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到古代搞建设-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理事,汝是吴国三公子,为何不恢复本姓?”

郑钰铭彬彬有礼,外貌出众,对赢翟相当尊重,赢翟看他是越看越喜欢。

“陛下!钰铭年幼遭受奸妃毒手,差点夭折,幸亏被义父接到海外救治才得以脱险。义父无子,钰铭便是假子,如若恢复本姓,势必对不起义父救命和养育之恩。”郑钰铭恭恭敬敬解释。

“哎!孤算是明白卿为何不继承吴国国主之位,却一肩挑起吴国社稷!卿之大义,世间少见,卿是仁德君子!”赢翟忍不住称赞。

赢翟认为郑钰铭为了报答义父恩情,不能改姓,这才谦让了吴国国主之位。

为了报答恩情而放弃一国国主之位,不是常人可以办到的。

为了报还吴王室血脉之恩,郑钰铭又无怨无悔担起吴国政事,也不是普通人能坚持的。

“陛下谬赞,这是人子本分!”郑钰铭继续谦虚。经常被人当成公子明,恍惚间,郑钰铭觉得自己就是那位早夭的可怜孩童。

赢翟接见郑钰铭将近一个时辰,没有对郑钰铭说一句感谢之词,郑钰铭在这段时间,也没有提及还钱之事,告辞之时,郑钰铭退出依然礼数周到。

赢翟待郑钰铭离开,对身边侍者感慨:“寡人未曾想到礼教崩溃至此,竟然还有如此贤能仁厚王公子。明公子可称大秦第一君子!”

说到这里,赢翟回想起其他强国君王的跋扈,自己面对他们的小心翼翼,不由用衣袖擦拭因伤感掉下的眼泪,自他登基以来,郑钰铭是最尊敬他的强国执政者。

赢翟伤感之后,召来记事官,录下今天跟郑钰铭的会面经过,着重记录的内容,是郑钰铭生恩养恩两全的所作所为。

郑钰铭回到宾馆刚刚坐下,赵轩就带着武铣从隔壁过来。

“钰弟,天君是如何感谢的?”赵轩跟郑钰铭已经混得很熟,一进来就问赢翟召见郑钰铭的具体经过。

“天君召钰铭是问问吴国国情,为何要说感谢之辞?”郑钰铭翻了下白眼。

赢翟避至高台躲债之事很不光彩,即使心中感谢郑钰铭帮着解围,赢翟也不会明着说出。

“咦,钰弟,这三十万金你提都没提?”赵轩本性务实,六艺学得再好,也只是表面文章。

郑钰铭一脸严肃:“王兄有所不知,天君欠下欠款是为了修缮西关口要隘,是为了将戎人阻挡在关外。这事利天下百姓,利天下百姓之事,钰铭只恨知道得太晚,不能早日相帮,致使天君蒙受委屈。”

其实赢翟只花了十万金币重建西关口要隘,其他钱币都用在翻新镐京城池和王宫宫殿上了。

赵轩连忙赔礼:“这是为兄狭心了,天君修缮西关口,也有利于吾国,等面见天君,轩定表示谢意。”

赵轩嘴上说得好听,心中却鄙夷赢翟的无能,一国天子落到被债主堵门,实在是太无能了,赵轩认为,赢翟不配为天子。

郑钰铭也不是为了尊崇秦天子来镐京的,他来镐京就是为了扩大吴国的影响,树立吴国仁善形象。他的心底其实跟赵轩一个想法,认为秦天子太没用,赢家的天子尊位早晚会被诸侯夺去。

两人正说着话,公孙盘从门外走来,他的身后跟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陌生贵族。

“公子,这位是许国知事,跟王颉王院长是同宗。”公孙盘和郑钰铭、赵轩见过礼后,介绍跟随进来的贵族身份。

“原来是王知事!”郑钰铭站起身迎接,名士王颉的母国就是许国。

“王争见过公子,见过赵君!”王争跟王颉平辈,祭祀的是一个祖先。

“王知事!贵国人才济济,真不亏为文礼渊源之地。”因为王颉的缘故,许国有许多才子到吴国效力,连许国的王族公子申落都跑到吴国谡平原去当地方官了,郑钰铭于情于理都要对许国的王庭亲热点,别说王争还是王颉的族弟。

“谢公子夸奖,公子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才让王争佩服!”郑钰铭夸奖的是许国,王争没有谦虚,也不能谦虚。

王争这趟来是特意拜见郑钰铭,他对郑钰铭所作所为非常崇拜。

赵轩在旁听了,心底发酸,郑钰铭能毫无顾忌任命人才,他却为了一个提拔考试,束手束脚,得跟赵国大贵族和大世家博弈。

“听说齐国国内很乱,王知事知晓否?”赵轩很想知道齐鲁两国内乱的情况,许国跟齐国相邻,王争作为许国官吏,对齐国情势可能清楚。

听到赵轩提问,王争长叹一口气。“齐国这次乱得很凶!”

“为何齐国这次乱得会非常厉害?”郑钰铭知道齐国乱得凶的原因,不过他还得装着不明白。

“齐国跟鲁国十多年征战,百姓因加赋税已困苦,加上这几年大旱寒灾,更是雪上加霜。”王争说到这里,摇了摇头:“争去年曾出使齐国,进齐境后发现一奇特现象,齐地许多村寨无幼儿。”

“无幼儿?”郑钰铭困惑,难道齐地的人都饿得不孕不育了?

