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公说笑了!”郝和尚道,“小使怎敢胡来?只是小使有个不敬之请,不知当否?”
    “哦?使尽管说给乔某听!”
    “因小使临行前,吾王曾云他视大宋国为兄弟之邦。小使来到临安。怎能不拜见贵国陛下。以示吾王睦邻和善之心呢?故,小使斗胆请求拜见贵国皇帝陛下。当面辞行,不知国公可否代为说请?”郝和尚道。
    “这个嘛?贵主有心了。”乔行简微微一笑。“两国还未缔约,等约成之时,吾皇必会召见使。”
    郝和尚脸上的不悦之情一闪而过,他心说这联兵之事谈得太久了,自己这么跑来跑去,何时才是个尽头?同时,以他在临安的观察,宋国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里,宋国人在谈判桌上还相当自负,令他十分愤怒。不过,他并不想因为自己的想法,而影响国王地大计。
    “说句不中听的话,小使以为贵朝在与我朝联兵灭金之事上,太过犹豫。”郝和尚道,“倘若大宋对联兵之事不感兴趣,那么小使以为我朝不必厚颜请求。只可惜,吾王仁厚,处处体谅贵国难处,愿以数州之地拱手让给贵国。却不料贵国却是如此拖延,须知我大秦国并非无力灭金,吾王虽仁,然亦是九五之尊,岂容蔑视?”
    乔行简闻言正色道:“阵战之事,乃死生大事。使乃领兵之人,久经沙场,岂不知此中干系甚大?乔某乃一文臣,亦知不可仓促出兵,令国家受损,百姓受苦。与贵国联兵之事,我朝陛下已经肯,只是贵国不肯让步,奈何?”
    “国公所言莫非指的是汴梁?”
    “然也!”乔行简点头道。
    “汴梁乃大宋龙兴之地,世人皆知,小使不敢否认。”郝和尚道,“今我朝已答应割归德、毫、颖、陈、蔡五州府归宋,已是重大让步,贵朝莫要逼人太甚,以为我大秦国可欺!”
    “笑话!”乔行简脸露愠色,“中原本是我朝疆土,归我大宋,天经地义,何谈贵国割让?”
    “那贵朝何不北复中原?”郝和尚讥讽道,“郝某乃粗人,也知有诗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休得胡言!”乔行简好不容易才让自己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郝和尚此话正击中他的软肋,大宋朝廷不是没有试图光复中原,只不过到头来一败涂地,反而雪上加霜。
    “小使孟浪了!”郝和尚见乔行简的脸色极差,“若是贵朝愿让一步,在下以为任何事都可以商量。”
    “你这是何意?”
    “比如说,贵国将出兵兵力增至二十万,**攻取唐、邓、钧都州,又比如说贵国放弃蔡州。或,两国合攻汴梁,先入得之!如此等等!”郝和尚道,他不忘申明立场,“这都是小使一己看法,未得吾王授意。若是贵朝以为这些都可以考虑,待小使回朝,必会向吾王禀报,全凭吾王圣断。”
    “唔,这也可以考虑。”乔行简面上闪现一丝喜色,点头道,“不如这样,使先不要急着回国。待乔某向吾皇禀报,并与朝中大臣商议之后,再予答复,如何?”
    “如此甚好!”郝和尚道,“只盼贵朝不要太过苛刻,要知箭在弦上不得不。烦劳国公!”
    乔行简毕竟是垂暮之年,多说了几句话,精神就不大好。郝和尚只得起身告辞。
    皇帝赵昀此时刚好处理完奏折,他最宠爱的贾贵妃正陪着他在御花园中游玩。
    赵昀今年三十五岁,正值壮年,身康体健,而大权在握更是让他权威日甚一日,只是偶尔边关与朝廷中的麻烦事让他伤神。今天他又是刚处理完国家大事,贾贵妃体贴入微,陪着他在御花园中散心,有美人相伴,令他身心愉悦。
    “陛下对臣妾之弟的隆恩真是过了,他对朝廷并未立下大功,何必给他涨俸禄呢?”贾贵妃紧挨着赵昀,将一瓣桔子塞入赵昀地口中。
    “唔?”赵昀觉得美人手中的桔子特别甜,笑着道,“爱妃这话令朕费解,别人要是自己的弟弟得到朕的赏赐,一定会很高兴,爱妃却是百般阻挠。”
    “臣妾只是想,似道乃外戚,外戚本就享受朝廷优待。臣妾不想让别人指着似道的后背说,他是沾着皇亲的缘故。”贾贵妃微皱着柳眉,令赵昀怜惜不已。
    赵昀将贾贵妃的玉手握在手中,高兴地说道:“爱妃真是贤妻也!不过,别人都说贾似道才华横溢,朕可不会让有材之人埋没了。贾似道,朕必有大用!”
    贾贵妃脸上透着喜色,盈盈一拜道:“臣妾代弟,拜谢陛下隆恩!”
    “爱妃平身!”赵昀颌道。
    正说话间,有内侍来报,说乔行简请求召见。
    赵昀脸上的惬意立刻消失了,暗怪乔行简真会找时候。
第五十二章 杭州与汴梁㈤

       
    “益国公。~~梦想文学网~~朕总觉得其中必有奸情!”
