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制就抵制呗,偏偏说今后的海贸要改航线,不去倭国,去吕宋吕宋那破地方,女人长得都跟猴子似的,这叫本少爷怎么……都是你这杀才,要不是你胆小,今年把事情做好,那咱们王家就是江南独一份了。”
“……”对这个酒囊饭袋的二少爷,王海实在是无语,而这时消息已经传开,四周叹息声响成了一片。
今天来的江南世家很多,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入内,那些资格不够的也只好在外间等候,谁知却等到这么个决议。福建人固然不喜欢江南人去吕宋,可江南的海商又何尝喜欢去吕宋?
一来路远,二来去南洋的商路拓展不足,单是一个吕宋,市场实在太小了点,盈利也照倭国差了许多。
一时间,谢府门外也是怨声载道。
锄奸,锄奸,一晃就是两年了,结果对头没伤到分毫,自家反是损失惨重,这又是何苦来由呢?想到以王海为首的掌柜们带回来的消息,不少人都有些心动,眼神中也是带了点异样。
“二少爷,其实这事儿也不是无法可想。”王海见状,却是有了新的主意,他压低了声音,一副煞有其事的样子。
“嗯?你有办法?快说,若是真的有效,本少爷就饶了你这一遭。”王尧大喜,连忙追问。
“回禀二少爷,其实那个瘟神不是那么不讲理的,只要……”王海把马昂交待的海贸新政又重复了一遍,然后解释道:“以往要是在海上遇到大股的海盗,咱们多半也是个破财免灾的路子,和瘟神那边也没多大区别……”
“嗯,这话倒也在理。”人有欲望,就会有所倾向,比起完全不能去,交买路钱也不是完全没法让人接受的办法,“不过,大哥那边……”
想到刚才的争执,王尧又皱起了眉头,他这个二少爷虽然威风,可家中大事终究是做不得主的。
“二少爷,咱们王家又不止一两个商队?无非就是货物的问题,其实这也不难……”王海蛊惑道:“虽然茶叶、瓷器的销路更好,您也弄不到这些货色,可实际上,倭国还缺粮食,运粮食过去,一样能卖个好价钱。”
“海贸卖粮?这能行?”即便平时不理正事,可王尧还是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二少,小的哪敢骗您啊?您是不知道,倭国那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金银和女人,咱们江南的大米要是运过去,虽说不能换来等量的银子,可其实也相去不远了……您是不知道,倭国的那个天皇,现在都吃不上白米饭,偶尔吃上一碗,那都是要热泪盈眶的”
“真的啊……”王尧目瞪口呆,倭国穷他是知道的,只是没仔细打听过,哪想到会穷到这种匪夷所思的地步呢?可见了王海笃定的神色,他倒也信了七成。
“粮食倒是好办,虽然家里的大事本少爷插不上手,这点小事倒是无妨,船队那边有你在我也放心,只不过事情要是被大哥发现了,那……”
王尧不但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他的勇气也一并消失了,跟他大哥吵架的时候虽然气势汹汹的,可实际上却也是色厉内荏的主儿,想到后果,他也有些迟疑。
“二少爷,有道是法不责众,你看看周围……”王海往四下里指指,“大伙儿心里都不平着呢,小的这次回来,在各家掌柜那边,也算是有了点威望,而您和各家的公子,也多有交好的,而少爷们手头多半也都有些紧张,嘿嘿,您想啊,这事难道不是顺理成章么?”
“你是说……”王尧眼睛一亮。
“可不是么,二少爷,只要您办成了这件事,咱们王家来年的盈利肯定多,而且您想想,谢家压,咱们王家却是引导大伙儿赚钱,这一里一外,咱们王家在江南的威望……谢老头这个大学士已经过时了,咱家老爷才是如今的阁老,凭什么他谢家领袖江南啊?”
“对,对”王尧越听越是心痒难挠,连连点头应声。
“您办成这件大事,然后夫人再和老爷那么一说,这王家的家主之位……”王海又丢出了一个诱饵。
“好,好,就这么办了,王海,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去做,不要辜负本少爷的信任。”
“遵命。”王海满脸堆笑,躬身应是。
等他再转过身时,脸上的笑容却不见了,代之的是一副凝重的神情,想到让谢迁等人欣喜若狂的那个消息,他在心里长叹一声:侯爷,小的能做的只有这些了,您吉人天相,一定要渡过这场难关啊
正文第499章民先富,国方强
第499章民先富,国方强
尽管正在大开发之中,辽东依然是个相对闭塞的地方,这一点是由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并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
所以,虽然谢宏回航的事情震动京畿,进而更是波及天下,可在辽东这里,除了个别人之外,却没有引起任何反应。
除了地理条件以外,也与辽东人无暇旁观有关,如今,对辽东这片黑土地的开发已然卓见成效,辽东军民的心思也全都放在了地里,因为这才是辽东的希望所在。
辽南本就是屯田的重点。这里不但开始的早,而且参与人员也相对得力,所以开发的也比较彻底,正德二年新开垦的荒地中,至少有一半属于辽南。
而金州则更是了得。如今的金州,除了旅顺港一带的所谓工业区之外,再也见不到半点荒地了,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远远望过去,仿佛就能闻到麦苗和稻穗的芳香。
赵剩,呃,现在他已经改名为赵胜了,这还是在书童大人,呃,不,应该说是侯爷离开旅顺之前,为他改的名字。身为屯田千户,赵剩这个名字显然有些不合时宜,而改过的那个名字,据说还是历史上某个大人物的,胜字的兆头显然也更好。
当然,赵胜并不在乎这些,侯爷让他感激涕零的地方太多,区区一个名字又能算得了什么?
