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圣天下-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个老人,却有足够的资格保持沉默,如果他不愿意,没有任何人敢逼迫他选择立场。

自神书临世134年间,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了一百位圣者,但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不管是在圣域,还是在人间,都有众圣所公认的三大强者。

因为这三个人已经领先于百圣,向着更加高深的境界迈出了第一步。

不朽境,史圣司马迁。

凝神境,词圣苏轼。

以及最后的,如今出现在苏轼身前的这位快到两百岁的老人。

神笔境,书圣王羲之!

能够在一笔之间以一篇《积雪凝寒帖》令整个圣言大陆降下寒雪,这,便是神来之笔。

“苏老弟,不如让他把话讲完吧。”

一声轻叹出现在星海寒雪中间,出现在苏轼与帝师两个人中间,老人垂搭着眼皮,即便在这个时候,也看起来有些像是睡着了一般。

这是圣域两大山脉的第一次交手,于他人看来,最后的结果,是不相伯仲。

星海未能将空中的雪花融化,飘雪中的凛冽寒意也未能凝住整片星海,凝神、神笔,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直到这个时候,场间的其余圣者才终于知道,原来这两人已经走到了他们快要看不到的地方,在默默守护着圣者威严,在守护人间。

但苏文看着这一幕,却是知道,其实是苏轼赢了。

因为王羲之书了一帖,而苏轼却尚未诵词。

可不知道是因为对这位老人的敬重,还是因为苏轼不忍就此引发圣者之战,所以他选择了退步。

退了他迈出的那半步。

于是在刹那之间,星海重新隐匿进夜空当中,空中的雪花纷纷消融,就像是在整个圣言大陆下了一场春雨。

王羲之对苏轼微微颔首,然后突然对苏文说了一句话。

“我很喜欢你的字。”

苏文一愣,立刻自心中涌上了一种无比复杂的情感。

能得以书圣夸赞字写得好,当然是无上荣光,但不知道为什么,当老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苏文却从中听到了一些怅然,以及遗憾。

他看着王羲之那满是沟壑的脸庞,低垂厚重的眼帘,还有眉宇间的超脱。

他心口处的那轮紫金圣心熠熠发光,他的眼中出现了一片萧索的秋意,以及更之后的寒冬。

那里所飘荡的寒雪就如今夜一般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苏文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然后他躬下了腰身。

“大人谬赞了。”

王羲之轻轻一笑,并没有太过意外,然后对苏文说出了第二句话。

“练字,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磨砺锋芒,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人心境平和,能让人看清很多原本看不到的东西,希望你能记住。”

说完,王羲之突然袖袍一挥,将一件物事抛到了苏文手中。

“今日看到你,让我想到了一位故人,可惜当年的那些人,如今就剩下我与苏老弟了,所以,这件东西,不如便交由你保管吧。”

苏文低头看去,那似乎是一杆墨笔,笔杆处触手微凉,笔毫间却显得无比的锋利,如果以此笔填墨挥毫,恐怕会直接将纸张戳破,所以,这又不太像是一支笔。

尤其是在上面所流淌的幽色流光,似乎看久了会慑人心神,所以苏文也不敢多看,便赶紧收了起来,再度恭敬地对王羲之行了一礼。

“谢大人。”

王羲之摆摆手,看着苏文的目光充满了慈爱,然后他慢慢转过头,向帝师问道:“你刚刚说,苏文是魔君屠生转世?可有证据?”

==================================

ps:写这一章的时候,莫语的脑中一直在出现一些画面,这些画面是会在今后情节中出现的,有些难受,也有些唏嘘,一个大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到,让我们期待,并对过往寄予缅怀吧……

另外,有谁能猜到王羲之送给苏文的是什么吗?这件东西,在以往是提到过的哟!

第五百二十二章那些过往,认不清的旧时光

当听到王羲之这番话的时候,苏文才终于意识到,之前王羲之所说的那位故人到底是谁。

“断岳的剑是朕教的,李龟年的琴是朕送的,苏轼的词是跟朕学的,王羲之的字也是跟着朕练的……”

在魔君手记的这句话中,总共提到了四位圣者,其中的前两位,剑圣断岳在二十一年前殒落北固山,乐圣李龟年则在四十五年前葬身天弃山。

当年的那些人,如今的确只剩下苏轼和王羲之了。

念及此处,苏文有些感慨,同时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王羲之会对他报以善意,或许是因为帝师说自己乃是魔君转世重生?也或许是因为王羲之也从自己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缕故人的气息?

但很可惜的是,帝师并不知道这一段过往,也不知道原来圣域的两大山脉也曾与魔君屠生有旧,否则他一定不会说出下面的这番话。

“我手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很多事情,即便没有证据,也是可以猜测的。”

听得此言,苏轼笑着弹了弹衣袍,寒声道:“猜测?苏文乃是我人族圣才,堂堂四大才子,更别说其小小年纪便位及御书,日后必成我族的顶梁基石,又岂是你凭借猜测就能随意抹杀构陷的?”

