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和曹操都是公元155年出生的,比刘备大六岁。如果单看孙坚的履历也许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要是对照同一时间的“使君与操”在干写什么,就能发现孙坚是多么的传奇。

16岁,县政府科员孙坚在乘船出行时目击了海盗们的分赃现场,少年孙坚展现出了过人的表演天赋,成功扮演了一位正在指挥军队进剿的军官角色。海盗们老远儿一看,被忽悠地扔下财宝撒腿儿就跑。孙坚紧接着又展现了他的格斗技巧,独自一人赶上前去,打死海盗一名。孙坚一举成名,被市里安排了城管大队代理大队长的职务。

17岁,孙坚招募了一千多名民兵,与正规军配合击溃反贼数万,正式成为朝廷命官,出任县丞(相当于副县长)。自此,凡是有父老乡亲去投奔他的,他都帮上一把,慷慨解囊。

同一时期的曹操还在学习《孙子兵法》,对不肯评价自己的评论家死缠烂打。同一时期的刘备则是和邻居家的小孩儿一起在大树底下过家家。

17…28岁,从扬州刺史部调到了徐州刺史部。孙坚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跋山涉水、跨过长江,所到之处甚有声望,但十一年过去还是一个副县长。那个年代搬一次家多么不容易,折腾了两回还不给升官儿,摆明了是在欺负人。孙坚没有背景,只能盼着什么时候有仗打就好了。

同一时期,高干子弟曹操纵然在官场上率性而为,又栽花又种刺儿的得罪了不少权贵,一度被罢官闲居,可在老爹的庇护下还是回到京城当上了议郎(皇家顾问),每天就是给皇帝挑挑毛病、提提意见,工作轻松待遇高。

刘备在著名学者卢植先生开设的私立学校里吊儿郎当地学习了几年儒学之后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遂决定发挥在织席贩履方面的特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自主创业者。史书记载刘备志趣高雅,没事儿就穿的人五人六去正规的娱乐场所听听音乐,玩玩狗马,足见刘备的手艺相当不错,这时已经是编织大王一类的成功个体户。

29岁,黄巾之乱爆发,孙刘曹三人都参与了镇压。事成之后,孙坚出任别部司马,也许、可能、大概算是升了官,因为别部司马这个职位和县丞一样还是比县令小。曹操出任济南国相(市长)。23岁的刘备当上了县尉(副县级公安局长),刚进入官场就与入职十二年的孙坚平级。但刘备没多久就搞起了捆绑加鞭打的行为艺术,将索贿的领导狂抽了两百多下之后弃官而去、带着刚认识的关羽、张飞亡命天涯。

31岁,孙坚参与平定了西北的叛军。在这次战斗中他看不惯非直属领导董卓对直属领导的傲慢态度,对董卓萌生出了一生都无法化解的仇恨。没想到这个态度反倒比他十几年的出生入死兢兢业业更有助于他的升迁。朝中大佬们对董卓多有不满,一看这个年轻人又能打又不爽董卓,二话不说就提拔他当了议郎。孙坚总算迈过了县处级这个坎儿。

32岁,由于爆发多处叛乱,孙坚被提拔为长沙太守。在太守的岗位上,孙坚没有满足于剿灭辖区内的反贼,不请自来地非要帮助本省和邻省的同行完成指标。朝廷顾不上追究他违反军纪越界征讨的过失,为了安抚这个猛人,授予其乌程侯的爵位。

这一年,曹操出于对朝廷的失望,装病回家乡过起了春夏读书、秋冬打猎的小日子。刘备几经波折,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好歹混上了孙坚担任过的尴尬职位——别部司马。

34岁,董卓入京独霸朝纲的消息传来。孙曹刘三人也都加入了反董阵营。曹操一马当先,被董卓部将徐荣暴打,在曹洪的保护下捡回了一条小命儿。

刘备和关羽、张飞在反董战役中没有任何作为。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都是罗贯中先生编的。

京城附近的各路诸侯忙着抢地盘,反倒是大老远从长沙出发的孙坚斩华雄、败吕布、逐董卓、攻入洛阳。

36岁,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援,无力独自追杀董卓的孙坚在攻打荆州时被刘表部将黄祖伏杀。遗体由侄子孙贲带回,安葬在吴郡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

这一年,曹操在袁绍、张邈、鲍信的大力支持和诸曹诸夏侯的努力下找到了霸业的起点,出任东郡太守,第二年当上了兖州刺史。

刘备在公孙瓒麾下升迁到平原国相,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很快,刘备就因为孔融找他帮忙而名扬天下。

以上是孙坚的履历,喜欢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朋友读到这里,得出孙坚比曹操刘备都猛的结论也就可以了。下面是笔者没事儿找抽非要抠历史的细节,从迷宫里找寻孙坚真实面貌的产物,如果缺乏耐心,烦请跳过。

第一个疑点:孙坚的经济问题。

曹操和刘备起兵时,都有明确的赞助商。但孙坚又是招募子弟兵又是帮助父老乡亲。他的弟弟孙静和长子孙策都是说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就拉起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孙家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孙坚在向吴小姐求婚时,吴家的长辈们嫌弃他“轻狡”,吴夫人怕得罪孙坚会给家里惹祸才同意下嫁。孙坚求婚的时间不详,但孙策出生时孙坚还只是一个县丞,吴夫人何至于怕到被迫下嫁?

