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异能兴农家 作者:捡贝拾珠(起点vip2013-11-25完结)-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经梁龙年这么一说,梁晓乐也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梁晓乐脑筋飞快地转着,回想着自己前世现代可以利用的模式。想着想着,想起了前世二十世纪末的农转非长期工。他们离开了土地,靠工资养活自己和家人。这些人虽然出身农家,土地对他们已经没了联系。

    在前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非农业人员的工作比种地清闲,收入也比当时的农民高,人们可是到处走门子。钻窗户,挤破了脑袋地要求农转非,梦寐以求地想成为一名正式职工(或工人)。

    又联想到自己的设想,百业待兴。需要很多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而这些工作人员,让他们像前世的正式工一样,按月发放工资,老了享受退休金。这样,岂不解决了因老人入养老院引起的土地减少问题。

    梁晓乐已经看出来,金钱和工作,对这个时空里的人们。同样有着很大的诱惑。让梁德贵接管门市、梁龙才一家送货、梁艳秋到孤儿院上班……还有人们出门去打工,都已得到证明。

    对!这个办法比接班制实用多了,最起码土地指标不被反复利用。

    梁晓乐怀着兴奋的心情,又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计划。

    宏远娘(梁晓乐):“要不,凡是进入养老院的有子女的老人,咱们给他家里安排一个孩子,到我们所成立的单位里工作。如:孤儿院、养老院、食堂等。以后,所有我们需要雇人的地方。都紧着入院老人的子女安排。按现在在外打工的行情,每月工资二百四十到三百之间。这样,也能解决了因老人入养老院。家中土地减少的问题。”

    梁龙勤想了想,说:“一个老人安排一个,还是两个老人安排一个呢?”

    宏远娘(梁晓乐):“两个老人安排一个的话,只有一个老人的人家,就吃亏了。干脆一个老人安排一个算了。”

    宏远爹有些发愁地说:“我们用了这么多人了吗?”

    远娘(梁晓乐):“因为这些人多数有小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吃住在外面,咱可以规定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实行三班倒,吃住在自己家里。如家里离得开,而工作岗位离不开的。才可以吃住在单位。这样,需要的人不是就多了。再说了,入住养老院的老人越多,各方面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需要的人也多起来,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事。”

    “我看这个办法可以。”梁龙勤对宏远爹说:“既解决了你们的用人问题。还解决了他们担心地少的顾虑。”

    于是,在养老院的规章制度里,又添了一条:

    有老人进入养老院的家庭,优先在梁德福、李慧敏手下的单位安排工作。并规定:梁德福、李慧敏所创事业,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有子女等待安排的情况下,一律不外聘职工。

    为了落实这项制度,首先辞退了梁钱氏的喂猪工作,由她过继出去的大儿子梁德旺接替。寇大影则被安排在养老院。因为她家里还有未成年孩子需要照顾,不能住宿在外,实行三班倒。

    梁龙年老两口,顺顺当当住进了养老院。

    梁德旺、寇大影两口子,一个月有六百文钱的进项,高兴的了不得。

    梁钱氏则后悔的心里打扑拉:好好的骂什么街呀?!这倒好,工作飞了,钱没了!虽然是自己的亲儿子接替了自己,但毕竟是过继出去了,人家对自己已经没有了赡养义务,自己怎好伸手向人家要?!咳,儿有女有不如自己有,老头子还隔着一层手!一个月三百文钱在手里,那是什么劲头!!!

    梁钱氏见大妯娌两口子在养老院里,吃香的喝辣的,美得不行。和老伴儿梁龙发一商量,带着自己住的这处宅院和二亩破地,也进了养老院。

    老两口子进来了,按规定,自是要给她家安排两个人的工作。征得他们一家的同意,把老二梁德凯媳妇张新稳、老三梁德轩媳妇叶兰双,安排到了养老院,三妯娌正好三班倒。

    宏远娘(梁晓乐)又建议宏远爹,把梁赵氏提升为副院长,统领三房侄媳妇。

    没有办法,事业刚刚起步,梁晓乐又不了解别人,只好近水楼台先得月——把一家子人先利用起来。

    ………………

    养老院规章制度的改革,很快在梁家屯里引起轰动。

    最先找上门来的,是卖房给宏远爹的老光棍梁龙贞。

    梁龙贞今年刚满六十岁。把房子卖给宏远爹后,房钱给了弟弟梁龙奎一半,便搬进了梁龙奎家的两间小南屋。但仍然个人起火做饭。

    梁龙奎有一个儿子。老哥俩说好一子两不绝,都指望这个儿子养老送终。

    养老院成立以后,梁龙贞多方打听,觉得住养老院比在弟弟家还实惠,最起码一天三顿饭不用自己做,老了还管发送(埋葬)。可房子已经卖了,没有了本钱,心里那个后悔!

