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山之石-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很简单。墨子的方案,不是〃自食其力,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吗?那些不劳而获、无故富贵、吃祖宗饭的,岂不要饿肚子?墨子的主张,不是〃各尽所能,机会均等,能上能下〃吗?那些世袭的天子、诸侯、大夫,岂非十有八九得下台?
  ○ 统治者不赞成,倒好理解。老百姓怎么也不愿意?
  ■ 因为按照墨子那一套去做,太苦了,太难了。我们知道,墨家学派有个特点,就是〃以苦为乐〃。苦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庄子·天下》的说法,是必须穿粗布衣服,穿草鞋木屐,整天干活,晚上也不休息,弄得小腿上没有粗毛,腿肚子上没有细毛(腓无胈,胫无毛),非如此不足以为〃禹道〃,不足以为〃墨者〃。
                  第30节:伍  墨子的〃国企改革〃(5)
  ○ 真是这样吗?《庄子》的说法,也不一定靠得住吧?
  ■ 那就看看墨家自己怎么说。墨子的大弟子禽滑釐(滑,音骨),追随老师三年,手上脚上都起了老茧,脸黑得像煤炭,做牛做马服侍先生,什么问题都不敢问。最后,就连墨子自己都看不下去,备酒设宴请他吃饭,禽滑釐这才说自己想学守城。这事可是《墨子·备梯》说的,不算别人诬蔑他们吧?
  ○ 为什么必须这样?
  ■ 因为墨子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必须劳动,也只能劳动。劳动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错误的。什么休闲啊,娱乐啊,上个网啊,看个电影啊,看看电视啊,都不行的。你看什么电视嘛!有这闲工夫,不会去编个筐子?看央视春晚,更不行!那种〃大型综艺晚会〃,是墨子最痛恨的。这样的生活,你说老百姓干吗?我看没谁愿意。
  ○ 我也不愿意,太不近人情!
  ■ 实际上,墨家学说的问题之一就在这里。我们知道,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追求幸福,是人之常理。你违背这个常情常理,就行不通。
  ○ 墨子难道反对人们追求幸福?
  ■ 不不不!墨子是主张追求幸福的,而且主张全人类的幸福。他的思想有一个总纲,叫做〃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这十个字,在《墨子》一书中多处可见,贯彻始终。实际上,墨子不但主张,而且还许诺这种幸福。他告诉人们,只要实行他的改革方案,那就普天之下,都会幸福。
  ○ 但实际上给大家的,却是苦日子?
  ■ 恐怕是这样。这就牵涉到对幸福的理解。在墨子看来,平等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廉洁。只要大家平等地过苦日子,那就是幸福了。如果像他这样,领导人带头过苦日子,芸芸众生就更应该欢欣鼓舞,感恩戴德。
  ○ 恐怕他想错了。
  ■ 当然想错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既要平等,也要过好日子。何况平等也不等于平均。平等的意义有两条,一是人格平等,二是机会均等。只要做到这两条,先富后富,多富少富,不是问题。有人曾经说,我不关心领导人一餐几菜几汤,我只关心我们普通老百姓,能不能也四菜一汤。这才是大实话,也才是天下人的愿望。
                  第31节:伍  墨子的〃国企改革〃(6)
  ○ 相反,像墨者那样,人人破衣烂衫,餐餐粗茶淡饭,天天劳动不止,还不准有任何娱乐活动,恐怕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向往的生活。
  ■ 所以《庄子·天下》说,墨子这种主张,实在是〃反天下之心〃。反天下之心的结果,势必是〃天下不堪〃,没人受得了。因此,就算墨子自己能够实行(墨子独能任),却〃奈天下何〃!这样〃离于天下〃,违背人之常情常理的主义,能得到实行吗?肯定不能。
  ○ 看来,墨子的〃国企改革〃,和我们今天做的事情,并不完全一样啊!
  ■ 当然并不完全一样,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把所谓〃公平〃放在首位,恐怕也只能是大家一样地过苦日子。所以,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不能责备墨子。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的经济学家,不还在为所谓〃公平与效率〃争论不休吗?今人都说不清的,怎么能要求古人就搞得掂呢?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中得出一些教训。
  ○ 什么教训?
  ■ 那就是任何改革方案,都必须有可行性。所谓〃可行〃,还不仅是〃可操作〃。更重要的,是〃合人情〃。不能认为你作为改革者,作为领导人,怎么怎么样了,大家也得跟着怎么怎么样。是的,你辛苦,你廉洁,你克己奉公,你以身作则,我们会尊敬你,但未必会照着做。毕竟,我们不是导师,不是领袖,不是圣人。我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就想能够过个好日子,我们为什么要像你一样〃以苦为乐〃呢?
  ○ 于是,墨子一片好心的结果,便只能是众叛亲离?
  ■ 大约是吧!不过,墨家学说的问题,还不仅仅如此。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他们的办法不但最不管用,也最用不得。
  ○ 为什么最用不得?
