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两人便走进了暗香楼,暗香楼中有武清的书房,也有卧房,还有客房(会客室)。
武清和信皇子分主宾坐下,自有仆役来问询,武清吩咐弄一些简单的食物,并取来酪浆和暗香楼珍藏的饶春拿出来让信皇子品尝。
不过片刻,仆役端来炭盆,并端上了一些下酒的蚕豆。蚕豆是煮熟的,加入了盐等佐料,这是自西域传来的食物,被大唐百姓用作了下酒菜了。
让仆役给自己添上酪浆,给信皇子倒上饶春。这饶春是一种清酒,产自饶州,用粮食发酵后压榨而出,颇为好喝,度数按照后世的算法也就十来度。饶春在大唐算是名酒了,信皇子看着酒浆倒入白瓷盅,小眼里露出喜色。
武清笑道:“信桑,为我们的大唐和日本国的友谊,请满饮此杯!”
“哈衣,多谢老师款待!”信皇子十分激动。
两个人举杯,而后袍袖遮掩,各自饮下。
武清想了想,说道:“信桑,你觉得菊花如何?”
信皇子不明白武清要说什么,想了想便说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的家乡也种有菊,学生的家族也酷爱菊花,自大唐学成归去的学子们传授,每年的重阳节,家族都要赏菊饮酒。所以,学生,包括学生的家乡日本,都非常喜爱菊花。”
武清虽然心中有一股邪恶之感,但还是被日本人这样纯粹的精神所感染,于是便正色说道:“菊花,隐士之花,高士之花,只有道德君子才配享受。正如那杀人之刀,真正的刀,只有真正的英雄,最纯正的武士才配拥有。亦如那美人。”
信皇子内心被触动了一般,脸上对武清竟然有了一种崇拜之情,菊花,刀,美人,这不正是他毕生追求的东西吗?赏天下最美之花,握世间最锋利之刀而掌权柄,笑看天下美人之舞。
忽然,信皇子起身,走到武清跟前,深深地鞠躬,说道“请老师教导学生,若要得到这些,该如何做到?”
武清一愣,自己也不过是有感而与信皇子探讨一番日本文化,没想到,这信皇子倒还是一个野心之辈,看样子他在日本混得也不怎么样,不然也不会被发配到大唐来学习大唐文化了。
“信桑,请稍安勿躁,你若潜心在清心馆学习,将来成就不可限量,来,坐下来,我们再饮一杯!”
尽管武敏之被革去了秘书省太史令,但只是令其闭门思过,他连一根毫毛都没伤到,武清虽然很失望,但好在他没了官职,这也是好事一件。
下午武清应招,到皇宫中给高宗和武后说书,继续《封神》第二回,冀州候苏护反商。高宗和武后听完后,不禁大感有趣,赐食武清,让武清休息片刻后,继续讲下一回。
直到天色很晚,武清讲得口干舌燥,高宗皇帝和武后,还有那些皇子们则是听得越来越兴奋。还好武后发现武清精神不振,嗓子变得沙哑了,这才让武清停下来休息。
高宗高兴之下,便封武清一个正九品上的文散官儒林郎。武清心中大骂高宗太抠门了,口干舌燥累死累活地讲了一个下午,竟然才封了正九品上的散官,只比原来的文林郎提升了两级。
有升还是好的,武清只能安慰自己。
元日七日休朝,坊门不闭,所以武清在皇宫中很荣幸地跟高宗和武后,及众皇子们用过晚膳,之后被高宗命人护送武清回平康坊。但正好太子要回东宫,武清便上了太子的马车。
对于太子李弘,武清历史知识有限,不知道这个人的人品,但从言语之间,武清估计这个人是一个心肠比较柔软之辈,准太子妃杨氏都被玷污了,这家伙都没说什么,还听自己说书,席间还有说有笑的。
太子的马车很宽广,比太平公主的马车还要大,所以两个人距离不是很近。武清看着这个表哥,李弘五官跟高宗不是很像,倒是跟武后颇为相似,但还是很有差距,眉眼没有那么凌厉,让人感受不到太子的威严,如一个邻家哥哥一般。
太子感受到武清的目光,和善地一笑,说道:“清弟,你可真是神童啊,没想到你竟然能编出如此奇妙的故事,真的是让我们都很惊叹啊。”
“太子殿下,您说笑了,微臣这些东西,比之殿下您的治国方略来说,实在是差得太远了。”武清很谦虚,也不忘了拍下太子马屁。
太子也是有傲气的,听到武清这样说,心下便有些喜欢这个表弟了,原本对于父皇和母后对武清的赞誉很嫉妒的,没想到这家伙很谦恭。
“好了,从你嘴里说出的话,谁听了都会喜欢的。”太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嗯?是吗?”武清表示怀疑,若喜欢,那前世的自己为何是**丝一枚呢?武清拱手说道:“那臣倍感荣幸。”
太子李弘略一沉思,说道:“等这段时间忙完了,到我东宫坐坐吧。”
这是命令,还是邀请呢?武清不禁心中奇怪,说真的,对于大唐这段历史,武清还是知道大概的,至少知道自高宗皇帝死后,武后便掌政了,没过几年便当了皇帝。你这太子,估计也做不长吧。
但武清嘴上还是应允,太子,按目前来说,那是未来的皇帝,他可是得罪不起的。
第六十二章 蹴鞠场上初遇子安
武清回到府中,便被等候在府门外的秋菊带到了家庙。
看到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武氏偏房的族亲。武清这才明白,这是要祭祀祖先了。武清一一向杨氏和武氏请安,而后便看到了武敏之一脸严肃地跪在武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前祷告着什么。
看着武敏之,武清的眼眸中露出了利芒,虽同为表兄弟,但这家伙实在是非我族类,一个被改姓的人做了武家的后嗣,如果用后世人的想法来说,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这样想着,武清似乎抓住了什么,但却什么也没抓住。不过片刻,武敏之大声喊道:“祭祀开始!”
