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在黑土地-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同样伤痕累累的2号坦克隆隆驶了过来。“营长,发生什么情况了。”副营长钻出炮塔向孙立人发问。“没油了。全营损失情况怎么样?”副营长回答:“我刚刚统计完,全营15辆坦克,除5号坦克发生机械故障,被迫退出战场外,其中9、12、14号坦克履带被炸断,其他都基本完好无损,情况就是这些。”
    孙立人长出一口气,心里暗忖,如此残酷的战斗,全营居然还有这么多坦克,仍然保持战斗力,顿时信心百争道:“你的坦克还剩多少油料?”副营长回答:“我的油料也不多了。”“命令全营停止前进,就地补给。”孙立人说完接着举起望远镜向前方望去。
    几十分钟后,补给车队上来了。不一会儿,孙立人指挥全营坦克又开始追击。一个小时后,他们又冲在了最前面。天黑以后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遇到了苏军地面部队的阻击。孙立人命令停止前进。随后他命令打几发照明弹,照明弹升空后,小村庄被照得雪亮,孙立人仔细查看,竟然发现村庄了有十余辆苏军的坦克。他立即判断,这些苏军坦克,一定是没有油料了,被迫停在这里。由于苏军坦克被暴露,他们立即配合地面部队开始炮击。
    这就更证实了孙立人的判断,由于苏军坦克不能行动,就是固定的靶子。他命令从侧翼展开进攻。随着坦克重机枪的连续射击,苏军步兵的阻击阵地很快就被突破,苏军步兵迅速向村外撤去。前面出现了一座石头房子,孙立人命令冲过去。
    攻击似乎变得简单了,我从侧翼展开后,随着照明弹的再次升起,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苏军的坦克兵纷纷打开炮塔门,争先恐后的跳到地面上,接着拼命地向村外跑去。孙立人命令无须再浪费炮弹,而是改用机枪扫射。随着极枪的哒哒声,跑得慢的苏军坦克兵倒在血泊中。一场意外的,孙立人缴获了8辆苏军,因为没有油料而趴窝的坦克。
    占领这个小村庄后,孙立人向上级汇报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刚才的战斗。上级命令他们停止前进,说已经接近车里雅宾斯克的外围防线,让他们在此待命。这场持续一个白天的中苏坦克大战,终于告一段落。是役,苏军坦克被击毁和缴获700多辆,而我军只损失了不到200辆坦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在这场坦克大战的较量中,我重型坦克发挥了无可比拟的装甲优势,正面攻击,苏军的坦克炮,根本无法击毁正面装甲的防护,而我重型坦克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反观苏军的坦克,虽然是美国生产的,其机动性能不逊色我方,但是在坦克作战的认知方面,要相差甚远,因此导致了苏军坦克装甲防护的薄弱。再加上苏军坦克训练手段和火炮的差异,因此招致如此惨败,也许命里早已注定。
    据说苏军两个坦克军的军长,于坦克大战第二天,被斯大林下令给枪毙了。理由是他们指挥失误,造成损失惨重。这听起来是否有点可笑。几天以后,我军便发动了对车里雅宾斯克外围防线的进攻,孙立人和他的战友们,又将踏上鏖战的征程。





    第五部走向辉煌 280章合围计划
   

    经过十几天的艰苦鏖战,我军在整条战线上不断推进,开始对托博尔斯克、伊希姆、库尔干、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的外围阵地展开攻势。形势似乎变得很明朗,各战区为了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不断的调整作战计划,保证达到预期目的。
    然而,苏军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也在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顽强的抵抗。开战近半个月,苏军各个战区,精心布置的防线,依然抵挡不了我大军的滚滚脚步。为此,斯大林严厉责成战役指挥部图哈切夫斯基司令官,在这危难时刻,司令官大胆的枪毙了几名,作战严重失误的师长、旅长,虽然情况略有改观,但是形势依然严重。
    进入7月初,在西部战区,朱可夫防守的奥伦堡外围防线,却传来了好消息,他们一举重创了我两个陆军师。虽然和整个防守战线相比,不算什么辉煌的战果,但是给焦头烂额的司令官带来了唯一的安慰。为此,司令官图哈切夫斯基,专门在伏尔加河沿岸的战役总指挥部所在地,喀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并责成朱可夫介绍一下他的作战经验。
    此刻,指挥部里气氛十分压抑,托博尔斯克、伊希姆,库尔干、车里雅宾斯克,面临崩溃的时刻。尤其是担任东部防守重任的叶戈洛夫司令官,心情更加郁闷。由于朱可夫在奥伦堡,有效地遏制了我军的进军势头,他成了这次军事会议最耀眼的指挥官。可是朱可夫毕竟年轻,无论资历、阅历,都和在座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他的发言,把握的很有分寸。
