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77章 废王公议政兴内阁 调天下兵马灭王烁

多尔衮废掉满清建朝以来的八王议政制度,跟着明朝学习,建立内阁,把真正有本事的范文程、洪承畴等一帮汉人放进内阁,再选几个凑合着的满洲大臣,就算是齐活了。

这内阁会议,也不在皇宫大殿里开,而是大多在他的摄政王府里举行。

他都皇叔父摄政王了,还去什么皇宫啊。再说,福临那么点的毛孩子,他知道什么呀?你守着他说国家大事,还得尊着他,有事没事的让他拿主意,他能拿什么主意?多耽误事儿啊。

最近,福临他娘大玉儿,唯恐他把他们娘俩给踹了自己来,整天的想方设法巴结他,不惜用自己的身子来拉拢他,他也乐的受用。

说不定过几天,他就不是皇叔父摄政王,而要把那个“叔”字给去了,变“皇父摄政王”了。

从这个方面讲,为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和啰嗦,在摄政王府里开内阁会议,也没什么不妥。

他是这么想,范文程等一般忠于皇太极的老臣可不这么认为,这明摆着就是目无天子,造反!

是以,多尔衮死后,众大臣一口认定他图谋不轨,意图造反,也不是没有道理。

但现在多尔衮活的好好的,像范文程这种人精,当然不会跳出来自己找不痛快。

在摄政王府议政就在那里吧,咱忍气吞声,别耽误了国家大事就得了。

摄政王府里,多尔衮把近来西北发生的情况,都详细对各位内阁大臣讲了,然后就问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些个内阁大臣确实都有两下子,立马就看出王烁是认为时机成熟了,或者要趁天下还不太平,大清还没腾出功夫对付他的这个节骨眼儿,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造反了。

当然,人家王烁都打到榆林和潼关了,造反是肯定的了,这个傻子都知道。

关键还是王烁为什么同时出手占林榆林和潼关?他有那么大实力吗,一下就吞那么大一块地方?

范文程认为,榆林是陕西北面的关口,易守难攻。潼关则是陕西东面的锁钥。王烁占领这两个地方,自然是要把陕西据为己有,这小子野心不小!

范文程总体而言,是文官,看大势,大局他拿手,具体的战役布局他就外行了。

洪承畴不这么看。他认为,王烁拿下陕西的目的,恰恰暴露了他兵力不足的弱点。他这是乘虚而入,利用险关,以少量兵力据守,把大清主力分散在不同地点,不能集中兵力,对他的行政中心形成重拳威胁。下一步,他可能就要寻找大清军的弱点,争取各个击破,以少胜多。

多尔衮心里比较赞成洪承畴的看法。王烁趁他西北兵力空虚,把地盘一下扩展到陕西。

自己想要对付他,战争就会在陕西境内打,打不到他的老家,不能像他对付大明一般,在大明的地盘上祸祸大明,损耗大明的实力。

另一层意思,就是洪承畴说的,利用险关,以少胜多。

“哼哼,你想的倒挺美。”他心里暗暗冷笑,问洪承畴道,“以你看来,我当如何应对?”

洪承畴沉思一下道:“可反其道而行之。集中兵力,先将李过消灭于陕北,打开陕西北面门户,则潼关不攻而破。如此,陕西不能守,王烁必定退缩回陇中、甘肃。那时,我军关门打狗,主动权便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洪承畴这是个老成的办法,多尔衮觉得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王烁缩在他自己的地盘里,有自己的根据地支撑补给,反而不好对付。

如今他跑出来,恰好给了他消灭对手的好机会。毕竟,论兵力,他占有绝对优势。

这时候,济尔哈朗插话道:“王烁占领陕西,就把我军主力和在四川的肃亲王给远远分开了。他会不会,是要以少数兵力,利用险关,阻挡住我军主力,然后集中力量,想把豪格给吃掉?”

这一点,多尔衮已经想到了。开始,接到王烁送给自己的一百枝火枪,多尔衮确实大意了,认为王烁是惧怕他。

待接到榆林和潼关失陷的消息,他一下就明白过来。

王烁的心思和他给王烁写信买枪,是一个道理。这小子也是在迷惑他,想借他不犯防备的档口,偷占陕西,将他的主力和豪格大军之间的距离拉开,让他无法及时救援豪格,然后集中兵力将豪格消灭在向西安进军的途中。

如今看来,王烁第一步计划已经实现了。此刻,豪格说不定已经被王烁大军包围,正在苦战。

但豪格也不是泥捏的,他有二十万大军,王烁不怕把牙硌了,就让他吃吃试试!

他应该趁王烁主力集中在陕南,对付豪格的这个时候,集中能集结起来的所有兵力一举突破王烁北面的防守,把王烁主力包围于陕南,彻底消灭。

在他心里,南明已经成不了气候,唯一对他有威胁的,就是王烁。不趁这时候灭他,更待何时!

