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迅荆绾问呛靡�
任何事情,过份了总有毛病,这大概是上帝赋给人类的一种均衡作用,免得走极端而钻牛角尖。吃饭固然是人体所必需的,但吃得太多,就准吃出胃下垂兼胃溃疡。夫妇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不能适可而止,就不可收拾。而问题也就在这上,有美貌妻子的丈夫,往往不能适可而止。
造成男人悲剧和女人薄命的主要原因,似乎上帝也得负责。女人们如果过度纵欲,影响不大,至少影响不太大,再无法无天的纵欲,都没有死亡的危险。而男人则不然矣,纵欲的结果多半伤身,甚至丧生。再美丽的太太如果有两个丈夫接连死在她手里,她就是不负杀人的法律责任,但她的薄命,恐怕是成了定局。
不是科学定律
写红颜薄命写了十几天,似乎应该有一个结论才对。我们综合言之曰:人类是天生的一种「薄命动物」,福禄寿三者兼具的不多。偶尔冒出来个兼具的,便立刻成了顶尖人物,历史书上都会留下一笔。而绝大多数都辛辛苦苦,庸庸碌碌,老死窗牖。所以严格说起来,男人薄命的比女人多,女人中丑八怪薄命的比红颜多。就是在红颜群里,不薄命的也比薄命的多也。
不过臭男人有臭男人的薄命法,丑八怪有丑八怪的薄命法,红颜有红颜的薄命法。关于臭男人之所以薄命,用不着提,提起来别人也没有兴趣听,而且容易被人误认为乱发牢骚。丑八怪之所以薄命,更用不着提,从柏杨夫人只能嫁给柏杨先生,而不能嫁给当时的醇亲王奕醇先生,就可看出苗头,否则她早成了王妃,早去美利坚出卖回忆录吃喝不尽矣,何至天天弯腰驼背燃煤球乎?至于红颜之所以薄命,上面已谈得多啦,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特种陷阱,各有各的受苦之道。
然而,柏杨先生薄命,别人理都不理。街头小木屋里一个老头死了三天,蛆都出来啦,拉去埋掉,好像埋掉一根草,也没人特别注意。可是一个漂亮的少妇只不过被她的丈夫揍了一拳,就全体大譁,是何道理乎哉。我想这和薄命无关,只和红颜有关,盖如花似玉太惹人注目了也。我隔壁住着一家鱼贩,太太每天赤脚挑鱼,其尊腰和柏府吃饭时用的方桌一样粗,一身鱼腥兼满口金牙,夫妻俩天天打架,每次打时,丈夫都用木屐猛击其头,神哭鬼号,四邻不安,但一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听谁叹她薄命的。嗟夫,如果换了一个千娇百媚,不要说用木屐猛击其头啦,丈夫偶尔气冲斗牛,急不择言骂了她一句「混蛋」,好吧,看她薄命吧。
唐人有咏西施女士诗曰:「贱时岂殊众,贵来方悟稀。」我们可套之曰:「薄命岂殊众,红颜才算稀。」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以蔽之,翻来覆去一句话,薄命不是漂亮太太小姐的专利,也不是自然科学上的定律,完全是诗人的说法,信以为真而到处乱叹,坑人不浅,坑人不浅。
电影明星林黛女士自杀身死,出殡那一天,香港成了狂人城,善男信女,挤得人山人海,于是有人就根据此项人山人海,说她很是伟大,我想人山人海和伟大当然有关系,但也并不那么一定。任何电影明星,只要是女的,一旦吃了一块钱的巴拉松,不管她香消玉殒不香消玉殒,都会轰动一时。说实在的,我就看不出林黛女士长相有啥可取之处,她的五官似乎太过于集中,两只大眼睛如果再向两边移移就好啦。而她的演技,似乎也只有那一套──一转头,一跺脚。至于她一连得了好几届亚洲影后,那不算稀奇,看了在台北办的「亚洲影展」,所谓影后者,实在教人发麻。
但林黛女士之死,使人想起阮玲玉女士之死,也使人想起玛丽莲梦露女士之死,真是为活着的人留下千万启示,当然她们并不是为了要启示活着的人才自杀的,但她们如果发现她们的死,能对活着的人有如此重大的贡献,真应该含笑九泉。
当初阮玲玉女士自杀消息传出来时,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曰:「我如果有她那么漂亮,有她那么多钱,我绝不死。」玛丽莲梦露女士自杀消息传出来时,听到的同样也是异口同声的大惑不解,也是曰:「我如果有她那么漂亮,有她那么多钱,我绝不死。」而如今林黛女士自杀,大家大惑不解如故,叹的内容也如故。而尤以太太小姐们不解得厉害,叹得也厉害。老妻更是泄气,眼泪汪汪曰:「我只要有她十分之一漂亮,只要有她十分之一的钱,我说啥都不死。」
男人们似乎也无一不感慨系之,有一个朋友曰:「我如果有那么一位漂亮非凡,那么名满天下的太太,她就是教我吃大便我都吃。」又有一个家伙曰:「我怎能跟她吵架呀,她骂死我都不还口,不但不还口,还要和颜悦色问她是不是闪了舌头?」男人也者──包括柏杨先生在内,有妻如此,乃天降奇福,岂止挨骂不还口,连挨打也都不还手,她打我的左脸,我就把右脸送上,她一抓鞭子,我就把屁股蹶起。万一打得不痛,还要赶紧为她买肝精维他命等等补品。盖打而不痛,是力弱之故,不赶紧吃点保养的,于心忍乎?
