脸大骂道:“刚才叫你拉我你怎么不拉住我?臭要饭的”说完扭头便走。
沧海拈着神医的袖子从后门回到小木屋,在木台上由竹取姐妹伺候净过手脚,便往屋中行来。
净手时神医嘻皮笑脸的与竹取搭讪,竹取俏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面色微红,似笑不笑,只不答言。莲生依旧冰山似一张俏脸,却时不时望一望沧海,又望一望神医,沧海看她神情,怀疑她已经知道那些成语典故的涵义用法了。
从木屋一路回大厅用饭,沧海都没有拉住神医袖子,神医也未勉强,不知是真的忘记了还是故意忘记了。
慕容久候却毫无恼意疲态,取了一只黑漆陶瓶,注了水,插了那只魏紫,放在饭桌旁微笑赏看,见他二人来了,更是妩媚一笑。沧海总觉得她这一笑意有所指。
神医也将手中那支姚黄并入陶瓶,席地于桌后,笑道:“总要成双配对才好。”
三人起筷。
神医笑夹一块肉食放入慕容碗里,笑道:“小乖乖太瘦了,多吃一点啊。”见沧海立刻撇开眼光垂首,便也夹了一块却是肥肉的到沧海碗里,笑道:“这个小乖乖更瘦。”
沧海待要不接,正一眼看见神医眸中的狠戾,只得别扭顺从。神医这才一笑。
慕容望了望沧海面色,倒往他这边移了些,远远的瞟了神医一眼,对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