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朝大老板-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李元吉看到城外的军营被王宣带来的手/雷爆破之后,他的胆子便似乎被吓破似的,竟然丧心病狂地命令城中的军民用砖石把四个城门都堵住了。——就像当年苏游在临沧城以此防御段如珪和濮部的联军一般。

面对来势汹汹的定杨军,晋阳城内很难出现投降的意头。

为了保卫家园、为了财富不被城外的豺狼夺去,城内的军民只能团结在以齐王李元吉为核心的文武大员麾下奋力作战,与城外的定杨军进行殊死的搏杀。

为了掩护王宣带领的投雷手接近城门,定杨军再次损失惨重,当看到王宣等人徒劳无功之后,刘武周只能命令暂时撤退下来。

“因小失大,哎。。。。。。”——这是刘武周的感叹,此时他的脸上写着的满满都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表情。

秘密武器还是使用得太早了啊,早前因为承受不了攻打李元吉不知军营时的损失,早早就暴露了手/雷的威力,可现在真正需要靠这种东西炸掉城门的时候,却因为敌人有了防备而加固了城门。

刘武周意识到王宣带来的秘密武器也不是万能的时候,心中顿时纠结起来。

ps:最近天气实在太热了,可能因为散热不好,前几天电脑崩溃了,开机都开补了,于是作者菌可耻地断更了。俺在此对一直追更的书友们说声抱歉,并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27立国云中

就在刘武周的十万定杨军与李元吉的三万唐军在晋阳城纠结之际,苏游的船队终于回到了三山。

苏游的立国计划始于三月底,当时想着的是解了幽州之围后就回来立国的;可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他自从上次离开三山到如今回来,一不小心就已过去了三个多月。

在这三个月中,中原大地上发生了无数的重大事件。

四月初的时候,杨广的死讯开始传开,宇文化及带领十余万骁果军北上,企图绕道关中;四月初的时候,窦建德与魏刀儿联合起来压着幽州打。

直到苏游带领一万多云中军加入战团之后,攻守之势彻底转变,罗艺在失去了最得力的重甲骑兵之后不得已投奔苏游;紧接着是魏刀儿的覆灭,窦建德孤木难支,无奈之下也降了苏游。

这就是幽州与河北的局势,至于山西河东之地,李渊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李渊一路南下,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便已进入了关中,轻而易举地入主长安之后又相继把关中的薛举、梁师都和郭子和一一扫平,最后成功篡位,一举成为这个乱世中最让旧隋文武看好的势力。

相比关中、河北,中原的局势可就复杂多了。

一开始是瓦岗军大败王世充,使得东都军只有防守之力,毫无招架之功;而后宇文化及进入瓦岗地盘,瓦岗军竟然破天荒地接受了东都杨侗的招安,随后与饿着肚子的宇文化及大军在运河两岸对峙起来。

紧接着是王世充在东都为了生存而发动兵变,从此掌控东都大权,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宇文化及和杨善会的联军在与瓦岗军的决战中先胜后败,竟连杨善会也命丧当场,而宇文化及只得一路奔逃,往汲郡、魏郡等地逃窜,最后驻军聊城。

随后,饿急了的东都军对刚刚与宇文化及的江都军打完、元气还未恢复过来的瓦岗军采取了背水一战,竟一举把瓦岗军赶到了虎牢关以东,就此收复整个荥阳郡,王世充也因此成了文武朝臣篡位第一人。

宇文化及听说王世充称帝的消息后,也迫不及待地叫嚷着立国称帝;可他甚至都没来得及举行称帝仪式,苏游的大军便渡河而来,一天之后便大破聊城,他也因此成为了沐猴而冠的典范。

杀了宇文化及这个最大的反贼之后,苏游大军继续进抵齐郡,紧接着这个乱世中第一个农民领袖王薄逃亡济南郡,而苏游立国称帝的计划也已迫在眉睫。

四月初,苏游离开三山之时,他所领的士卒不过万人,三山领地中的百姓也仅仅只有四十万人。

经过了三个月之后,苏游的地盘一举成为了这个乱世中所有势力中的第一,他手下可用之兵也达到了十五万,这个数字是三个月前的十五倍;苏游所占领地中的百姓,与三个月之前相比又岂止扩张了十五倍?