买一个太太
太太小姐们曰:「我如果是她,就如何如何。」男人们曰:「我如果娶了她,也如何如何。」说此话时,毫无疑问,都是真心的话和肺腑的话,用测谎器去测,都测不出一分假来。就是请上帝开一张「真心证明书」,他老人家也只好老老实实,照开不误。但这都是一念之爱,非长久之爱,婚姻生活不能建筑在一念之爱上,也不能动不动就抖出上帝开的真心证明书,举到对方脸上。如果真的把真心证明书举到对方脸上,那不但不能塞对方的嘴,恐怕闹得还要更厉害。
记不得是哪一个有名气的洋大人啦(这件事流传得很广,留心一查便知),有一次去巴黎度假,参观凡尔赛宫时,被那种庄严豪华的气氛慑住,徘徊瞻仰,不肯离开。他的朋友就问他是不是发了神经病,想偷一块砖回去,他曰:「非也,我想起了拿破仑,我要是他,住着如此气派而又如此舒服的宫殿,我啥地方都不去,不要说去野地打仗啦,我连大门都不出。」这则故事被后人用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解释,有人说他悲天悯人,有人说他小家子气。我想他之所以说这话,主要的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机会住进去的缘故,假如他真的有一天像拿破仑先生那样,平地一声雷,前呼后拥,住进了凡尔赛,恐怕没人敢肯定他不到处乱跑。呜呼,人对始终得不到,而又自信一旦得到了就可以幸福的东西,无论是物质,是金钱,是权势,是美色,都会有过高的估价。等一旦得到,他会逐渐发现,仅只「得到」并不就是幸福,除了「得到」,还得有点别的玩艺才行。
凡是太太们泪流满面跑回娘家,向她妈妈(有时候向她朋友)哭诉的,都是老一套,曰:「他变啦,结婚前他对我百依百随,结婚后他不再稀罕我啦,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的命好苦呀。呜呜呜。」呜呜呜者,哭得人仰马翻之声也,用之以示伤心到了绝顶。臭男人们当然也会有此同样感觉,也会发现她变啦,结婚前温柔的像只小猫,善体人意,又柔又俏,而如今她算吃定了他,说话大声一点她就像母老虎一样,眼如铜铃,撒起大泼。
问题是,太太们的诉苦因有「呜呜呜」之声的缘故,弄得天下皆知。而臭男人顶多叹两口气,接着还得去她跟前低三下四的陪情,其委屈就只好咽到肚子里,无人知道。
斯屈退里先生曰:「男人应在婚前张大眼睛,婚后半闭。」呜呼,天下有很多警句隽语,看起来像是至理名言,实际上只符合某一种特定情况,很少有其普遍性。所以这两句流传很广的话,柏杨先生觉得颇有商量余地,至少在目前我们这个社会,一个男人如果婚前张大眼睛,恐怕他一辈子都讨不到老婆,而如果他在婚后又来一个「半闭」,那就更有点不妙。不要说家庭幸福啦,连家庭安定都有问题。太太是一个千娇百媚,天天去跳舞看电影,丈夫半闭的结果是啥,恐怕用不着找卦摊。而太太是一个赌博大王,天天蹲到牌桌上不下来,同样的也用不着找卦摊,其家庭准一团乱麻。
当一个男人,有时候也要「婚前半闭眼睛,婚后张大」。前曾言之,现时代的社会情形是,男人多,女人少。受过适当教育的男人多,受过适当教育的女人少。而且多少之间,相差太巨。我想不一定中国如此,任何新兴的国家,像马来西亚,像菲律宾,恐怕都会如此。于是,天老爷注定,若干男人之中,一定有几个倒楣的家伙独身到底,在选择伴侣过程,能撞上一个肯下嫁的就不错啦,还敢张大眼睛,乱跳乱拣乎哉?有些光棍朋友,情急生疯,扬言娶妻的条件有三,一曰:人。二曰:女人。三曰:活女人。迫切到这种地步,连闭眼都来不及,更不敢张开来仔细瞧矣。
我有一位忘年之交,今年五十二岁,过去之阔,不必细表。只身来到台湾后,一直想娶一房妻子,可是努力奋斗了十几年,始终没有成功,盖他的眼睛张得太大,女方必须是个大学生,其貌必须过得去(「过得去」者,乃文艺腔,实际的意义是「漂亮非凡」),年龄必须不能太大(这也是文艺腔,「不能太大」者,指的是二十五岁左右妙龄),好啦,具有此三项条件的如花似玉,除非是瞎了眼,否则怎能嫁给他阁下乎哉?一连串失败之后,他忽然明白过来,就索性掏出巨款,买了一个。
我说买了一个,读者老爷千万不要作圣人状,认为已经是登陆月球时代啦,还有买太太的?我当初也是作圣人状之一,但作圣人状的结果,却不得不承认竟真有买太太的。而且,老实告诉你,我那位朋友就是在我英明领导之下买了一个的,你说怪不怪哉。我想买太太也是解决光棍困扰的一大妙法,世人不可不知。依目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