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梵见到黄金山,起身当着黄金山和他那个伪娘堂弟黄金英的面打开了书信,站在那里细细看完后笑着说道:
“要我停止打土豪分田地,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样就能天下归心?黄金山,你爹的思想还停留在帝王将相的时代啊!这是和世界发展的潮流相悖的。”
说罢姚梵将信还给黄金山,黄金山巴不得能收回这封在他看来是通匪证据的书信,连忙接过来塞进袖袋。
姚梵命令警卫员泡茶,请黄金山、黄金英坐下来,和气地说道:
“黄金山,我明白的告诉你,山东公社不是地主的公社,他是一个属于全体人民的公社,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政权,这个政权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这种国家体制是先进的,由她代替封建体制是一种进步。”
“你可能不理解这种社会体制的变化,但我们山东公社非常欢迎读书人来参加我们的培训班,我们会免费的给读书人搞讲座,还会免费的分发书籍,供大家学习研究。”
黄金山犹犹豫豫的不知说什么好,毕竟他爹派他来是想说服姚梵,并向姚梵初步表白自己希望投靠的意愿和投靠的代价和资本,这都在信里写的很清楚。但姚梵根本不领情,反而教训了他一顿。
突然间,那个伪娘黄金英开口了:“好!我参加!我要参加你们的培训班。”
姚梵高兴地伸出手来:“欢迎你!黄金英同志!”
姚梵眼下极度缺少读书人,清朝的识字率太低了,扫盲班的进度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识字模范毕竟很少,又都被姚梵优先提拔为部队的干部了,所以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缺人。但是姚梵绝不会拾到篮子里就是菜,读书人要参加革命队伍就必须参加培训班,每天要写思想体会,每周要写思想总结报告和革命小作文。
姚梵见黄金英那白嫩的脸上突然间绯红一片,也不伸手握手,赶紧主动探身拉过黄金英右手,双手紧紧握住,再一次热情地道:“欢迎你!黄金英同志!欢迎你们黄家多派读书人来参加培训班。”
姚梵对于自己的培训班的洗脑能力信心十足。
“思想转化成功率只要有一成,那都是宝贵的财富!”姚梵想
第156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二)
156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二)
姚梵自说自话的握住了黄金英的手,他却没有注意到黄金英的颤抖,她毕竟还是黄金莺,不是虚构的黄金英,当姚梵滚烫干燥的大手握住她手时,仿佛有一种纯洁的火焰蔓延过来,正在灼烤着她的身体。
黄金英飞快地把手从姚梵的双手中抽出来,胸膛起伏的道:“我愿意参加姚主席的培训班,我愿意。”
姚梵现在觉得这个害羞的伪娘有点可爱了,他爽朗的道:“那就留下来,食宿全免。”
黄金莺的自作主张把黄金山吓了一跳,如今又听见姚梵这样说,正要想法找个借口反对,黄金莺却又点点头:“我要单独住,我家在即墨有宅子,我住在自家宅子里,白天上课时过来。”
“没问题,我相信经过培训班的思想教育,一旦你接受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之后,你会放弃你的小姐少爷脾气,热情地融入到劳动人民中来。”姚梵对黄金莺说。
黄金山在把黄金莺安排好之后,无可奈何地走了。
黄金山刚走,第二天,美利士却来了。
“哦!我亲爱的詹姆斯,当你不在的时候,我的身边就少了一个可以分享喜悦的人。”姚梵夸张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
“弗兰克!弗兰克!好消息!好消息!德国公使巴兰德先生要来青岛!”美利士像一只欢乐的雄鹿般闯进姚梵的办公室,迫不及待的向姚梵汇报他的外交成果。
“镇静,詹姆斯,镇静。”姚梵笑道:“在你告诉我你的北京之行之前,我要先和你分享我的胜利的喜悦。”
接着姚梵便把自己一连串的大胜告诉了美利士。
“太棒了,弗兰克,太棒了,你让那个野蛮人的皇帝尝到了文明的鞭笞。”美利士闻讯又惊又喜。
姚梵微笑道:“詹姆斯,现在轮到你了,告诉我,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先生他来青岛想要干什么?当然我很欢迎他的到来,只是希望提前做些准备。”
美利士喝着茶说道:“我一到北京就去找了巴兰德先生,他对于你的计划非常感兴趣,当他听说你会德语时,我向你保证,当时他的眼睛在发亮。
因为青岛的战争,我是搭乘美国的货船过来的,巴兰德公使先生要晚一些,但我估计两周之内他就会来到青岛。
弗兰克,别把政治想得太复杂,政治和外交与做生意没有两样。他是来和你谈生意的,你是一个精明的生意人,你知道该怎么应付他这种人。”
“我只希望巴伦兰德先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除了我承诺过的那些,我无法满足他更多的要求。”姚梵淡淡地道。
“弗兰克,你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我想消息会很快传到北京,清国的皇帝一定会对你进行贸易禁运。”
“是的,但我需要的是盟友的帮助而不是宗主国的施舍,否则我看不出有任何革命的必要。”
正如美利士所说,姚梵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北京,天下哗然!
