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4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程大人登门来访。”书房外有人通禀,李纲一听连忙放下写了一半的奏折,起身吩咐道:“快请到客厅待茶,我这就去。”

李府管家口中的程大人就是原江宁府知府程万里,李墨平定江南以后,程大人也得了朝廷的封赏,由一地方官转任朝廷中枢任职。而相比起李纲,程万里明显要识时务的多,入京不久就投到了蔡京的门下,也正是因为蔡京的照应,程万里这个在朝中没什么人脉的才能站稳脚跟。

不过虽然投靠了蔡京,但并不意味着程万里就是非不分,他还是有他的坚持,蔡京为他活动了一个吏部侍郎,但他却并没有完全听任蔡京的吩咐,若是蔡京要提拔的人实在不堪大用,程万里是不会点头的,蔡京对此也拿程万里没辙。

李纲在换了一身家居常服后赶到了客厅,之前他一回府就在书房写奏折,上朝的官府都没换下,在家里穿着官府去见同僚,好像有些不像话。

程万里与李纲也不是头回见面,见到李纲之后打趣道:“又在写奏折了?”

“哈哈……程兄说笑了。这二位就是人说有大将之材的王寅和武松?”李纲闻言笑了笑,转而看向站在程万里身后的二人问道。

“正是他们。李兄,你忽然让我带他二人前来,有何原因?”程万里好奇的问道。今日下朝时李纲跟自己提过,要不然程万里这次来也不会带王、武二人。

李纲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程万里说道:“程兄,你不是一直想要见识一下我李家的家传之宝吗?不如今日就让你满足一下这个愿望,请随我来书房一观。”

“哦,没想到你李纲今日倒是大方了。”程万里一听就知道李纲要跟自己说的事肯定不是小事,笑着起身说道。

连同王寅、武松一起到了书房,李纲让老管家守在书房门口,叮嘱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之后,这才正色问程万里道:“程兄,你觉得那金国是否可信?”

“这个……不可信。只是圣上偏信,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除了劝谏,还能如何?”程万里苦笑一声道。他已经隐约猜到了李纲让自己带王寅跟武松来的用意。

王寅、武松皆是武艺高强之辈,原本在平定江南后以他二人的功劳最差也能做个一州都监,只是这二人也不知犯了什么病,一听要与程万里分开,竟然对朝廷分派的官职坚辞不受,甘心做程府家将。直到后来程万里才明白这二人当时为何会如此。

原因有二,一来二人担心自己到了京城人单力孤,会受人欺辱。二来则是被龙骧军四将的遭遇给吓到了。当时李墨已经被朝廷封为安西大都护,表面上朝廷对新成立的安西大都护府没有成见,但私底下对与李墨关系密切之人的打压却是越发的重了。

王寅、武松自问昔日曾与李墨并肩作战,万一要是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忌惮,那倒不如放聪明点,不受朝廷的封赏。王寅、武松皆有将才,同样也都是心高气傲之人,说白了就是受不得委屈。他们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为了将来不给程万里添乱,他们索性不要那份前程。

程万里在知道王寅跟武松的心思以后也只能一声长叹。打压与李墨关系密切之人这件事虽然没有摆上台面,但作为吏部侍郎,从上任之初开始算起,自己所经手的官员升降,无一人是与李墨关系密切之人。即便是有人将那部分人提出来候选,也无一例外最后会被否掉。

虽然心里明白圣上这样做等于是把人才推给了李墨,徐和离开时可以带走那么多不得重用的人才,其中的主因或许就是这个。程万里对此也曾想过劝谏,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因为他发现,自己也是圣上在暗中提防的人之一。

自己忠心为主,却得不到主的信任,这难免就会叫人心生不满,只不过程万里没有陈东那些年轻人的血气,做不到臣投他国那一步。

“李兄,你且先说说你究竟想要作甚?”程万里面色一整,沉声问道。

“……我意私练一支人马,不许人多,只要可以在危急关头可把圣上无恙即可。”李纲低头沉默了片刻,抬头对程万里正色说道。

“……你疯啦?”程万里吃惊的看着李纲问道。

“我没疯,我只是担心圣上这次太自信了,与虎谋皮者焉能有好下场?”李纲叹了口气,对程万里解释道。

“你是担心金人背信弃义,不攻安西反攻我大周?”

