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韩信传-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信又失口答道 :“我嘛,是多多益善。” 

      刘邦这才笑着讽刺韩信说 :“你多多益善,怎么 

还是要受制于我呢 ?” 

      韩信这才发现了刘邦的不快,惊觉自己刚才的失 

言,连忙回答 :“陛下您虽不善统兵,但您善于统将, 

所以我要受制于您。而且,像陛下您这样的成功是上 

天的安排,人力是无法改变的 。” 

      一句话,把刘邦说得心花怒放,大笑而回。 


… Page 142…

韩信传                                                             ·141· 



                       妇人定计 不白之冤 



       刘邦称帝后并不是只打击了韩信这一个功臣,而 

是一系列。他的作法终于先后逼反了韩王信等人。 

       汉高祖七年,韩王信反于太原,刘邦亲自率兵平 

定。 

       汉高祖八年,刘邦到东垣过柏人时,赵国丞相贯 

高等人谋杀刘邦,但未成功。次年,事情败露,牵连 

到刘邦的女婿赵王敖。 

       这一系列的事很使刘邦苦恼,加强了打击地方势 

力的决心,也使得他对韩信更不放心。虽然这时韩信 

已被他打击到一无所有了,可他仍觉得韩信对他有危 

胁。 

       与刘邦不谋而合想置韩信于死地的是刘邦的皇后 

 吕雉。不过吕雉的动机和目的与刘邦不完全一样。 

       吕雉也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是我国历史上最 

为著名的3位女人之一,其他两位是唐朝武则天,清 

末慈禧。由此可知此人何等人物。刘邦称帝后吕雉已 

是人老珠黄,故此刘邦非常宠幸年轻貌美的妃子戚夫 

人,甚至有意将太子,即他与吕雉的儿子孝惠废掉改 

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对此,吕雉十分不满,于是萌 


… Page 143…

韩信传                                                          ·142· 



发了培植吕氏家族的势力以抗衡刘姓王朝的念头,到 

后来这种念头就发展成了要在刘邦死后将汉王朝的江 

山据为她吕姓所有的阴谋野心。 

       吕雉要实现她这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就得培植自己 

的势力,削弱刘邦的势力,对于刘邦的老部下,她能 

利用、收买的就利用、收买,不能的就要想办法除掉。 

       吕雉也很忌惮韩信,觉得韩信会是她阴谋成功的 

障碍。她觉得将来她反刘姓王时韩信只要偏向刘姓王, 

她就对付不了。于是她也想除韩信而后快。加上她知 

道刘邦也想置韩信于死地,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于 

是,她就开始大胆地自作主张。 

       汉高祖十一年,陈平反代地,刘邦又亲往平定。 

 吕雉乘刘邦不在,找来萧何密谋,只顾明哲保身的萧 

何虽明知韩信无辜,但也昧着良心前来诱骗韩信入宫, 

他亲自跑来对韩信说刘邦在前线打了胜仗,已把陈平 

杀了,现在吕后正召集留守京城的文武大臣进宫庆贺, 

知道你身体不好,所以派我萧何亲自来请你入宫。 

       韩信哪里知道这是密谋要害他性命啊,他听说陈 

平的叛乱已平定,觉得是应庆贺一下,而且现在韩信 

仍有相国的虚位,更应入宫,加上萧何亲来相请,更 

是无法推辞。于是,高高兴兴地随萧何入宫庆贺。 

       不料,一入长乐宫中,吕后立即命人拿下韩信, 

宣布韩信有勾结陈平谋反罪和密谋杀害吕后及太子之 


… Page 144…

韩信传                                                         ·143· 



罪。不由辩说,立即斩杀于长乐宫中。一代英雄,身 

怀奇才,为汉王朝建立盖世功劳,却落得如此下场。 

      韩信万没想到萧何竟然也来陷害他,但更为吕雉 

的恶毒而悲愤 ,临死前才幡然悔悟蒯彻的那句话 :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他 

悲叹道 :“悔不该不听蒯彻的劝告,今天反被这帮儿 

子所陷害,难道,这真是天意吗 ?” 

      可怜的韩信,不朽功勋,竟屈死于吕后之手,年 

纪仅在35岁左右,还被吕后夷灭了三族。 

      不久,刘邦回来,知道吕后已帮他除去韩信,高 

兴之中也略有怜悯。高兴的是后患已除,怜悯的是他 

也明知韩信无辜。 

      韩信死后,刘邦、吕雉等人立即给韩信罗织罪名, 

并命史官编造了韩信与陈平密谋的故事情节。将韩信 

定为反罪,以掩盖刘邦和吕雉的丑行。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这一段是这样记载的: 

        “陈平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挚其手, 

辟左右,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  ‘子可与言乎?欲 

与子有言也。’平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 

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 

言公之叛,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 

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平素 

知其能也,语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平果反。 


… Page 145…

韩信传                                                           ·144·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平所,曰 :‘弟举 

兵,吾从此助公 。’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诸官徒奴, 

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平报。其舍人得 

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 

 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 

人从上所来,言平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信曰: 

  ‘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 

乐钟室。信方斩,曰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 

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 

       从这一段叙述中,可见,韩信与陈平密谋如果真 

有其事,当时也绝无第三人在场。那么,此事外人又 

是怎么知道的呢? 

       在《史记·韩王信、卢绾列传》中还专门介绍了 

陈平其人,其中丝毫未提及与韩信相谋反叛之事。对 

他反叛的理由是这样说的 :“平常告归过赵,赵国周 

昌见平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平所以待 

宾客布衣交,皆出客下。平还之代,周昌乃求入见。 

见上,具言平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上 

乃令人覆案平客居代有财物诸不法事,多连引稀。稀 

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及高祖十年七月, 

太上皇崩,使人召平,平称病甚。九月,遂与王黄等 

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 。” 

       可见,陈平反是因为周昌先怀疑他,就向刘邦告 


… Page 146…

韩信传                                                             ·145· 



发。刘邦进一步查出陈平经济财物上的不法行为,陈 

平知道事情败露,不甘受罚,才萌生反意,与韩信毫 

不相干。 

       如果韩信与陈平密谋是真有其事,在介绍陈平其 

人一生时司马迁绝不会不提到韩信这件事,而他却偏 

没有提。可见,司马迁也不真相信韩信谋反事真。但 

迫于为汉王朝编史,不得已而说韩信谋反。又故意留 

下诸多破绽,以让后人能知韩信的冤屈。 

       再从韩信本人性格特点来分析,说他谋反也是不 

足信的。 

       当初他具有最有利的机会反汉自立,而且还有蒯 

彻等谋士极力相劝他都没有反,这一点就很能说明问 

题。 

       韩信一生对天下形势分析过多少次,他都能看准 

时机,行事果断但从来不冒险,他不可能在后来手上 

什么兵力都没有的情况下来冒险谋反,这绝不符合他 

的性格特征。 

       如此种种,足以说明韩信蒙冤。 

       但是,毕竟时过境迁,历史久远,很多事情考证 

起来也较困难,所以,韩信至今也未能将反叛的罪名 

除掉,仍蒙受着不白之冤。 

       不过,历史终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的。 

       就算是韩信后来真反,恐怕也不能诋毁他一世英 


… Page 147…

韩信传                                                             ·146· 



名。他愚忠刘邦这样的奸险小人本来就是一个错误。 

       韩信的一生很短暂,不到40年;他一生的坎坷和 

功绩却是世人难比的,他无疑是英雄,但是,无疑也 

是一个悲剧中的主角,一个专制集团中的牺牲品。 

       他一生的功功过过,成成败败,得得失失,留待 

读者作最后的品评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