早在大业六年时,大隋的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统计出来的人口达到九百六十万户,人口接近四千五百万人;这些人集中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关中之地、山西、河北、山东。。。。。。

可惜的是,自大业九年以后,无论是兵灾还是**,最严重的地方也都在苏游现在所占领的地盘;这意味着苏游现在虽然占领着大隋三分之一的领土,可在他领地内的百姓也不过八百多万而已,这个数字与李渊所统治的百姓数量几乎不相上下。

短短的时间内,苏游的地盘就扩张了几十倍,他既感到幸福,可心中同样有着幸福的烦恼。

早在许多年前,苏游就想过要在这个乱世中与群雄争霸,不仅仅是因为他想要拯救万民,更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自己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中或许不会存在绝对的平等,或许依然存在着阶级,但他会给予百姓们希望和尊严。

这个理想国中,机会属于每一个人;只要辛勤地付出,就会有应有的收获。

构成一个人是否属于真正国民的标准,一是这个人拥有国家分配的土地,二是这个人拥有这个国家中普遍的民族文化。

对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无非土地政策罢了。

因为地盘扩张过快的缘故,能够严格按照苏游早在南中时候制定的国策走的地方,有且只有三山而已。

移民们到达三山之后,便会在三山开垦荒地,三山实行的土地政策是“手快有,手慢无,多劳多得”;可到了幽州和河北之后,苏游实行的却是“平均地权”的政策,——政府把土地从原来的地主手上收回之后,重新把土地定量分配给百姓。

幽州与河北的土地政策,与旧隋的政策没有太大的区别,多的只有“土地不可交易”一项而已;至于后来归附的山东、中原等地,则因为战乱还未平息而依然实行的是旧制度。

苏游在回三山的船上想得最多的,便是这土地政策,商鞅变法中的主客民制度显然是他想得最多的。

“主民客民分业,重奖杀敌强兵。”

商鞅把原来秦国的农民叫主民,秦国称霸西戎以后,土地面积很大,人口少,而和秦国相邻的是从晋国分出来的韩、赵、魏,这三国人口多、土地少。

商鞅把韩、赵、魏三国的农民吸引到秦国种地,这三国的人只要到秦国来,秦国就给他们土地、给房子,且前三年不用服劳役。

这样一来,韩、赵、魏的很多农民都被吸引到了秦国,从韩、赵、魏三国到秦国的农民叫做客民;相对的,秦国原本的农民则为主民。

商鞅变法规定,主民主要是当兵,客民主要是种地;主客民制度,与罗马帝国的殖民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通过政策吸引帝国的农民到自己的领地中种地,显然比与帝国死拼更为有利。

苏游觉得目前的首要任务并非扩张,而是内政,这也是他在这个时候立国称帝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苏游现在想得最多的便是吸引李唐以及南方的农民进入自己的领地。

事实上,苏游在南中订立国策时,便有把南洋那些不开化的地区和朝/鲜半岛上三个国家变成殖民地的想法。

让苏游始料不及的是,他才一刚下船,便看到了新罗的国王金白净以及百济的国王扶余璋,理所当然的,百济的三公主扶余明。慧也在其中。

见到扶余明。慧后,苏游当下便有些尴尬,因为他最先想起的便是当初护送扶余明。慧回百济复国的那个夜晚;如果不是因为苏游不想趁人之危,或许他的后宫已多了一人。

对于扶余明。慧,苏游始终七上八下,他仍然记得初次见到扶余明。慧时的场景,一如他第一次见到杨素颜。

苏游第一次见到杨素颜和扶余明。慧时,她们的年纪都只有十一二岁;苏游与她们,妥妥的怪叔叔和小萝莉。事到如今,苏游来到这个时代已十三年,杨素颜和扶余明。慧的年纪也都过了花信之年,而苏游早已年过不惑。

上位者扩充后宫从不会考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遗憾,行将称帝的苏游,理所当然会再次面对收了她们的尴尬,好在杨素颜有孝在身,这事只能暂且放了下来。

七月十八,苏游以三山为都建立云中国,就此正式称帝,并以三山为国都,以庆丰为年号。

同时,苏游纳扶余明。慧为妃,并册封来雁北为后,图兰朵为贵妃。

立苏云帆为太子,其余来雁北、图兰朵两人的子女皆为王子、公主,各有封地。

至于官员制度,则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结合《秦法》,使军权与内政分立;丞相与太尉分治文武之事,御史大夫专管监察之事,外部郡县之上则设立总管一职。

以裴世矩为丞相,以李靖为太尉,并加上。将军;以李密为大将军,以魏征为御史大夫。

以爨子恒为南中总管,以张龙为辽东总管,以罗艺为幽州总管,以窦建德为河北总管,以翟让为河南总管,以王伯当为山东总管。。。。。。

土地制度暂时实行井田制,审判机关则分中央、郡、县三级,总管无审判之权。

在秦国中央,元老院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审理全国案件,御史大夫和监察御史对全国进行法律监督。

在细节上,诉讼可以由受害人提起,也可以由国家官吏提起;审讯时一般不主张刑讯逼供,重视现场勘验和搜集证据,实行“爰书”报告制度,判决后准许上诉。审判过程中,在犯人发表陈词的时候,哪怕是法官明知犯人是在说谎,也不能打断犯人陈述。

量刑的原则有——“确定刑事责任能力;区分故意与过失;区分犯罪后果轻重;共同犯罪和累犯加重处罚;诬告反坐;教唆犯加重;自首减轻处罚等。”

以上《刑法》直接照搬《秦法》,《刑法》的颁布意味着云中国有了依法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