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天之下-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儿人会如此消极。
    他想对了。当安西军填出一个数丈的通道后,城头上射出一支火箭,紧接着是无数的火箭。没有射中安西军中任何一人,因为守军的火箭射的是第二道壕沟,那里面灌着都是油脂、皮毛和油毡。
    “不好,快撤!”萧不离呼喊着。
    熊熊大火腾空而起,烈焰和浓烟弥漫着两条壕沟之间,冲锋在前地安西军撤退不及,拥挤在狭窄的通道上,被烈火炙烤着。紧接着城头上跃出无数的黑点,那黑点分明是从城内投出的石弹,两道壕沟之间正好是石弹的攻击范围。
    冒着火舌的烈焰似乎将空气燃着。
    黑色有毒的浓烟几乎让人双眼失明。
    石弹怒吼着将安西军攻城的士卒砸成碎片。
    惶恐地安西军拥挤着往后退,慌不择路地士卒摔下还未掩合的壕沟,被壕沟内地竖立的尖刺刺穿,呜呼哀哉。
    陈大的两腿在发抖,作为中兴府一位屠户之独子,不久前还是一介平民。因为在去年冬至节的箭术比赛脱颖而出,授了一个什长的职位,根本还称不上是武官,只不过是另外九个人的头而已。战场之上亲眼所见的残酷远比昔日他听到无数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更加让他刻骨铭心。
    陈大作为一名神箭手,迄今为止没有射出一支箭。
    萧不离面色沉静,将攻城的几营步军撤到后阵,命令加快填平壕沟的工作,开辟出一条足够全军施展的通道来,这次四面八方同时施展,试探着城内投石机的布署情况。
    畏兀儿人在城头上密切注视着安西军的动向,疲于奔命地移动着数量并不足够的投石机。一天一夜,在安西军大部人马的努力下。第一道壕沟成了通途大道,安西军终于可以用得上自己的重武器。
    这一次萧不离用上了回回炮,这其实也是一种投石机,在葱岭以西地国家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重物杠杆式的投石机,其威力要远比东方的投石机大得多也有效得多,用力较省而射程要比普通投石机要远得多。回回炮高大的身影,威风凛凛地屹立在料峭春风中,让城头的守军瞠目结舌。
    “放、放!”回回炮开炮了。
    巨大的石弹腾云驾雾。带着啸音直奔城头而去,砸中城墙,墙体立刻向里凹陷一大片,砸中地面。则陷地七尺。城下的安西军在工兵的掩护下,推着车子,将沙石泻入沟中。城头冒着石雨还击着,守军感觉脚下地城墙一次又一次在颤抖,双耳尽是石弹与墙体撞击时的轰鸣声。
    工兵团的参军们根据守军的还击密集程度。飞快地计算着城内大致地防守,指挥着工兵将数十颗石弹集中射入城内东南隅。
    风云激荡,惊雷不止。
    一波又一波石弹准确地砸中守军的投石机的所在,砸烂了数十辆投石车,也将数百位操着投石车的守军砸成碎肉。从天而降的灾难让车旁地守军乱荒而逃,呼喊声着逃奔着。从城内投出的石弹嘎然而止,安西军的压力大减。
    守军趴在城垛上的射击孔,玩命地往下射箭。
    “油弹攻击!”萧不离再令。
    石弹稍停,回回炮上装上了油弹。黑色的陶罐上露着长长的引线,工兵用火把点燃,不待都尉武官们命令,小卒们恐惧地将油弹投出,将祸害投了出去。装满黑色石油的陶罐砸在城头,立时爆烈,将油液粘到了所有的物什之上,城头立刻成了一片火海,守军徒劳地灭着火,被幸被砸个正着的。惨叫着跳下城头,挣扎着死去。而弩炮又一次攻击了。弩炮不分多寡地往城头上射出如长矛一般地箭矢,串起数人,仍余力未衰,连着死者落到城内。
    城头城内成了阿鼻地狱,黑色的烟幕从城内升起。
    萧不离抓住战机,立刻命令攀城。
    数十架云梯被推了过来,前端还特别设有用铁皮包裹的保护屋。以防来自两翼的攻击。
    弓弩手半跪在云梯的四周。张着强弩往城头眼着城头不时还击的守军。
    包裹着铜头的冲车被士卒推着,狠狠地撞击着城门。一时间地动山摇。守军早已经融化铁器,用铁水将城门浇铸在一起,坚固无比。
    城头不堪示弱,失败只有被屠的危险,纷纷冒着箭、石往下抛着圆木与石块、热油,阻止安西军向城边靠近。城下弥漫着血腥与**被炙烤而发出的令人恶心的气味,墙体上或黑或红斑斓色彩,令人触目惊心。呼喊着、奔跑声,石木坠地地巨响声,士卒惨叫声,杂乱在一起。
    陈大终于有了施展自己箭术的机会,一位守军举着一盆热油,便要往下倾倒。在弩弓手还未反应过来,他扬手一箭,正中那守军咽喉,被射中之人手中的滚热的油飞起一道弧线,在城头上四溅开来,碰着了火星立刻又成了一片火海。正猫在云梯上的安西军趁机登上了城头,用手中的长刀开辟出了一段立足点。紧跟其后的安西军纷纷跃上城头,扩大着战果。
    “好!”萧不离就站在城头下,见到眼前的一慕,亲口称赞道。
