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天……啊,谢谢你!先生,抓紧工作吧,我能坚持到那一天的……”德鲁埃女士困乏无力地笑着,没过多少时间就晕过去了。

  德鲁埃女士终于没有等到铜像完成的那一天。在临终的时候,罗丹在壁龛里最后一次地看到了在手忙脚乱的医生后边站着的、充满着悲伤和凄苦的雨果那默默无言的神态。他的心灵又一次颤抖了,他完全地被雨果这位反对第二帝国的精神领袖的那种伟大和崇高的感情所折服了。往日的恩怨顿时一笔勾销,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和为了纪念德鲁埃女士的那种崇高的爱情而必须抓紧努力的创作冲动,又一次地激荡着已经是四十二岁的罗丹的心。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最后,在德鲁埃女士谢世不久,罗丹在他自己的创作室作了最后的努力之后,这尊雨果的头像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

  这是德鲁埃女士终生追求和崇拜的偶像,这也是罗丹心目中的雨果!含蓄、威壮、执著,充满着一种男子汉的勇敢和豁达的精神,表示着一种永远不甘落后,一种对人类崇高的品格坚信不渝,一种热爱生命,渴望生活,充满着青春的爱情精神,这种精神在人身上也许很少能见到,但是在整个人类的身上都始终地存在着。雨果的这种精神完全渗入了罗丹的这尊雕像,以致于使后人把这尊头像当成了雨果的精神和信仰的崇高的象征和继续。
Number:4101

Title:怀念我的好朋友海曼

作者:郎平

出处《读者》:总第58期

Provenance:体育报

Date:1986。1。29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1月25日,我从收音机里听到海曼突然病逝的消息,我惊呆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呢?我赶紧去找报纸,白纸黑字映入我的眼帘:是真的,她倒下去了。在她为之奋斗一生的排球场上倒下去了。这两天,我很难过,海曼那真挚的笑脸,她那柔和的声音,以及我们相处时的那些美好时光,不断在我心里涌现。她的不幸去世不仅使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世界排坛上也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运动员,这是一个多么沉痛的损失!

  我很早就听说过海曼,并且很想同她结识。但第一次见到她是1980年。中国女排访问美国,她到飞机场来迎接我们。她一看见我就走过来首先向我问好,然后就同我比个子。那天我穿了高跟鞋,而且在比的时候又故意挺了挺胸,所以看起来和她相差无几,其实我比她要矮12厘米呢!海曼没有想到中国队也有这么高的队员,当时她显出很惊讶的神情。后来在比赛中我发现,海曼虽然身材高大但很灵活,技术也很全面,我对她很钦佩。

  1981年世界杯赛前夕,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海曼时对她说,中国队同美国队的比赛就是郎平和海曼的较量。海曼回答说:“郎平是位很好的选手,但我很希望能在球场上战胜她!”当这位日本记者又以同样的问题问我时,我回答说:“海曼是位十分优秀的运动员,我不仅希望中国队能取胜,而且也希望通过比赛向她学习更多东西。”最后,我们取得了比赛的胜利,每一次获得了世界杯赛冠军。海曼很友好地来向我祝贺。美国队虽然只取得第四名,但海曼本人却获得了优秀运动员奖和最佳扣球手奖。我也热情地向她表示了祝贺。我们的友谊又进一步加深了。

  1982年我随中国女排访问美国,和海曼第三次相遇,那时我们之间已几乎无话不谈。有一次我问她在哪所大学读书?她告诉我在休斯顿大学学数学。她还告诉我,她的同学中有很多黑人运动员,著名跨栏选手摩西也在这所大学就读。我问她:“训练、比赛要用那么多时间,你怎么才能完成学业呢?”她笑笑说:“功课确实落下很多,只能靠补习。许多作业也只能抽时间去完成。”这年11月,中国女排去秘鲁参加世界锦标赛。有一次我们去看美国队训练,她们正两人一组进行扣球上步起跳专项练习,方法很奇特:一个运动员把毛巾连接成一条长长的带子,捆在海曼的腰上,并在后面用力拉着,海曼每次起跳都像负重一样,得用很大的力气。她尽管练得满头大汗,却仍然一丝不苟,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分组赛时,我们队输给了美国队。过了一天,海曼碰见我,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不要气馁,比赛总是有胜负的。我相信中国队在下面的比赛中一定能够打好。”在最后的决赛中,由于美国队输给秘鲁队只获第三名,中国队再次夺得冠军。当时她们心情是很压抑的,但海曼仍然微笑着走到我的跟前,向我表示祝贺。我也安慰她说:“你们是一支很有实力的队,在1984年的奥运会上,一定会打得更好。”我们在互道珍重之后就这样再次分手。

