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前这红光却是达到一个更细微的层次,是来自于正核中。
若在以前,恐怕如果灭亡在此一击下,孔璋都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但幸好在这之前,他经过地肺一战和与武帝一战,已经明白在正核中还有太极子和太素子。
眼前这红光的攻击模式,就是在正核中不断使得太素子从正核中逸出。
就好比正核是一个装满了太素子和太极子的大球,现在其中的太素子不知道在什么方法的催动下,一个接一个的从正核中飞出来,来到了正核与负离间的轨道上。
一般微粒子的跃迁轨迹中是不会有单独的太素子或太极子出现的,更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持续的太素子从其中飞出来,形成一股水流般,不断的从轨迹中的高层级跃迁到低层级。
这种情形下,正核并没有分裂,却会像一个不断缩小的皮球,而逐渐走向衰亡。
在这种模式下,凡是受到影响的,不论是人是物,还是孔璋的力场都会被这股衰变之力影响而崩解。
从方式来说,这种攻击看似没有武帝能令正核都分解的力量蛮横和惊怖,但说到细微程度,实际上更胜一筹。
在这衰变之力的影响下,任何接触到的物质,其微粒子都会受到类似的影响,即其中的正核也会像这样不断的衰变,正核中的太素子汇成一根线一样的飞出,不断从高层级跃迁向低级层,产生巨大的力量。
但受此影响,任何生灵如果不能逆转这一变化,便会衰亡,其生命形态走向毁灭。
面临这生死关头,孔璋却极度好奇,虽然他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但他不理解的是劫云如何作到的持续不断。
因为与之类似的方式,他曾与灭绝老尼动手时,在红莲剑上见识过,但正因为这种不断跃迁是难以持续的,所这种力量难以稳定恒化,也就难以真正达到圣阶。
若不能达到圣阶,即使这种衰变之力再强大,但要不能秒杀圣阶修士,圣阶修士的力场肯定会持续的弥补,最终将之消弥。
而眼前劫云这威能却明显不是,不论孔璋如何遁移,都不能摆脱那道红光的,红光如影随形,持续的令孔璋产生衰变。
片刻间,他的小半个身体已经消失不见,若继续这样下去,直至他身体的最后一个微粒子也产生这种衰变时,孔璋便彻底消亡。
天空中一个只有半边身子的人飞过一座山峰,一道红光几乎是粘着他身体,就像一条永不知尽头的shè线一般贯过山峰。
山峰无声无息的融解,那半边身子也又消失了一部份,只剩下一个人头。
孔璋的识海中,神识催至极限,终于又多瞧出一点奥妙。
那些因为逸出的太素子是在不断的跃迁,但并非单纯的只从高层级跃迁到低层级,而是来回跃迁。
即不断的从高层级跃迁到低层级,在快要脱出这一个微粒子跃迁轨迹之前,又会从低层级跃迁回高层级,然后继续跃迁向低层级。
这需要多么强大的神识才能办得到?
在进入圣阶之前,如果问孔璋,什么东西是最难分解的,或许会说是万年寒铁,或许会说是太白jīng金,又或是其他什么物质。
但是在进入圣阶之后,便会明白,最难分解的其实正是这些越来越微小的微粒子。
越是细微,细微到眼力不及,细微到神识都分辨不出来的地步,又如何影响它们,更不用说是分解了。
而且在这些越来越细微的层次中,只有达到圣阶的人才明白,微世界中有着比大千世界的更复杂的法则,每细微深入一个层次,其力量法则都大不一样,但又同时必然会影响上一个层次的法则。
正如眼前,孔璋聚集神识,依靠他强大的神识,也不过勉强能分辨出太素子的变化,但是他自知绝对作不到去主动控制到太素子这一细微层次,而且达到集束成流,来回跃迁的细微地步。
孔璋长吸一口气,幸好这一次劫云要对付的是五个人,只要不是倒楣到把自己列为第一目标,未必便不能死里逃生。
像眼前既然已经看出一些劫能的奥妙,虽然他不可能像智经一样控制太素子集束成流,但是却是有另外的办法来暂时抵挡,然后就要看劫云是不是非要将他追杀到底了。
他的办法就是以武帝适才攻击的威能模式来抵挡劫能的攻击。
如果说智经此时透过劫云引来的攻击已经是踏足比圣阶更玄奥的一个层次内,那武帝的核分解也是已经触及到这一层次的边缘了。
区别在智经已经能主动控制细微到太素子和太极子层次的细微,能集束成流,来回跃迁。
而武帝却只能令正核分解,分解后的太素子和太极子并不受他主动控制,而是四散乱飞,毫无规律的去影响其他微粒子,从而引发更大的分解。