对于苏轼的这番责问,帝师并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此言差矣!正是因为此子被众圣寄予厚望,文名无双,所以哪怕只是有一丁点的可能性。我们也绝不能放过,否则日后必然会为我族埋下弥天大祸!”

“苏文体内是否留有魔族血脉。我想词圣再清楚不过,即便撇开此事不谈。在过往的一年之间,苏文的种种表现,难道诸位就从未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说完,帝师自怀中掏出了一本书册,轻轻抛到了王羲之的手中,示意对方过目。

“在天圣历133年之前,我圣言大陆已经太平了整整近百年的时间,世间鲜闻魔族余孽之事,更没有魔族重现人间的苗头。而同时,苏文于临川城中只能算得上是资质平庸,别说诗词大才,就连记诵先贤著作也难以为继,甚至在城考中根本就不曾上榜!”

“此事有临川城天然私塾的陈老先生作证,以及去年城考榜单为凭。”

“然而,不知道为何,此子却于圣庙开智当日连夺八人之文位,得以成就文生之位。更诵出了传世之诗——《登高》!”

说到这里,帝师忍不住摇了摇头:“夺文位或许算不得什么,过往也有旧例可循,但连夺八道文位。在文生之时便开启八道文穴,敢问,在场诸位有谁曾见过!”

“再让我们说说《登高》这首诗。虽然我不擅诗道,但也能识得这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可是,诸位难道就从来没有质疑过此诗的遣词造句吗?”

“尤其是颈联与尾联这两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试问,这真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应该写出的诗文吗!”

此言既出,苏文顿时心头一凛。

是的,他犯了一个大错误。

这个错误不在于他作出了《登高》这首诗,而在于他不应该在出了圣庙之后,于众人面前吟诵出来!

当日苏文之所以会以《登高》一诗开智,是因为受王阳明夺文位之事迹启发,从而在记忆中选择了一首他认为最强大的诗文,在心中默诵了出来。

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苏文作了《登高》这首诗。

如果他没有因为徐凌的逼迫,从而当场诵读出来,引紫金才气天降的话。

可偏偏,苏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当着所有人的面诵出了这首《登高》。

这是苏文自来到圣言大陆后所作出的第一首诗。

这首诗从此开启了苏文的圣才之路。

但与此同时,这也是苏文笔下一众诗词当中,唯一一首不应该由他写出来的诗。

而如今,这一点却被帝师作为了攻讦苏文的把柄,令苏文完全难以反驳!

帝师的声音还在继续。

“在那之后,苏文身边的大部分人,都仿佛在一夜之间与魔族有了关系,唐吉、陆三娇、柳施施……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苏文去了迷失沼泽,于是饕餮出世,苏文去了黄鹤楼,于是以魔女浅夏为首的魔族余孽重现世间,后来我得知,原来在黄鹤楼之后,苏文还去了趟南疆,于是紧接着,原本隐匿于妖族那边的一众魔人全都冒出来了,其中更不乏衣威泊这样凶名赫赫的大人物!”

“这一切,都只是凑巧?”

“刚才在我的所有问题中,但凡是涉及魔君屠生的问题,苏文一概不答,这又是为什么?”

听着帝师那一声声义正言辞的诘问,苏文只能无言以对。

同一时间,苏文浑身都泛着冷意,因为他怎么也没想到,原来为了此时此刻,帝师已经在暗中调查了他这么久的时间,所谓谋定而后动,不外如是!

杀人,先诛心。

帝师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把利剑,他苦心布下的此局,便是诛心之局。

但其最后所得出的结果,至少在苏文听起来,却是荒谬至极!

于是这一次,苏文没有等苏轼为他辩解,而是自己开口说了一句话。

“若我真是魔君屠生转世重生的话,你敢来葬花岭找我当面对质?你还能活到现在?老瞎子,你是当我傻,还是你傻,还是全天下都是傻子?”

苏文此言一出,王羲之与苏轼相视一笑,两人似乎都回想起了一些旧时光,一些故人往事。

是啊,如果屠生在世,今日的圣言大陆又会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呢?

出于某种很微妙的情感,其实王羲之很希望苏文真的是魔君转世重生,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虽然在苏文的身上有一些故人的气息,但他们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然而,对于帝师来说,却并不认同苏文的这番自辩。

“既然是转世重生,那么今日之屠生,当然就不再是星空下第一强者,老夫又为何不敢来!”

“今天我之所以不惜一切也要将你埋葬于此,便是为了趁着你尚未恢复实力之前,把你的真面目公诸于世,把你魔族的阴谋扼杀于襁褓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