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个体系就是拱卫京师而轮流番上的各州折冲府府兵,是为南衙卫兵,共有十二卫,由宰相掌管。而第三个体系,就是驻守在边疆各都督府和都护府的边军,边军大多都是由囚犯等流放之人充塞,所以地位是最差的,也最不受待见。
当然,还有隐藏的第四个体系,就是太子的“东宫十卫率”,但自有大唐后,便一直消减,最终名存实亡。就好比如今,皇嗣李旦身居东宫,却不是太子之位,更连朝臣都见不了。
看着姚元崇的双眼,武柲摇了摇头,说道:“军队的从属,自古都有争议。如果按我来说,只分为警卫军和国防军。警卫军驻守城池,缉拿盗匪;国防军则平定叛乱,驻守边疆,为帝国守好每一寸土地。仅此而已。”
姚元崇定了定神,说真的,这样的分法,他感到了无比新颖,但他不知道具体内容,也不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分法。
“殿下,能告诉微臣为何如此区分?”姚元崇虔诚地问道,就像一个求知的学子一般。
而此时,武柲远远地看到,郭知运大步流星地向着这边走来。他说道:“元崇,看来有事情了。”
姚元崇说道:“看知运如此,肯定有好消息了。”
郭知运走近跟前,大礼参拜,而后说道:“殿下,吐蕃动了。斥候探得消息,论钦陵大军分两路,一路在三河口搭浮桥准备原路返回,一路想要沿洮河而上,但不确定是不是。”
武柲沉思片刻,顿时说道:“三河口搭浮桥,只不过是论钦陵的故布疑阵而已,如今他领兵回吐蕃死路一条,只有北上与论赞婆汇合方能有一线生机。”
顿了顿,他说道:“传我将令,广布斥候,严密监视,若论钦陵率军北上,我大军也就到出发的时候了。不过他还有将近八万可战精锐,以我军实力,野战必然吃亏。命斥候务必小心谨慎!”
郭知运立刻躬身领命而去。武柲也站起身,说道:“我去军中看看,元崇你守好城池便是,若论钦陵果真还想再战,必定设计埋伏,与我军野战,我大周军多新兵,实力不是吐蕃兵对手,我必然不会应战。临洮城在,则我军可拒城而守,若不在,我军危险,陇右也就危险了。”
姚元崇明白,拱手道:“殿下此去,务必小心为上,微臣恭候佳音。”
武柲笑了笑,随即便出府而去。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僵持,中间有几次小规模的夜间偷袭后,论钦陵也终于放弃了,换回了吐蕃士兵的尸体,焚烧后装入陶罐中,剩下的便命人就地掩埋,焚烧的肉香飘扬数十里!
武柲不知道论钦陵是何种心情,但肯定不会高兴。
不过对于侵略者来说,武柲只能迎头痛击,像论钦陵这样的对手,虽然很不错,但他宁可这样的对手早点死掉,他又不“高手寂寞”,搂着女人睡觉有多好,跑到这地方整日里混在尸体中间,还时不时地要被一腔热血喷一脸。虽然挺热血挺激动的,但这不是他要的,即使权势如今日,他依旧喜欢平静而幸福地跟着自己的女人过完这辈子。
何况,他的女人不是历史上美女,就是被他挖掘出的美女。武柲不知道传说中的绝世美女是何模样,但他觉得,拥有那么多妹子,此生知足了,等死的时候,大家都埋一起,多好!
想到此处,武柲忽然想到自己的墓穴会不会遭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等盗墓贼盗窃呢?如果可以,是不是应该考虑先把坟墓给修好呢?
出乎意料地想到这些,令武柲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个问题,凡是人都不想死后坟头被扒吧,但随即想到前世的那些“考古”,他的脸顿时绿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素罗汗山之战前夕
三河口。
望着正在架设浮桥的吐蕃奴隶们,论钦陵有一种难言的苦涩,这一次攻打大周,终究还是败了。败的结局很明显,那就是自己将丢失还剩下的大部分会盟权,而且赞普器弩悉弄恐怕也要对葛尔家族下手了。
何去何从,论钦陵心中日思夜想一月之久,弟弟论赞婆得胜的消息并没有让他高兴起来,再见识了魏王武柲的手段之后,他深刻地明白,除非武柲死了,不然吐蕃根本没有机会攻入中原,甚至就连陇右也没有机会。
但不管怎样,这个机会已经没有了。他如今只是想跟弟弟论赞婆汇合,看能否打下安西四镇,但龟兹有王孝杰驻守,实际上也是没有机会的。王孝杰这人他还是比较熟悉的,稳重而敢战,虽无多少谋略,但贵在沉稳,这样的人最适合防守。
论钦陵再次看向了三河口的吐蕃奴隶,对身边的长子弓仁说道:“天黑之后,就出发吧。”
弓仁这些日子也是颇为憔悴,看着父亲愁眉不展,也不敢多说话,答应一声,便退下准备去了。
行军打仗,不论是胜利还是撤退,都有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弓仁必须得提前准备,以免耽误了出发时辰。
武柲在军营中训话之后,便召集诸将商议,看着原先有一百多个将领,如今只有七十多人,虽经过乐这么长时间,但依旧很伤感,毕竟那些人都是战死的,凡是战死的人,都应该被记住,但人们往往记住了获得成功的人。
“诸将听令!”武柲说道。
诸将顿时为之一振,而后大声说道:“听候殿下差遣!”
