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那个经题就是多元文化。华是花园,这个大花园,大花园里面收集的这些花,品种齐全,没有一样没有。你到那里去参观、去欣赏,美不胜收,叫「华严」,严是庄严,美好!经题梵文原文叫「杂华庄严」,我们中国人翻译喜欢简单,杂华,杂字不要了,用「华」就好了;庄严,庄字不要了,用「严」,所以叫《华严经》。所以,经题里面就是多元文化,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那你才有得看、有得欣赏。如果这个花园再大,品种只有一种,你想想看有什么味道?看完之后,不必再看了,都一样。我们今天出国观光旅游,如果全世界文化都相同的,还有什么好看的?没得看了。就是不一样,所以才要去见识见识。假如变成单一的文化,全世界哪个文化强,是它的,其他的、不同的全部都消灭了,观光旅游这个行业就没有了。还有什么好出去?什么也看不到,看都一样的。我们得多想想!单一是决定不可能的,决定做不到的,只有给这个种族结冤仇。你就是把这个种族消灭了,它的怨恨在、冤仇在,将来找到机会还是要报复。
  在中国历史上,最近的,慈禧太后灭了清朝,这个因果历史上有记载。清朝在初期,还没有建国的时候,它这个族的邻近也有一个小族叫叶赫那拉氏。清族把它灭掉了,酋长在死的时候对天发誓:我这个族里头,即使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报仇。这桩事情记载在清朝宫廷条例里头,所以清朝宫廷决定不许叶赫那拉氏的人进宫,这个条例严厉实施两百多年。你看经历了康熙、雍正、干隆,康熙六十年、雍正十三年、干隆六十年,在干隆下面,有嘉庆、道光、咸丰,两百年过去了,都没有出事情,於是乎就疏忽了。慈禧是叶赫那拉氏人,进宫的时候,咸丰皇帝知道,但是「这没事,都两百多年了,哪里还有这回事情」!把她接纳了,最后她把清朝灭掉了。你看看他们的酋长,报仇的那个心多么坚决,等你两百多年之后,你的运衰了,我再来,还是把你灭掉!
  冤家宜解不宜结。今天国际上的纷争用武力、用报复不能解决问题,这个仇结下去,冤冤相报,世世代代没完没了。这是事实,不是迷信!不可以结怨,要化解,才是解决问题。化解就是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文化,尊重别人的传统,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入境随俗,快乐无比!我们几乎是半个世纪在海外流浪,走过不少国家地区。我们完全把佛法用上了,无论到哪个国家地区,我是很快就融入他们的社会,所以能到处受人欢迎。你要坚持我的那些习惯、方式,你跟别人格格不入,你跟别人做对头,不是做朋友,你的日子怎么会好过?无论到哪个国家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能随缘、要随缘。跟他打成一片、跟他做朋友,欢喜、快乐,我们帮助他,他帮助我们。这是从我们生活经验里面学习到的,这一套方法就能解决今天世界的纷争,就能够促进世界和平。
  「华旋所成就」这五个字,你就想它的意思有多深,不同的文化成就真善美慧。道理要懂,你要能体会得到。《华严经》字字句句意在言外,所以你看不懂的,你就不晓得它在说些什么。你真正看得懂的,其味无穷,你才能够得受用,你才能真正得利益。
  『化佛皆充满,菩萨普光明』,这两句话是形容,是说上面的成就,这个社会多么美好,全在自己。这个要用智慧,不能用烦恼。中国古人常说「处事难,处人更难」,人与人相处要高度的智慧,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人事的环境虽然非常复杂,古人跟我们说总不外善、恶。一个是善的,顺境;一个是恶的,逆境,就两大类。佛教导我们,中国儒家、道家、古圣先贤都是这样教人,再看看外国宗教典籍里头也是这样教人,这哪能错得了!所以我们这才悟过来,古圣先贤教人的,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是性德。他自己想出来的,为什么这么多人想,他们怎么想的都是一样的,奇怪了?自己想出来,应该各个人不一样。他们想的都是一样的,这就不是他的思想,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要细心去观察,本性、自性的性德,天然的!中国人所讲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英雄!英雄,前面讲的已经克服自己烦恼习气了,他所看所见的都是一样的,这是性德,决不是随顺他的妄想分别执著。因为从妄想分别执著出来的东西,各个人不相同;只有把妄想分别执著打掉,都恢复到清净心,那就会相同。所以,佛家讲的「佛佛道同」!