《字林西报》作为一家早在1850年就创刊的英文报纸,毫无顾忌地报道:“根据本报最新消息,胶州海商姚早帆私自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在胶州半岛与赶来平叛的政府军发生激战,政府军死伤惨重全军覆没……
根据内部人士传来的消息,姚早帆之所以发动武装叛乱,其因起于当地官府最新的一次贪得无厌的勒索……”
《申报》虽然是1872年开始创刊不久的报纸,但是凭借自己的英商背#景毫不忌讳,居然公然用中文报道称:“根据可靠消息,胶州的叛乱正在山东半岛蔓延……作为这次叛乱的领导者、遇春商号的东家、商人姚早帆取得了他叛乱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姚早帆和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往过从甚密,他的这次公然叛乱根据本报推测,很有可能与不满丁宝桢擅自兴办洋务有关……”
(文言文就免了,笔者代为翻译成大白话吧)
《万国公报》作为在华传教士周刊,政治上素来死板,只是照抄朝廷的邸报:“海外华商姚氏早帆素怀狼子野心,不思报效朝廷反而勾结当地贪官阴谋发动叛乱,已于近日与朝廷大军发生正面冲突,在被天朝大军击溃后已经退守至即墨,抱弹丸之地苟且顽抗,覆灭就擒指日可期……”
对于这次叛乱,此时中国仅有的三家报纸都没有费太多的笔墨,只用了豆腐干大小的版面当做时政事务进行了报道,惟有上海租界里一份刚刚发行的名为《新民晚报》德商报纸对此事花了整版当做头条进行了报道:“……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新兴资产阶级领导的农民与手工业者参与的革命运动,新兴资产阶级与贵族地主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激化,导致了这场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武装起义……起义者要求按照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的精神对清国的人民实行解放,要求皇帝退位,组成议会和内阁……”
《新民晚报》确实是美利士办的,只是他雇的全部是德国人,按照美利士的嘱咐,《新民晚报》自然是一股脑的偏向姚梵,但是在理解上却出现了偏差,将姚梵硬生生的说成了一个拿破仑和伏尔泰混合体。
刚刚进入十二月的北京城里寒风呼啸,夜间温度已经低于零度,每天都有熬不过去的“路倒”被一大早出动的运尸大车满城的收集起来扔出城外。
养心殿内已经点起了暖炉,煦煦的烤着,室温犹如春天,几盆兰草恰如其分的调节着空气湿度,令人不感觉太过干燥。
慈禧阴着脸,对立在下面的李鸿章问道:“这就是你以前说的那个通洋务的东西?”
李鸿章脸色灰白,两眼圈乌黑,显然是最近没睡好觉。
“启禀太后,姚梵此人罔顾朝廷恩典,欺瞒山东直隶大小官员,私下阴谋叛乱,当速诛之。”
慈禧不阴不阳的道:“可惜了丁宝桢练的好兵,十二个营全赔进去了,还搭上了青州驻防营的五个蒙古骑营,至于陈辉龙的登州绿营,我就没指望过。”
李鸿章垂首皱眉道:“太后,我这就整顿直隶各军,准备兵发胶州剿匪,只是眼下……”
————————————
答应了的二更,更写完就发了。还是那句话,求订阅!!!希望大家订阅支持!谢谢!!!
第157章 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三)
157风掣红旗大地翻(十三)
慈禧微微歪头,满头的珠翠颤巍巍地抖着。
她不耐烦地追问:“眼下如何?”
李鸿章抬头与慈禧照了一下面,旋即立刻低头道:“眼下诸军放弛已久,若是不加操练贸然出击,恐怕重蹈王正起覆辙。况且……况且大军围剿所需的开拔银子尚无着落,几万兵马行军打仗所需的粮草也要花海量的银子筹集。臣粗算下来,山东平叛,大军的开拔银子和粮草所需,头期最少需要三百万两。”
慈禧愠怒道:“又是要钱!我没有钱!你去找丁宝桢要!”
李鸿章直言道:“王正起丧师身亡,也把济南府的钱粮家当丢的一干二净,山东今年受旱,钱粮本就难以为继,眼下济南府的府库里已经跑耗子了。”
慈禧闻言更加生气了:“找户部要!”
户部尚书董恂闻言侧身拱手道:“今年华北各地皆有旱情,户部钱粮早已吃紧,再加上西北正在用兵,左大人那里的钱粮户部都支应不出呢,如今山东又要用兵,国库实在是不敷大军使用。”
慈禧冷哼一声,对李鸿章开嘲讽道:“朝廷没钱,李大人自个想办法吧,不然你与那姚梵商量一下,让他把你先前支与的购兵舰银子退给你。”
李鸿章一时间尴尬至极,面色愈加灰泛了。
恭亲王奕欣从旁站出来道:“臣以为,事急从权,眼下当从内务府收捐修圆明园银两中暂时拨付,那园子这样大,怕是几年都修不完,不如先缓一缓。”
内务府大臣总管师曾闻言便急匆匆奏秉道:“重修圆明园至今,工程用银和办公用银已经花费48万余两,目前尚欠各工厂工料银14万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