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世昌率领着吉野舰向预定海域出发,很快就到达了指定的地点,随即,向模拟的靶位发射了一枚训练弹,落在了许可半径之内。
那架WR…11战术无人机很快拍摄下弹着点的位置,通过WR…30的中继数据链将弹着点,吉野舰的速度,标靶的想定速度等信息传回北京舰,北京舰上的人员利用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计算出火炮需要调整的角度,并传回吉野舰,吉野舰迅速根据新得到的数据,调整火炮位置,新的一发炮弹更加精确的命中靶心。
这次演练圆满结束了。
无人机为海军炮火校射看似很成功,不过林远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是一艘军舰,如果在海战中,我方有多艘军舰,那么战场上就会有多个弹着点,如何在这么多弹着点中准确发现是哪一艘军舰产生的,看起来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海战的过程中,战场局势瞬息万变,而且很有可能在海战一开始就陷入乱战,这样一来,就更加难以精确指示目标了,林远默默地想着。
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跳入了脑海,那就是一但和英国人开战,就不可能从英国人那里买到煤了,现在用的煤可都是从英国买的。
正在这时,李凯从照片上发现了什么,他指着一个目标说:“这里怎么又有了一艘军舰?”
林远问:“这是一艘什么军舰?”
李凯说:“我也不清楚,我对这个时代的军舰也不是很熟悉,不过看起来这艘军舰要比桥立舰小得多,而且,这艘船似乎还在使用风帆为动力。”
林远问:“这艘军舰距离我们有多远?”
李凯说:“距离我们不超过二十海里。”
林远问:“只有这一艘?”
李凯又仔细看了看图,说:“这艘船似乎在追赶前面的一艘船。”
林远点点头,命令那架WR…11型无人机飞赴军舰所在海域,同时命令邓世昌所在的吉野舰向目标海域移动。
很快无人机传回了更加清晰的图像,一艘军舰,赫然在追赶一艘民船!
由于海面上风比较小,所以两艘以风帆为动力的船行驶的速度都很慢,吉野舰以20节的航速向着两艘船行进,半个小时之后,从吉野舰的观测设备中已经能够看到两艘舰船了。
站在舰桥上的邓世昌举起手中的望远镜,邓世昌刚刚拿到这部望远镜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部望远镜与自己之前用过的不同,首先,这是一部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双筒望远镜,镜头上好像有一层发暗的膜。
他不知道的是,那层膜可不简单,它的出现时间要等到20世纪,由于直射的光线会破坏望远镜中呈现的影像,为了增强视觉影像,镜片及棱镜需要镀上一层偏光膜,而军用望远镜通常会在所有光学表面都镀上多层膜以使图像效果达到最佳。
邓世昌首先观察那艘没有火炮的民船,只见民船上面并没有悬挂国旗的一类标志物,不过那些梳着辫子,脑门剃得锃亮的人让他明白,这是一艘来自大清的船只。舰上的人正挥舞着铲子,把船舱里面装的煤扔进大海,邓世昌明白,这是想要尽量减少船自身的重量,以提高行驶速度。
他又观察那艘带着火炮的军舰,他首先看到的是遍布船上的绳子,这并不奇怪,风帆为动力的战舰,它的帆需要很多绳子来固定。风帆时代的战舰,火炮通常布置在舷侧,这艘战舰是舰首方向对准民船追击,所以这艘战舰在追击的时候并没有开炮,那艘民船这才逃过一劫。
这艘船会是海盗的船吗?他想着,可是没听说过东海这里的海盗能装备这么先进的船啊!他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艘军舰,发现上面既有金发碧眼的洋人,又有黑眼睛黑头发的亚洲人,再看军舰上面的国旗,主体是红黄两色,在旗帜的中央靠左边的位置,有一个复杂的图案!
尽管他不认识那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意思,可是他从形状上认出来,这是一艘西班牙的军舰!此时的西班牙海军早就没有了当年无敌舰队的那种风光,这艘军舰能来自哪里,不可能千里迢迢地从西班牙跑过来,就为了追一艘民船!所以邓世昌判定,这艘军舰来自菲律宾!这个时候的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邓世昌把消息传回北京舰,北京舰随即命令,对那艘民船实施解救。
风帆动力的军舰在机动性上远远不是蒸汽动力军舰的对手,很快,吉野舰就强占了有利阵位,首先发射了一枚训练弹以作为警示,那艘军舰见了吉野舰,毫不迟疑地转身逃跑了。
那艘民船跟随吉野舰返回港口,船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一见到邓世昌几乎都跪下了,说道:“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我们大清的兄弟。”
邓世昌从台湾到琉球这件事,被清廷秘而不宣,对外只说是“邓世昌因为急病身亡”,林远已经秘密命令在北京的张华,把邓世昌的家人运送到琉球。
所以邓世昌并没有说自己的真实身份,那个船长自称姓刘,单名一个浩字,然后说:“我们是来自台湾的商船,运煤的,这菲律宾的船总欺负我们,不光是我们商船,甚至是渔船他们都不放过,抢我们的货,有时候还会杀我们的人!今天要不是遇见你们,我们真是凶多吉少了!”