据方诗铭先生考证,“轻狡”在当时是针对低级游侠的专用词汇,所谓低级游侠就是打家劫舍的强……啊不,绿林好汉。

那么孙坚在洛阳得到玉玺的经过就非常可疑了。吴国的官修史书上说因为孙坚祭祀了汉朝的宗庙,把董卓盗过的坟墓都重新填好,第二天就在城南的一口井上出现了五彩的云朵,士兵们看了都不敢打水赶紧向孙坚汇报。孙坚派人下井打捞,发现了传国玉玺,于是人们说这一定是十常侍之乱时掌玺官扔到井里的啊。

如果您也不想信什么汉室列祖列宗显灵以致出现什么五彩云朵,孙坚得到玉玺的方式就更倾向于另一种解释——孙坚在洛阳进行了比董卓还要彻底的“搜索”。

另外,孙坚明明是富春县人,却葬在曲阿县,这一点很不正常。曲阿是孙坚小舅子吴景的势力范围,也是孙坚女婿弘咨的家乡,如果不是出于风水学的考虑,是否孙坚在富春的仇家比较多,所以才需要另选一块罩得住的地方下葬呢?

第二个疑点:孙坚的安全保卫工作为什么这么差?

身先士卒可以使士气大振,但一般来说,主将身边少不了最精锐将士的层层保护,只要还有一个卫士就要保护领导周全。孙坚显然没有重视过对自己的安全保卫工作。在与痛揍过曹操的董卓军部将徐荣交战时,被包围了的孙坚为了逃命把自己平时戴着的红头巾戴在部将祖茂的头上吸引火力。祖茂靠装死神技躲过一劫,从此不知所踪。史书上也没见孙坚对祖茂的家人有任何表示。

《三国演义》里写成了祖茂主动要求吸引火力,为了掩护孙坚被华雄所杀,显然是为了掩盖孙坚尴尬的一面。

祖茂活了下来却没有再回到孙坚麾下,不知是路上出了意外还是因为失望。

替领导做替身这种事儿,在曹操、刘备那里都是手下主动献身,做领导的要是再推让几下,客气几句,也就成了你侬我侬,特煞情多的佳话。在孙坚这儿却弄得这么难看。而且上战场戴个那么扎眼的红头巾,很难不怀疑孙坚一开始是就打算一旦遇到危险就来这么一出啊。

孙坚之死,也许是因为祖茂的事迹让大伙心有余悸,没人愿意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了。

第三个疑点:孙坚的野心

孙坚与董卓交战前,先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以莫须有的罪名骗杀了他的上司——荆州刺史王睿,得到几万人的军队。第二件是骗杀同事——南阳太守张咨,补充了大量军需物资。

王睿的立场有些暧昧,但张咨可是最早加入反董阵营的诸侯之一,杀他显然无法用讨伐董卓的大义来解释。孙坚的所作所为难逃浑水摸鱼、趁乱割据的嫌疑。《三国志》提到的荆州籍人士共110人,其中26人支持曹操,67人支持刘备,只有17人与孙权合作,江东孙氏给荆州人留下的不良感官,当始于此。

董卓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袁术也来到了南阳,如果要占据荆州就会成为两大势力夹击的对象。孙坚只好与袁术合作,以替袁术做打手为代价,换来了豫州刺史、讨虏将军的官位和后勤保障的支持。

《三国演义》里孙坚之死是因为刘表受袁绍指使,截击孙坚。这也是为了维护孙坚的形象。实际上是孙坚主动攻打荆州,并且一路打到了刘表所在的襄阳城下。

孙坚的个人野心肯定是有的,不然也不会私藏玉玺。可是在当时,只要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谁没有个人野心?相对于许多世受国恩的军阀,孙坚也说不上欠汉室什么。更重要的是,董卓曾经向孙坚开出过结亲、给地盘儿的优厚条件,孙坚无视这一巨大诱惑,孤军深入与战斗力极强且人数众多的董卓军死磕。

综上,孙坚有着明显的缺点和污点,但他的作战能力在当时首屈一指,选定了盟友之后也没有因为利益而动摇,比起很多同行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孙坚不是传统上认为的忠烈之士,而是一个“教父”式的人物——威严而狡猾、锄强扶弱又打家劫舍、干了很多不光彩的勾当但又誓死捍卫自己的原则,死得不明不白却也死得其所。

他人做官却做贼,孙坚做贼却做官。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孙策(175…200),字伯符。孙坚长子,公元2世纪最猛的70后,东吴帝国奠基人。

总角之好

9岁的孙策因为父亲要出差讨伐黄巾军的关系,一家人都搬到了扬州首府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东北)。孙策十几岁就开始走访寿春的社会名流,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社交达人。孙策的儒学素养最多算是一般,名士们与他结交显然不是为了交流学问。笔者认为孙策能够广交朋友免不了要借助他老爹来路不明的巨额财产。当然,如果你非要认为他就是凭爆表的颜值和诙谐的口才我也没办法,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