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苏丝黄看着气昏了头的闪闪,提了个建设性意见:“不如你辞职去拿个学位,开个有性教育课程的幼儿园。”性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果不抓,我们的文明可能会完蛋。从这个角度看,即便当个性专栏作家,也是意义重大的事啊。
2005
06
16准单身生活
晚报编辑闪闪约苏丝黄去长跑,苏丝黄大惊失色。
“我要减肥。”闪闪说。
“你那个小身段上上下下也就剩下个头发可以剪剪,”苏丝黄说,“不要装样,给我坦白。”
谁都知道闪闪这辈子唯一热爱的运动,就是在全城大小服装店里用高跟鞋量地皮,磨嘴皮。
闪闪坦白:“昨天上课又什么也没听进去。”
因为热爱法国文化,闪闪正在学习法语,那种学费很贵、打的费也很贵的学法,就是为了让自己心疼钱,好好学习。结果好几堂课下来,堂堂都在做白日梦。昨天做的白日梦是如何把户内运动搬到长城脚下。
第20节:苏丝黄的世界(20)
闪闪的新男朋友肖闽是个摄影师,大部分时间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现在在南非,给时尚杂志拍婚纱照,就是拍那种把女人半裸体放在莽莽草原上让人意淫的照片。
“你怎么会成准单身人士呢?”苏丝黄百思不得其解。
所谓准单身人士,就是已经两情相许,但是伴侣常不在身边。这种生活往往比单身生活更折磨人,因为必须守节。
你无法想象这个国家里有多少人在忍受这种生活:外出打工的民工和家属、因为毕业找工作而分居两地的大学恋人、跨国或者跨海峡恋、频繁出差的商人和家眷……20世纪80、90年代的时候,夫妻为了工作两地分居、晚上自己解决问题被认为是很正常的事。50年代一些国际友人主动请缨到红色中国教书,结果政府不给教授配偶批签证,因为觉得“没有必要”,让国际友人抓狂。
现在不同了,长期分居的人为空缺找个替补很正常。闪闪以前得意时期曾经一度有过好几个“呼叫服务热线”。
“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闪闪怎么守节起来?连闪闪自己也搞不明白。
为什么呢?因为他接吻总是让她心醉神迷?因为他知道草原上所有动物和植物和全世界人物的名字?因为他总是知道怎么用不同的方式脱衣服?因为每次和他做爱都像一场冒险?因为不愿意做了坏事之后对他撒谎?
“这么说吧,”闪闪选了个好理解的回答,“每次我做白日梦,他都是主角。”
苏丝黄明白了,闪闪进入了“情人领域”。
“情人领域”的意思是,两个人爱得如火如荼,做出一些自己过后看了都受不了的举动来。比如,当众互相喂饭,用最不可思议的名字彼此称呼(苏丝黄听到过的最奇怪的昵称是“泡菜”),和别人谈话时不管以什么话题开始,都以夸耀自己的性生活结束。
还有自愿守节,守得两眼冒金星,对别的性伴侣失去兴趣。
“我有个朋友,贞节的时间太长了,后来性冷淡。”苏丝黄担心地说。
闪闪说:“呸!我们还有电话和电脑视频呢。”
靠社会监督和学习模范维持的贞节不是真的贞节,情人领域里的贞节才是——不过和情人领域里的任何事情一样,做的时候真的是给自己看的,千万不要试图为此寻找知己。
2005
09
26比翼(二)
“你那天真的没跟他回家?”苏丝黄问。她在追问闪闪和音乐家瞿风的香山之夜。
今晚,闪闪和瞿风又要见面,虽然不是单独的,但过后依然会送回家——单身男女危险的旅途。跟他回家,可能后患无穷;不跟他回家,可能后悔捶胸。
“为什么要骗你?”闪闪说,“你还不知道我最喜欢吹嘘艳遇?”
