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也不回地朝着后堂走去。
这时在堂中这些张军所有将领们都是惊呆了,方才还是吴国的死对头恨不得杀了朱元璋,而现在却都是归附了吴廷,这以后吃饭喝水都是要看那些吴将的脸色。一众人原本辱骂的话语还没有说出来就是憋在了喉咙里,一时呛得众人咳嗽不已。
那张宣才不管众人的神色,他只是快步上前拿起了那桌子上的信件,摊平一瞧只见上头也确实是他父王的亲笔字迹。他没有兵权、也没有那个能力能去违抗心目中那道山岳,一见这命令已下虽然憋得脸上的青春痘都是通红起来,反复看过几遍确认无疑后也是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朝着外头走去。
一见这少主的神色,众将也是明白这消息是真实的了,之后在这堂前接连响起了叹气的声音,也没人再是大声说话,都纷纷退了出去。
张士信在堂后许久听不到了堂前的喧闹,知道那些将军已经是退出了堂去。这些逃散到杭州的精兵不但是精挑细选,就是那统兵的将军也是百里挑一给挑出来的。不但是要勇武,更为重要的那便是忠心,只有对张家的忠心。
实在是那些世家们对于江南的渗透得实在是太厉害了,不但是姑苏政界,就是这只管浴血杀敌的军中也都是有许多的世家弟子,而且还有许多人把持着统兵将军的位置。因为他们有钱,这高额饷银的大部分还是要他们来垫付的,所以张士诚也是很无奈,没有那魄力也没有办法把这些人都给剔除出去,这也就造成了发布命令时张军军中却是有不同声响传出的原因。
不管是迫于政治需要还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张士诚也是只有创建一支属于自己也完全忠于自己的军队,才是能够保证他自身的安全。几年来跟着那些世家不断争斗甚至是把他们都给赶出了姑苏,但也是消除不了这些人对于张军的影响,到现在这种情景足以证明张士诚的先见之明。
而之前左拼右凑的也是只弄出了这七万兵卒,张士诚一直把他们当宝贝一样对待,在粮饷充足从不短缺之下这些兵士也是争气地练成了一支铁血强军,就是面对着那些如狼似虎的吴军士卒战斗力也是不逞多让。
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军队,张士诚自然是宝贝得紧,就是那已经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伯升都不会给他碰一下,全部都是安心的交给了自己的心腹也是亲大哥的张士信。而在这姑苏城即将被攻破之际,张士诚也是没有顾忌自身的安全,反而是先把这些铁军给送了出去,伺机寻求以后东山再起的机会。
张士信也是知道这层意思,所以他带领着这七万的兵卒一路向南行进不断躲过吴军的围追堵截,到了这杭州府时全军也只剩下了五万余人。对于这些兵士,张士信还是很相信的,将领们都是忠于张士诚的,现在得知了大王已经投降朱元璋并把着统帅的大权也给了自己,他们也都会完全听命于自己。张士信相信自己一声军令不说要去攻伐方国珍,就是现在掉头去攻打李伯升他们也绝对不会迟疑一下。
心中肯定这些兵士的忠心,张士信现在却最是要考虑李伯升的想法,毕竟这人一直兼职为兵马大元帅,对于姑苏甚至整个江南各军都是有很强的统御能力。要是他不想听从大王的命令甚至是暗中得到了那些江南世家的资助,坚持要与朱元璋抗争到底,那士信也是拿他毫无办法。李伯升要再是与方国珍混在了一块,那现在的局势就要变得复杂无比了,就凭他这五万兵士面对那十多万的盟军肯定是非常吃力的。到最后也是只能拖延,等到韩汉忠的到来,到那时大帅的位置就会被他抢去,就算是打赢了胜仗那天下人记住的也是他韩汉忠,与自己张士信又有何干!有人说起来,那也只是一个无名下属小将罢了。
所以在张士信心中已经暗暗决定在吴军到来之前快速解决掉方国珍,只有这样他才是能最大限度的证明自己的能力。
……
建德府内,颌下一把黑白相间的髯须身子还算健壮的五十岁的老将李伯升在收到了那姑苏城中的来信后,他这一个上午就是站在窗口不断望向虚空之中的北方,吹着徐徐凉风飘洒起他的胡须也不知他在想着什么。这时在他身旁却是站立着一位中等身材却是全身隐秘在黑衣之中的亲信,在他低垂但又略有兴奋的神色之中似在等候着什么命令。
此时,在李伯升手上拿着两封书信,左手一封是来自姑苏大王的信件,要求他全力配合张士信攻伐方国珍。这样按部就班下来虽然攻打方国珍有很大的胜算,一旦掺和上了张士信,这建德府的两万兵士却都不是他能有所指挥的了,毕竟这张士信是亲王,他比着自己更有大义去统御这些步卒。
虽然李伯升心中知道张士诚已经是倒了,这底下的张军也都早已树倒猢狲散了,现在的情况这就要另投新主了。而他以往为丞相时做的决策又多是针对吴国的,杀死了许多的吴卒,他怕呲仇必报的朱元璋秋后算账,手中不握有一些士兵怎能让他心安?