“是否因缺粮饿死?”赵轩猜想原因。

“非也!”王争脸上不忍:“是齐民多不养子。”

公孙盘游历的地方多,马上找出一个原因:“是不是齐民有陋俗?灾祸之年生子不举?”

这时候的人们不明白大自然现象,遇到凶年,会将那年怀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杀死,认为凶年所孕的孩子是恶煞降生。

“非是陋习。”王争继续摇头,这种陋习太过残忍,受到有知之士的反对,这种行为,赵国和吴国的君王在百年前就明令禁止了。

“那到底是为何?”赵轩脸色凝重,他想到一个可能。

“齐民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生下幼儿更是无法养育,齐民只能生子即杀!这就是争在齐地很多地方看不到七八岁以下幼儿原因!”

王争的意思是,齐国百姓已经连续七八杀死新生儿。

“砰!”赵轩一拍案几:“七、八年无幼儿,那便是七、八年民生艰难,长此以往,齐必国亡!”

赵轩重民生,去年赵国西北边境受戎灾,赵轩是全力帮助他的子民,对于齐国君主七八年听任子民在垂死边缘挣扎,赵轩很不认同。

“赵君所言极是,如今齐国境内,到处有乡民暴动,齐王庭危险!此次朝拜,齐君怕是无法成行了。”王争猜测。

离朝拜之日还有三天,六大强国中,除了赵吴两国,来的还有陈国国君、楚国嫡长公子珥,公子珥代表的是楚王。齐鲁两国的国君没有赶到。

“听说鲁国国内也不安宁?也是如此情况吗?”郑钰铭又问王争。

“齐鲁相争十几年,一样遭受灾荒,情况应该相似。”这是公孙代替王争回答,王争没有去过鲁国,对鲁国情况不了解,倒是公孙盘,曾在齐鲁两地游历过,对两国情况有所了解。

“哎,君王昏庸,百姓遭殃。”郑钰铭叹息。

“昏庸之主,应该被明君取代!”赵轩冷哼。

“不错!赵君说得对,齐鲁两国应该重选君王。”王争点头赞同。

郑钰铭和公孙盘互看一眼,两人都明白赵轩言下之意,赵轩是想取而代之,赵轩的雄心跟吴国一样。

到了五月十五这天,齐国和鲁国的国君没有来朝拜,连朝拜使者也没有派上一个。许多君王封主见状,私下指责齐鲁国君失礼。

还有一个缺席的中等国家是燕国,燕国国君同样没有来镐京,也同样没有派使者前来,对于不算强国的燕国,君王封主们的指责声音小了许多。

第186章

到了五月十五日这天;近百名诸侯带着贡品齐聚天子宫殿正门之外;按照各国君主爵位品秩高低排列;进入宫殿朝拜天子赢翟。

每个诸侯拜见天子时,礼仪官都要唱一遍诸侯贡品名单。六大强国国主的爵位最高,都是公爵;其他诸侯大都是侯或伯,甚至有小国诸侯是大夫爵位。不过也有小国诸侯跟强国诸侯爵位一样;同为公爵等级。

这些小国国主有如此高的身份;大都是最近四、五十年受封的秦王室近支。出现这爵位尊崇授封封邑微小现象,盖因天子手中已无可分封的土地。等到赢翟驾崩,新天子封赏完同胞弟弟;自己的属地可能要变成县城了。

因为贡品礼单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敬献,具体明细又由礼仪官唱出,诸侯即便不将天子放在眼里,为了面子,按照各自国力,进献的贡品都不会太寒酸。

按照实际国力,吴国是第一,赵国为第二。礼仪官排位时,郑钰铭主动走到陈国国主的身后,站在了第四的位置。

六强诸侯来了四个,不清楚六强实力发生变化的人们,还是将土地和人口最多楚国放在了第一位,楚国珥公子也当仁不让,代表楚王站到了首位,赵轩按照上次排位,站在第二位置。

诸侯排位,本是展示自己国家虎牙的舞台,是宣扬本国武力的最好场合,是凭实力让弱小诸侯国臣服的最佳时机。赵轩觉得郑钰铭这样谦虚,实在是失去一个弘扬国威的机会。

十九年前,就因为位次关系到诸侯在大秦的政治地位,齐鲁两国国君才会大打出手。

明白吴国实际实力的诸侯不多,陈国国主便是其中一个,陈国国主从外表看就是一个谨慎甚微的人。见郑钰铭站在其身后,显得很不安,连连和郑钰铭谦让,在郑钰铭的坚持下,才诚惶诚恐立在郑钰铭之前。

吴国无私援助赵国,赵轩为私利没有公开。郑钰铭帮着赢翟还债,赢翟为了面子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郑钰铭本性是仁厚,却绝没有当散财童子的想法,作为前世有成就的花木种植大户,郑钰铭所些善事都有其具体目的,并非想做不留名的慈善家。

吴国使团到了镐京,使团官员出外拜访各诸侯,都大肆宣扬郑钰铭的仁义行止。其中无条件援助赵国便是侧重宣传。

有些诸侯不信,去跟赵轩求证,赵轩可以暗地选择对自己百姓隐瞒,却不能光明正大否认。只要有诸侯提及,赵轩都承认并表示感谢之情,言辞间,郑钰铭和他是兄弟情深,因两人交情深厚,郑钰铭才慷慨解囊。

至于帮赢翟还债,有借钱给郑钰铭的商人,接受郑钰铭还钱的债主,还有尾随欣赏美人的镐京百姓主动为郑钰铭宣传,郑钰铭三十万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