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普门那就是无量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纲领,都有它的原则,这个多了!我们不说细的,在中国佛教大小乘有十个宗派,每一个宗派里面都有总纲领,都有总原则、总方向,这是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净土法门这个法门的陀罗尼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信、愿、行」这三条,这是净宗的总原则、总纲领,称之为三资粮。
  如果说法门,净宗里面也有很多法门,也不是一个。以念佛来说,有实相念佛,有观想念佛,有观像念佛,有持名念佛,这就四大类。每一类里面又有许多不相同的。单说持名,持名的方法也很多,有人念六字,有人念四字;有人念得很快,一句接一句,叫追顶念佛,有人念得很慢,音调拉得很长,不一样。依靠的经论,净宗现在有五经一论,这个经论当中任何一种都可以,都可以依靠,你如果依靠两种、三种也行,五经一论完全依靠也可以,个人根性不一样,都能成就,都能够往生。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修的法门,我不要去勉强别人跟我修。为什么?根性不一样。选择法门的原则,也有陀罗尼,总的原则是什么?适合自己的程度。就是说这个法门,它所说的理论,它所说的方法境界,我能懂、能解,能解之后才能信,这个信才叫正信。还要跟我的生活环境能配合,我学起来方便。最重要的是要功夫得力。
  功夫得力从什么地方看?确确实实学习之后,妄念烦恼减少了,智慧增长了,心平定下来了,这叫功夫得力。在现前果报上来说,身体必定比没有学佛之前健康、轻安、自在、舒畅,样样能看得开,能放得下,这是现前果报。你把这些妄想分别执著放下,它怎么不得轻安?身心健康,忧虑牵挂少了,境界一年比一年好;功夫果然得力,自己清楚,自己明了,境界月月不相同。到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你要把持住,要有定、有慧,那个戒定慧三学重要!决定不被外境诱惑,如果被外境诱惑,你就退转了。初学佛的人勇猛精进,自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学没多久,二、三年大幅度的退转了,很多!什么原因?里面烦恼作祟,外面诱惑力量强大,禁不起诱惑。这个原因是什么?自己没有坚守戒定慧三学,毛病出来了。如果这一生当中小心谨慎,真的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定要抓住戒定慧,抓住觉正净,抓住十善十戒。我们今天不讲太多,我们只讲沙弥十戒,尽量去遵守威仪,一切时一切处认真的修学,学沙弥律仪,学十善业道,学三皈五戒,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没有不往生的。这是在「一切佛法普门陀罗尼」里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我们初学决定不可以好高骛远,决定不可以学好看,尤其是学院学教的同学。学教就是一般人讲的学讲经,这个事情看起来容易,实在很难,不是那么容易,这一条路子是很长的道路,菩萨道!初学的人最重要的守规矩,那个规矩就是总的原则纲领,要认真修行。为什么?你所讲的跟你所行的要能一致,解行相应,心口一如。为什么讲得好?因为你行得不错,你是从真正行门里面得到了心得。展开经文,你做心得报告,这个言语是从你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它当然不一样!诸佛菩萨讲经是从真心里流露出来的,你现在也用真心,藉著佛的经教把自己的真心也显现出来了。自己的真心跟佛的真心不二,所以佛法里面微妙的义理,你自自然然能够吐出来了,不是你准备的。你说出来的,不是你预先设想的,没想过自然就流出来了,道理在此地。
  由此可知,真正经讲得好是真正的修行。真功夫是讲经教的依靠,没有真正的修行,那个经教是道听涂说。找一堆参考书这个地方抄几句,那地方抄几句凑合起来,这不是办法,不但听的人听不懂,自己也不懂,实实在在的话。我初学佛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也是个出家法师,早年已经过世了,大概过世有二、三十年。真用功,我们同学当中像他那种用功的我没看到第二个,确实夜以继日学讲经,搜集许许多多参考资料,自己把它抄集起来做为讲义。在什么地方讲?那个时候我们住在台北圆山临济寺,寺庙后面是个小山,他就在小山坡坐在石头上对这些树木花草讲,非常认真,一直到走也没能好好讲一部经。我们是好朋友。讲经要有法缘,他的法缘比较差一点,没人请他,听众不多,最多的时候十几个人而已,讲的确确实实,听的人听不懂。我就跟他说,我说你这个方法错了。他没有正式参学过,讲经这一套规矩他不懂,方法他不知道,以为把许许多多注解本子抄集出来这就行了,这是犯很大的忌讳。
  我们学讲经,老师对於这桩事情给我们讲得很多,为什么学佛要讲求师承?不但学佛,世间学术中国古时候都讲师承,师承是一个老师,你跟哪个人学的。一个老师,他是思想是一个路子,无论他讲什么经,他自己所修学的方向原则门径决定是一致的,不会换个经就有两个讲法,不可能。但是跟两个人学麻烦就大了,学不成功的,那两个人的修行的方法不一样,对於一切事情的想法、看法也不一样,你到底走哪一条路?你找三本参考书就是三条路,找四本参考书那就是十字街头,参考书愈多愈糟。你讲得没错,他怎么讲的,他怎么讲的,他怎么讲的,到最后我们到底依哪一个?无所适从,这是讲经最大的忌讳。