    “咣!”城门不堪安西军连番重击,终于连着砖石将整个城门撞倒在地,灰尘四起沙石如雨笼罩住攻门地士卒,被掉下地砖石砸中,鲜血在落满尘土的脸上显得极其狰狞。城头失守,城门被破,守军地斗志立刻涣散,安西军步军长刀队上前,将窝在城门口少量负隅顽抗的敌军清理干净,立刻分守两边,让出通道来,骑军怒马狂奔而入。
    入得城来的安西军骑军在城内来回飞奔,驱赶着守军、官吏和贵族四处奔逃,重甲骑军一往无前地冲向了试图阻止的守军,将毫无斗志守军冲得四零八落,马背上的士卒高举着长刀,尽情地收割着生命,城中血流成河,成了一面倒的屠杀。
    所到之处无所抵挡,步军紧跟着入城,逐屋逐舍地搜索着不肯放下兵器的守军。陈大也带着自己的什队,跟在长官的身后在城内策马狂奔,守军慌不择路,被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从一座寺庙逃到另一个寺庙,终免不了被砍杀的下场。陈大连砍了数个对手,这种面对面厮杀的感觉远比他用弓箭远距离射杀对手更要让他觉得血腥,只有将对手砍倒在地,他才觉得安全。
    免不了的,总会有无辜之人死于乱军之中,也总会有人脱下身上的铠甲混在面如土色的平民百姓当中试图保命。军法官们在城中巡视着,甄别着可疑之人,偶尔有人被从人群中找出来,当场砍了头,成了军法官们的战利品,剩下的人纷纷跪倒在地哀号乞命。
    安西军在伊州城中折腾了两个时辰,才停住手脚,官库和贵人家中的粮食、金银、布帛和美酒堆集如山,他们都成了安西军的战利品。
    上官的奖赏就是从此处来的,那些很有经验的参军及尉官们已经在着手检视着战利品的额数,根本就不管自己身上仍在流血的伤口。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小说,欣赏最新文学章节请访问:wap。qixinge。 



第三十五章 秦王的怒火㈡

           鸡鸣出阳关,暮饮楼兰下。七星阁手打 。qixinG ge。。
    平生多豪气,万里觅封侯。
    少时破万卷,刀箭犹未血。
    不羡霍冠军,只慕班定远。
    饮马河自遥远阴山下的焉耆大湖西部溢出,出铁门关南下,一路上经过千里沙碛,注入蒲昌海,令人出奇的是此河向无旁支,一往无前地奔向烟波浩瀚的蒲昌海。传说中,后汉时的定远侯班超曾在此河饮马,因而得名。
    那班超本家境贫寒,依靠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班超每日伏案挥毫,常辍业投笔而叹:“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没有人相信这个穷小子会能封侯,更不会相信他能干出一番功业来,于是竟相讥讽他。班超于是找人看相,相者说:“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相者这话不可相信,但却给了班超自信心,所以最终成了定远侯。
    大秦国华阴伯、神策军统领郭侃不知道所谓“燕颔虎颈”是个什么模样,但他认为自己比班超幸运多了,他不仅有爵在身,还有身后一千精挑细选的部下。他横刀立马的地方正是后汉时鄯善国的所在,在前汉时这里叫做楼兰,班超曾在此“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蒲昌海处于沙漠最低地之中,它的南边是连绵大川,《史记》中记为“南山”,千百年前张骞也曾此地经过。这里是丝绸之路的南道,隔着广袤的沙漠和戈壁滩,阴山(天山)南麓下是这条著名商路的中道。
    秦王赵诚在泰安二年地春天发动了对西域南道的攻势。此前他命安西部攻伊州。并非是想征服畏兀儿,而是吸引着畏兀儿人的全部注意力,意在趁机打通南道,通往撒马儿干、呼罗珊等等葱岭以西地方,避开畏兀人的聚居区与蒙古人控制得力的西辽故地。
    赵诚交这个任务交给了西壁辉与郭侃,以西壁辉为招讨使,郭侃为先锋官。西出阳关,即使是关山度若飞,也无法一日即到楼兰,郭侃率神策军早出发七日。一千人冒着初春的严寒与路途的艰难,才抵达这里。后方西壁辉率三千骑兵主力循着神策军留下的驻点,紧跟在后。赵诚特意选择这个春季对这片最隐秘地区进行突袭,因为这个季节既没有冬季的严寒,也没有夏天的酷暑,冬雪初融可以让人马得到饮水,这支军队甚至为了准备征讨,换上了本地出地战马和骆驼。(七星阁 手打 。qixingge。)**J首发**以适应这里的气候与地形。
    蒲昌海虽仍宽阔,但它已经不复汉时地丰盈。楼兰也曾是一片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林带茂盛,林舍毗连,田园阡陌,牧场绿茵,然今天不过是一片残亘断壁。裸露的地面上,赤红色的风化在风沙中静默,在夕阳下闪耀着红晕,粗大的胡杨树东倒西歪地在有水的地方顽强地生长着,抵抗着严寒、风沙和干渴。
    胡杨无疑是沙漠戈壁中最顽强的一种树木。相传它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