    后来见梁龙年老两口不带房子住进去了,还以为人家是亲叔伯侄子,额外照顾呢。当听说不是这么回事后,立马和弟弟梁龙奎商量,想带着二亩地住进养老院去。

    弟弟梁龙奎说:“你卖给他房子的时候,咱就说好了一子两不绝。如今我儿子也是你的儿子了,你问问梁德福,能不能给孩子安排个工作?”

    梁龙贞找到宏远爹,说出了老哥俩的意思。

    当时,梁晓乐也在场——养老院一成立,就一波三折,她怕宏远爹娘不能按自己的设想发展,所以,一直跟在宏远娘身边“玩儿”,好见机行事——见宏远爹一时拿不出主意,便与宏远娘对接了灵魂:

    宏远娘(梁晓乐):“行!贞伯,当初你卖给我们房子的时候,就奔着一子两不绝过去的。这是养老院成立以前的事,我们就按你的儿子对待,安排一个人的工作。”

    梁龙贞老哥俩都很高兴:梁龙贞老有所养,还能安排一个孩子的工作,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一下落到自己家里了呀!

    ……………………

    残疾人梁德西,今年三十岁。因幼年时得小儿麻痹症,右手和右腿都落下了残疾。一拐一拐的,走路都费劲儿。

    梁德西父母双亡后,哥哥梁德东在一处闲宅上给他盖了两间棚子,每年给他二、三百斤粮食。饥一顿,饱一顿地凑合着活着。

    梁德东领着弟弟找了宏远爹,问像他这样情况的,养老院里收不收留?如果收的话,让他带着一亩地和两间棚子(一处院)进来。

    宏远娘(梁晓乐):“收,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我们都收。不过,得等他六十岁以后,才能安排你家里人的工作。”

    这也是梁晓乐临时决定的。因为他才三十岁,不可能有成年后代。留出更多的空间,招收老人的子女。这样才能吸收更多的老人进养老院。

    “行。只要收留他,就省了我很多心思。”梁德东虽然遗憾,还是遵守了这条规定。

    果然,这条规定极大地促进了有子女的老人入住养老院;有住房紧张的,有子女愿意出来工作的,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都愿意把老人送进来。

    宏远娘(梁晓乐)不但招收本村的,还招收外村的,各方面的待遇一个样。吸引的外村的孤寡老人,也都愿意上养老院里来。

    这一来,养老院人满为患。宏远爹赶紧催促梁德顺又招了一个建筑队,加快建房进度。

    在新房子不能搬入之前,又把村里已经搬进养老院的老人的房子,拣着离食堂近的能住人的房子拾掇拾掇,让后来的外村老人临时居住。

    这件事对梁晓乐触动很大。看来,在异时空里发展事业,光套用前世的经验还是不行的。还得根据实际情况,一边执行,一边改革,促进发展。(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发展中的阵痛

    养老院很快被本村和外村的人们认可,隔三岔五,就有一两个老人入住进来。

    基建工程也加大了力度。两个建筑队摽着劲儿地干,你快我比你还快,十几天就能盖起一排新房来。原先盖起的也加紧了装修,估计上冻前,现有的老人都能搬进新房里。

    正当梁晓乐沉浸在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时候,传来了养老院里打架的消息。

    原来,外村来的几个老太太在一起拉呱儿,说到养老院招收有子女的老人时,一个老太太说:“你们知道让有儿女的老人进来,是怎么兴起来的吗?”

    “不知道。”其他老太太都摇着头说:“难道还有什么说道?”

    “有。大着呢。”先说的老太太又说:“听说呀,这是院长为了照顾他的亲大娘大爷,才想出的这个办法。”

    于是,这个老太太把听来的,关于梁龙年的过继儿子、儿媳如何和他吵架,村里人和族长如何调解不成,院长一家这才新添了这一条。

    老太太是个很有口才的人,说的绘声绘色,时不时还加上自己的评论。其他的老太太听得真真切切,领会的非常透彻。老太太一说完,其他老太太便议论起来:

    “老两口做得对。一个过继儿子,怎么也疼不了心上去。”

    “就是,还亏着他们坚持下了来,这才有了这条规定。要不啊,像我这样的,怎么会进得来?!还是在这里享福!”

    “听说,那过继儿子和儿媳妇,也都给安排了工作。”

    “要我说呀,干脆不管他们!谁让他们不孝顺自己的老人!过继的就得跟亲儿子一样,因为你还䞍受人家的家产哩!”

    “院长一家忒心软!”

    “………………”

    当时,寇大影正在一旁打扫卫生,把老太太们的拉呱儿。听了个从根到梢。寇大影又羞又恼,认定这是梁龙年老两口在卖派自己。心里话:都上了养老院了,还拿着晚辈们说嘴!把晚辈作践成烂酸梨,这样你就好了?称心了?高大了?!!!

    又想起梁龙年老两口自从进养老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