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唐-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治理、守好,那却就难了,说不定,大周的国力也会被拖垮,即使没有战乱,也会慢慢衰败,直到灭亡。”
随即,武柲又说道:“薛讷,为将者切不可好高骛远,应该脚踏实地,方能有所作为,不然一切都是空想,都将会成为彼岸之花。”
薛讷赶紧躬身,道:“殿下教训的是,末将铭记于心。”
武柲顿时有了一个想法,便说道:“此刻契丹小族还在我河北之地肆掠,薛讷,若是你,该如何打赢这一场仗?”
临仙殿内。
女皇呆坐不语,食案上的精美佳肴丝毫没有吸引女皇的食欲,大臣早已下朝,此时她想着事情,想着大周的命运。这一刻,女皇从未有过如此清醒的认识。
武懿宗的死,无疑给女皇敲响了警钟,如果她继续在武氏和李氏之间摇摆不定,让皇储之位虚悬,那么下一个死的会是谁呢?是武承嗣还是武三思,亦或是武柲,还是她自己?
李千里,本是她的一匹“千里驹”,曾千里送祥瑞,也曾千里送珍宝,也曾千里送奴仆。也因为如此听话懂事,她才摒弃对他的怀疑而大胆启用,从一个流人,一步步升到了长史、刺史、一直到守卫禁宫的右羽林卫将军。如此恩宠,却如此忘恩负义,让她失望,以至于让她倍受打击。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姓武,而李千里姓李。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女皇轻笑一声,随即摇了摇头,自己这皇位都是从两个儿子手中夺过来的,他们如今不恨,那将来呢?等她死后呢?那么她的族人,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
想到此处,女皇终于下定了决心,随即从案上取过一个锦盒,而后缓缓打开锦盒,取出了一支黄绫卷轴,卷轴上印有龙凤呈祥图案,此卷轴象征着皇家威严,只有皇家才能使用,进一步,也只有她,大周皇帝武曌,才能使用。
展开卷轴,上面写满了字,一看便知是女皇的字迹,只是有一段是空白,女皇拿起御笔,顿了顿,在那空白之处,便写下了两个字,“武柲”。
右肃政台。
灯火通明,此刻人影绰绰,显然是有大事情。
没错,今日大肆抓捕朝中李唐旧臣,凡是名单在内的,任何有嫌疑者,一律抓捕,由于右肃政台本就不是关押囚犯的地方,所以右肃政台只关押了四品以上官员,而其余的官员则关押在了秋官大牢。
但三司会审,便在右肃政台进行,以前酷吏们修建的推事院,便正好利用上了。
御史中丞吉顼异常亢奋,他连晚膳都没有吃,便下达了各种指令。虽然由大理寺和秋官审案,但他亲自上阵陪同审理,一来如此大案,怎能没有他吉顼在场监审,二来也是怕这其中有官员顾念旧情,而耽误了殿下大事。他身为魏王殿下的马前卒,那么他就得把此事不仅要做成,而且要做得漂亮。如此一来,他吉顼难道还不能深受魏王殿下重视?还不能够名留青史吗?
此次抓捕李唐旧臣大小官员两百九九人,刚好没有凑个整,这让吉顼有些遗憾,当然如果把李千里抓住的话,那就刚好三百个了。
但不管怎样,此事既然进行,那么他就得做好这件事情,再者女皇要求快速了结此案,那么三司官员也只好连夜审理,他领着诸官很快来到了公堂之上。
等诸人坐好后,主簿取过签盒,吉顼随便一抽,便抽到了一只签,他低头一看,不禁大皱眉头,怎么是这个人,但既然抽了,便交给了审理案犯的徐有功。
徐有功对抓捕如此多的朝官感到万分震惊,但也没有说任何话,接到圣旨后,他便亲自来到了肃政台审理,当然他心里也明白一些事情,至于如何做,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徐有功高坐主审之位,接过竹签,看了一眼,一拍惊堂木,大喝道:“带人犯,王及善!”
王及善为春官尚书,兼检校内史,并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三品大员,如今有八十岁高龄,但身体依旧健朗,曾驱赶朝臣上朝的驴子进入皇城,人称“驱驴宰相”。曾深受高宗李治信任,封为千牛卫将军,是实足的李唐旧臣。此人虽年事已高,却在朝中颇有威望,而且虽在朝政上没有多少建树,但却条理分明,能够克己奉公,也曾一度让女皇褒奖。
如今,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宰相,却成为了囚犯,徐有功不知道如何审理,但这个过程必须得有。
不多时,王及善缓缓来到,他没有戴镣铐,也没有上刑具。自来俊臣死后,刑不上士大夫,便被再次提上朝中议事,最后都一致通过,女皇也认为,宰相无论犯了什么错,都代表着朝廷,所以上刑便免去了。但谋反之罪除外。
王及善满头白发,一把胡子修理得整整齐齐,一派洒脱气度,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囚犯而贬低自己。他精神矍铄,大踏步踏进大堂,环视一周,而后盯着主审之位上的徐有功。


 第四百二十七章 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

徐有功是主审,便缓缓说道:“堂下可是犯人王及善?”