  我们今天用这个做一个例子,我们能够推想到,觉悟的人跟觉悟的人见解就很接近,迷惑的人跟迷惑的人见解是决定不相同。那么圣人教导我们,我们要记住,我们要学习,要真正做功夫,要真正修行。我们处逆境,逆境是我们的环境不好,很恶劣,样样都不称心、不如意,周边所遇到的都是恶人,都不是善人。处这个境界,我们应该怎么处法?这个境界古人有最明显的例子,舜王,中国二十四孝头一个,大舜。你看舜处的那个环境,他遇的那个人,那是什么人?父亲、继母跟继母生的儿子,都是跟他做对头,都是恨不得把他害死。他能尽孝,他没有看到他父亲的错、不是处,没有看到他继母、他继母生的弟弟的不是处,总是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好,为什么他们这么讨厌我?天天反省,天天改过。真的,不就是六祖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没见到别人过,他见的是自己过,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样子,三、四年把全家人感化了。所以大孝!中国讲孝道第一人。
  在佛法里面讲,他的父亲、继母、继母生的弟弟都是他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他能够化怨为亲、化敌为友,这个了不起。别人在这个环境里头,起怨恨心、报复心,这个怨恨、报复就造成仇恨,愈结愈深,生生世世冤冤相报,那就不得了,那就苦不堪言!果报不是一生,生生世世。我们处逆境,遇到恶缘,要学舜王。你看,他在这个环境当中养成自己的大德大智、大德大行,感动那个时候的皇帝尧王。尧王听到有这样一个人,把两个女儿嫁给他,王位让给他。这个有道理,他能够感动他这样的父母,把他从恶人变成好人,他就能感化一国,他就能感化天下。尧有眼光,有智慧,选他做继承人。
  在佛法里面,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念过《金刚经》,《金刚经》里头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逆境、恶缘。忍辱仙人,我们在佛经里面读到,释迦牟尼佛说这是他的前身。他没有成佛之前,修菩萨道,菩萨修六波罗蜜。他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遇到这么一桩事情,修忍辱!被歌利王凌迟处死,不是痛痛快快叫他死,用刀割肉,一片一片割下来,这样子把他处死。歌利是梵语,歌利王要是用意思上翻,中国人就翻成暴君,残暴、不讲理的这样一个王。菩萨修忍辱的时候,遇到这个恶王,一丝毫瞋恚的念头都没有。佛在经上说,他忍辱波罗蜜圆满了,等於说经过考试。这样的考试,你有没有瞋恚心?还动不动瞋恚念头?没有,毕业了。没有这个人来考试,你这一关没通过,你毕不了业。没有一丝毫报复的念头,持戒波罗蜜圆满了,不杀生这条戒圆满了,所以两个圆满。他生什么心?感恩的心。他用什么报答?他发愿: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所以歌利王的后身就是憍陈如尊者,释迦牟尼佛成佛,第一个证阿罗汉果,第一个得度的。这就是化怨为亲、化敌为友,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不可以对立,不可以报复,不可以生瞋恚心。
  所以大乘佛法要能够普遍宣扬,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灾难?哪里会有冲突?哪里会有什么恐怖分子?都没有了。佛法是真能解决问题,可惜没有人知道。现在虽然是科技发达,我们每一场的讲演都从网路上传播,虽然传播到全世界,听的人还是太少太少了。我所晓得的也不过是几万人、十几万人在听,世界上人口七十多亿,十几万人听,算什么!这是我们感到非常遗憾的,真正听懂的、明白的人少。
  处顺境,一切称心如意。好,顺境,遇到人都是好人,都是欢喜你的、赞叹你的、帮助你的,这个境界好!那也是考试,考什么?你有没有再起贪恋的念头。如果起一念贪恋的念头,你堕落了。这个考试,跟你说比那个逆境的时候还要严峻。一般人晓得逆境、恶缘人容易堕落,没错,不知道顺境、善缘更容易叫人堕落。在佛经里面,善财童子他就是处顺境、善缘,他不贪图富贵,他能够舍弃、能够放下。像释迦牟尼佛,你看生长在皇宫,父亲是国王,名闻利养样样具足,他的环境是顺境、是善缘。他要一贪图富贵,他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就堕落了。他能够放下名利,能够放下权位,一生干什么?从事於多元文化教育的工作,他选择这一行,他不愿意作国王。我们在经典上读到武艺超群,他不愿意作将军,不愿意作元帅,不要财富,什么都不要。他过一个清高的生活,从事於教学,而且是义务的教学,伟大!教育家。释迦牟尼佛是教育家。
  中国古人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立国到现在,我们讲统一,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国家;一直到今天,虽然中国这两千年来改朝换代,始终是统一的,历史上没有。全世界哪个国家都不能跟中国比,两千多年来维持统一的局面,这个不可思议。靠什么?靠教育。汉朝这些帝王了不起,汉武帝制定中国教育政策,他懂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首先把教育办好,而且教育是孔孟,是中国教学的主流。以后佛法进入中国,也成为主流。在中国教学,儒、释、道三家,教导这个地区,所以这个地区的人有智慧、有德行,懂得礼让;没有竞争的,只有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