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中兴-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作用,将不可估量。

  朱云天暗暗定下心计,道:“佩服佩服,原来姑娘乃名将的亲属,怪不得受到了这么不公平的待遇,只是,姑娘想必身怀武功,为何不逃呢?”

  盛秀苦笑道:“公子有所不知,我家兄长盛广,还有两个弟弟,盛天、盛夏三人都被关押在军牢之中,我若只顾自己的性命独自逃走,他们都会被处决。”

  盛秀兄妹的名字很有意思,姓为“盛”,名为“广秀天下”的谐音,朱云天心想,盛文郁想必也不是寻常的武夫了。

  “呵呵,姑娘重情重义,此等情怀让我更加敬仰,但姑娘就这样徒劳的呆在风月之场,糟蹋自己的身体,也并非上上之策,谁都知道蒙古人对我汉人的压迫剥削极为惨忍,我料你那三兄弟早被官军杀了,只是给你一个虚无的牵挂而已。”朱云天信口开河,为的是骗她听自己的话,赶紧逃窜了事。他才不想管那三兄弟的死活,有这一个妹妹足够了。

  盛秀被说中了伤心之处,禁不住泪如雨下,道:“依公子之见,我当若何?”

  朱云天站起身,捉住她的手,道:“跟我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出火坑,他日为你兄弟报仇雪恨,否则,你不但保不住他们的命,自己也会沦为军妓,苦命一生。”

  周德兴见老大作意气风发的豪侠状,心中大为感佩,大哥真他妈会演戏,可怜这女子的三位兄弟,明日便将死于非命了。

  “大哥,以属下之见,这琴月楼戒备森然,硬要冲杀出去,很难成功,弄不好我们二人还会陷落在此,我看,不如回客栈叫了兄弟们前来,一同下手!”

  周德兴说得很有道理,这样可以保证成功率,至少先自保,再求帮这女子脱险。但朱云天另一计较,定银已经交上了,此时突然离开,老鸦难免要生疑,若等到明早,怕是时间上来不及,总不能白天动手吧。再说了,明晚又如何?难道要再交五百两银子?去他妈的,当老子是银行啊!

  “不可,我们现在就走,棋行险招,方生奇效!也顺便省上三百两银子。姑娘,你脚下的功夫如何?”他差点把嘴凑到盛秀的娇嫩的红唇之上。

  盛秀眼见要逃,激动不已,连忙道:“公子放心,我会些轻功。”

  朱云天是真的放心了,点头道:“如此甚好,那就烦劳姑娘跳楼的时候抱着我,本公子什么都会,就是不会轻功。”

  在这紧张的气氛中,盛秀被这句玩乐的话逗得扑嗤笑了:“公子说话真是风趣,小妹一定尽力而为。不过,小妹亦有疑虑,前几次小妹曾试过要远走高飞,但均被这琴月楼的打手捉回,虽未丢了性命,却经受了不少毒打……不知公子有何妙策,可以骗过这些武功高手?”

  朱云天笑了,瞅了一眼周德兴,道:“我们分两路跑,分散对方的兵力,要尽快去龙津桥的天字一号客栈,跟我的部下汇合,然后大家尽快从汴梁北门出城,你可女扮男装,混在我的仆人之中,在城门口亮出腰牌,当可过关。”

  听到这里,盛秀倍感轻松,周德兴却已经汗如雨下,老大这意思,明摆着是想让他当做一个分散琴月楼兵力的诱饵了。

  果然,朱云天就是这般安排的,他要跟盛秀先行逃跑,让周德兴断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跑向相反的方向。至于如何才能把追兵吸引到周德兴的方向,小坏种让周德兴自己看着办。

  “大哥,我……”周德兴感觉今夜小命不保也!

  “你什么你,只能如此了!妹妹,我们且先喝完这杯茶,听你弹奏一曲,以迷惑对方,如何?”朱云天当此冒险之际,心情反而轻松了许多,尽管他亦是忐忑不安,毫无把握。

  盛秀爽快地应了,款款走到琴旁,弹奏起来,琴声舒缓雅致,很有一种风花雪月的感觉,外面的人听到了,均是扬起耳朵细细品味,仿佛从中感到了一丝的忧虑,又有一丝的欢喜。

  琴为心声,表达了盛秀在面临这样一个机遇时的欣喜、焦急与揣测不安。但在局外之人听来,却成了一个处女在面对贞节将失时的期待与恐惧之情。

  弹奏了约半柱香功夫,朱云天悄悄打开窗子,朝下面探望,观察情况。

  从此窗跳下去,经过一段宽阔的街面,便是数条深不可测的巷子,若能跑出约翰逊的速度,成功的机率应在80%左右,即便被抓,他也可以拿出腰牌来震压这小小的琴月楼。

  街上人渐稀少,偶有人骑马经过,像是过路之客,没人注意这间琴声飘渺的声色场所。

  朱云天见机会差不多了,猛然打开窗子,跑过去牵了盛秀的小手,很男子汉大丈夫的轻呼一声:“妹妹,抱着哥哥我,跳!从下面的胡同径向东去,去天字一号客栈!”

