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道人生-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江和金大牙都是久逢场面的人,闻歌而知弦意,知道罗海江的邀请是客套话,当下摆了手示意韩易自便,韩易便向两人告罪了一声,然后随着罗海江到了边上的一个商务小套间里。

聚丰园会所有专门准备的商务小套间,就是让人随时可以谈生意之用。罗海江有会所的贵宾金卡,可以免费使用,便吩咐了服务人员开了一个房间过来。

这个商务套间因为是商务谈判专用,隔音条件很好,进去后关上门,便把外面的喧哗完全地隔离在外了。

韩易坐了下来,把前段时间有关于厂房内部认购的情况和罗海江汇报了一下。

罗海江在盐林工业区上投入了一亿,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是大股东了,虽然说他和韩易的关系不同一般,不过公司就是公司,有它自己的章程,不能因为私人的关系而使得管理混乱。

内部认购的事情吴建昌当然早已和罗海江汇报过了,但是韩易还是亲口又向罗海江复述了一遍。

罗海江听完后,敲着桌子笑着道:“你这个操作得不错,这样一来,资金便能有效地回笼和流动,还可以加快工程建设。”

韩易笑了一笑,然后提起了乐云市检察院和暖州市纪委曾经来过公司的事。

其实前面的汇报不过是开个头,韩易真正需要罗海江拿主意的是这两个事情。

罗海江听完,沉吟片刻,说道:“立信公司是敞开门做生意的,王忠发要在我们这里购买厂房,我们没有责任去寻查他的资金来源,所以这一点上是不用担心的。”

韩易点了点头。

罗海江的分析和曾庆华还有邱兴文的观点符合,而且有了曾庆华的指点,程序上也走得干净,不会让人抓住痛脚。

“至于暖州市纪委的事情……我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罗海江虽然是商人,但是他的背景不同,和政府人员之间的交道很多,深知其中的一些关窍。

“依我看来,是有人想通过立信公司查出点什么来!”罗海江一边思索一边说道:“纪委下来查案,无非是干部违纪的事情,而王忠发还不够格让暖州市的纪委特意下来。高和平这人我也听说过,暖州市纪委的一把老手了,办案子手段十分老辣,他要真的想查什么东西,不会这么简单就放手,但是这次的性质却更多的是象走过场一般,我看他要查的人不简单。”罗海江轻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立信公司成立时间不长,统算起来也就是接了盐林工业区这一个项目,那么可以排除掉我们以前的人员牵涉,而和盐林工业区之间关联最为密切的又够份量的官员会是谁呢?”

罗海江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这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了!

韩易脑中灵光闪现,不禁失声叫道:“你说他们要查的是赵斌?”

罗海江微笑点头:“虽然还不能百分百的确认,但是却也是八九不离十了,我看是有人想动赵斌,却又不想直接站到赵斌的对立面上去,于是便想通过我们立信公司来翻出点蛛丝马迹来。”

暖州纪委来查案的事情困扰了韩易许久,被罗海江这么剥丝抽茧般地分析开来,却变得豁然开朗起来,仿佛是一片浓雾被阳光刺开了一角,虽然仍旧看不清全盘的形势,但是至少不再是两眼一抹黑了。

说完了正事,两人便轻松起来,趁着这里清静,又聊了几句有关公司的事情,还说了些闲话,罗海江便拍了拍扶手站了起来,说道:“我们也呆了一段时间了,先出去吧,不然到时候这金大牙又要哇哇叫了。”

韩易闻言莞尔,便也站了起来准备去开门,手刚伸到把手上的时候,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却是曾庆华的电话,便接了起来,笑着说道:“曾哥,这好几天都没见你打电话过来,今天怎么想起我了……”

也不知曾庆华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韩易的笑容却是慢慢敛去了,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个电话足足打了有十几分钟的时间,韩易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偶尔嘴里嗯上一声,罗海江在边上看得清楚,等到韩易挂了电话,便问道:“老曾电话里怎么说?发生了什么事?”

韩易把电话放进口袋,语气平静地缓缓说道:“乐云市还真的是出大事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钱到哪里去了

要说在乐云市,也就是这么屁丁点大的地方,有些什么小道消息,向来就是传播得很快,而碧辉酒店又是其中的佼佼者,曾庆华交游广阔,信息的渠道来源多方面,向来就灵通,而且还知道许多普通人所不知的消息。

曾庆华这次打来的电话,就事件的本身来说也就够诡异了,更不要提那幕后隐藏的隐秘。

事情的源头,还得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王忠发说起。

原来王忠发跳楼之后,脑袋受到撞击,受了重伤,虽然被紧急抢救了过来,却还是一直处于昏迷之中。

不过在这一个星期之后,王忠发终于醒了过来。

王忠发当初是静悄悄地被反贪局传唤问讯,之后才从楼上跳下导致受伤,至于王忠发被传唤的原因,有关方面一直保持着缄默,后来因为王忠发受伤,他的家属去检察院还有市委市府闹过多次,这才渐渐地露出了一些风声来。