原本他和辽东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侯爷一直在辽阳城中安坐,谁想到侯爷竟然亲身来了辽南,不但委托王大人倾听大家伙儿的意见,还亲手设计了新式农具,并且制订了垦荒令这样的善政,说是万家生佛也不为过啊。
想想也是,老人们传说的那些故事中,不都是这么个套路吗?圣明天子在朝,总会派遣贤明的大臣到民间微服私访,了解了百姓疾苦之后,就会施以仁政,让老弱有所养,耕者有其田。
赵胜清楚的记得,每次有老人讲故事的时候,都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大人小孩都是静悄悄的围在一旁,无论讲故事的,还是听故事的,眼神都是一样的热切。
对大伙儿来说,故事中所说的,就是终极梦想,是个遥不可及的美梦,幸福也只存在于沉浸于故事中的那一刹那,当故事结束后,日子还是和从前一样艰辛,抬头看时,前方依然是黑沉沉的,看不到一丝亮光。
所以,幸福的出现是那样的突然,让人始料未及。
赵胜至今还记得那个清晨,甚至连老刘头意味深长的那个眼神,都一直留存在他的脑海之中……在那天之后,一切都变了,日子骤然变得红火起来,身边的每一个人,眼睛里都饱含着满满的期冀。
自那一天之后,娘亲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有了充足的口粮,心情也是大好,老人家的身体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赵胜的干劲就更足了。
努力劳作,将来就能过上好日子,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工坊,又或是在船上,任你选择,每一条都是金光大道。
开垦出来的田地是自己的,几年后,甚至税赋都会降到三成这样低的程度,这样的仁政,怕是只有远古之时,三皇五帝那个时代才会有吧?
工坊收的虽然大多是有手艺的匠人,可是若是有年轻人有志于此,就算对手艺一窍不通,也能进去当个学徒。虽然学徒的工钱没有那些熟练的工匠高,可至少每个月也有一两银子,足以让一家人活的颇为滋润了。
更别提技术高了之后了,那些熟练工匠甚至匠师的待遇,说出来都能吓死个人,若是按照赵胜原本的生活水准,郭、杨那几位师傅只要拿一两个月的工钱出来,就够他用一辈子了。
而且,要是有天赋的话,还能被举荐进入各个学院,不单是在辽东,甚至可能会被送到京城去深造放在从前,大伙儿恐怕在梦里都想不到这样的好事,真是天大福分呐。
出海,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陌生的,辽东这里本也没有航海的风俗,所以,尽管水手和水兵的工钱也很高,可很多人还是望而祛步了。
不过这条路的前景也一样光明,不说别人,只看陆家那哥四个就知道了,日子变好了不用说,侯爷也对他们倚重得很。出海之前,四兄弟就已经都是船长了,听说以后还会进一步提升,有可能升任为舰队提督
说心里话,赵胜是很羡慕他们的,能跟在侯爷身边聆听教诲,只不过自己实在没有这方面的才能,羡慕也没用,只能是好好的做好手头的工作,来回报上天的恩赐,以及侯爷和皇上的仁慈了。
只要紧紧的跟随在侯爷身后,依照他的指引,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红火,赵胜对此坚信不疑,而且还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半年里,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了辽南,每到一处,除了辅佐地方施行新政,教授当地人使用新式农具,赵胜做的更多的,就是不停的宣扬着钦差大人伟大,当今天子的圣明,并且引导人们回想从前日子的艰难,和现今的红火做出对比。
事实本就摆在眼前,再有了他的现身说法,热情洋溢的他感染了很多人,得到了军民的配合之后,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也被排除了,新政得以顺利施行,赵胜实是功不可没,就连王大人都是这样说。
可赵胜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他仍然将心思全都放在了工作上,通过老人的讲授,他有一个朴实的有点傻的念头:圣天子可能几百年才出一个,如侯爷这样的贤臣,更是要上千年才出一个,不然为什么那些故事都是代代相传,从来没有改动呢?
自己和辽东百姓同时遇见两者,那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要是不珍惜,不但自己会后悔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