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北洋巨擘-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他催动坐骑,向身后的大部队跑去,想与他的人马会合。一名印度士兵一跃而起,抓住了他的缰绳。藏族将军抽出左轮手枪,一枪打在了印度人的下巴上。

与此同时,藏军的大部队从后面跑过来接应先锋部队。

早已埋伏在阵地两侧的廓尔喀兵团及锡克兵团从侧翼用重武器向藏军射击。这个位置对于正面冲锋的藏军而言,就是大屠杀

马克沁重机是世界上第一种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机枪,是英籍美国人马克沁发明的。

马克沁机枪一诞生,立即在战场上显示出卓越的性能。

1893年,在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50名英军步兵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的猛烈进攻,结果战场上留下了3000具尸体。

1895年,在阿富汗奇特拉尔战役和苏丹战役中,英军使用的马克沁机枪也使进攻的敌人死伤累累。

1898年,苏丹的恩图曼之战,2万名伊斯兰教托钵僧被英国侵略军屠杀,估计有15000人倒在马克沁机枪的阵地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会战中,1916年7月1日,英军向德军发起冲锋,德军用马克沁重机枪向密集队形的英军进行猛烈持续的射击,英军一天之中伤亡了近6万人……

这是一场尚未开战,就能预知结果的战争,藏军指挥官以及那名喇嘛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十分钟之后,2000多名藏军便倒下了1500名,中世纪的军队在二十世纪残酷的兵器火力面前完败了。

剩下的几百名藏军还是由于麦克唐纳为了威慑西藏军民,有意的放掉这些人的。

英军取得胜利之后,继续向古鲁以北的江孜城继续挺进。

消息传到拉萨,十三世达赖和西藏贵族震惊之余,才认识到藏军与英军的差距,这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改变的,也不是画上几张鬼符就能取得胜利的。

1500名藏军啊,竟然连英军的一根毛都没有伤到,就这样牺牲了。

达赖毕竟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孩子,惊慌之中,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找他人商议。

由此就有了开始的一幕。

达赖身体轻轻一颤,苦涩万分的问道:“可怜那些英勇的士兵了,要不是当初我一力坚持,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宇妥噶伦劝说道:“孩子们的死也不是无用的,他们让我们见识到了英军的强悍,在中央政府派兵入藏这段时间内,我提议不要轻易与英国人正面交战,而是四面骚扰英军,迟滞他们的行动。”

“就这么办吧,希望大总统能不以为杵,接受我们的求援。”十三世达赖神情恍惚的说道。

2月9日,北京城热闹非凡,京中大小学堂正在按照希腊方面给的比赛项目,风风火火的挑选运动员。

叶之魁先是出现在国防军事大学号召军校生积极参与运动会挑选活动,尔后回到颐和园就让外务部与德国人和美国人以及荷兰人开始接洽,商议从他们的殖民地内,招募一批劳工(非洲人,印第安人,印尼土著),为占领日本之后作准备,要是非洲的猩猩适应日本的气候,叶之魁必定会出钱购买,运至日本,让它们和日本人一起生活。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中国政府正在尽全力往各大军区运输枪支弹药,而邓世昌领着海军舰队就没有停止过骚扰日本沿海城市,就像后世的美国海军对付巴拿马一样,似乎一直骚扰了好十几年,这个战术对付起失去海军的国家来说,无疑既划算又合理。

叶之魁坐在总统办公室内,笑意盎然的看着邓世昌传过来的电报,前天又攻击了那个城市,昨天又击沉了几艘日本船。

“大总统,驻藏大臣奎焕刚发来电报”杨度一脸郑重的急急走了进来。

叶之魁发下文件,说道:“哦,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杨度脸上表情十分复杂,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藏军与入侵英军于本月5日交上手。”

看杨度的表情,叶之魁大概猜到了藏军打了败仗。

“藏军损失1500余人,而英军只有寥寥几人受伤,西藏当局请求中央出兵。”杨度合上电报,脸上表情有些沉痛。

他虽然知道中央政府有意消耗西藏本土势力,不过看到这样的电报,心情也不是十分好受。

叶之魁愣了愣,他也没有料到藏军会如此大败。

“召开参谋会议”叶之魁看不出是什么心情的说道。

“是,大总统”杨度转身快速离去。

不久,参谋会议室内,便坐满了闻讯而来的各位将领如:屠夫,王士珍,杨士琦,周鼎臣、胡殿甲、杨慕时、姚良才、冯义和、邢长春等。

“相信各位都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叶之魁拿起电报,不慌不忙的说道。

见众人都一脸沉重的样子。

叶之魁继续说道:“事前叶某也没有料到藏军会如此不堪一击,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晚了,只有做好后续准备。”

王士珍眼光闪烁,淡淡的说道:“大总统,时机已经成熟,我同意向西藏出兵。”

即便现在出兵,抵达西藏也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随着英军的前进,达赖在西藏民众心中的威望将会更加削弱。

以王士珍的意思,他其实还想再拖一段时间,不过看叶之魁以及其他在座众位的样子,估计是没有可能了,只好见好就收,同意出兵。

叶之魁点点头,看向杨士琦道:“杏城你的意思呢?”