“嗯,与安西相比,我大周的人马不是更容易对付一些吗?金人又不是笨蛋,又岂会做那种舍易取难之事。如今我大周人马多聚集于前线,若是金兵趁机南下,沿途几乎无人可挡,一旦金兵到了京城拿住了圣上,万事皆休。”

“京城之中尚有三万禁军,李兄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三万禁军?程兄可知这三万禁军之中的分水有多少?”李纲冷笑一声问道。

程万里对此倒是略有耳闻,只是知之不详,一下子被李纲问住了。

第360章 金兵南下

若是周金两国精诚合作,那安西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势必难以实现。但周金两国本来就是相互利用,各怀鬼胎,当二者之间共同的敌人消失的时候,因利和自然也会因利分。

相比起汉人的含蓄,女直人要更加的直白一些。请神容易送神难,在河北柴英在逃亡西京道途中中伏身亡,残部遁入西京道开始,女直人就对大周朝廷派来请其离境的使者推三阻四,迟迟不肯收兵北归。

河北雄州、莫州、瀛洲等地目前处在金人的控制之下,而这些地方原本就属于河北境内,大周不可能将这些地方割让给金人。只不过金人不肯走,并且还开出了价码,这就让大周不好直接动手去抢回了。

两国先前是盟友,只是因为大周军方无能,这才给了金人南下的借口。如今被抢占了河北三州之地,大周不想背负背信弃义的恶名。可金人要价太高,底限跟大周的上限一样,根本就不是一副讨价还价的模样。

作为这次大周使者的秦桧原本就畏金如虎,在谈判桌上只是一味苦求,让金人对大周的软弱更有了深一层的了解,挥兵南下的想法也随之更加强烈。

女直人原本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间,起兵反辽成功之后才算是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在进入周镜以后,金人才发现自己之前在辽国所获得的财富与周国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就如同掉进了蜜罐的老鼠,在见识过周国的富足以后,金人又怎么肯就这样空手而回。本来就是强盗出手,金人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处,自然也就不会像周国那些深受仁义礼智信束缚的读书人那样爱幻想,认为自己客气了,对方也会客气。

一味的忍让,委曲求全,只会令嚣张者认为软弱可欺。就如同驯兽一样,不可以光是讨好,还需要皮鞭,唯有知道疼,它才会晓得听话。

可惜大周的君臣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金人开价,他们就讨价还价,丝毫没有注意到金人只不过是在拖延时间,麻痹大周君臣。当然也不是没人察觉到金人的诡计,只是作为军中大将,终归只是大周天子的爪牙,决定权还是在天子那里。秦桧一封防止金人误会的奏折送上,以辛从忠为首的虎贲军以及以庞毅为首的虎安军就只能含恨率军南撤,辛从忠去了南方,庞毅去了巴蜀,就只有宋江的虎威军扼守在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京城的北大门,命虎威军驻守大名府,说明大周圣上也不是一个完全糊涂的人。在命人与金人谈判的同时,也是还有防备之心的。之所以大周不肯此时与金人翻脸,那是因为大周的圣上还有心借金人之手一同对付安西军。

只是此时在金人的眼里,安西李墨远没有大周对他们的诱惑力大。安西军虽然也挺富有,但终归比不得百年大周,而且安西军凶悍,远比大周军要难对付的多。舍易取难这种傻事,金人自然不会去做。猛兽捕食都知道挑弱的下手,更何况是人了。

完颜宗望一面应付着周国使者秦桧,一面暗中调动人马,做好突袭的准备。大周地域广大,一城一池的攻占实在费时太久,而且完颜宗望也担心会在与大周战事正酣时安西军跑来捡便宜。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千里奔袭,虽然这个办法同样冒险,但只要成功,那就可以导致大周陷入内乱。若是能够生擒活捉大周皇帝,那所能带给自己的利益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不单单是钱财上的收获,更是会直接影响自己政治生涯的一场豪赌,完颜宗望慎之又慎,为了保险起见,他数次找借口在谈判桌上刁难,牵着秦桧的鼻子达到了调走大周虎贲、虎安两军兵马的目的。

若是有虎贲、虎安两军在,金兵南下实难找到突破口,但完颜宗望成功了,仅剩下虎威军退守大名府,河北一地仅剩下一些地方部队准备接手失地,此时的河北对金兵来说几乎就可以算是不设防。一旦金兵南下,纵是虎威军守住了大名府,可完颜宗望本来就没打算强攻,他完全可以分兵绕过大名府兵临大周京城城下。

而目前,完颜宗望还在等,等待虎安军入蜀,虎贲军下江南,只要这两军到达驻地,那就是金兵南下之时。

金人已经在磨刀霍霍,可大周却因为选人不当而还被蒙在鼓中,除了少数几个主战派一直上蹿下跳的提醒大周圣上小心提防外,大多数人还抱着花钱消灾,凭借先前两国结盟的友谊,通过赎买的方式将金兵礼送出境的美好期望。

等到秦桧终于完成任务,与金人达成共识的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大周君臣不由满心欢喜。只是还没等这股欢喜的劲头过去,紧跟着就又传来金兵南下的噩耗。

想要找茬,其实有的是机会。就如戴不戴帽子这个问题,只要想打你,你戴不戴无关紧要。两头堵的话谁不会说呢?

金人以大周交付的财货不足,以次充好为理由,撕毁了两家的合约,悍然南下。先前完颜宗望的诡计得逞,河北境内几乎无人阻拦,短短半月的光景,金兵已经兵临大名府,而直到此时,大周君臣才意识到上当,一面派人前往金营安抚一面急令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