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列侯-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跟随,而后新长安,造水车,铸新钱,迁豪民,斗富商,改农技,以至于粮食增。布帛涨,民心安。赞贤君,几年来殚精竭虑唯恐有负皇恩浩荡,至今已是精疲力尽无能为也!请陛下容许臣辞去少府,回乡作凡夫俗子,以免害了关中百姓,误了芸芸众生。”

曹时稽首一拜意态坚决,神情悲切。

刘彻感动极了。

少年天子一直记挂着曹时对汉家的好处,倘若不是上面有太皇太后,太后镇压,下面有三公九卿拦路,小皇帝早就把关系最好的姊夫提拔为丞相。

奈何,小皇帝地位虽然稳固,却没有能力完全掌握朝局,特别是无法摆脱两宫长辈的弹压影响。

“少府别说傻话,朕怎么能放任朝廷的肱股之臣回乡!你今年不到二十岁,想告老至少再等上四十年以后说,朕不同意!”

馆陶长公主顿时不乐意了,刚听说曹时自请辞职正想高兴,女婿刘彻突然脑袋抽筋强硬拒绝,险些又把她给气蒙了。

“彻儿,你这是做什么?少府请辞你就允许他走吧!你应该知道强人所难是不对的。”

刘彻差点忍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忍了半天,才露出一丝笑容:“皇姑姑说错了,年过七十的老臣们告老还乡,天子还需要再三挽留,少府今年十七岁,而不是七十岁,告老还乡还早的很呢!”

“那你再挽留两次吧!不能再多了。”刘嫖神态很轻松。

太后王娡心一揪,要说他对曹时的看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大女婿论才干、见识是当世罕见的,太皇太后几次迟疑也是看重他的能力罕见,留着他对汉家江山有莫大好处。

或许命运注定,有才华的人都会有很大的性格缺陷,曹时的狂妄和狠辣超乎人们的想象。

他的脑袋里装满了无数个天马行空的思想,他的行动充满着荒诞离奇违反律法礼仪,要是认真严格执行汉律足以判处他100次不敬罪,每次都要拿掉他的官位和爵位贬为庶民。

只因为,天子把他当作心腹重臣,朝廷里有他的党羽摇旗呐喊,前后两任廷尉要么毫无作为,要么不敢作为,导致曹时的气焰嚣张,作出以重赂罪名清退三公九卿,夜袭堂邑侯府捉拿隆虑侯陈蟜的荒唐举动。

当初人们都被吓蒙了,没有人注意到曹时已经超出限度逾越了本分,时至今日尘埃落定那么久了,回过头来咀嚼那一日的变化,曹时的飞扬跳脱跃然纸上,太后王娡也难免加重对大女婿的不满。

可是王娡很明白,她只是个后宫女人,自己的看法不具有参考性,更不应该去干扰儿子的判断。

她不是窦漪房,更不是高后吕雉,她只是王娡,不想做任何人。

所以她,真心希望曹时留下来,不管她多么讨厌大女婿,都不愿意放弃离去。

太皇太后脸色好看些,大概因为这个刺头主动退让,让窦家老太太难得的露出笑容,这个瞎眼的老妇人已经很久没有笑过了。

曹时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馆陶长公主高兴的太早了点,我说辞官与您的指控没有关系,只是不愿意再受闲气罢了。”

什么!

他还敢冷笑,他还敢说受闲气!

馆陶长公主攥着衣袖恨的牙齿快咬碎了。她真想撕烂曹时那张脸皮,看看这混账小子到底是不是两层脸皮,换做其他人被说到脸上早就没脸坐在这儿不动了。曹时可以厚颜无耻到这样的地步,一动不动的说完一堆话再说句受闲气,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太皇太后皱眉说道:“少府,请记住你作出的辞官承诺。”

“太皇太后请稍安勿躁。”

曹时回过头说道:“制衣坊是臣的产业不假,造纺织机织布机提高效率也不假,布帛价格走低并非有意控制,只是货物供大于求的正常变化。我今天不卖布帛,明天布帛价格就会一路走高甚至超过原价,我继续大量出布帛明天的布帛价格还会走低。因为我家的布帛出货量大,虽然生丝较粗工艺值得改进,但是效率和成本已经远远好过织户的效率,当市场中出现物美价廉的产品。百姓自然而然的会作出选择。”

“你还敢狡辩!”

“是非曲直自有公断。臣的制衣坊出产量高让布帛更便宜,对长安百姓和天下黎民都是件好事,试问今日买2匹布的价格等同于过去买1匹布,百姓省下的钱是否更多了,买布做衣更加从容,天下黎民都能穿的起花衣裳,臣错了吗?传统织户手段单一效率低下,臣府中工匠改造的纺织机织布机效率高产量大。劳动分工明确纺织的成本更低廉,无形中促进汉家的织布技术发展。臣错了吗?

织户卖不动布帛,逐渐放弃独门独户单干策略,可以加入侯府的纺织作坊安心做工,既不用为苦口婆心卖布帛担忧,也不用为行情涨跌而耗神,安心的做织布工,管吃管住发粮给工钱,全部算算绝对比一个月从头忙到尾还赚不到几个钱更划算,不但解放了织户的劳动力,还给天下七百多万户家庭的妇人指条明路,进作坊做活比在家忙里忙外种田带娃更划算,解放那么多劳动力,臣错了吗?