    赵昀听完乔行简的叙述。仍然有些疑惑地说道。八年前赵诚给他的印象深刻。这印象随着对方的威势一年年的加深。每当处理与秦国的奏折。或者与臣子谈论有关秦国的军国大事时。赵昀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对方的形象来。
    秦王赵诚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个谦谦君子的印象。以为外邦当中也有读圣贤书的人。然而人真不可貌像。正所谓“王莽未篡谦恭时”。赵昀做梦也没想到。对方能够一举而起。并且威势令如今的自己心忧。
    “陛下这怕是多虑了吧?”乔行简躬身说道。他与赵昀两人坐在卸花园中的凉亭下。赵昀今日只是身着便装。少了一些威势。却多了几份亲和之感。
    “秦主两派使者而来。去年、前年又曾数次给朕修国书。说要与我大宋国联兵灭金。每每言辞恳切。可见其殷勤至极。”赵昀道。“朕在民间时。曾听人常言道。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
    乔行简为之一愣。自家皇帝所评说的。并不令他意外。满朝文武大臣并非无智。也都仔细计较过此种大事。可是不联兵又能怎样?坐视金国灭亡。或者与金国死仇结盟?
    “既然秦王言辞恳切。我朝若是拒绝。老臣恐将来不仅一无所得。却招惹秦国不满。须知秦国一旦占据中原。我朝若再北上。光复故都旧疆。那就是主动挑战。”乔行简奏道。又补充道。“但宣和年间之旧事亦不可不防。故朝臣们皆有计较。均言要小心提防秦国。淮东赵葵、京西史嵩之等边帅亦曾上表。我军若是能北上驻扎。可以得数州外篱之地。又有淮水、汉水阻隔。及襄阳稳固边防。以抵御秦军自正北南下。”
    他说的正是大宋君臣们所烦恼的问题。而秦国正是抓住他们的心理。
    “哼!”赵昀脸色微愠。“自秦国崛起。我朝与秦国交往。每次都是如此被动。欲壑难填。秦主总是商贾嘴脸。不知下次他又会提出何等要求。”
    赵昀如此想。也是很自然。秦王赵诚在宋国身上占了不少便宜。他反蒙自立前要宋国设榷场。以战马相诱。让宋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擒了察合台。既以此邀功。还与金国串通一气。又从宋国换来二百万两白银。甚至征辽东。又用号称是徽、钦二帝地遗骨换了大笔的酬劳。
    现在倒好。又用光复中原的借口。要自己出兵。自己却不能不答应。朝野均有如此的想法。赵昀一想到此处。就感觉有些郁闷。仿佛自己的弱点总能被对方抓住。尤其是赵昀在史弥远死后。大权在握。也很想做出一番丰功伟绩来。臣子们上表要收复“三京”。让他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乔行简也感到郁闷。只得耐心地说道:“秦国虽然国势向上。兵马众多。气焰嚣张。咄咄逼人。然而秦国朝廷向来对我朝尊敬有加。我朝却无法从礼仪上指摘一二。莫之奈何!”
    “那依老国公之意。…==梦想文学网==…我朝若是首先拿下汴梁。可能守住?”赵昀问道。“我朝虽然欲复中原。但对秦国还是不可不防。”
    “这个老臣却不知。陛下不如问边防帅臣。”乔行简不敢拍着胸脯保证。只得拿边将们来搪塞。这正符合乔行简的风格。做事常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乔行简的回奏令赵昀有些愤怒。但他念及乔行简在朝野的威望。又是个忠诚老臣。只得压住心中的怒火:“传朕诏令。令边臣上书言事十条。朕必择善而用之。至于与秦国联兵之事。令政事堂、枢密与礼部继续与秦使商议。毋令秦国心生不满。”赵昀又接着道。“我朝万万不可太早应承。礼部优待秦使。礼送出境。待秦使下次再来我临安时。再作计较。”
    “遵旨!”乔行简躬身应道。
    当他再一次抬起头来。赵昀已经离开了。在假山那一头地回廊下。贾贵妃正在那里向着奔来的赵昀拜迎。在史弥远死后。乔行简对赵昀还是相当满意的。只是后宫之中。赵昀在贾贵妃身上花的精力过多让他有些不满。
    宋国皇帝赵昀虽然心忧军国大事。也算是日理万机。但是还有暇与内宫中地美人共渡良宵。虽然好色了一些。可是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却是度日如年。
    汴梁城。皇宫。
    身材肥胖的完颜守绪端坐在御案前。用朱笔批阅着如山的奏折。边批阅边破口大骂。如山的奏折当中。不是要粮的。就是要钱地。要么就是告状申冤的。还有要官地。
    这个皇位本不应是他当的。宣宗有三子。太子守忠早死。其子被立为皇太孙。可是天不如愿不久也死掉。宣宗皇帝另两个儿子。一个是完颜守纯。一个就是他完颜守绪。宣宗宠爱王氏两姐妹。一个是王淑妃。一个是王皇后。其中王淑妃是完颜守绪的生母。自幼为王皇后所养。嫡长子一脉已绝。按“立嫡不以长。立长不以贤”的皇家传统。自然应立守纯;但王皇后有宠在身。故而完颜守绪被立为皇太子。宣宗驾崩的那天晚上。内侍秘不发丧。完颜守纯被故意锁在旁室。直到完颜守绪即位后。才被放了出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完颜守绪常常如此想道。这正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