  这家伙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占便宜,牵她小手的时候趁机捏了一把。

  盛秀拦住朱云天的腰,轻轻一跃,便从琴月楼的二楼包间飞身而下,落在了大街上,动作做得干脆利落,姿势优美,落地之时只发出轻微的一声,足见她的轻功之好。如果不是有家人的性命作为要挟,使她犹豫再三,计划不周,看来她早能逃出去了。

  周德兴一直在做思想斗争,故而反应较慢了半拍,等他蹬住窗台,人跳到半空中时,已被琴月楼设立在后门的打手们察觉,纷纷高呼:“有人跳楼!快快来人,捉住这贼!”

  他难免心慌,就像开始之时交待的,周德兴今天很倒霉,注定要挨一顿揍。他的脚在楼下的瓦片上硌了一下,跌落在地后,一股剧痛传遍全身,无法爬起,欲要使足气力窜跳两三下时,一张大网已经落在头上,紧跟着是几柄雪亮的钢刀架在了脖子上。

  用一句解放前很流行的话:周德兴被捕了。

  他抬头一看,四五个满脸杀气的粗犷汉子围住了他,每人朝他身上的不同部位踢了一脚,当头一人冷冷地道:“察罕将军果然言中了,先把那年轻男子和盛秀捉回来,一并提交将军审讯。”

  “有人追上去了吗?”

  另一人道:“他们跑不了多远,将军把一切路线都封死了,除非他们变成路边的一堆屎,否则只要是喘气的东西,都逃不到五里之外。”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五十七节 未来大患(上)
 
  这名打手口中的“察罕将军”、汴梁的元军主将便是察罕帖木儿,元未最具传奇色彩的蒙军将领,也是将来朱云天欲成大事的大敌。

  《元史》上曾对他这样描述道:“察罕帖木儿,字廷瑞,系出北庭。曾祖阔阔台,元初随大军收河南。至祖乃蛮台、父阿鲁温,皆家河南,为颍州沈丘人。察罕帖木儿幼笃学,尝应进士举,有时名。身长七尺,修眉覆目,左颊有三毫,或怒则毫皆直指。居常慨然有当世之志。”

  按这段记载,他的出身应该是不太显赫,从元初开始,举家随军南征,落住江浙。而他小时候开始学习,梦想长大中了进士,再为国效劳,可见他的家世并非显贵,无法提供给他通过世袭的方式顺利晋升高官建功立业的机会。他身高七尺,眉毛修长,脸形奇特,左脸上有三撮毛,据说一发怒,皆树立起来,甚是吓人。

  当然,这种记载不知真假如何,因为现代社会我们很难看到长相奇特且又有不凡人生之人,也许一副俊朗的表皮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社交活动人际关系中的通行证。人们不再奉奇,而是开始为长相制定标准和规则。所谓的人才都像是工厂流水线上下来的标准统一的螺丝钉。所以,笔者宁愿相信察罕帖木儿是个长相怪异、胸怀大志的蒙古大汉,他注定要在元未乱世通过超强的个人才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跟朱云天来一场世纪之战。

  察罕帖木儿有个字,为延瑞,又有个汉姓为李,所以他的汉名叫做李察罕。我们都知道,在元朝,蒙古贵族对汉人是十分鄙视和岐视的,不屑与汉人为伍,而且由于惧怕被汉文化所同化,所以蒙古人很少去研习汉文明,接受汉文明。只有汉人想改名为蒙,很少有蒙人为自己取个汉名。由此看,这李察罕是个对汉文化极有兴趣的人,所以要去考取功名。

  通过上面所讲我们知道,他的出身跟脱脱比起来,那算是十分寒酸,实是布衣之人,但历史上的李察罕白手起家,打着为朝廷除叛的名头,短短十年间便干掉了刘福通等农民领袖的百万红巾军,战功之卓著,效率之高,实乃世之罕见,如果元廷将他重用且给予足够的安全保护,未见得朱、陈等各路义军能够顺利推翻顺帝的统治,建立汉人王朝。所以后来迫不得已,时势造人,王士诚和田丰将李察罕刺杀了事,解除了这个汉人起义军的心头大患。

  时过境迁,大势逆转,历史的车轮将李察罕早早推到了政治的舞台上。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于河南地谋事造反后,势头旺盛至极,一举席卷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随着元军的战事吃紧,顺帝开始调拔各地蒙古贵族及汉族地主武装,协助官军进行剿匪。身在江浙颖州的李察罕组织起了自己的第一批武装,均是当地蒙古地主的家属、壮丁,严加训练,配以武器,奉令进入了河北境,跟红巾军作战,很快立了不少战功,斩头无数,又极富智谋,也先帖木儿对他十分满意,报到大都。六神无主的元顺帝很快诏令下来,命察罕帖木儿为福威将军,率五万人驻守汴梁,补充军需,随时备战。

  皇帝此举,亦有让他守卫重镇,做为一名将来的重要干部培养之意,可见这时的蒙元朝廷,也已看出他将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帅才。

  此时的他还未与身在河南罗山的著名地主分子李思齐建立任何的联系,孤身把住了汴梁,渐渐拥有了自己的军队和发挥才华的一处平台。他的目标不仅仅是剿灭红巾军,亦早已瞄准了湖广地区陈友谅新建立的大汉,发誓早晚除之而后快。对于朱云天,他暂时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