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大战”出人意料的以1∶1告终,双方谁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图C)
四、如果你嫌刚才的金字 塔不够壮观,那么这次可以让台阶更长一些,堆得也更高一些,排得最高时达到17个数字。不过如果你细心观察的话,这里的排列规律并没有什么区别,故不再详细介绍了。现在请你仔细 看,这次的结果为112233445566778890,是个18位数。这两座金字塔可以说很壮观吧!(图D)
五、事实上,构建金字塔的材料是很多的,并不局限于以上所举的那一些。不妨选上3个数字,假定是1、4、7或者2、4、6,我们也可以拿它们来建塔。当然这里要做点变动,细心的读者会从以下的金字塔中发现有个别的数字并不服从总的规律。这样做完全是为了使结果符合理想数987654321。但如果粗心一点的话,你是不会发觉的。(图E)
用数字建造金字塔能使你感到数学既美丽又奇妙,希望你也能建造出类似的金字塔。
(秦 伟摘自《聪明泉》
1996年7、8期)
爸爸心里最明了
○胡宏纶 杨继川 译
托尼对做统计工作的爸爸斯坦·斯达特曼说:“爸爸,请你给我和弟弟查理出几道趣题,好吗?”
“当然好。”爸爸说,“我很乐意接受你的提议。”
于是,父子之间有关趣题的讨论便开始了。
1、“先说第一道。”爸爸说,“有一位女士养了10只母狗,却没有1只母狗生了10只小狗。必定至少有两只母狗生有同样多的小狗,是吗?”
“未必。”托尼答道。
“我认为必定是这样。”查理持不同意见。
兄弟俩谁说的对?为什么?
2、“在第一题中,”爸爸补充说,“如果10只母狗每只至少生有1只小狗,但最多不到10只小狗。你俩想一想,答案又如何呢?”
“必定至少有两只母狗生有同样多的小狗。”托尼的回答很肯定。
“未必是这样。”查理答道。
兄弟俩谁说的对?为什么?
3、“有甲、乙两个人在喝茶。”爸爸接着又出题了,“其中甲对乙说:‘我敢跟你打赌,此时此刻我衣袋里的钱至少是你的两倍!’乙听后很不服气,对甲说:‘我也敢跟你打赌,此时此刻我衣袋里的钱刚好是你的两倍!’”
“结果,”爸爸继续说,“这两个人要么就都赢了,要么就都输了。你们能说出这两个人是都赢了还是都输了呢?”
“能说出,显然都输了。”托尼说。
“不能说出,也有可能都赢了。”查理说。
兄弟俩谁说的对?为什么?
4、“昨天,我去拜访了一位叫吉米的朋友,吉米的家有两个花园。”爸爸的新题又开始了,“我数了一下其中一个花园里的花,刚好是50朵。不过这些花只有两种颜色——红的和蓝的。然后我观察到,不论我摘哪两朵花,其中必定有1朵是蓝的。据此,你们能说出红花和蓝花各有多少吗?”
“不能说出,由于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不够充分,因此无法解。”托尼摇着头说。
“完全能说出,由于这道题所给的条件足够充分,因此可以解。”查理点着头说。
兄弟俩谁说的对?为什么?
5、“在吉米家的另一个花园里,种有红、黄、蓝3种花。”爸爸眯缝着眼,一字一顿地微笑道,“我观察到,不论我摘哪3朵花,至少有1朵是蓝的;我还观察到,不论我摘哪3朵花,至少有1朵是红的。据此就可以类推——不论我摘哪3朵花,至少有1朵是黄的吗?”
“可以类推。”托尼说。
“不能类推。”查理说。
兄弟俩谁说的对?为什么?□
Number : 9458
Title :拯救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84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裴建国译
众所周知,《独立宣言》是美国最宝贵的文献之一。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命运曾掌握在一个年轻人和一位老人的手中。
故事发生在1812年美英战争中。当时,英军攻入华盛顿,并一把火烧了这座都城。为确保这份至关重要的文件万无一失,国务卿詹姆斯·门罗把文件交给了自己办公室的一个年轻工作人员。他相信英国人绝不会怀疑一个面无恶意的人会身负重任,怀揣至宝。这个年轻人就是史迪芬·普莱斯顿。门罗把这份不朽的文件递给他,说:
“我把美国最重要的文件托付给你了。独立战争中,我们的勇士们就是为它而战,为它而死。因此,绝不能让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史迪芬将装有《独立宣言》的袋子揣进衬衫里边的贴身处,以确保安全。然后他扮成小商贩模样,赶着四轮运货马车,向着弗吉尼亚的里士满方向驶去。第二天,他遇到了一支英国巡逻队。他们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他和他的货车。史迪芬说自己是个小商贩,急着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英国巡逻队队长仔细盘问之后,最终相信了他,才让他继续赶路。这样,史迪芬才勉强逃了出来。
那天晚上,他在牲口棚里过了一夜。第二天,他继续赶路,等到了一座教堂时他停了下来。他打算找人帮助一下。可是,他又不知道怎样说才妥当,只好坐在地上琢磨:是编个到里士满来并要求住下的借口呢,还是把真相说出来?