杨士琦是李鸿章举荐的人才,心计深沉,口舌乖巧,一般不轻易发表看法。

见叶之魁问到自己,杨士琦眼珠转了转,想道:如果与王士珍的说一样的话,不免让人看轻了自己。

“以在下之见,不如延缓一段时日,等到拉萨被英军占领,或是达赖出逃之后,再出兵也不迟。”杨士琦说完之后,轻轻瞥了一眼叶之魁,见他脸色依旧,便继续说道:“西藏贵族势力太过庞大,如今只是让他们稍稍损失而已,如果达赖逃跑,则威信尽丧,有助于中央政府控制西藏。”

王士珍暗自警惕的看了杨士琦一下,想不到此人如此心狠手辣。

叶之魁虽然砰然心动,却不愿意如此做,如果这么做了,与一般勾心斗角的军阀又何异,他相信,以中央政府如今的威势,会搞不定一个区区的西藏。

“杏城虽然言之有理,不过置西藏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还是有欠妥当的。”叶之魁先是赞了他一句,方才说出自己的意见。

杨士琦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叶之魁的注意,结果如何他根本就没有在意,对此也只是浅浅一笑,拍马道:“大总统一心为民,让属下甚是佩服。”

统一意见之后,参谋室内便商讨起出兵的各项事宜,最后决定西南军区的川兵入藏,任命军区司令吴大山为一军之统帅,朱猛等人为副统帅,即刻班师讨伐英军。

领兵人选确定之后,还要考虑到逐出英军后的一系列谈判以及藏政革新等事情。

这些就不是那些兵痞子能解决的了,而原驻藏大臣奎焕老朽一个,也不怎么合适,最后,叶之魁想到后世的张荫棠倒是在西藏做出了一翻成绩,现在的张荫棠是外务部的官员,就直接任命他为谈判大使得了,等入藏之后,再任命他为驻藏大臣。。

第二卷京师风云第二百八十九章叶之魁入南京

第二百八十九章叶之魁入南京

成都府大道上,战马嘶嘶,人声沸沸,时而夹杂着一些骂骂咧咧的声音。

泥坑的道路两旁是前来为自家子弟送行的四川民众。

黄沙百战穿金甲,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拉着自己儿子的手,有结婚没多久的小媳妇看着心上人悄然垂泪。

吴大山骑着高头大马,身后,是十多位手下,他裹了裹身上的军大衣,看着无限向前蔓延的队伍,满脸凝重,然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四川有好些个地方都已经开始下雪了,加上年节将近,实在不是出征的好时候,士兵有些怨言是在所难免的。

“雪飘西山峰头,旌旗漫卷难收,今日长剑出鞘,所向谁人能敌?”四川巡抚伍先生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拧着一个酒葫芦,带着十几名四川官员前来为吴大山饯行。

素来了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由于没有遭受军阀混战,伍先生又精明有才干,在他的治理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不但骚乱平息,而且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修铁路,办学校,开矿建厂,四川,欣欣向荣;民众,拍手称道。

吴大山尴尬的笑了笑,神情一肃,双手在左胸前虚拱道:“伍先生好兴致,可惜吴某粗人一个,不懂舞文弄墨。”

伍先生狠狠的灌上一口酒,然后抛给吴大山,笑道:“某祝吴将军旗开得胜,将英军赶出西藏。”

看着浩浩荡荡的川军部队,他不由感叹万千,这些人大多是他入川之后招募的新军,半年多的时间训练后,再混杂入一些从东北战场上调遣过来的老兵,已经有模有样。

吴大山乐呵呵的喝了一口,回道:“那是自然,吴某带着一万多精锐,早就等候多时,如果还不能击退英军,吴某也无脸再回中原了。”

伍先生瞥了一眼信心满满的吴大山,劝说道:“吴将军身负报仇之志前往西藏,某却希望你能够少杀一些英军。”

吴大山不解的问道:“为何?”

“活着的英国人比起死了的英国人更有价值。”伍先生淡淡的回道。

吴大山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将军,该起程了。”朱猛一拉缰绳上前,先是敬畏的对伍先生行了一礼,然后提醒吴大山道。

吴大山点点头对伍先生示意道:“还望先生多多支持。”

伍先生坐镇后方,川军的后勤就看他的了,由此,吴大山才如此说。

向前挥了挥手,伍先生露出一丝笑容道:“就算你吴大山打到印度,伍某也能确保枪支弹药粮饷不少你一分。”

“起兵”吴大山一拍马屁股,头也不回的纵马而走。

1896年2月12日,西南军区一万川军在吴大山的统领下,从成都府出发,向西藏进军。

“中央政府成立,凡有血气,同声鼓舞,今后民众之康乐可期,国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