王及善吼道:“老夫是叫王及善,但老夫不是犯人,老夫是朝中命官。”
“王及善,你可知罪?”徐有功只好很无奈地问道。
王及善并不下跪,他是宰相之躯,如何下跪,再者年事已高,徐有功也不想让这位父亲一辈的长者下跪,也没有质问王及善的无礼。
王及善有些激动地说道:“老夫不知所犯何罪,还请徐尚书明示!”
此时吉顼递给了徐有功一张条子,条子上写着,“王及善的曾孙王林以王及善是朝中宰相,权势赫赫,侵占了邯郸城外的五顷水田。王及善知道后,只是训斥一通,但并没有归还百姓水田,数年来,百姓败亡,而那五顷水田归在了王家的名下。”
徐有功用眼只一扫,心中便是一愣,若真有此事,那王及善这个宰相的威望会受到严重打击,而且侵占百姓田产,最被女皇所厌恶。
如此这般,“啪”的一声,徐有功拍下惊堂木,王及善心中顿时一惊,他没有想到惊堂木竟然有如此震慑作用,但依旧盯着徐有功。
徐有功沉声说道:“王及善,本官问你,邯郸王林可是你之曾孙?”
“正是,他是老夫最喜爱的曾孙子。”王及善依旧丝毫不把徐有功等三司使放在眼中。
徐有功点头,便问道:“既然王林是你曾孙,那王林侵占邯郸五顷水田之事,想必你也知道吧!”
顿时,王及善一张老脸变了变,而后还是变了变,他这才想起他的孙子是侵占过百姓的水田,而且被自己训斥过,原本以为曾孙会归还水田,如今看来是没有归还了。
“王及善。回答本官的问话!”徐有功厉声问道,有着数十年审案经验的他,如何看不出王及善的神色代表着什么,那么既然如此,他还客气什么?他一生最痛恨的就是权贵以权谋私,侵占穷苦百姓的田产,所以他一生才致力于律学。走上刑狱这条道路。
王及善躬身道:“老夫愧对圣上,徐尚书请判决吧!”
徐有功倒是一愣。王及善到底还是非常之人,既然是事实,那就无须抵赖,吉顼等人也没有想到王及善倒是挺光棍的,怎么判,由你们吧!
如此,徐有功便说下了判词,由裴清和吉顼过目之后,惊堂木一拍。继续审问下一个!
书房内,武柲想着通过这件事情,他要除掉多少人,放掉多少人。李千里毫无疑问是死定了,李昭德野心不死,那么就必须除掉。王及善的事儿不算大,但必须要付出代价。姚璹不是宰相之才。而且首鼠两端,极为可恨,至少得要判个流放三千里。李峤只是适合吟诗作赋,搞艺术,那就让他免官回家吧,也别惦记着上官婉儿了。李元素等人野心不死。但无大过,只能流放了。
随即,武柲便写下了条子,而后一拉铃铛。片刻,一个黑影出现在书房中,武柲说道:“交给吉顼!让他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自己的路给封死了!”
“是。主人!”黑影躬身退去,随即隐入黑暗。
武柲闭上双眼,在此关键时刻,他必须小心谨慎,必须要步步为营,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要考虑的到,否则,一步走错,或许路的前方便是万丈深渊,从而功亏一篑。
此番事了,李唐旧臣尽去,但在地方州县中还有很多,但翻不起什么浪花。只要有一个时间,他相信那些人会看清楚形势。如若不然,那么他不介意大杀四方。因为他有着不管任何时代都不变的真理,军队!
早些年间,军中开始整顿之时,他便把功勋之后都通过一些手段,或升迁或调遣,都放在了南衙几个卫,如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所以军中是翻不起什么浪花,这也是武柲最大的依仗,有兵在手,做什么事情他都有底气。
朝中没有绊脚石,那么他是否会更进一步呢?逼宫是不可能的,如此便会留下诟病。李唐旧臣尽去,李显和李旦还能依仗什么?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
想到此处,他顿时想起了太平公主那肥臀丰乳,嘴角露出一抹邪笑,要让李显和李旦做点什么,只有让太平出面了。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出面,或许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随即,他起身,出了书房,见偏房中高力士独坐看书,他点了点头,这孩子用功起来确实够刻苦的。
于是,武柲没有叫上高力士,而是径自出了梧桐院,向着牡丹园走去。
牡丹园,是魏王府很早的院子,早在武柲少年之时,由于太平公主经常在府中玩耍,所以便专门腾出一个院子,后来太平下嫁,便成为了太平公主专门的院子,而且扩建了不少。此时牡丹园内颇有些萧条,几座亭子孤零零得沐浴着清冷的月光。孩子们早已歇息,毕竟第二日还得去家学念书。
如今太平公主生养了三个孩子,要不是武柲看准了时间行房,不然太平公主都能生出七八个来。此时太平公主寝殿内依旧有着昏黄的烛光。
这个时候没睡,是做什么呢?武柲有着疑惑,他缓缓地走到门前,伸手推门而入。
顿时,一股温热的香风扑面,但眼前却让景象却让武柲血脉膨胀,只见宽大的胡床之上,太平公主四肢分开,如一个“大“字一般平躺着,身体上寸缕未着,而两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