武柲沉声说道:“吐蕃人还在城外,还十分强大,野战我们不是对手,但我们有计谋。今夜。论钦陵必将故布疑阵,而后向北逃窜,你们说,我们追还是不追!”
“吐蕃人该死,殿下,追吧!”郭知运首先附和。
有些将领犹豫起来,但武柲不会给他们机会。说道:“本王主意已定,那就是追!杀了吐蕃人。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谁若不愿意跟我去追击的,站到右边!”
这话,顿时让诸将有些惊异,但即使是不愿意去追击或是怕死的,这个时候站在右边,那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是贪生怕死之辈,那么在军中的前程也算是彻底毁了。
于是,武柲等待片刻。见无人站在右边,脸上依旧一片肃穆,“这一次,或许我们当中,也包括我,很有可能命丧在吐蕃人的屠刀下,但大丈夫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身为军人,就要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的意识。如果没有,那请安心读书,考个功名。”
诸将垂下乐头颅,当然那些本就视死如归的敢战之将则依旧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听候武柲的命令。
武柲也不管那些低下头的将领,命令道:“郭知运留守临洮城,协助姚刺史守城,凡是听候姚刺史差遣,若有违抗,本王定不轻饶,其余诸将。随我追击吐蕃!”
“谨遵殿下之令!”诸将躬身答道。
随即武柲一挥手,诸将一一退去,郭知运则留了下来,他有话说。
武柲看到郭知运,问道:“你有何事?”
郭知运赶紧躬身施礼说道:“殿下,末将想跟随您!”
武柲盯着郭知运,看到他眼中的热切,便说道:“临洮城很重要,若守不住,吐蕃必然会大肆反扑,那么我们前段时间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你可明白?”
郭知运虽不愿意,但还是低下了脑袋,躬身道:“末将明白!”
“那还不快滚蛋!”武柲把郭知运赶了出去。
郭知运只好赶紧出了营帐,身为被魏王一手提拔的将领,他们只需知道忠诚和服从便可。
武柲对于自己提拔的将领,还是很信任的,而且很多将领的脾气和才能,他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比如说这郭知运。十年来,他武艺的进步是很大的,而且学习兵法,颇为有些谋略,可以说,郭知运是一名成长型将领,更专业点,就是相当不错的参谋人才。
夜幕开始降临,三河口的吐蕃人开始渡河,他们高举着火把,生怕大周军不知道他们撤退一般。
北门军营里,两万大周士兵已经整军待发,只要魏王武柲一声命令,那么他们就会跟随魏王出击吐蕃人。
军帐内,武柲正在踱着步子,他在等密探的消息,在临州北边,一直到素罗汗山一带,都布满了大周密探。
这些密探本就是关陇一带人,他们只要换下斥候军服,便一点也看不出是大周军人的样子。更何况是吐蕃人,吐蕃自吞并吐谷浑后,虽与陇右有所接触,但依旧非常少,加之与大周关系恶劣,边境互市早已取消。除了一些行商和走私贩子外,别无他人。
所以,论钦陵也分辨不出,更何况,自古以来,哪有如此重视情报系统的人?再者即使被发现,传送消息也是一个麻烦事情。
但是,论钦陵忘记了中原王朝还有驯养信鸽的传统。就如同草原和吐蕃的人驯养鹰用来狩猎一般。
戌时三刻,亲卫急急跑进了营帐中,见礼之后,便把鸽信交给了武柲,武柲展开一看,上面只写着,“猎鹰开始!”
这就是行动的暗号,武柲立刻整装,戴上银盔,腰挎宝剑,踏出了营帐,大声吼道:“诸将听令,出发!”
随即,一声呐喊。亲卫牵来狮子骢,武柲上了战马,接过长枪,长枪一指夜空,说道:“诸将各领本部,缓缓而行,斥候在前探路,务使小心为上!”
与此同时,临洮城北城门缓缓打开,大周斥候抢先飞马驰出了城外,随即便消失在了黑夜中,紧随其后的时一对对士兵。
大周士兵没有点燃火把,很显然,一点火把便会被吐蕃人发觉,那么他们的追击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河口。
论钦陵再次看向了正在渡河的吐蕃奴隶和伤兵。这些人说不定就会被大周军队彻底消灭,但他不得不如此,因为他很清楚大周魏王,不会轻易放走自己的大军。所以,他只能故布疑阵,北上与赞婆汇合。
如今大军开始北上,他也得走了。再一次望向了临洮城的方向,他叹息一声。轻声道:“走吧!”
弓仁等吐蕃诸将紧随其后,黑夜中沿着洮河而北上。
从临州到凉州的路由三条,第一条是从临洮城南下而后经渭州,再过兰州的金城,便可直达凉州,路途较远,但大都是官道,中间有三座驿站。第二条是从临洮城北门出发,沿洮河北上。在素罗汗山转而向东,沿着河谷直走便可到金城,当然也可以到达黄河岸边时转而向北经过武胜驿就可到达凉州。第三条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