林远听见了“煤”这个词,不由得心里一动,说:“你们以后给我们运煤吧,我们绝不少你们的工钱,而且,我们还会出军舰保护你们!”
刘浩一听,顿时拍着胸脯保证说:“恩公您放心,以后我们给你们运煤,不收钱!这一船的煤还剩下一些,您先收着。”
林远考虑到舰队现在的的确确是缺少煤,所以也没有客气,就把煤收下了。
等这件事过去,邓世昌就向林远提议:我们的军舰不应该再叫原来日本人的舰名了,我们应该重新给它们起名字!
林远点点头,说:“您这个想法很好,这件事情就交给您去办吧。”
林远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立刻找到刘浩,问道:“你们那除了煤矿,还有别的矿产吗?”
刘浩一愣,问:“别的矿产是什么?”
林远想了想,问:“那你们那里有没有外国人在山附近要开矿?”
刘浩想了想说:“您还别说,还真有一个地方,外国人都在那里经营好久了!”
第077章战争爆发
林远听了刘浩的话,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从台湾的矿藏情况中他知道,台湾拥有大量的煤,硫磺,铁矿,其中铁矿遍布在江河出海口地区,开采运送极为方便,台湾还拥有大量化学工业所必需的原材料,比如像白云石,蛇纹石等等,这些矿藏里面含有大量的化学工业所必需的镁,钙等元素。
林远的想法很好,借助刘浩,从台湾地区输送大量的化工原料来琉球,可是这个想法短期内很难实现了,因为,战争爆发了!
1894年12月20日,一支英国舰队到达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这支舰队由六艘君权级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组成,这样的舰队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洋舰队。
这支舰队到达珠江口之后的所作所为简直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翻版,英国舰队首先扣留了在珠江口的所有中国船只,并向虎门要塞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
虎门要塞位于广州东南水路里程120里处,是控制珠江进入伶仃洋的咽喉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明朝永乐年间就在此处筑垒驻军,清朝自康熙五十六年直到道光十四年,经过一百余年的经营,虎门要塞已经建成了拥有14处炮台,三道门户的重要防御要塞。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关天培在经营要塞的时候,为了阻止敌舰闯入珠江,威胁广州城,在珠江航道中布设了拦江铁索和埋植大木桩两道障碍,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这些铁链和木桩被英国舰队破坏,此后再也没有修复,而虎门要塞群的炮台却改进了要塞设计,重新添置了火炮。
一个历史学家说过:“每一场战争都足够写成一本鸿篇巨著。”的确,一场战争是由若干场战役和成百上千次战斗组成的,这里面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有很多,对于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战争之一,我们不妨暂时抛开那些足以写入史书的大人物,从两个小人物开始说起。
虎门要塞群有三道门户的防御体系,从伶仃洋入口向北,东有沙角山,西有大角山,夹岸对峙,各有一座炮台监视江面。但是海岸炮的射程只有1000米左右,可炮台之外的海面宽达3000多米,所以这两座炮台的火炮很难对来袭敌舰产生实质性的杀伤,所以这两座炮台改作了号令炮台,起预警作用。
浩浩荡荡的英国舰队抵近了虎门要塞群,君权级战列舰的四门343毫米主炮首先开炮,随后八艘装甲巡洋舰也开了炮,密集的炮火顿时覆盖了沙角山和大角山的炮台,炮台立刻发出准备战斗信号,让第二道和第三道门户的炮台做好准备。
从第一道门户沿江而上,有上下横档岛耸立于江中,岛以西的航道多暗礁,不便通行,只有东侧航道可供通行,在两侧各建有三座炮台,这便是第二道门户,孙江就是第二道门户中镇远炮台中的一名炮手。
鉴于英国驻华大使凯希尔在北京被刺,英国一再以战争相要挟,所以炮台要塞也加强了守备,每天都在宣称仗随时可能开打,可是孙江却觉得这仗啊,打不起来!
孙江想:“那个英国公使不是在北京被义和团的人杀死的吗?广州这又没有义和团,英国人要打也应该去北京打啊,来广州打个什么劲!”
今天一大早他就远远地听见了炮声,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很快他就看见了大角山炮台的号炮,所谓的号炮,就是用烟花改装的,尽管是在白天,也显得十分明亮。
最开始的虎门炮台是露天炮台,尽管四周有围墙,可是上面是没有顶的,所以火炮很容易锈蚀,在鸦片战争中,很多火炮因此失灵,后来重修炮台的时候吸取了这个教训,在炮台上面安装了一个顶,形成了一个堡垒一样的结构。
孙江从堡垒的观察口中望去,就看见五艘军舰向着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