至于豪格,如果侥幸没被王烁消灭,那就算他命大;如果果真让王烁灭了,他正好少一个对头,一举两得。

他把自己的这个些想法对诸大臣讲了,当然,借王烁灭豪格的的心思不能说。

毕竟,这些个大臣里,还有许多是皇太极遗留下来的老臣,对豪格有感情,这只能等以后慢慢拉拢了。

众大臣还是十分佩服多尔衮的,不愧是睿亲王,军事家。看问题比他们要长远,而且,思维敏捷,不仅想到要如何应对王烁,更能想到,要利用这个机会,一举消灭王烁的西北势力。

即便这些大臣里,有忠于皇太极而同情豪格的,不攻破陕西,也没有办法救援豪格,只能按多尔衮的意思办了。

多尔衮当即以顺治帝的名义下旨,令阿济格迅速南下,咬住李过,趁机消灭。令多铎立刻离开蒙古,向榆林前进,支援阿济格。

令驻守广宁的吴三桂,迅速率军入关,自直隶南下,向潼关前进。多尔衮则亲率京师十万八旗军,先行向潼关进军,夺回潼关,进占西安。

同时,多尔衮传旨给内蒙古诸部,集合所有力量,进攻甘州、肃州,向兰州发展。谁占领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妇女财富就都归谁。

在多尔衮调动下,一时间王烁的西北根据地危机四伏,摇摇欲坠。

第378章 李过学会游击战 清军高原兜圈子

多尔衮调兵遣将,部署消灭王烁。他最后一招最损。

蒙古诸部穷的叮当响,早就眼馋甘肃兰州的富庶。

他给了他们一个合理合法抢劫杀人的借口,估计所有部落接到命令都会眼红,奋勇争先的去抢王烁。

倒是内务大臣刚直有些担忧,问道:“如此,咱们内部可就空虚了。要不要把进攻南明的博洛贝子的大军调回来,守卫内部?”

多尔衮笑笑,摇头道:“如今,我大清已今非昔比,这中原天下,我们坐定了!纵览天下,谁还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在褒谷道陷入苦战的王烁,并不知道多尔衮已经集结所有兵马准备消灭他,他兰州的根据地也将面临蒙古人的进攻。

他还在计算自己还能挡豪格几天,李岩的大军什么时候能到?

最让他不放心的,还是北边的李过。如果被阿济格突破洛川,铜川无险可守,再往南就是一马平川的渭南平原,更挡不住纵马驰奔的满清铁骑。

那时候,阿济格就会占领西安,威胁他的后背,他将腹背受敌。

战争,有时候打的是时间。现在,就看谁快了。

李岩能够及时赶来,和他合力消灭掉豪格,他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北面的阿济格,重新夺回战争主动权。

这时候最为关键的是,李过能不能坚守到他和李岩消灭掉豪格呢?

王烁就想不明白了,李过手握十万重兵,怎么会被同样只有十万人马的阿济格这么快击败?他在军校学的知识,都白学了吗?

其实,李过这次再回陕北,是抱着击败阿济格的决心回来的,他也自认为有能力击败阿济格。

占领榆林之后,他留下高一功率兵三万守榆林,自己带兵团主力,在榆林南面的黄土高原上等着阿济格。

他料定阿济格还会和前番一样,从蒙古沙漠绕过榆林,沿横山向安塞进攻延安。

这么干省时省力,又有前番成功的经验,阿济格不可能放弃这个办法。

果然,阿济格大军渡过黄河之后,没有在榆林这座坚城跟前下功夫。

高一功的守军有新式大炮,瞄的准打的快,清军在这上面没法相比,更懒得攻城了。

陕北高原与其他山地截然不同,没有过于高大的山脉。站在高原上面看,四下里一望无际,到处是一个连一个的山茆,山茆上面也不险峻,倒是比较平坦。

大小不一的山茆由贫瘠的黄土组成,海拔高,风大,气候寒冷。

山茆与山茆之间,到处是河流、雨水冲刷出的深深沟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道路,就在这些长短不一,宽窄不同的沟壑里向四处延伸。

道路不在山茆上方,是因为山茆上看着平整,却被纵横交错的沟壑隔断成大小不一的棋子块,而想越过沟壑从一个棋子块到另一个棋子块,也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有些沟壑太深了,四周宛如悬崖绝壁,从山茆上很难下到沟壑里。故而,陕北有两个人隔着沟壑说话,却没法走到一起的说法。

想走到一起,那就得绕到能下到沟壑里的地方下去,再绕到能上到对方所在棋子块的地方上去。

期间看着近在咫尺的两人,想真正在一起,不知要绕多少里路,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李过就是要利用陕北高原这种沟壑纵横,道路复杂的地势,在这高原上消灭阿济格。

他是陕北人,手下不少弟兄都是他从这里带出来的,道路熟悉,哪条路通哪里,从哪里可以绕过去,都心中有数。

没进王烁的军校学习之前,他不知道什么叫运动战,如何运用地理优势。现在他明白了,这些复杂的道路,完全可以抵上十万大军!

守卫榆林,有先进大炮和开花弹,一万人都用不了,他留给高一功三万人,就是要在阿济格过了榆林之后,在阿济格背后派出两万人,断他的粮道,让他饿死在这黄土高原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