苏丝黄嗤之以鼻:“谁知道?说不定现在你想吹嘘你的忠贞。”
闪闪叹气:“我哪辈子修的福气,交上你这样的朋友。”
“真的没有?”苏丝黄问。
闪闪犹豫了一下:“接吻了。”
自从一年前闪闪认识现任男朋友、摄影师肖闽以来,她一直心无旁骛。这是第一个例外。
“是不是因为你和肖闽分开太久了?”苏丝黄问。肖闽老是东奔西跑,忙于工作,已经因此被抛弃好几回了。闪闪到现在只有半年的时间和他在一起。
闪闪说:“不是。”
“那为什么呢?”苏丝黄问,“瞿风有点小名气,可你从来不买这套啊。”闪闪见多了文艺名人,对那些自满的小圈子气息有生理上的反感。
闪闪想了想:“也许因为嫉妒……”
肖闽现在在伊朗,拍黑色长袍里裹着的女人,窈窕的、丰满的、风情万种的眼睛。闪闪才做完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版面。做图片编辑和拍照片完全是两码事,她坐在办公室里想象肖闽在伊朗的街道上散步,非常嫉妒。
肖闽并不太和闪闪说他的见闻,他觉得看图片就可以了,解释是多余的,颇有大音乐家肖邦的架势——想知道我的音乐什么意思?再给你弹一遍就行了。
“我不知道爱上他是不是因为嫉妒……”闪闪说。有多少爱是因为嫉妒?因为我们看到更强壮、更聪明、更自由、更年轻、更有幽默感的人,看到他们拥有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因此用温存和甜言蜜语,用柔软的床,抓住他们,就好像占有了这些我们没有的东西。但是,人最后总是要醒过来的。
第三部分
第21节:苏丝黄的世界(21)
占有肖闽,并不意味着能和他一起飞翔。
有时候,闪闪在浴室里照镜子,看着自己的身体,就想起美国电视连续剧《Nip Tuck》里面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即便是再美丽的身体,也至少有一个人厌倦了和它做爱。”
如果两个人的世界没有其他的交流,不断更新,厌倦就会像流行病一样扑来。一个人身体的面积摊开是多大?5平方米?再好再好,研究一年,也就够了。
这种时候,闪闪就有点灰心丧气。不管如何开始,总是这样结束:两人打着哈欠在洗手间里擦肩而过,无话可说。
但是瞿风不一样,他邀请她进入他的世界,他给她放他的音乐,给她解释,不会因为她不懂音乐而歧视她,或者感到隔膜。他把自己完全展现给她,好像理应如此,谈论自己的工作和谈论潮州菜是一样的热情。
闪闪的电话铃响,瞿风的车快到了。
“要是明天凌晨肖闽来电话问我怎么办?”苏丝黄问正在起身的闪闪。
“要是的话,”闪闪想了想,“就说我去西藏了。”
2005
10
06比翼(三)
“他们不懂我的音乐。”瞿风坐在客厅里叹气,“没有意思。”眼皮下面一团阴影,整个脸皮好像要掉下来。他刚刚从一个座谈会上回来,被同行批得体无完肤。
闪闪刚刚听完瞿风给她放的另一部自创音乐剧,汗毛在背上立着还没平伏。纳博科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总是让读者“倾听你的脊背”的反应,不知道包不包括这种反应。
一个人听瞿风的音乐,闪闪八成会吓成神经病。
闪闪虽然音乐素养有限,却并不是完全的音盲。布兰妮和玛丽亚?凯莉让她感觉像吃大量的冷猪油。最喜欢的音乐家叫Erik Satie,他的曲子像下雨天里儿童随手弹出的曲子,又干净,又忧郁。每次听他的钢琴曲,闪闪就想,要是这个作曲家把自己的曲子弹给她听,她就算是8个孩子的妈妈,也一定会抛家弃子跟他跑掉——幸亏他80年前就死了。
闪闪还知道,瞿风是个才子,然而不是她那杯茶。
但是面前这个男人,明显地需要安慰和鼓励,女人天生总有点惜才。当下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假冒知音。
“他们嫉妒……”闪闪说。
瞿风笑了:“当然是嫉妒,他教出来的学生连纽约卖艺的都不如。”
“你在乎他怎么看吗?”闪闪问。同行相轻的对话开始让她觉得不舒服。
“我在乎你怎么看……”瞿风说,在沙发上向她靠过来,凑近了看她。闪闪担心他发现自己鼻翼上正在酝酿的那个大疱。
闪闪去看过一个挺出名的实验话剧,那个话剧里的演员不断地在座位上走来走去,假装这是个机舱。英俊的男演员好几次坐在她旁边,和她搭讪。闪闪天生好色,难免受宠若惊。但是话剧实在太糟了,人物刻画只到达表皮层的深度,啰里啰嗦的独白像地摊文学的自慰,装模作样的对话就是减缩了的自慰。话剧嘲讽现代城市白领,但是剧本那么苍白轻薄,浪费了这些漂亮动人、记忆力超群的演员。
“你觉得这个剧本怎么样?”闪闪带点同情问那个“濮存昕”。
“你觉得怎么样?”咦,反应很快。
闪闪一下管不住嘴:“不怎么样。”
英俊的脸忽然拉长了8厘米,好像上面画的妆忽然褪色。半晌:“不怎么样就对了。”冲上台。接下来再回到她身边的时候,再也没和她说话。
闪闪忍着生理上的恶心看完了那部劣质话剧,临了还被那个漂亮女演员泼了一脸矿泉水——他们假装飞机失事在颠簸,不是故意的。
这是闪闪学到的非常重要的一课:艺术家的心是脆弱的。
但是现在,木偶皮诺曹又要接受考验了。瞿风很近地看着她,她下意识摸了摸鼻子:“要是我说你的音乐我不太容易接受呢?”
出乎意料,瞿风笑了:“没关系,我只是想知道你怎么看我。”
闪闪笑了,她无限真诚地、温柔地、像对自己的幼儿园知己一样地对他说:“你很可爱……”
第22节:苏丝黄的世界(22)
说完,她忽然知道,今晚不会去西藏了。
2004
06
08不同凡响
苏丝黄问闪闪:“为什么我们两个不能做同性恋呢?”
闪闪说:“每次你恋爱失败,都要说这种无聊话。”每次她们都同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