  所以我们学讲经只学老师的,老师要带我们上路。我们没有上轨道,离不开老师,老师怎么讲我们就怎么讲。而且老师教学生、教初学绝对不是他在台上讲经那个方法,教初学是教初学一套办法;完全是解释经上的文字,没有发挥的,没有议论的,只是把字面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简简单单。你去听没什么意思,但是你要去找他的过失,没有过失。所以初学佛的人最重要的要记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行家来听也会赞叹,赞叹什么?没有毛病,虽然讲得很浅,没讲错。这个经确实有深讲、有浅讲、有长讲、有短讲,我们是采取浅讲、短讲,从这个地方入门。只要自己有清净的信心,恭恭敬敬把这个讲演学好。听众不能把他看作听众,你要把他看作听众,错了,听众是什么人?老师、监学。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监学,我在讲台上提出自己学习的报告,后面有指导老师。
  所以我们学讲经,每一部经老师是不会选大部的,都是选小部经,小部经又简单的讲。我跟诸位报告过,一部《阿弥陀经》从头到尾讲一遍,从经题、人题、讲经因缘到这部经讲完四个半小时。一个星期讲一次,总共是五次,一次四十五分钟。两个人讲,一个讲普通话,一个讲闽南话,好像是翻译,其实两个人用的是同样的讲稿。这个讲稿口语讲稿,在文学里称为口语文学,它不是文章,它是口语。一定要写出来,在讲台上照著这个本子,不是念,讲,要有表情,所以这两个人不会讲错,同一个底本。一次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一个人四十五分钟。初学的时候,有人觉得这个枯燥无味。有味是从无味里面生出来的,你要一开头就想很有味道,到最后就胡说八道,你就全盘失败了。世出世法没有例外的,这总原则、总纲领不能不知道,不能不遵守,遵守对你决定有好处。佛法在教学的总纲领里面可以说是「一切佛法普门陀罗尼」。佛在经典上常常讲的四句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个「诸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教化众生无量无边法门,决定不离开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实际上就是三句十二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位细细想想,戒定慧三学,戒学就是前面两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定慧。断恶修善是清净,平等觉是定慧;平等是定,觉是慧。这是一切佛法总的陀罗尼。
  所以这个陀罗尼,能持诸佛普法,它通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无量无边的法门,它是总纲领,它是总原则。落实在行门里面,像我们这个净土宗,信愿行三资粮是总原则,但是在这个前面净业三福也是个总纲领。如果说一切佛法普门的总纲领,三十七道品也是的。无论哪个法门,你要没有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这是基础,共同的基础,你不可能有成就。我在《弥陀经》里头讲过,三十七道品这一部分说得很详细。四念处是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放下就如意了。你不能看破、不能放下,佛门虽然广大,你却不得其门而入,这肯定的。再看第三句:
  【证得广大方便藏般若波罗蜜。】
  清凉在这里注得比较多一点,「即空涉有,名为方便,斯则权实双行,为不共般若,称体用之广大」。这是大菩萨,不是普通人,所以他证得『广大方便藏般若波罗蜜』;法身菩萨,不是普通人。文殊菩萨所讲的十波罗蜜,这个我们在一般讲席当中都曾经说过。六度就好比六层大楼,最下面是布施,第二层是持戒,第三层是忍辱,后面就是上面的一定包括下面,下面不包括上面。布施不包括持戒,持戒一定包括布施;持戒不包括忍辱,忍辱一定包括持戒、包括布施。
  我们在此地看方便波罗蜜,这是般若波罗蜜上面,这个波罗蜜实在讲是从般若波罗蜜里面展开来的。般若波罗蜜代表的是根本智,后面这个四条是后得智,这四条里头是方便、愿、力、智。那么要是十层大楼,这是第七层,第七层当然具足前面六波罗蜜。「广大方便藏」,文殊十度里面的方便度。般若是称性的智慧,也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本具的智慧。波罗蜜,这是梵语,意思就是圆满。换句话说,圆满的广大方便般若,或者称为后得智。后得智就是应用的智慧,这个智慧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处事待人接物。
  注解里头说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