纺织业离开是无序竞争,一门纺织技术很容易被其他人学走,不但压制了百姓们对纺织技术研发改进的积极性,并直接导致布帛没有特点缺乏竞争力,千篇一律的布帛买哪家都差不多,唯独是价格和客户关系来决定购买意向,带来一大堆不属于买卖之外的麻烦,地痞无赖常常以买布为由骚扰纺线的年轻织娘,因此发生好多人神共愤的恶事,廷尉府每年秋决斩首的死刑犯里都少不了这种恶贼的身影,平阳制衣坊推出新技术,收拢各地的织娘保护安全,统合纺织业杂乱无章的秩序减少恶性竞争,臣错了吗?

关中之外的乡村农民不用为养蚕得茧,还要笨手笨脚的缫丝纺线,还要跑到县城里四处兜售生丝而苦恼,天下各地的蚕茧依照品相质量分三六九等公开收购,价格公道童叟无欺,且牌价每一个月变动一次绝不钉死价格坑害种桑养蚕的农户,人人都有过上好日子的**和冲动,只要此路一开会刺激天下黎民百姓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反响,比起郡太守和县令劝说农桑的效果更好十倍,劝农桑利百姓,臣错了吗?

臣原本打算长安的制衣坊运作成熟,就把纺织机技术和管理方法全部交给少府,既可以减少一家独大搞垄断一言堂的危险,又可以让公私制衡互相保持对市场的竞争压力,臣是打算把少府的制衣坊安排在四通八达的雒阳,关东广袤的土地几千万黎民百姓对便宜布帛的旺盛需求,几万以织布为生的织娘们的就业需求,几百万种桑养蚕的农民对卖蚕茧的需求都可以一一解决,此举是损臣一人之小利,对上充实皇家内库有利于江山社稷,下利于黎民百姓、蚕农织娘,除了投资纺织的官宦显贵要损失一笔,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臣一介凡夫俗子不敢夸功自傲,但臣相信公道自在人心,臣错了吗?”(未完待续。。)

第190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三更4000大章)

ps:  转折出来了,下面是下一卷的故事了,求订阅,求月票!

错了吗?

除了曹时,在场的四位天下顶尖的贵人,呈现出四种别样表情。

天子击节赞叹放声大笑,王太后吃了一惊捂住嘴巴,馆陶长公主面色青白枯坐不动,太皇太后双目紧闭不知想法。

太震撼人心了。

刘彻心里真是快活的不行,再也压抑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过才发觉宫女内侍齐刷刷的看着他,方才不急不躁的坐下来低头凝思,一双眼睛左右扫视心里得意极了。

你不是说曹时这样那样各种不好吗?有本事你把这一条一款的做出来,或者找出个可以与之媲美的,可以利朝廷、利百姓、利天下的两全之策,找不出来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少年天子打定主意,必须要把他提拔到御史大夫,这样的宝贵人才放在九卿里时刻要面临攻讦的危险,万一某天不小心真被打下去再也不能返回朝堂,皇帝不得后悔的场子都青了。

太皇太后举起拐杖敲击地面,这是暗示所有闲杂人等退下的号令。

宫廷里的规矩非常多,每个贵人的喜好和发号施令的习惯各不相同,各家的忌讳多的发指。

内侍与宫女们都晓得太皇太后的习惯,得到命令脸面掉头往外走,不过片刻大殿里只剩下四个人。

曹时犹如雕塑般面色不动:“臣想了很久,或许臣真的错了!臣错在天真的以为。做的事情越多得到的夸奖就越多,臣天真的以为,对大家好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臣天真的以为,朝堂上公卿亲善和睦尊老爱幼,宫廷里贵人性情温和从不为难别人,臣天真的以为,趁着年轻有冲进做出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以免年纪大了像个老官僚般保守顽固,到那时再想为大汉帝国开疆扩土戎马倥偬都没机会了。臣天真的以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真理,不想面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尴尬是对的,天真的以为宽宏大量的长辈们会容忍我小小的放纵。允许我为朝廷做几年事,只可惜这一切都是错的,臣太年轻,太天真。太幼稚。当不起九卿,不配做少府,臣自请辞官回乡。”

“啊?你说甚么?!”

刘彻蹭的一下蹿起好高,大嚷大叫:“姊夫!你可不能这么做呀!”

“彻儿!”

“姊夫你别听她瞎说,敢动你就是打我的脸面,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被赶走的。”

那一刹那,王太后被气的脸色都变了。

“彻儿!你胡说八道些个什么话!还不给我立刻坐下!”

“姊夫你一定要听我的,我明天就把你提拔为御史大夫。你等着……”

“彻儿!你疯了!你要把为娘活活气死才甘心吗?你要让朝廷的体面丧失殆尽才甘心吗?”

刘彻顿时冷静下来,他可以天不怕地不怕。甚至不怕皇祖母窦漪房,可是他必须害怕自己的父皇和母后,因为父母是对他最无私的人。

小皇帝的母亲纵有百般不是,对儿子真的是一心一意的好,只要是对儿子好的千万百计的满足。

自己不喜欢大女婿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