随即,武氏的男子们站到一边,有诰命的命妇们站到一边,依长幼为次序,绵延到门外。武敏之摆上祭品,而后只听得武敏之大声吟诵着祭词,什么武氏一族元日祭拜,什么保佑武氏这一年风调雨顺,人人身体健康什么的。
总之武清就在门边上跪着,眼睛一直盯着武敏之的后背,这畜生,跟杨氏私通,如今还一本正经地跪在那里祭祀先祖?这是你先祖吗?
第二日一早,武清要去西内苑看大唐的蹴鞠比赛,这是他跟上官婉儿约好的事情。对于蹴鞠,武清在前世就非常向往,说实在的,蹴鞠作为后世足球的祖宗,却因为满清入关之后而被废弃,农耕文明被游牧民族几乎摧毁殆尽,历史倒退,致使我华夏大族沦为世界下等种族,足球更是惨不忍睹。
如此,武清对于满清的痛恨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如果有可能,他愿亲率大军彻底铲除这个祸患,消灭于萌芽。
可惜,历史不是一个人就能推动的,但一个人的力量未必不能影响世界。
武清牵着上官婉儿的手,如一对情侣一般,两个人手中握着冰糖葫芦,一边游玩,一边打闹着,很快便出了光宅坊,通过了兴安门,兴安门的守卫也不理会。因为这七日西内苑的蹴鞠场是向长安百姓完全开放的。长安百姓也有幸观看为时数日的蹴鞠比赛。
穿过西内苑的日当门,经过守门士卒一番检查,检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携带了兵器,当然一些铁制的东西都不能带进西内苑的。等检查完毕后,就可以进入西内苑含光殿前的球场了。
含光殿自然是给皇帝和大臣们休息的地方,那些参赛队伍自有一旁的空地。这里本身就是太宗皇帝打马球的地方,自高宗即位大修大明宫之后,每一年元日休朝七日期间,便要在西内苑里的球场(应该是“毬场”,这里为方便阅读改“球场”)里举行蹴鞠比赛,在上元节举行马球比赛。
至今二十余年来,从未间断。长安的皇亲国戚也逐渐有了自己培养的蹴鞠队,如太子李弘的东宫队,沛王李贤的沛王队,英王李哲的英王队,还有国子学、弘文馆、太学等学子队。以及各王府还有皇亲国戚以及勋戚的蹴鞠队,粗略统计下来足足三十多支队伍。
几年来沛王队和英王队的争夺最为激烈,魁首也在这两队中产生,至于其他队相对要弱一些。当然这里面很有可能含有水分,毕竟跟皇子争魁首吃饱了撑的?
武清和上官婉儿手拉着手走进球场之后,便被这里的热闹给震惊了,整个球场周围密密麻麻地围满了人,到处都是人头!看不到球场的模样。
武清和上官婉儿人小,根本看不到球场里面的情况,武清便拉着上官婉儿使劲儿往里挤,奈何人小力气小,根本挤不进去,恰在此时,一个女童的声音响起。
“表哥,你在这里做什么?”
武清转身一看,正是太平公主,武清沮丧地说道:“表妹啊,我想挤到里面看球啊!”
“看球?蹴鞠?你跟我来吧!”太平公主自有宫中侍女开道。
武清拉起上官婉儿的手,便跟着太平公主来到了只有皇亲国戚才能坐的高台之上,正是含光殿前的台阶上。武清站在上面,朝下面望去,整个球场尽收眼底。
球场足有后世大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有两根高高的竹竿竖在正中央,上面是一个门框样子的球门,不是很大,武清也看不清楚,但猜测一下那便是传说中的**眼,球门的古代版!
此刻在场上有两队身着红衣和身着青衣的球队在场上练习,高宗皇帝和武后还没有到,故而蹴鞠还没有开始。
太平公主是个非常喜欢热闹的主,上了台阶,便有宫人搬来绣墩,也没理会武清和上官婉儿手牵手,说道:“表哥,如今场上的可是太子哥哥的东宫队和国子学的生徒队,本来历年东宫队是稳赢国子学的,可这一次那武敏之犯了事闭门思过,东宫队却是少了球头,我估计啊,这次东宫队很难赢了。”
武清听得清楚,心里不禁对武敏之的才能更加佩服,这家伙要是学好的话,完全是一个栋梁之才啊,为何就坏成那样呢?实在是道德败坏啊。这个时代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人德行。唯才是举也只是说说而已,当然几十年后的武则天除外。
“表妹这么肯定吗?”武清则是不懂,要是后世的足球还是稍微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