    “同志们,我们无论在武器、战争准备、士兵素质,和中国军队相比,都有很多差距的情况下,依然顽强的阻击中国军队的进攻。尤其是战场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的士兵几乎是在用血肉之躯,和武装到牙齿的中国军队作战。一句话我们的顽强防守,能坚守到今天,已经创造了世界军事世上的奇迹,这一点大家因该有充分的认识。”
    朱可夫扫视了大家一眼,见在座的各位将官,包括司令官图哈切夫斯基,脸上神情有了些许变化,并对他的话,基本持赞同的态度。这时一名兵团司令插言道:“朱可夫同志,你说的情况,我们都了解,这是事实眼下无法改变,你就奥伦堡外围作战,谈谈你的看法。”
    朱可夫拿起指挥棒,走到军用地图前道:“你们看,开战之初,中国的第一方面军,在奥伦堡防线,集中了25个师,三个坦克师,三个炮兵师,500架作战飞机,近三十万兵力,对我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而我在奥伦堡防线,只有30万地面部队和布琼尼的10万骑兵,而我们的身后萨马拉一线,是意大利援军的50部队担任防守。北部有30万预备兵团。相对而言,似乎我们的兵力十分充足。但是不然,目前中国的空地一体化作战模式,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谁也无法否认,中国人把这种战术运用的淋漓尽致,甚至无懈可击。”
    明显看出,在座的所有将官基本持相同的看法,他接着说道:“我在奥伦堡整个纵深,虽然摆上40万兵力,但是面对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和连续作战的能力,我们依然难以抵抗。尤其是中国的空军部队,对我的威胁最大。他们不仅有力的配合了地面部队作战,还牢牢的把握战场上的制空权。虽然中国的空军部队,对一线堡垒威胁不大,但是他们把握了大兵团作战的规律,就是对我后勤补给能力和反击部队集结地,进行连续的空中打击,我想在座的恐怕都有切身体会吧。”
    大家的表情,都显露出无奈之举。叶戈洛夫司令官问道:“朱可夫同志,你分析非常精辟,但是你是如何做到遏制中国军队进攻的。并且在奥伦堡外围防线,一举重创中国的两个陆军师,你是如何做到的?”
    朱可夫谦虚道:“遏制谈不上,无非是延缓进攻而已。截止到现在中国军队依然突破了我100多公里的纵深防线,兵锋直至奥伦堡。我想说的是,大自然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由于中国空军部队,夜间不能作战。漆黑的夜晚为我们创造了反击的条件。坦率说没有空军部队加盟,他们的进攻锐利起码减少三分之一。因此,我在奥伦堡东部18号地区,故意放松正面抵抗,引诱中国的两个陆军师长驱直入,为我合围创造了条件。但是,在中国强大的空军力量的解围下,使我无法完整的吃掉他们,这是无奈之举。”朱可夫说完,长叹了一口气。
    司令官图哈切夫斯基道:“朱可夫同志的战略战术,运用得很好,对整个防守也许是唯一的办法。下面就这个问题……。”朱可夫运用的战术,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战术。因为他毕竟找到了中国军队进攻的弱点。但是,即使好的战术,也要具体人来执行。这里涉及道细节问题和战场指挥艺术。常言说道:细节决定成败。不言而喻,其他人与朱可夫相比,恐怕要相差甚远。一句话人的因素是最大的变数。但是,中国人面对挫折,采用何种策略,这次朱可夫绝没有料到。
    让我们把眼光投向遥远的中国首都北京。秋明战役不仅吸引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这天在总统府作战室里,每天的例行军事会议照常进行。主持国防部日常的朱的,首先就秋明战役,汇报了当前的进攻态势,以及所要达到的战役目的。特别对奥伦堡的外围作战失利,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就总体进攻态势而言,大家还是满意的。
    此刻,蒋先云道:“没想到王司令员又碰到老对手。朱可夫这个人很不简单呀,当初在哈萨克斯坦,就是这个人瓦解了我们的战略布局,曾一度造成我们十分被动。在伊尔库斯科战役,新西伯利亚包围作战中,又是此人在我层层包围的情况下,率众突围出去。此人很有战略眼光,难怪王司令员会吃亏了。”
    卢一鸣笑道:“如此大的战役,受点挫折是难免的。现在我有个想法供你们参考。你们看奥伦堡的西北部,是萨马拉防线,这条防线是意大利军队把守,它的左侧有苏军30万预备兵团。我的想法是把苏军调动起来,派出一支奇兵,要有敢于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决心,一举合围朱可夫40万大军。坦率说意大利50万大军,其实就是一帮窝囊废,其作战意志、战斗精神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我们清楚,苏联人比我们更清楚。”卢一鸣说完,把眼光投向朱的,看他是否领会自己的意图。
    朱的神情一爽,胸有成竹道:“总统的意思是,首先对萨马拉发动佯攻,鉴于苏联人对意大利人的担心,必然动用奥伦堡北部的预备兵团。待苏军的预备兵团调动起来,我在回头切断奥伦堡和萨马拉中间的联系,对奥伦堡形成合围之势。”
    蒋先云眼睛更是一亮道:“不错,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