“喂!你想干什么?”一个声音在后面喊道。
史迪芬听见喊声,吃了一惊。他转过身来,看到的是一个黑洞洞的枪口—— 一个牧师正端着枪对着他。
史迪芬解释说,他是为了与家人团聚而赶路,正好路过此地,想找个地方住一夜。
“你说回家团聚,可带的东西也未免太少了吧?”牧师问道。
“我不得不赶快离开华盛顿……你知道,英国人放火烧了那座城市。”他这样回答也不无道理,因为在他离开华盛顿那天,远远地看到城市上空弥漫着滚滚的浓烟。
“嗯,我听说了,”牧师答道,“可是怎样才能证明你不是英国间谍呢?”
史迪芬听到这种罪名,叫了一声,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衬衫。不料,这个动作却使牧师更加猜疑。他发现了藏在衬衣里面的袋子,便逼史迪芬交出来。史迪芬试图使他相信,里面装的是些家信。但是他越反复解释,牧师就越怀疑,对他就逼得越紧。最后,史迪芬只得让步,交出了袋子。当牧师从袋子中掏出羊皮纸的《独立宣言》的时候,史迪芬盘算着如何把这老家伙的枪夺过来,解除他的武装,以此证明自己对美国事业的赤胆忠心。史迪芬曾发誓,在必要的时候,将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这份文件。
牧师拿过文件,开始读道:
“1776年7月4日第2届大陆会议通过。13个州一致宣言……美利坚合众国。”
读完,他用惊异的眼光对史迪芬死死地盯了好一会儿。
“这是《独立宣言》!”他机警地低声说,“可是……它怎么会在你的手中?”
史迪芬向他说明了前几天发生的事情,接着还告诉牧师,他曾发誓将以自己的生命保护文件。
没有人听说过史迪芬·普莱斯顿或被称为小约翰的那位牧师。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将永不磨灭。他们这次相遇后,《独立宣言》就藏在牧师家里,几个星期后,英军撤走了,它才重返华盛顿。
从此,《独立宣言》一直保存在华盛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被秘密送往肯塔基州的那克斯堡。
今天,《独立宣言》再次出现在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里。它被密封在一个充有氦气的玻璃箱内。
人们期望它与美国同在。□
Number : 9459
Title :纽飞笑谭
作者 :陈
出处《读者》 : 总第 184期
Provenance :雅致小品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人们对加拿大东北角这个偏远省份纽芬兰,恐怕了解不多。这个在1949年最后加入加拿大联邦的省份,为加拿大其他地区的人们带来许多新鲜好笑的话题。譬如说,您听过纽芬兰的科学家怎么做研究的吗?
一位纽芬兰生物学家研究青蛙,他把青蛙放在地上,叫它跳。这一跳,跳了4米,生物学家写下记录:“一只4条腿的青蛙可跳4米。”切去青蛙的1条腿,再命令青蛙跳,只能跳3米远,他写下:“3条腿的青蛙跳3米。”再砍去1条腿,只跳了两米,于是记载:“两条腿的青蛙跳两米。”再斩去1条腿,这次青蛙勉强蹦了1米,记下:“1条腿的青蛙跳1米。”剁去青蛙的最后1条腿,这一次任凭生物学家怎样大吼大叫,青蛙一动也不动,于是写下结论:“当青蛙没有腿时,它就聋了。”
别省人谑称纽芬兰人为“纽飞”。让我们来听听“老加”们怎么形容“纽飞”的吧:
油漆篱笆要动用3个纽飞,为什么?因为一个人握住油漆刷子,另两个纽飞得抬着篱笆上下左右移动。
换灯泡也要3个人,1个人站在椅子上抓住灯泡,另外两个人抬着椅子转。
有一位纽飞雇来专家,把他的房子整栋向左移了1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的晒衣绳不够长。
有两个纽飞在郊外看到皎洁的满月,凑巧旁边堆着很多废弃木箱。他们说:“让我们把箱子叠起来,爬到月亮里去看看。”叠着叠着,底下的纽飞叫了:“糟糕,木箱用完了!”上面的一个骂道:“笨蛋,你不会把底下的箱子抽出来再用吗?”
还有一个有关午餐的故事:
3个建筑工人在25层的高楼工地上如常聚在一起吃中饭。
法国籍工人打开自己的饭盒叫起来:“天哪,又是垮拉松面包,天天都是垮拉松。明天再让我带垮拉松,我就要跳楼了!”
意大利籍工人打开自己的饭盒也叫了起来:“妈呀,又是肉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