这其中的高下,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若只是用武帝之力来抵挡一下劫能还是能办得到的。
当孔璋的头颅只剩下眼以上的部份时,忽然凌空一滞,一层肉眼难见的波纹忽然颤动生出,硬生生的把剩下的头颅和那一直追击着的劫能红光勉强隔开了。
下一刻,那半个头颅终于摆脱了红光的追击,闪现在数里之外,而红光也首次失去了方向,在虚空中shè至某一点时便不了,集束成球,最后一个爆碎开来。
半个头颅剧颤着,血肉不断衍生,先是完整的头颅,接着是颈、肩、胸背,最后是四肢。
孔璋带着惊容重新出现在空中,被这一道劫能红光虚空追蹑如此之久,终于摆脱了开来。
适才其实惊险到了极点,因为他并不能像武帝一般一直无限制的核分解,而是一面核分解,再一面聚合,才能维持自己不先破灭。
这其中只要稍有差池,用不着抵挡什么劫能了,他自己便先主动崩解了。
幸好他需要的是只是争取一段缓冲时间来隔开劫能的持续追蹑,他赌的便是智经的分身意志并没有把他列为第一目标,只要其他四个目标有什么变化,便会给他创造机会,结果便是他赌赢了。
只是不知道其他几人中有谁殒落了。
第二百四十五节 先天五太(上)
孔璋没有料错,智经在劫云中的分身意志的确没有把他列为第一目标,但是在智经的序列中,他也已经被列为了“感兴趣”的生灵。
孔璋的魔质形态是智经以前所未见过的,一旦被列为感兴趣的生灵之一,这意味着智经便可能会对他进行主动的感应和追蹑。
当智经在感兴趣的生灵身上解析出一切他想知道的之后,理所当然这个生灵便没有大太价值了。
远古时代,人族兴起,百圣争鸣时,许多的圣阶就是如此殒落的。
不过这一次算是有点例外,孔璋竟然有机会躲掉了最初的追蹑,成功的抵挡了劫云第一波的攻击。
而劫云除了这第一波的攻击外,竟然没有继续发动攻击,甚至智经的分身意志也没有继续追蹑。
原因很简单,因为武帝。 。 。
劫云同时针对的是六人,天妖当场灭亡。
九幽神君本体被追击千里,最后逃至灵州,从上次夺来的那yīn冥空间入口遁入,劫光紧随,便再无消息,无人知道九幽神君借着这新界天,智经并不能完全掌握其中的法则,是否能大幅度削弱劫光的威能。
扶摇大圣则根本没有走,发疯一样的缠着武帝,头一个被劫光所灭。
不过同一时间,扶摇大圣被灭的同时,极北之地,北俱芦洲的万妖殿中,一团金sè的火焰忽然猛地生起。
锦袍男子轻轻叹了一口气,他走动间,身后隐然有一大团五sè光华流转。
他将那团金sè火焰招至面前,“放心沉眠吧,我自会护住你这最后一丝元灵,智经的第一目标不可能是你。”
扶摇大圣如此疯狂自然也是有所恃的,那便是即使他灭亡在劫光之下,与他同源而生的孔雀圣王却依然存在于万妖殿中,使得他预先留下的一丝元灵便能在孔雀圣王的身边复生。
虽然这一复生,必然会令智经生出感应,再分出劫光前来劫杀,但是这世上屈指可数有可能替他挡过这一劫的人中,孔雀圣王亦是其中之一。
随着这金sè火焰一生,大楚上空的劫云立时一缩一涨,又有一道劫光生出,直落向北俱芦洲。
万妖殿中的男子冷哼了一声,身后原本若隐若现的五sè光华忽然由虚化实,盛涨而现,从他身上狂滋猛涨开来,将整个万妖殿都护在其中。
智经的第一目标自然是武帝,因为六人大战中,武帝的破坏力是最强的。
劫光落来,武帝却是不避不让,怒吼了一声,举拳便轰。
孔璋适才虽然也用了类似他现在的力量,两者不同的是,武帝是毫无顾忌的使用,反正他身上还有青龙圣灵的护持之力。
而孔璋却是像走钢丝一样,只能凭自己将核分解和聚合同时使用,如此核分解的力量虽然也勉强形成圣阶循环,但是其力量却是比武帝差得远了。
所以孔璋实际上是干扰了劫光,好在劫光没有以他为第一目标。
而武帝却是悍然的反击,虽然相比劫光,他的力量在层次上实际要稍逊,但是仗着青龙圣灵的护持之力,他却是可以近乎无限的使用。
劫光落下,落到武帝头上不远处时,武帝一拳轰出,那劫光光柱便轰然炸开,化作万千红星。
武帝冷目看向劫光,他现在已经明白扶摇大圣最后的底牌了,原来是想借天地轮回劫除去他。
不过即使知道中计,他也无所畏惧。
第二道劫光落下,依然被武帝轰碎。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全都是一样。
空中便只剩下武帝一人,面对红sè的劫云,宛如挑战一般屹立不倒。
云海苍茫,蜀山最高峰上站了十余人。
最当头的是两人,其他人侍立一旁,竟然连羽皓然也在侍立之列。
因为那两人是两大圣阶修士,一个是蜀山剑圣独孤,而另一人却是苍穹派的裂天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