  ■ 原因也很多。不过,我建议你先听听孟子怎么说。
                  第32节:陆  爱,有没有商量(1)
  陆 爱,有没有商量
  墨家是〃爱你没商量〃,儒家是〃爱你有商量〃
  ○ 我们现在不是要讨论墨子的问题吗?为什么要听孟子的呢?孟子就一定对吗?
  ■ 不是这个意思,我没说孟子就一定对。不过,要弄清楚一个人哪些地方不对,或者哪些地方不妥当、不周全、有问题,最好听听反对派怎么说。反对派的意见,虽然未必就正确,但一般都能说到点子上。这么说吧,反对派自己的主张,没准根本就行不通;他们对别人的批评,却常常能够击中要害,甚至一针见血。
  ○ 为什么?
  ■ 也有三个原因。第一,批评别人,通常比批评自己容易,这叫〃别人的脑袋好摇〃。第二,既然是反对派,立场固然相反,方法也往往不同。这就容易发现问题。第三,反对派为了战胜对方,就必须研究对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所以,真正的反对派,有水平的反对派,常常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当然,我说的是真正的反对派,有水平的反对派,靠〃假新闻〃混饭吃的不算,一知半解信口开河强词夺理,〃为反对而反对〃的也不算。
  ○ 孟子是真正的反对派吗?
  ■ 是。正如墨子是批孔第一人,孟子也是批墨第一人。而且,孟子的火气还很大,火力还很重,甚至大骂墨子〃是禽兽也〃。
  ○ 孟子为什么这样恨墨子?
  ■ 当然因为墨家是儒家的大敌。我们知道,自从孔子出来发表〃救市主张〃,并且游说诸侯,招收学生,儒家学派就创立了。孔子的主张虽然没人采纳,儒家的影响却很大,可谓独步一时。后来,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墨翟,也就是墨子,还有一个是杨朱。
  ○ 杨朱是什么人?
  ■ 就是主张〃一毛不拔〃的,我们以后再说(请参看《一毛不拔救天下》)。这两个人,一左一右唱反调,影响巨大。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思想舆论不是赞成杨朱,就是赞成墨翟,这对儒家的威胁太大了。
  ○ 那也不必骂人家是禽兽呀?
  ■ 倒也不完全是骂人,而是在孟子看来,如果实行墨子的主张,人就会变成动物。
  ○ 兼爱会使人变成动物?人与人相亲相爱,怎么就变成动物了呢?再说了,孔子自己,不也是主张用〃爱〃来〃救市〃吗?真不可思议!
  ■ 不可思议的事情多了。比方说,就人格和个性而言,孟子更接近的是墨子,而不是孔子。这一点,我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书中有详细比较。大体上说,孔子的个性是〃温文尔雅,温柔敦厚〃,墨子和孟子则是〃侠肝义胆,古道热肠〃。他们两个,是先秦诸子中最〃热〃的,也都行侠仗义,反战爱民。
                  第33节:陆  爱,有没有商量(2)
  ○ 可以举例说明吗?
  ■ 可以。比方说,墨子曾经愤怒地质问,杀一个人就该判死罪,发动侵略战争,攻打别的国家,大规模地屠杀人民,该判多少重罪?这个问题,孟子就回答了。
  ○ 孟子怎么回答?
  ■ 死刑都不能赎他们的罪(罪不容于死)!所有的好战分子、战争狂人,都应该判处极刑,叫〃善战者服上刑〃。请大家看看,这像不像墨子?又比方说,他们都主张改革人事制度,只不过孟子的说法叫〃尊贤使能〃,墨子的说法叫〃尚贤事能〃,意思都一样嘛!
  ○ 他们也都主张爱,对吧?
  ■ 对,而且说法非常相似。墨子的主张,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孟子的主张,则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请大家看看,这两种说法像不像?实在太像了,简直就如出一辙。
  ○ 那他们怎么又弄得水火不相容?
  ■ 说来好笑,他们的分歧之一,竟然只是〃爱有没有商量〃。墨子认为〃没商量〃,孟子认为〃有商量〃,而且必须〃商量〃。
  ○ 这又是什么意思?
  ■ 墨子认为,爱,是无私的。既然〃无私〃,就不分彼此,不分你我,也不分亲疏贵贱、民族种族,统统一样地爱。这样一种没有等级和差别的爱,就叫〃兼爱〃,类似于今天我们说的〃博爱〃。既然统统一样地爱,当然〃爱你没商量〃。
  ○ 孟子反对这个意见?
  ■ 反对。孟子说,爱是有等级、有差别的。一个君子,最爱的应该是〃双亲〃,其次是〃民众〃,再次是〃万物〃。君子对于万物,只需要爱惜,不需要仁德。对于民众,只需要仁德,不需要亲爱。亲爱只能给亲人,而且首先给父母,然后再推而广之,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这就叫〃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在这里,越亲近,爱得就越深、越多;越是疏远,则爱得越浅、越少。这就叫〃爱有差等〃。这样一种有差别、有等级、有商量的爱,就是〃仁爱〃。这就是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