这其中当然有那么一些有心人到处刺探真相或者传播消息,再加上无心者的猜测和相传,事情逐渐浮出了水面。

王忠发管理的是城市商业银行,而王忠发本人则在商业银行中占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属于第二大股东。

自1995年国内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以来,城市商业银行至今已经历了近五年的发展历程,其成立初期的任务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资金,这个资金来源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处于当地政府的直接领导之下,调配方便直接,并不同于其他几家的国有大银行需要经过层层手续批复。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或者是在城市发展的初级时期,城市银行的存在有它特殊性和非常的意义。

王忠发的城市信用社是从集体产业上发展起来的的,准确的说,是从乐云县广岙乡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上发展起来的。

农村合作基金会也就是现在农村信用社的前身,当年乐云还是县级的时候,其下辖的广岙乡因为集体信用社主任和财务人员沆瀣一气贪污挪用信用社资金而被双规,接下去的资产审核发现广岙乡信用社存在着大笔的不良贷款,其中很多就是被人借用或者挪用去“抬会”了,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再加上国家法制建设还处于初期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在金融管理方面,各种钻空子的违法行为防不胜防,信用社这么块明晃晃的肥肉,让人垂涎三尺。

经过严格审核,广岙乡信用社已经资不抵债,但是就当时的境况来说,信用社的问题关系到的是政府的颜面,不存在破产一说,于是当时的广岙乡副乡长王忠发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被推上了前台,接手广岙乡信用社。

王忠发也算是能人,主动请缨接手广岙乡信用社后,所提的唯一的条件就是让政府出面,把信用社里面那些不良资产和债务先剔除出去,由政府财政承担,然后就开始放开手脚大干了起来。

王忠发的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乐云市党委政府开会研究之后,当然是大力支持,毕竟比起广岙乡信用社就此破产清算,其影响要小上很多。

王忠发在理清了各级债务之后,凭着他那良好的信用和人脉,一方面安抚那些债权人,又找人重新注资信用社,另外又四处奔波政府各级部门,想尽办法又争取到了一部分政府资金再注入,盘活了资金流转,终于使得广岙乡信用社起死回生。

而在乐云市撤县升市的时候,广岙乡信用社因为业绩突出,也顺利地申请升级为城市信用社,王忠发作为城市信用社主任,水涨船高,提上了正科级。

可以说,王忠发实际上还是属于政府公务员,连同他的档案资料,也都是属于行政编制。

王忠发被审查,其罪名有两个,一个是挪用信用社资金为己用,另一条罪名是利用信用社的特殊性来洗钱。

洗钱,洗得是什么钱?这就有个说法了。通常犯罪分子运用不法手段敛聚的钱财都可以称之为黑钱,而把黑钱通过各种渠道转变为正当来路的钱财,便是洗钱了。

广岙乡信用社经过了几次增资扩股,其原先的股份组成已经被完全打乱,其中王忠发通过各种手段收购了将近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拥有信用社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王忠发的钱从哪里来?不得不让许多人心中产生疑问。据王忠发自己所说,是他早些年在朋友那里投资所得,但是在坊间流传的消息却是,王忠发的钱都是来路不明,是当年“抬会”的受益者。

那个时候“抬会”的账务十分混乱,收上来的钱多得无法统计,大大小小的“会主”都从中羁留一部分资金为自己享用。当年“抬会”被审查之后,泡沫破碎,主要人员坐牢的坐牢,枪毙的枪毙,但是许多资金去从此去向不明。

据坊间所言,当年有好几个会主和王忠发来往密切,“倒会”的时候,有人曾看到半夜三更的有人用箩筐挑着谷子往王忠发家里送,可是那箩筐里其实装得根本不是谷子,而是满箩筐的钱,只是在那上面铺了一层谷子掩人耳目罢了。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坊间传言虽然不可信,但所谓无风不起浪,也是不可全然不信。

城市信用社除了王忠发的百分之二十股份之外,还有政府资金占了百分之四十二,是第一大股东,由财政局派专人主管,至于王忠发暗地里还拥有多少的股份,那就不得而知了。

王忠发通过多年的努力,牢牢地掌握住了信用社的上上下下,名义上城市信用社还是属于市管单位,但是却又游离于政府的监管之外,财政局派过来的专人就成了摆设,而王忠发在信用社里说一不二,俨然一个土霸王。

城市信用社这么几年来,资金的流转进出一直就是在王忠发的控制之中,其他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