  1983年在香港参加超级女排大赛时,我和海曼又见面了。那时我们已经是老朋友,当时她已28岁了。有一次聊天,我问她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可她告诉我还没有男朋友。我感到奇怪,她解释说:“美国人同中国人不同,我的男朋友不少,但要结婚,就得慎重地选择。”我又问她:“你打算什么时候选择呢?”她笑了笑说:“不打球以后。”我刨根问底地追问她:“那是什么时候?”这时海曼脸上似乎掠过一片阴云,停了片刻她才有些忧郁地告诉我:“我自己也不知道,这要根据我的经济情况……。”

  第23届奥运会比赛结束后,海曼来找我。当时我正在做兴奋剂检查,她在一旁等着我。等我做完检查,她很高兴地对我说:“虽然今天我们输了,但我们两个队都打出了很高的水平,中国队是真正的冠军。”说完,她拿出一条绣有奥运会会徽的毛巾送给我。我也送给她一个从中国带来的小绢人做纪念。她告诉我,奥运会后她就永不再在美国队打球了,准备去日本大荣商号队当职业选手。我不明白她这样做是为什么。她看出我的心思,便解释说:“到那里打球,可以多挣些钱,然后再回国工作。”她还告诉我,美国女排没有拿到世界冠军,以后请她们作广告的公司也少了。我曾听说海曼家中人口较多,生活并不富裕。我对她说:“希望你有机会一定到中国来,中国的球迷非常熟悉你,喜欢你。”她高兴地点着头连连说道:“有机会我一定去,一定去。”

  1984年底,超级女排赛又一次在香港举行。一天,我到下榻的美丽华饭店一楼的商店去买大衣,忽然有人从背后用双手蒙住了我的眼睛,我以为是同队的伙伴,就一个挨一个地数着她们的名字。这时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用英文说:“你好吗?”我一听不禁马上高兴地大喊:“海曼!”她松开手,也高兴地大笑。她问我:“你现在生活的怎样?结婚了吗?”我告诉她,我还要继续打球,虽然有了男朋友,但还不想结婚。她马上拿出纸和笔,写上她的地址,再三嘱咐我说:“你结婚时一定要告诉我。信写到美国排协转给我,因为我有时在日本训练。”我也问了她的情况,她只简单地告诉我:“一切都很好。”去年4月在日本参加“日本杯”赛期间,我曾去找海曼,但见到克罗克特。她告诉我,海曼膝关节受伤,回美国治疗去了。没想到,在香港那次愉快的会面,竟成了我们永远的离别……。

  海曼是个性情温柔的姑娘,她不像一般美洲姑娘那么热情奔放,却有些像我们亚洲人那样深沉内向。听到迪斯科音乐,她的同伴们都会兴奋地跳起舞来,而她却总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只是静静地看着她们。我常常看见她坐在汽车里看书。她告诉我,她十分喜爱文学,爱看小说。海曼待人接物从不摆架子,每当记者采访她时,她总是耐心和气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海曼是老队员了,身体也不好。记得1982年世界锦标赛时,她就曾晕倒在领奖台上。当我去看望她的时候,她摆着手说:“没关系,没关系。”当时塞林格教练告诉我,她患贫血症,但我并不知道她心脏也不好,只是感到她身体很虚弱,人也很瘦。我曾以为这是她长期承受大运动量训练的结果,却想不到最后竟是心脏病夺去了她的生命。

  海曼心地非常善良。记得1984年我们去保加利亚参加国际邀请赛,回国时,在机场遇到美国队,她们都把箱子打开了,每个人都在拿自己的比赛服和球鞋。我奇怪地问海曼:“你们这是干什么?”她告诉我,她们要去参加泛美运动会,怕行李按时到不了,就自己带着训练用具,下飞机就训练。我见海曼麻利地收拾好衣物,就蹲在地上写信。我问她给谁写信?她告诉我,她们的教练很辛苦,她是在代替塞林格给他的妻子写信呢……。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好姑娘,为了生活,为了排球,31岁还未结婚,而且最后竟然病逝在异国他乡的球场上。这怎能不使人到感到格外悲痛?但我也听说,1月24日晚,海曼心脏病突然发作前,还在为正在场上比赛的队友大声喊着“加油!加油!”这是她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她紧张而短暂的一生中所不断实践和追求的。无论身体多么不好,处境多么困难,她总是在不断地“加油!加油!”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对这位世界明星感到由衷的敬佩?……

  永别了,海曼!我亲爱的朋友。你的人品,你为世界女子排球运动做出的重要贡献,人们都永远不会忘记;而我们之间的深厚友情也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海曼,安息吧……

Number:4102

Title:意外

作者:伊·卡尔纳乌霍娃

出处《读者》:总第58期

Provenance:中国青年报

Date:

Nation:苏联

Translator:知菊

  这是一九一四年的事情。十一月十一日,我上剧院去。一个人上剧院,这还是我生平第一次。我坐的是包厢。当时我的注意力并不在节目上,却急等着幕间休息:因为我随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