至于紧攥在右手中的信件则是由那些江南世家们发来的,这些世家在东启城中粮草烧毁后朱元璋不理不睬的态度之中也是终于反应过来了。世家之中也不缺乏聪明机智的人,他们是知道吴王一旦平定了江南一定会对他们下手的。
但这大势已经是偏向吴国了,自江南的张士诚战败之后,细数这天下还能有谁能与强盛的朱元璋一战?汉国败了、元军败了,甚至是这天下诸侯一起组成的百万联盟军面对着这看似弱少的吴军也都是战败了。现下姑苏被破,就只剩下一个方国珍那又是能翻出个什么样的风浪来?
面对着越发强劲的吴国大军,这些江南世家终于是怕了,源源不断从着北方押运来的粮食已经填充进了江南,百姓们已经不再需要他们所发出的救济粮食,相比于知根知底的世家的统治这些平凡的百姓们在心中恨意的驱使下却都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新驻江南的吴王。而朱元璋要消灭他们的态势已经越发明显,军队已经在四处集结,原本那些几乎能够光明正大交易的违禁生意也大都被吴卒给查封了。
没了生意,没了钱财,他们也就没了那超然的地位。想到要在朱元璋高压的统治下做那些“顺民”,不但是原来那些生意不能做,甚至还要听从吴王的命令不断分割家族中的财产,把着这些民脂民膏都调拨还给江南百姓们。想到这,那些世家们便从心底发出一声怒吼:不!这些都是祖宗们世代积累下来的基业,凭什么分给那些什么都不知的百姓、只会为自己赚钱的奴仆?要是都给了他们,以后自己吃什么,子孙后代吃什么?
虽然心中不满,但是面对着朱元璋所部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军他们却是毫无办法。除了那死心随着沈万三投奔吴王的世家外,一众江南世家在唇亡齿寒之下还是由着钱宇暗中率领着结盟起来,虽然零散的一家、两家世族可能是完全不被放在吴王的眼里,可是江南这些大半的世家们组合起来就不是一个小势利了。
不说其中的那些从小培养的谋略之士和江南之中他们爬满的根须脉络,就说这聚攒起来的钱财就不是一个小数目,随随便便弄出来的钱粮就是能够支持住几十万大军连番征战的了。虽然他们有钱,但绝对的硬伤却是没兵,他们在把目光遥望江南时除了那方国珍可以选择之外,还是把着一封招揽书发送到了建德的李伯升手中。
身居张家朝廷高官多年的李伯升与着这些世家们打得交道也不在少数,对于双方早已是熟悉无比。这李伯升是有着大志向也是有大能力的人,不然有些性子柔弱的张士诚第一次面对吴国大军遭临大败后,再面对那些江南世家咄咄逼人的态势时也不会如此的强硬,因为他知道他有着忠心的李伯升,有这兵马大元帅的存在这些世家就是没有能力、也不怕他们发生大叛变。这没有兵权的叛乱,在乱世之中手攥大军的当权者看在眼里也还真是没有发怵过。
自天下大变以来李伯升从一个队官做起便是一直跟着张家四处征战。在南征北战之中,张家在江南所建立的强盛诸侯威势与着横跨江浙各地的宽大疆域也都是有着他的汗马功劳。可是这张士诚在朱元璋的强势打压下,不管左突右闯大兵却都是突围不出这江南地方。往北攻伐时怕后方被朱元璋与着方国珍联合偷袭,不管是向西向南扩充疆域那也是只有打败这同样地处江南的两大势利才行,因为他不管向着哪一方攻袭总是要防备着另外一方的偷袭。
面对着这几乎无解的局势,张士诚也就越发丧气,在见着朱元璋自夺取金陵之后越发强盛的吴国,对比着他一直停步不前总在吴兵下吃败仗的伪吴,给着他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吴国自幡阳湖打败了同样强大的汉国陈友谅后,这天下大势已经尽襙于朱元璋之手,心灰意冷之下张士诚自知没有机会再夺取天下,每日间也只是找些美女、美酒消遣作乐而已。
这李伯升是有着大能力但他也是有着大志向的人,他希望辅佐的君王是能够登上那无上的九五之位的帝皇,而不是整日在女人肚皮下排解忧愁的丧气鬼。日复一日不但是君王无能就是那底下的文臣将领们也都是纷纷效仿,整日间朝堂之内乌烟瘴气,而只剩下一根梁柱的李伯升独木难支下也是有些心力憔悴起来。面对着空空的国库与着那底下跳脚咒骂要饷银的兵士,万般无奈下李伯升也是只好让这些江南世家进驻朝堂,甚至他们的爪子已经伸进军营之中时他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但也就是这样的情况被张士诚发现后猜忌之下便与着李伯升之间越发的疏远,甚至是产生了无法弥合的裂缝,最后造成了君臣不合的现象。
现在李伯升的手上就是有着两个选择,第一个便是尽着他臣子的本分,最后听信着昔日旧主张士诚的吩咐,把大军交付给张士信打败方国珍,最后郁郁的过完这下半生。至于这另一个,那便是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